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8871|回复: 37

李时昌老师中医传承讲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0 19: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杏园春晓 于 2016/1/20 19:14 编辑

第一讲:前言与暑病

时间:2015725
地点:承艾堂中医诊所

    今天,对以后来讲,或许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为了中医的传承,创新和发扬光大,在谢××和刘××(二位弟子)他们的努力下呢,成立了这个中医传承工作室。目的呢,就是我一生的学术思想,首先要让在座的成员,我的学生,徒弟们继承下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呢,自己又再创新。中医这个东西,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创新没有继承就没有基础,所以必须要解决(继承)这个问题。还有呢,我已感觉自己年事已高,经常我都在给你们说:哎,有啥子你们要问哟!你们还是问的少,像这样,就把你们逼起了,逼你们多学点东西。
    你们有时候又在搞中医,又在搞西医,你们两样都搞得好,个个的门诊都兴旺,也是我的心愿,对家庭,社会都有好处,我们这个传承工作室呢,也对自身有好处、对病人有好处、对社会有好处,是个大好事。
    从中医的学术派系来讲,完全提扶正派的说法来讲还没有哪个提出来,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也有些医家在提,典型的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李杲,他是以脾胃见长,走扶正的路,但只是一个方面。真正的扶正是全方位的,这个以后来说。把扶正这个学说,这个理念,这个学术思想,发扬光大了,可以增加我们在临床上的治愈率,病人也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今天,我们这个工作室就算是正式成立了,如果以后我们这个工作室能够按计划出论文、出书籍、出理论,在网络、传媒等方面传布信息,对社会,对整个中医都是有贡献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尽管我年龄大了,我还是愿意为这个事情尽力。我也想过,以后专门写一个中医传承学,从扶正的理论开始,到扶正的方法,到辩证施治,到药物的应用,可能都要系统的讲,这也是逼了我,给了我一个压力。今天在这里可以这样讲,我们立足的是一群做中医学问的人,但愿我们能够走出点路子,为中医作出点贡献。
对这个工作室,刘××搞了一个【中医扶正派创始人李时昌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计划】
    第一条,工作室成员组成。。。。。。(略)
    第二条,活动的方式:
    从这一次开始,以后就是在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来跟大家聚讲一次,讲什么呢?有时我来安排,有时也可以你们来提。我认为要将实战。以实战为主兼顾理论,若是讲座呢,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讲座,就是要听了后,能真正在临床上去应对各种疑难杂症,逐步的把你们的学术专长同我的学术专长联系在一起,把你们的专长推进。一个月,除了我来以外,你们师兄师弟要单独活动一次,怎样活动,你们商量。
    在这个活动中呢,首先是我讲课,讲病案,病例分析,甚至于现场示范,看一两个疑难病人都可以。他们说要做录音录像,做笔录,积累资料,这对反复领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有好处。对于不是传承组的成员,只要他愿意学习,都可以旁听。今天小赵也提出来了,我觉得可以,到时你们安排就是。
    第三条.。。。。。。。。
。。。。。。。。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9: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杏园春晓 于 2016/1/20 19:51 编辑

