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9436|回复: 28

《中医学之道》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8 22: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未悟道 于 2015/5/8 22:36 编辑

说明:引文出处简称:
第1—2:指《陆广莘医论集要---中医学之道》一书,第2页;
第2—3:指《国医大师陆广莘》一书,第3页。
原书“”引号里的内容,原书有出处的,第一次引用时标明,有的没有标明出处。


两本书集中了陆老自1956---2011年间的百多篇论文、讲稿、书信、访谈。我重点学习其中涉及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的部分,根据我的理解,整理成小标题与同行交流,理解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批评。


一,道?
论文集以中医学之道命名,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1—1:《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图解:其中的一部分
                  观           升→
           中医  技术方法    中医 理论模型
                 控            ←降      实践观念
                                        
                            ↖  ↗
                               道

这里,道包括两方面内容:学与术。学相当于“理论”,术相当于“方法”。
学:包括中医理论模型和实践观念。
术:包括“观”,中医诊断技术和方法;控,中医治疗技术和方法。
学与术的关系:在诊断治疗技术和方法的实践中,总结提升为理论模型和实践观念,为升。理论模型和实践观念,用来指导具体诊断和治疗技术方法,为降。


1--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医学术思想(III)是中医学者(II)在同中医学对象和目的这个本(I)的相互作用中、经历实践认识循环往复积累的历史发展的精神产品。中医学对象和目的这个本,决定了中医学理论方法之道,也决定了中医学者之所以为中医。
“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中医理论模型和实践观念,决定中医观控技术方法的选择。
方法要服从和服务于对象,手段要服从和服务于目的。


1—8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关于对象本质的观点或理论模型,“道”是指导认识和实践的思路和方法。
针对中医学的对象和目的,的,理论和方法,就是中医学之道。包括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
用波普尔“三个世界”的观点来说:中医研究的对象实际,是世界I;对它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专业中医,是世界II;两者相互作用,历史发展的精神产品,是世界III,也就是中医理论和方法。I和II是客观实体,III是精神产品。


内封:
中医学之道:
是养生治病必求于本为主旨的生生之道,
是辨证论治的发现和发展人的生生之气,
是聚毒药以供医事转化利用为生生之具,
是通变合和谋求实现天人合德生生之效
的健康生态的实践智慧学。


它要求:
1,从实际出发:
究天人之际以明乎物我之相分。
2,实事求是:
通健病之变以识环境利害药毒。
3,有的放矢:
循生生之道发现发展人的生生之气。
4,讲求实效:
用生生之具谋求天人合德生生之效。


这里,陆老把中医学之道,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和四个要求。

结论
往大了说,中医学之道,就是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用几个字高度概括就是:生生之道!为人的健康服务的理论和方法。
陆老书,主要是研究中医理论和方法本身的学问,中医理论方法学?


对我来说,困难在于,这两本书,并不是系统论述中医学理论和方法的内容,而是研究中医学理论和方法本身的学问,我把它叫做中医“理论学”和“方法学”。很多内容是针对高层的中医研究而言,不是针对基层具体医生的临床实用。而我主要是想学习陆老所理解的辨证论治及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或者说,陆老对辨证论治的理论解释和临床思路的表述,与主流教材有何不同?对自己的临床实用有何价值?从百多篇论文中,凭自己的揣摩,这是很困难的事,然而这正是我想知道的东西!



发表于 2015/5/8 22: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多谢 能从字里行间看出您对自己和中医诚恳  拜您的帖子 找了一些陆老的资料 好好了解一下 再次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15/5/9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wwanglu1 发表于 2015/5/8 22:54
呵呵多谢 能从字里行间看出您对自己和中医诚恳  拜您的帖子 找了一些陆老的资料 好好了解一下 再次感谢

好啊!正发愁没有人讨论呀?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5/5/10 21: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在上一个帖子里,我解释陆老的《阴阳自和,升降出入》图,说到:不知何故,陆老不提易经,不提老子。昨天,汇集陆老书中论阴阳的内容,看到一处提到老子,几处提到易经!看来陆老是受题目篇幅所限,并非有意回避?这是我读书不细的问题。

先学陆老基本概念,后学复杂概念,最后探讨思想体系。

二,阴阳
对于阴阳,我曾经改李白诗:阴阳难,难于上青天!青天,宇航员上去了;阴阳,医学界争论不休!我也是一脑袋浆糊,要说信,真信;要举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拿出来,看得见、摸的着、测得出,现在不可能,将来不可能,永远不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形而上”吧?

