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329|回复: 2

我的错误组方的教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5 21: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错误组方的教训

    作为一个医者,在临床实践中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如辨证错误、组方错误等。明智的医者往往善于在出现错误时,立即停止错误,并从错误中查找原因,以免重犯错误。而糊涂的医者往往坚持己见,一错再错,最后造成严重后果。

    组方错误和辨证错误是分不开的。只有辨证错误,才能造成组方错误。但是,组方错误毕竟和辨证错误有所不同,前者是药物配伍问题,后者是病因辨别问题。这里在谈组方错误之前,先举例说明辨证错误。

大概在20年前,本人得了风疹,浑身骚痒,去看了很多医生,有的说过敏,有的说湿疹,服了很多药,都不能根治,只有息斯敏能暂时缓解骚痒。无奈之下,只有自己摸索着治疗。有一天,自拟处方去抓药,药店老板看过方子说:“你这个方子能治病吗?谁开的?”我顿时一脸的尴尬。自己不是医生,处方只有很简单的5—7样药,药量又很少,一副药至多一小把。我便谦虚地说:“那请您开个处方吧!”医生老板二话没说,也没问什么情况,拿起笔很熟练地开出一个药方。药方有20多样药,药量最少的15克,最多的30克。抓了三副药,一副药就是一大包。回家煎药,常用的药罐根本装不下,只能用炖肉的砂锅煎药,药煎出来用牛肉面装不下。不管药多少,能治病就好。结果,先喝几口试药(我平时就有这个习惯),不过5分钟,头晕眼花,冷汗淋漓,面色苍白。休息了一会清醒后,我去找医生老板,告诉他服药后的反应。这医生老板说:“不会!怎么会这样呢!你继续喝就好了!”回家又喝了几口药,同样的反应有出现了。我自语道:“好了!别再拿生命开玩笑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药店关门了。这就是一个辨证错误的案例。

现在讲组方错误,也是我自己的错误。几年前,给自己治病,究竟是上热下寒,还是上寒下热,辨别不清楚。服了治疗上热下寒的药,没有效果,便考虑是不是上寒下热。素体畏寒怕冷,又下焦湿热,说上寒下热似乎也在理。于是,用黄柏、葱白、生姜组方治疗。结果,药服后的第二天,心律出现异常。究竟心律异常与该药汤有无必然关系?不清楚。今年,还是给自己治病,方药由黄柏、荆芥、桔梗组成,结果服后浑身发冷发热,状似深度感冒,后来口嚼干姜、大枣而愈。

目前仍在继续研究人体阴阳升降规律,这件事正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很有意义。上述两个组方错误,当然不是药物自身的问题,也不是辨证错误,而是组方错误。这与人体阴阳升降规律密切相关,这是后话,不再赘述。


发表于 2014/9/5 22: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辨证问题;一个医者要几十年学习才成的;一个医者必知病机用药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9: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脉似啸 发表于 2014/9/5 22:17
是辨证问题;一个医者要几十年学习才成的;一个医者必知病机用药

很对!中医理论混乱,什么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造成很多人不认识病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2 15: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