   老师: 今天主讲的内容是暑病。内经上说:上有热下有火,称之为“暑”。暑天也就是上蒸下煮,所以暑天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大热;第二个是大湿;由于大热大湿的特点,导致暑天气候变化大,温差很大,要么暴热,要么气温骤降。所以大热时,凡是暑天的很多病,往往都归于中暑范畴。
     我看原来的【中医实用内科学】上,对于中暑,西医把它分为两种病:一种叫日射病;一种叫热射病。
    在暴热天气,在赤日炎炎下劳作,奔走,一下感染了这个暑气,引起昏倒,呕吐,抽搐,惊厥等,西医称之为“日射病”。
    没有在外面行走,而是在家里贪冷乘凉,或开空调,或气温骤降一下受凉,引起头晕,腹泻,饱胀,甚至于低热,发热等,西医称之为“热射病”。
     而中医对此情形称法比较多,在大太阳天气受热了,一般称之为“暑热”。如果中暑了有抽风现象,中医称“暑风”;四肢僵硬,紧强,称之为“暑痉”;暑天出现高热,(伤及)卫气营血,称之为“暑温”。
    另外,暑症有几个特点,既然热、暑病出现“白虎汤”证的时候多,(表现为)四大症: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所以白虎汤是暑天的常用方剂。用白虎汤的关键是,只要口渴心烧,知母,石膏就尽管用。
   我们治病不能照本宣科,书上为了讲清楚,往往是分开来、很单纯的讲,你用很单纯的思维去应对复杂的病变就不得行,很多病都是复合的,以后我讲望诊、讲舌,没有哪个舌象是单一的,都是复合舌,病也是这样。 比如那天那个发烧的小孩,请袁×(弟子戊)讲一讲情况。
    弟子戊:小孩10月大,曾患纵膈肿瘤。一天突然发烧,且高烧不退,到我的诊所就医。当时的症状是:发烧,体温38.6,吃不下东西,2-3天无大便。初诊认为是食积发烧。用四君子汤加减,用了麻仁和首乌,因体质差,润下,没有用大黄,退烧至38.2。第二天走亲戚,回来加重至39.3,诊断为外感夹食烧(内伤饮食,外感风寒)用白虎汤加减,但用了2-3天仍反复,发烧最高39度以上。我心里也没底了,考虑是肿瘤的因素才这么顽固。就建议让他们到医院去,结果医院也认为是因肿瘤引起的发烧而拒收。我就介绍她到老师那儿去。老师诊断为暑天感寒,暑湿感冒,用了新加香薷饮加减,第二天一早,病人母子走诊所门口过,我问她(孩子母亲)情况如何,说已退烧了,孩子体温37度2,已转正常。我问她老师开了几付药,她说四付药,我请她把处方给我拿来。然后,我把方子记了下来。
    老师:对,好的方子,有效的方子要记下来甚至背下来。这个病例有发热口渴,不出汗,娃儿口渴说不清楚,我还是给他用了白虎汤。处方是新加香薷饮加减,肯定用了石膏、下了积滞的。
    热出阳明,这个术语是我提出来的,一个人的热源就是从阳明来的,那里在腐熟饮食,那里有大热。发热时,不把那儿的热源解决,不管在外面如何发汗,如何退烧,都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问:是否可以理解为持续不断的高热一定和阳明有关。它不像太阳经的热,一发汗就散了,没有后续。
    答:对。把热出阳明的理论与伤寒和温病结合起来看。伤寒:从太阳明转到阳明,就是胃腑出现问题;温病:从卫分转到气分。以热出阳明这个理论来讲讲,就无所谓辨温病和伤寒。高热,39度以上持续不断高热,一定要用白虎汤,小儿口渴,不出汗,也用白虎汤。没有四大症(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都可以用石膏,凡是高热,一定要用石膏、知母。
暑天,香薷饮要坐起用,暑天要讲的第一个处方是白虎汤,第二个处方就是香薷饮。凡是外感无汗,都可用香薷饮。其特点是:湿重,脾恶湿,脾很容易为湿困,所以要用到厚朴、扁豆。
    问:有汗可用香薷饮吗?
    答:有汗了就不用。香薷也称为夏日麻黄,(有汗了)该不该用麻黄汤呢?不能用。如果有点汗,又恶寒,香薷可改成防风苏叶。
    问:藿香可代替香薷吗?
    答:前者重表寒湿,后者重里寒湿,如果呕吐、有反胃、有恶心的就要用。
    有点肠胃下利,又有湿热,就用所谓的黄连香薷饮,除了湿热还有热毒,喉咙又痛。那就用新加香薷饮,(清热)解毒药就要上。    总之,香薷饮是暑天常用的一个处方,只要把握住一个:无汗。
   第三个处方是霍朴夏苓汤,成分是藿香 厚朴 法夏 云苓 杏仁 白蔻 薏仁 桔梗 淡豆豉等,这个处方以除湿、宽肠理气为主。针对胃肠症状,夏天多半有胃肠感冒。霍朴夏苓汤用于没有表症的。有点表症,不能用香薷的,就用【藿香正气液】。就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有反胃、呕吐、恶寒、发热的。可以不用香薷,有寒湿而肠胃症状又比较明显,有点屙、呕吐,中焦又脾满、饱胀,又作冷作寒。有寒热往来的,可加柴胡,叫【柴胡香薷饮】。如果属于脾湿,胃滞,可用【平胃散】。其作用:行气、理脾、除湿。
    平胃散也是一个行气除湿处方,但和藿朴夏苓汤比较有一点区别,藿朴夏苓汤是消导要显得多些,而平胃散除湿气要多一些,如果又拉水,就用胃苓汤,即平胃散加四苓汤。
    这时来了一位女病人,老师指定弟子刘××诊治
    病人自述中午12点半饭后,下午2点过开始头晕,然后呕吐至3点多,连续吐了四次,上了两次卫生间,现在没再吐泄,但全身发软,口苦。(中午,吃的食物:乌鸡汤,凉拌鱼,豇豆,茄子)。
脉象:滑微数,
    诊断:食伤脾胃。暑天外热内虚,易受食伤,呕泄是胃肠的保护性反应。口苦表示有内热。
    用药:双黄连口服液加藿香正气液,两天剂量。
    老师:以上述病症为例,也就是暑天出现的肠胃病。平时常用藿香正气液就可,如果不用双黄连要开方的话,在藿香正气液的基础上,茵陈,栀子,竹茹,芦根可以加。(待续)