这让我想起早年看过的《封神演义》,说到姜子牙摆摊算卦时,有一句:只谈玄妙一团理,不说寻常半句虚。玄,抽象而不具体;妙,奇妙,辩证的而不是机械的;一团,而不是一堆,有动象而不是静止;理,道理,关系,用陆老的话说,是“相互作用”,不是看得见、摸的着的有形之物。但不是“虚”,虚无、虚构、胡说,而是实实在在的“理”,是客观实在的规律,万事万物的高度抽象!

引用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管晓梅”的一段文字:
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肉眼所欺骗的,因为肉眼看到的只是结果。有一个法师修行,苦于修不出来,有一天念经,突然发现一只苍蝇。古人没有玻璃,是窗户纸,因为有光苍蝇就不断的去撞,可是怎么也出不去,可能是最后灰心了,就往黑的地方飞,结果一飞飞出去了,那边是门,结果在以为是黑暗的地方找到了光明。法师一下开悟了,写了首诗: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忽然寻着来时路,始觉生平被眼瞒。”

我觉得这倒不失为认识“玄妙一团理”的一种途径。或者叫做“悟”,或者叫做用“慧眼”,而不是用“肉眼”,才能“看见”阴阳之“道”!
其实,不仅是阴阳问题,中医学的很多概念,都当做如是观!我觉得这就是中医理论和临床思维的特色吧?也是接受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和形成西医思维定势者,难以在骨子里真正相信中医理论的缘故吧?

第1—77:“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追溯到比这个相互作用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

这是陆老引用的恩格斯(?)的一段话。陆老说:“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自和,相互作用的终极原因论”。 我的理解,相互作用“背后”没有东西需要认识了,而“阴阳之道”正是具体事物“背后”的东西,即相互作用的道理?

阴阳,是陆老中医思想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既然是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从中单独选择只论述阴阳的部分,是困难的。
陆老论阴阳,立足点是生命系统,并非泛泛而论。

1,是中国哲学的世界观或世界模型。
第2—143:比如说韩国在国旗上有一个阴阳图,可以挂为国旗。中国人看阴阳是不科学的,是迷信。你懂得阴阳吗?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不科学是因为不懂。用物质科学的实体论理解阴阳肯定不懂!那些物理学家们犯的错误就在这个地方。   为什么韩国人有这个勇气呢?因为阴阳是我们传过去的。------中国人对自己民族的东西不尊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次上,故常失其本。事实上,是我们丢了我们的这个本。


物质科学的实体论---相对应,阴阳自和理论,是(生命)有机发展自然观。
故常失其本---第2—40:  1913年毛-泽-东(20岁)在笔记里记载,“中西医道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失之于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这是非常中肯的评价。但解放后,他认为中医只能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也是对现代科学方法的迷信

2,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第1—234: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本”于阴阳而又“道”法阴阳

本于阴阳是世界观,法于阴阳是方法论。
第1—202:阴阳学说成为我国传统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形成科学方法论的元理论

3,是指导中医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1---170:阴阳学说有人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从1962年起说是说理工具。梁启超说阴阳五行说为两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余云岫说:“阴阳五行、三部九候之谬,足以废旧医理论而有余;治病必求本、用药如用兵二语,足以废旧医治疗而有余;研究中药、试用成方,足以发扬国产药物而有余。”废医存药论首先废的就是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但阴阳学说是中医的精华。阴阳是什么?是不是越是微观层次就越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生命现象是由无生命的化学物质形成的,但不能用那些无生命的物质成分来说明生命现象。李政道博士讲,生命是宏观的,但20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宏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微观现象,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也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对阴阳学说的研究需要自组织理论。
第1-19:用近代西方医学观点看中医,认为中医对病因病理不甚了了,怎么能说是治病必求于本呢?何况这个“本”还是阴阳五行,由此判定中医理论不科学。于是有人提出脏腑学说才是中医理论核心(1962),似乎与西医一样,中医理论也是建立在解剖生理知识基础上的,借此想避开人们对阴阳五行的攻击。
第1—110:1962年强调脏腑学说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把阴阳五行置于说理工具地位。
第1—216:指导中医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哲学的有机论自然观,是关于阴阳自和升降出入稳态演化的元理论。

