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175|回复: 0

看中医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6 10: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中医的误区…

     由于国家发展中医政策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中医药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从而看中医的人群亦日渐增多。但是,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仍有一些对中医认识的误区,影响了中医药的快速发展
     误区一:中药见效慢
     很多人认为:中药见效慢,是治疗慢性病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医药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疗效并不慢,如退热.止痛.止喘止泻.等,如果用药对证,均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里就有一剂知,二剂已的描述,意思是治愈和见效都很快。我在失眠诊治中,治疗许多顽固性失眠患者,只要认证准确,药后当晚即可安然入睡。其效果不亚于西医的安眠药,且无任何副作用。
     误区二:在中医院看病同时挂两个科室的号
     在门诊中有不少的患者同时挂两个科室的号,有的甚至挂三个专家号,如头痛挂一个神经科,胃痛挂一个消化科,或者失眠挂一个失眠门诊,慢性咽炎挂一个耳鼻喉,这都是错误的,这是对中医的不了解,人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局部和整体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最为精粹的特色。比如失眠的患者同时有慢性咽炎,可能致病的共同原因是阴虚火旺,使用滋阴泻火的方法则二者均可获效。
     误区三:夏天不能服中药
     很多患者认为夏天天气热,不宜服中药,使许多应该用中药治疗的患者有病也扛着,非等天凉再治疗。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内经有言:“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就是有这种病,用治疗这种病的药,绝对对身体无害。更可况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即在诊断治疗时要考虑到季节的因素,加一些相应的季节用药。
     误区四:诊脉可以决定一切
     切脉是中医四诊的一种手法,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高明的医生只需要三个指头放在患者手腕上,不用患者开口,就能知道患者的病情,故此,有些患者在找中医看病时不说病情,只是让大夫把脉,如果不用问诊就说出病情者视为医术高明,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中医四诊,切在最后,民间亦有“病人不开口,医生难下手”之说。有些病情,患者不说,“神仙”也搞不清楚
     误区五:看中医前进食,化妆,刮舌苔
     虽然现在对上午看中医以空腹为好的规矩不大在意了,但是,就诊前进食有些影响舌苔的食品还是要注意,比如紫米粥,咖啡,豆腐脑里得韭菜花,水果中的杨梅,桑葚等均可引起舌苔的变化。有些人喜欢在刷牙时刮舌苔,严重影响了医生对病情的判断。还有一些爱美之女士,每天的例行化妆,却掩盖了自己的本来面貌,给医生造成错觉,这些都是应当注意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2 07: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