发表于 2016/1/21 18: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又开新贴了!学习了~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20: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杏园春晓 于 2016/1/27 20:30 编辑

暑病(续)

    还有一个在暑天常用的方——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和平胃散在用法上是有区别的。参苓白术散有补气除湿的作用;平胃散是行气除湿的作用。参苓白术散包括四君子、山药、扁豆、薏仁、白蔻仁、莲米等,都是属于补气,健脾,除湿的药,如小儿脾胃虚弱,舌苔厚就可用;比较虚弱的人也可用。
    弟子:我说说对现有的参苓白术散的看法。现在的市面上的参苓白术散效果欠佳,是因为汤剂中的人参是用党参代替的。党参是纯粹入脾肺,它没有苦味,而人参走五脏的作用。党参走脾肺,它的力量就弱得多,但现在的人参偏燥。就除湿,健脾,补气三样,用党参补气的效果就差得多。如果是气虚引起的,它的补气效果就不足,继之,它除湿的力量就不足,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参苓白术散应加其他的辅助才行。
    老师:如果现有的参苓白术散没有预期的效果,那就用汤剂好了。汤剂容易吸收,而剂量又加大。但如果用汤剂的效果都不大的话,就要看他肠有积食没有,如有就要加消导药。凡是有脾虚,有食阻,也就是肠胃产生积食,就要在参苓白术汤的基础上加焦三仙。尤其是小儿如输液烧都退不下来,就可用此方,又输液又健脾,效果就会很快显现出来。
    石膏的量:平时高热   50——100克;小儿三岁以下  15——20克;三岁以上-10岁  20——30克               
    暑耗津液也耗气,凡是中暑,得暑病的人都是脚?手软。如果是加上发高烧,就要用到人参白虎汤。人参白虎汤在哪种情况下用呢?就是脉洪大但按之无力,还有就是脚?手软的。这个人参白虎汤也是常用的。石膏的用量看高热的程度。脾胃虚弱的人用人参白虎汤,若不用粳米,就用山药代替,如果喉咙有问题,脾胃又虚弱,若不用知母,就用玄参代替。脾胃护住了,石膏轻重一点也没关系。有人认为石膏伤胃,实际上,石膏是甘寒。苦寒比较伤胃,甘寒不是很伤胃
    弟子:张锡纯也认为石膏性滑利,留胃时间短,不是很伤胃。
    老师:石膏除清胃热外,还有透热解表的作用。用叶天士的话,就是让热由气转卫。
    弟子:老师,有一种说法,石膏能生津,道理是怎样来的呢?
    老师:生津是清胃热生津,是观察得来。比如你口干严重,吃了(白虎汤)后不口干了,等于让你的津液存了下来,就解了渴了,就是这个意思。同时,甘味生津。
    弟子:不是高热,中度发热,三十七、八度咋办?
    老师:三十七、八度,又有点出汗,就可以用荆防败毒散。即介于暑湿高热与湿温不出汗之间的,就可采用荆防败毒散。
    弟子:近段时间遇到一些病例,不发烧,但湿热重,普通表现汗多,这种是不是常见的现象呢?
    老师:假如心烧,口渴,喜饮,就还是有内热。并无寒束表。