4,阴阳自和
第1—118:“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两点论。“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
第1—234:春秋时代郑国的史伯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相互作用的自组性创生;“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生成演化发展)真正的终极原因”,是“以他平他”的和而不同的差异性的结合和统一。犹如氢和氧生成水,是在高一级的整体层次上体现新事物,是整合的突现了整体的本质;水包容了氢和氧,水又超越了氢和氧。------阴阳如何生物?其前提是:“必阴自为阴,阳自为阳,而后两者合,物乃生焉”。
第1—207:中国的哲学强调“和为贵”,贵在“和实生物”;“天之大德曰生”,世界上最可宝贵的是生生不息,之所以生生不已,就在于“和”。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中国哲学的世界模型或世界观;宋代杨万里说:“天地之道,本乎阴阳,夫阴阳之道安在哉?在乎生物而已,天非和不立,物非和不生”。这也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之道在乎生物,这个事物发生发展的基本模型,就是“阴阳冲气以为和”。
和为贵,结合、组合、综合、融合等等之所以伟大,因为它代表世界的本性;是综合创造了世界,事物的新生、发展、进化、飞跃,都是新的综合的结果。百余种元素的复杂组合构筑了大千世界,20来种氨基酸的不同组合形成数以万计的各种蛋白质,并由此出发逐步组合进化发展到高级的人类。是综合形成了新事物的个性,综合推动了进化,是综合形成世界的多样性,形成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宇宙。
和之所以可贵,综合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组织起来能产生组合效应,形成新的力量;复杂的东西是由简单的东西组合起来的,高级的东西是由低级的东西在进化中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高层次的事物一定包含低层次的运动形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合二为一;正因为客观上是合二为一时,才有可能从主观上“一分为二”地去进行认识。但是合二为一的“一”,它包含“二”和大于“二”;冲气以为和,阴阳对立面的结合而成为高一级的统一整体,整体大于局部和新于局部,“和”包含阴阳而大于高于和新于阴阳,具有新事物的物质。所以,从低层次的局部的质,并不能完全推导出组合起来整体的新质,恰如我们并不能从氢和氧的质完全地推导出水的性质特征来。分析至上主义认为只有分析的方法才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认为“认识一般地不能有更多的作为了”,只有分析到最低层次才能揭露事物内在的本质。恩格斯对此早就进行过批评,指出它抹杀了不同层次不同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化学家用一块肉做“实验”,发现了氮、碳等等,“但是这些抽象物质已经不再是肉了”。(黑格尔)
和实生物,即结合统一可以创新,这个新生事物是阴阳自和的稳态;它包含阴阳,又不抹杀阴阳双方各自的特征和区别。结合或统一,正是在阴阳双方各自特点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相辅相成,是各自特点的互补。那种把“和”、结合、综合、统一等等,理解为要消灭组成内部一切差异和特点的观点;把集合理解为只能求同,把统一理解为必须使对方与己方一样,是形而上学的。
第1---170:“阴阳自和”是中医的自组织理论。所谓“自和”,有三个层次:一是自组织,二是自调节,三是自稳态。要认清“生化”与“自和”的关系。阴阳是一个目标动力系统,阴阳的生生化化达到和保持稳态目标。阴代表了以负反馈为主、以稳态为目标的自组织调节,阳代表了以正反馈为特征、以适应为目的的自组织调节。阴阳自和就是机体通过这种自组织调节机制达到和保持稳态目标。

5,是养生和治病必求的本---自控稳态模型。
第1—141:养生知本的本:------是关于人体保持健康的道理,并用它来作为具体识别环境利害的价值标准。“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本于阴阳,指的是:(1)实践目标,人的健康是一种阴阳自和的稳态。(2)保持健康的动力,是阴阳自稳调节机制。(3)价值标准,只有察人体阴阳之宜与不宜,才能具体识别环境万物的利与不利。------“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故“生之本,本于阴阳”。
治病必求于本:“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指的是:(1)实践目标:阴阳自和整体稳态目标模式。(2)向健康转化的动力机制:人体阴阳自稳调节。(3)价值标准:根据目标模式和动力机制具体区分毒和药的科学根据。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要以病人正气作为依靠对象和识别毒和药的科学根据,以病(人)为本,正(气)为本,如此则“标本相得,邪气乃服”。治病的目的是:“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即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并不要求邪的彻底消灭。
第1—202:因此在防病保健上要注意物质能量和信息出入交换的节奏,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生之本,本于阴阳,此寿命之本也;------”。这个气,就是人体正气:“人之所藉以生者,气也;气者何?阴阳是也。夫阴和阳,可以和而平,可以乖而否,善摄与否,吉凶于是乎岐之”!阴阳和而平,即阴阳的对立统一和平衡:“和实生物”,“和”,就是对立物共处于统一体中的“合二为一”;平,就是对立面处于统一体中构成总体的平衡状态;“平则为正”,阴阳平和就是正气,“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治病求本,本于阴阳,阴阳标志着一种状态和维持此种状态的能力。人体阴阳正气,即人体这个系统的稳态和维持此种稳态的双因素调节,简称自稳调节。
阴阳学说是我国传统科学中的自控稳态模型,这个模型认为:阴阳对立统一和平衡,是一切系统自己产生和发展,自己控制和调节,自己运动和维持稳态的源泉,是一切系统自己存在和保持自身质的规定性的根本原因。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天地之道”,是客观世界天地万物发生发展变化以至消亡的根本规律。“形而上者谓之道”,这是从许许多多“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具体变化中概括出来的共同规律,主观的辩证法思想就是从此而来,所以说是“神明之府”。由此阴阳学说成为我国传统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形成科学方法论的元理论。元就是系统------。
第1—75:内部包括的阴阳,标志为对立的双因素调节。阳主动、阴主静,阳主调动、阴主节制,成为最基本的调节模型。阳升阴降,升包含着从低层次的东西经过结合上升为高层次的东西,降包含着从高层次的东西降解为低层次的东西;升降调节共处于统一体中不断地取得协调,从而实现整体的稳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体现为它们之间的互根和可以互相转化的依据,也标志为阴阳层次的无限可分,以及各层次都包含有各自的双因素调节。阴阳之间的反S曲线,标志阴阳双因素调节构成的自振荡节律,它在不同个体不同层次表现不同波长的振荡周期;它可以将外部刺激的涨落变化加以吸收缓冲,从而保持整体的稳态。贯穿直径的中线,代表着个体的一条;量变质变相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不可逆生命航程线。在正常的生活期间,反S曲线的自振荡围绕这条中线往复运动,其均值接近这条中线,由此构成整体生命的稳态和动态的统一。


阳主调动,阴主节制,稳态是节制的目标,适应是调动的目的;稳态,对内,适应,对外,二者对立统一。这是从一个系统模型来说,可以表示一个人的整体,也可以表示组成人的各层次,某一具体脏腑功能,乃至一个细胞的对“内”保持稳态,对“外”实现适应。“自”稳态、“自”适应的“自”,就是阴阳自和的“自”。阴阳自和,既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更是养生与治病所要认识和追求的目标。
和,则生;不和,则病;离,则死。中医学之道,是生生之道,生于阴阳,死于阴阳,阴阳之道也!

五脏阴阳,对于系统的自组织、自稳定、自调节、自适应,是以物质能量信息流,也即气血津液流,或者简称“血气阴阳”的生成和分布调节为手段的,又涉及内部的升降和对外的出入,这里尽量避开不选读。因为阴阳是陆老思想的基本和核心概念,只有对所有基本概念都有所了解,才能勾画出阴阳概念的基本轮廓,这里只能是先见个面而已。

《阴阳自和,升降出入》模式图,先绘图,后照相,没有传上来,也影响读者直观的理解。陆老阴阳概念与教材的表述显然有别,见仁见智,自有不同。



发表于 2015/5/11 10: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即阴阳的对立统一和平衡:“和实生物”,“和”,就是对立物共处于统一体中的“合二为一”;。-------又是用西方斗争哲学 赴会中国文化的汉奸理论    阴阳一定是对立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23: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ymy111 发表于 2015/5/11 10:57
,即阴阳的对立统一和平衡:“和实生物”,“和”,就是对立物共处于统一体中的“合二为一”;。-------又 ...

欢迎批评,尤其是相反的意见。最好是能谈谈理由,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23: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五行
书中直接使用“五行”一词的地方不多。

第2—3:1956年秋中医界开始了五行理论的学术争鸣。章先生鼓励我发表意见。我提出:从历史考察其源流有别的发生学研究和出身论,不足为凭;从解剖实体论的成分论出发,也不足为凭。理论的功能是指导实践,或只是实体的实证;评价理论的价值,应以其对实践指导的贡献度来衡量。一种理论,如果能够帮助人们开拓视野,启发思路,从多角度看问题,有什么不好?近代以来苛求于中医理论的,无非是实证主义的把一切还原为感官要素的所谓物质基础。章先生嘱我马上写成短文发表。

第2—175:(学生李海玉写的《大师风采》部分):1956年关于五行存废问题的讨论,次公先生鼓励他发表意见,文章发表在上海《新中医药》,在文章中他这样写道:“第一,历史地探讨本源,只是评价理论的一个方面,依当时历史时代条件,可认为有时代进步意义,但在今天并不能引申为应予发扬的精华,反之也不能因源流有别而下否定结论。第二,五行配五脏,用本世纪初的解剖知识,因其对机体内部功能联系的整体性缺乏正确理解,不能因此否定五行学说。第三,理论的主要功能是指导实践,评价其价值只能视其指导实践的贡献程度来衡量。”此时,他的学术见解卓越之处已见锋芒


本段文字,可见陆老是肯定五行的。肯定五行学说具有“开拓视野,启发思路,从多角度看问题”的理论意义。不能用实证主义的解剖知识来看待五行配五脏,否定其“机体内部功能联系的整体性”的真实内涵和临床指导价值。同时,也指出五行学说“并不能引申为应予发扬的精华”。例如,在上一个帖子里,陆老曾说到“阴阳学说是中医的精华”,似乎就有意不说五行是精华。为此,陆老既使用五行配五脏,又加以发挥改造,予以他本人学术观的新的诠释。

第1—121:中医的自稳调节观,认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亢,即不平衡,对机体的生生化化不利。因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自然辩证法》)同时也就是健康的主要标志。“邪之所凑”的临床表现,“其气必虚”的所以发病,其本质是因为内环境亚稳状态的破坏。“夫阴和阳,可以和而平,可以乖而否,善摄与否,吉凶于是乎岐之!”(《医经溯洄集》)而“亢则害,承乃制之道,盖无往而不然也;故求之于人,则五脏更相平也。”(《医经溯洄集》)人体自稳调节是由阴阳五脏之间互相制化的关系实现的。五脏的职能是“藏精气”,藏,有管理控制之义,精气,可理解为调节机能。五脏就是五行,因此说: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五行。
人体内外环境的不平衡是经常存在的,因此才有平衡的必要;由于人体阴阳五脏自稳调节的存在,于是才有平衡的可能。“且夫人之气也,固亦有亢而自制者”,(《医经溯洄集》)这种人体阴阳五脏自稳调节,不断地克服着不断出现的亢,即亢和制的统一,构成人体运动和平衡的活的统一;也就是表现为“外列盛衰”的亚稳状态,成为健康的基础。当亢和制的对立统一,转化为邪实正虚的对立统一,就成疾病。这种由亢向邪气盛的转化,是由于制向精气夺转化的结果


本段文字,是论述自稳调节观,不是论述五行的。但是,从中可以看出,陆老对五行的观点之一:“五脏就是五行”!
五脏就是五行,意即五行学说在人体的运用,“就是五脏”。而五脏无疑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 “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五行”, 即五行与阴阳,共同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所以书中,在论述人体整体层次的调节机制时,都是阴阳五脏、五脏阴阳并称。
“亢则害,承乃制”。亢害承制,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在这里,陆老赋予自稳调节观的现代语言解释。“人体阴阳五脏自稳调节,不断地克服着不断出现的亢,即亢与制的统一”。亢,体现为运动;制,体现为平衡;二者相互制约,构成人体运动和平衡的“活”的统一。这是“亚稳状态”,即相对的稳定状态,不表现为疾病,只表现为“外列盛衰”,健康状态的,非疾病状态的“寒热虚实”。当常态的亢,转化为邪气盛则实的状态;常态的制,转化为精气夺则虚的状态,就是疾病状态,就是“生化大病”。疾病状态,也是亢与制的对立统一状态,由“亚稳”转化为“失稳”状态的结果。
先不学自稳问题,但可以看出,陆老使用的“亢害承制”,显然来自五行学说。

第1—281:辩症的知其虚实之变:---第五步必先五胜,求五脏间的相互作用。---“变”,指传变时序,包括五脏传变,六经传变,---。
第2—112:---故“阴阳”实为调节功能概念。五脏各有阴阳,构成调节网络。


“必先五胜”的病机分析,“五脏传变”的传变模型,都是研究五脏之间相互关系的。书中不提“相生相克”,似乎有意避免,把人体内部高度复杂的调节机制,误解为简单机械公式化的弊病。
陆老使用“互相制化的关系”,“五脏阴阳网络调节”等术语,表述五脏之间的复杂联系。这样才能不割断历史,以便继承、使用和发扬,五行配五脏理论承载着的,来自几千年临床实践的,已知功能联系的,养生治病的精华。

第2—124:把中医的基础理论概念、阴阳五行概念都按着病因、病位来编排,这是一种误导

这是批评教材,按疾病医学观对待阴阳五行理论!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21: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藏象
第2—33:中医学是哲学、医学、临床经验的统一体,其基本特点是重视人体各种器官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而不重视这些器官和功能的实体是什么,而西医正相反。这点对理解中医非常重要。但只说中医是总体观、西医是还原论是不准确的,中医以总体观为中心,也有五脏六腑等类似还原论的东西;西医以还原论为主,也力求能从总体上把握人体。从关系入手研究人体这个复杂体系正是中医的精粹科学内涵


脏腑概念来自早期粗略的解剖,但是从不同于西医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角度发展起来的,两种不同的医学观和方法论,导致二者对解剖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不同。中医注重的是功能系统概念,是研究功能关系的概念体系。

第1—148:“每一门科学都要以思想和概念的形式来表述自己对象”,中医基础理论就是表述中医学对象的理论模型。中医辨证判断的概念要素,构成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这主要来自对人体临床实践长期观察的理论概括,运用的是从病理认识生理的功能---模型方法,是通过辨证论治实践形成了中医的藏象学说。
第1—266:“欲知其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丹溪心法》),这就是由外知内,唯象的研究方法,通过气、血、津液流通变化的外在表现,由象知脏,以推论内在阴阳脏腑的功能状态。
第1—194:中国的传统医学应用系统论的方法,把人体用黑箱方法研究它的整体性,从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它的主体性


以长期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包括早期粗略的解剖知识和日常生活体验为材料,经过哲学、医学、社会学的理论思维加工,形成系统的功能概念体系。其基本方法是,观其外应,以知内藏的由外测内法,类似于现代的黑箱方法。不是从人体解剖的脏腑实体进行研究,而是从没有打开的人体这一“黑箱”的外部,分析其输入和输出关系来认识内部结构与功能关系。用唯象的研究方法,建立起外在的“象”与内在的“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从而构建起用来指导养生治病的理论模型。

第1—172:人作为自组织系统,更为重要的是其自组织机制、自稳调节机制、防卫反应机制。适应和稳态是怎样实现的?这是生理学的重大问题,中医学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研究的。藏象问题,“藏”藏于内,“象”现于外,视其外应,以知内藏。“五脏”不是实体,有人把五脏解释成“生长化收藏”。它是体内自组织、自调节、防卫反应的五个功能调节系统

“五脏”不是实体,是共识。有人把五脏解释成“生长化收藏”,看陆老的阴阳自和模式图里,分别在四个方位和中间,标示了生长化收藏各一字,推测陆老是赞同这种解释的,书中没有进一步的解说?
五个功能调节系统与生长化收藏是什么关系?在临床辨证论治中如何体现?

第1—34:“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是由表入里地从视其外应的出入信息中,去发现这个出入信息的主体中介的“内藏”,即养生治病必求于本的形成;人体正气的“正”的理论模型和病人正气的“症”的理论模型。“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粗工守形,上工守神”;“观其脉证,知犯何逆”;“视其外应,以治内藏”,都是从认到识,从诊到断的理论模型建构

这是从诊断学角度来表述,象,是外在的客观证据;藏,是内在的理论模型。生理模型,叫做“正”;正气有病的病态模型,叫做“症”。

第1—96:---但共同的根本的模式是:通过“整体边界屏障”实现内外环境物、能、信的流通交换,通过“气血津液流”在体内实现自组适应和主体性的抗病反应,通过“五脏阴阳网络”调节实现身心(形神)和谐的整体自稳态,通过“经络系统”实现体表内脏相关调节体现为整体边界的全息效应,通过“心神命门相关”实现理欲的统一协调,从而体现为“生长壮老已”时间不可逆的生命演化过程。
神-----五脏阴阳网络的稳态演化调节。
气-----气血津液流通的自组适应抗病。
形-----整体边界屏障的主体全息效应。


象,外在可见,是客观存在的生理或病理表现;藏,内在不可见(打开人体或器官也看不见),是主观思维的精神产品,理论模型。
整体边界,包括体表皮肤、感官表面,以及所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的表面粘膜。
象,表现在形的边界、界面。藏,是机体内在的五脏阴阳网络调节机制。中介,是气血津液流。由外测内,由象知藏,以气血津液流通变化(通过经络系统)这一中介来实现的。

运动性疲劳的病机在肝:肝为将军之官,疲极之本;肝藏血,主疏泄而喜条达。大运动量训练导致:肝旺→肝郁→肝虚。(“夫人之运动者,皆筋力之所为。”)
肝主筋,脾主肌肉四肢,肾主骨藏精。
诸暴强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劳倦伤脾,脾虚则怠惰无力,食少腹胀。
肝旺扰心,致虚烦不得眠。
肝郁犯肺,气道不畅,腠理不固。
肝虚盗肾,阴虚火旺,腰胫无力。
大运动量训练,肝为将军之官,疲极之本是首要的应答的功能系统。运动性疲劳的恢复首先要把“肝旺”及时平息下来,且把“疏肝解郁”作为基本措施,最后把“肝虚盗肾”的柔肝养肝滋肾益精作为基础性和预防性对策。把握和、通、稳


这段引文,可见陆老的藏象内容与教材大致相同。

第1—223:我们选择肝和脾两个课题领域,是基于适应与稳态是如何实现的,是生命科学的主题。  肝为将军之官,司对外适应和防卫,脾通过转味而入出,运化津液的自组自稳。在病态情况发动的抗病反应,肝是风郁瘀,脾是痰湿水,由此建立了肝血风(郁)瘀和脾精痰湿两大课题领域。   借助坎农的稳态学说和塞里的应激学说。提供实验技术方法的可操作性,为中医基础医学的研究,发展中医实验科学探索了一条以中医理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研究思路。它不囿于临床研究某一证型的化验检测研究,属于旁开一寸更上一层的基础研究思路

这段引文,是看陆老对于藏象现代研究的理解和常用概念的表述。











 楼主| 发表于 2015/5/13 22: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对象--目的--方法
这里说的对象、目的、方法,是指中医学总体来说的。

第1—1:方法要服从和服务于对象,手段要服从和服务于目的

方法,侧重于思路;手段,侧重于措施;都是针对对象,追求目的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手段也是客观实在。方法是思路,目的是意向,都是主观思维。
对对象和目的不同认识,产生不同的方法,使用不同的手段。不同时代,不同医家,都有各自的方法学特点。
郝万山说,中医是个体化治疗;陆老更进一步,说“它的诊疗思想是极端个体化的”。所以对具体医生来说,可能都有自己比较习惯的方法。方法有多种多样,能够更好地反映客观实在的主观思维,就是比较正确的方法。对具体医生来说,这必须是医生自己比较熟练的,已经能够掌握的,能够针对具体对象,能够达成意向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医的生存权利,就在于这个“效”字
我不能说陆老的方法,就是当代最正确的方法,陆老只是当代中医“百家之一”!但这是我要学习的方法。

第1—78: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关于健康和疾病及其互相转化规律和动力的科学。防止发生由健康向疾病转化,是预防医学的内容;帮助实现由疾病向健康转化,是临床医学的任务;回答上述转化过程的规律和动力,从而能动地指导防治实践,是理论医学的职能。由此,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体的疾病和健康互相转化的过程。
第1—116:要防病,就要研究发病的原因,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即关于发病的根据及其相应的条件。要治病,还要研究实现愈病的原因,也包括内因和外因;临床医学所要研究的,也正是关于实现愈病转化的内部根据及其相应的条件。因此,临床诊断的主要任务,应当去找出这个实现愈病转化的内部根据;临床治疗学,则是循此根据,选择相应的条件作为治疗手段,以促成其实现由疾病向健康的转化

对象: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健康和疾病的互相转化过程。
三个特点:一是,着眼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仅是人体;二是,强调健康与疾病而不仅限于疾病;三是,注重转化过程,而不仅是相对静止的病因病理病灶。
两个要求:中医学要回答,由疾病向健康转化的规律和动力;具体医生,要掌握具体病人向健康转化的动力机制和具体防治条件的选择。

第1—164:中医学的“对象领域”是:“天人之际的健病之变”,即人在与其环境相互作用中健康和疾病互相转化的过程。不局限于疾病实体。
中医学的“实践领域”是:“上医,医未病之病”,以养生医学为先;“中医,医欲病之病”,以预防医学为重;“下医,医已病之病”,以治疗医学为下。不局限于只以疾病为对象的“下医”。
中医学诊断认识和养生治病实践的“目标对象”,是“养生莫若知本和治病必求于本”;区别于只是以疾病为对象的“识病求本或辨病求本”。
中医学养生治病的“目标追求”是人的健康。
中医学关于健康的“目标模式”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自我稳定的生态平衡,并不要求必须是“邪”的彻底消失。认为这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更没有好处。
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模型”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虚实之变,即正虚、邪实、传变三要素。是“五脏发动,因伤脉色”的由自稳调节发动的原有机能亢进的主体性抗病反应的时态特征。这是“治病求本”的本,区别于“识病求本”的关于疾病本质诊断认识的病因病理病位。“治病求本”的诊断认识所要发现的是“治病”的依靠对象、服务对象和发展对象,因为这是人体抗病愈病的内在动力。而“识病求本”诊断认识要求则是去发现消极疾病观的疾病的本质,作为“治病”的直接对抗对象和补充对象


陆老为了区别概念范畴,把西医的疾病观,表述为:识病求本或辨病求本。
引用这段文字,是为了明确中医学总体的研究对象和追求目标。引出陆老的基本方法------模型方法,作为下面重点学习的内容。
模型方法,重点学习三个方面:正的模型,症的模型,辨证论治模型。

六,方法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陆老方法论思想,这里摘要祝世讷 编《中医学方法论研究》1985年版的一段文字:
中国医学作为医药学伟大宝库,不仅有科学的理论,而且有科学的方法。------
方法,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用以达到目的的手段或方式。它包括物质性的与非物质性的手段,特别是指规范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正确的途径、方式、法则。在科学活动中,方法的地位和作用有似生产活动中的工具。黑格尔说:“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种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毛-泽-东同志把它比喻为“桥”和“船”,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能是瞎说一顿。”工具、桥、船有优劣之分,方法也有正确与不正确、科学与不科学之分。------
揭示中医学方法的特点,阐明其优势,是中医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任务。目前研究已经指出,中医学方法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一个“辩”字,一个“统”字。“辩”,即辩证观和在辩证观指导下的辩证思维;“统”,即系统观和在系统观指导下的系统调节。同时,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支配中医考察和控制疾病全过程的“软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中医学方法的科学性是深刻的,现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许多方法论原则,差不多都可以在那里找到某种雏形。特别是,科学正从“分析时代”向“系统时代”转变,医学正向辩证思维“复归”,在未来医学发展中,中医学方法占有巨大优势。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已有许多原则性的论证,其具体内容的阐明,还有待进一步展开和深化。
分析中医学方法论的历史局限性,提出中医学方法当前面临的问题,探讨中医学方法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也是中医学方法论的重要任务。目前的研究认为,中医学的方法虽然合理,但不充分。------因而,各种方法仍保留着较朴素的形式,直观性多而客观化不足,定性多而定量不足,思辨多而实证不足,描述多而揭示不足。已有的各种方法都没有发展到现代水平,特别是不够精确和严格,其有效性受到限制。

第1—206:西德学者M. Pokert(波克特)为庆祝李约瑟80寿辰而写的题为《中西科学结合的艰巨任务:以中医的现代解释为例》一文,对我国中医学研究和中西医结合工作有所批评:认为“中国学者在证实中国科学并不比西方科学落后这一点上,在把中国科学遗产结合到世界科学中去,几十年来未能取得进展;由于迄今缺乏相应的方法学概念,而使中医学以令人惊异的速度从内部腐蚀下来。犯下这种罪行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他们追求时髦,用西方的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的信息,从来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的地位而进行方法学的研究;从19世纪以来,没有作出决定性的努力,按照中医的本来面目,评价并确立中医的价值。中国的学者应该觉醒,认识到不应不加批判地接受和使用西方殖民主义者传教士塞给他们的方法学,要认识西方医学的基本危机,西方医学已进入方法学的死胡同。传统中医却是超越西医范围的、内容丰富而最有条理和最有成效的一套医学科学,但迄今只有很少一部分治疗潜力被发掘;如果中国是个在科学思想上落后和没有传统的国家,中西医结合就没有可能。应当使中国学者掌握认识论,使现代科学方法适应中医的认识论,但迄今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连一点苗头也没有”。

第1—130:武见太郎(1979)指出:“个体化原则是中医学的一个重大支干,并且机能性的调整,即所谓自体调整,很可能是中医学的基础,即中医学以人体的自体调整为对象,而个体化又渗透于自体调整之中”。他认为:“认识人体的方法论之所以有几种,这犹如哲学也有好几种一样,所以说什么由于医学是科学,只能有一个的观点是有问题的,对这个问题需要重新认识”。泽泻久敬(1984)认为:“把西洋医学认定为医学,而否定汉方医学的独特性,只有西洋医学作为医学,这是正确的吗?这是进一步从根本上对西洋文明本身提出的质问”


这样大段的引文,是想说,据我个人的理解,陆老使用了现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观点和语言,对中医古老传统概念体系进行理解和表述,也就是陌生的“洋味”和新鲜的“土气”的结合。下面要学习的主要方法------模型方法,都与此有关。












发表于 2015/5/16 13: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德学者M. Pokert(波克特)为庆祝李约瑟80寿辰而写的题为《中西科学结合的艰巨任务:以中医的现代解释为例》一文,对我国中医学研究和中西医结合工作有所批评:认为“中国学者在证实中国科学并不比西方科学落后这一点上,在把中国科学遗产结合到世界科学中去,几十年来未能取得进展;由于迄今缺乏相应的方法学概念,而使中医学以令人惊异的速度从内部腐蚀下来。犯下这种罪行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他们追求时髦,用西方的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的信息,从来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的地位而进行方法学的研究;从19世纪以来,没有作出决定性的努力,按照中医的本来面目,评价并确立中医的价值。中国的学者应该觉醒,认识到不应不加批判地接受和使用西方殖民主义者传教士塞给他们的方法学,要认识西方医学的基本危机,西方医学已进入方法学的死胡同。传统中医却是超越西医范围的、内容丰富而最有条理和最有成效的一套医学科学,但迄今只有很少一部分治疗潜力被发掘;如果中国是个在科学思想上落后和没有传统的国家,中西医结合就没有可能。应当使中国学者掌握认识论,使现代科学方法适应中医的认识论,但迄今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连一点苗头也没有”。------这个外国佬说道点子上了。

    中医最大的敌人不是西医,也不是反中医的何祚庥之流。而是那些患有文化自卑证得专家。他们用西方的唯物论哲学盲目的赴会,肢解传统文化,暗度陈仓,另中医名存实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6 1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