    弟子: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老师: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就是虚,这个暑易伤两样:气和津液。
    弟子:这种虚不好直接用补气的药吧?因为他还有湿热阻滞。
    老师:要看症状。用药上表里双解,攻补兼施都是可以用的。比如确实是表虚,就要固表止汗;里有食滞,该下就下;有里虚,该补就补。这就是表里双解。我们看病就要把病机分析透,把病机掌握住了,才有法则出来,有了法则,才拟得出方药来。暑天还是离不开扶正,扶正有两个方面:补气和存津液。稍微见到脚手软的就是耗气了,人参白虎汤常用。还有,暑天容易头晕。一种是暑热;一种是寒湿。凡头晕伴眼花的,是热症;头晕不伴眼花,伴呕恶的,是寒症。
       弟子:还有一个方子暑天常用,就是三仁汤,请老师讲一下。
   老师:三仁汤主要是温阳化湿醒脾为主,中焦脾胃湿困时用,为湿找出路。就是排除体内之毒。排毒一个是开鬼门;一个是洁净腑;一个是开魄门。通过发汗解决的是开鬼门;通过利尿解决的是洁净腑;而通过大便排出的是开魄门,但用大便排出的要有积滞。(三仁汤证)这种情况的人一般:舌苔多厚腻,苔白,这是典型的寒湿。如有齿痕的,参苓白朮散可用;无齿痕的,藿朴夏苓汤可用。湿滞重,小便黄,就要用利尿方剂;如果舌苔又黄又黑,黑主肾,也主化热,就要看舌苔,先是白再黄再黑,黑的外边有一圈黄的,底子是白的,这种就是逐步由湿化热,这种病就要清热,黄连之类药可用。
    弟子:这种逐渐化热的,舌苔应偏干燥吧?
    老师:对,舌苔要板结一点。如果不那么湿,舌苔不那么厚,又见黑色苔,则与肾虚有关系。很厚一层苔,上面现黑,就是化热了。
    弟子:老师于用参上临床有什么讲究?
    老师:是这样的,参分阴参和阳参,都是补气的,但有补气阴和补气阳之分。张仲景时用的都是人参,没有党参。野山参,高丽参,红参,生晒参是第一级别的阳参;党参,潞党参属于第二级别的阳参;四川产的泡参属于第三级别的阳参。级别越高补气作用越强。所以,如果该用人参的而用党参代替就要重用。阴参第一个级别是西洋参;第二个级别是太子参;第三个级别是沙参。都是补气,但气也分阴阳,用药要精细,就要从这个角度(辨识)。有的人害怕补多了受不了,怕滋腻,就要用调和的药。最典型的就是四君子汤加陈皮,就成为五味异功散,就不怕补气出现饱胀。又如归脾汤用木香也是这个作用。
    弟子:见老师用药,常常党参用10克黄芪用50克,人参用10克。我的问题是:党参力弱,可不可以加大用量?为什么很少用人参而用红参?黄芪为何一用50克?
    老师:第一、党参我有时也用量大,看病情;用红参而不用人参是红参便宜一点,减轻病人的负担;黄芪一用50克是由于黄芪和当归同用有一个比例,即5:1.这是李东垣的当归补血汤(的配比)。



 楼主| 发表于 2016/2/14 17: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杏园春晓 于 2016/2/14 17:50 编辑

第二讲:1、湿病。2、燥病。3、人参与黄芪。4、谈出书与传承

时间:2015年9月4日
地点:承艾堂中医诊所
   
    1、湿病
    老师:上次正好是热天,讲了暑。我们讲呢,以临床实践为主,临床实战为主。每次根据这个月或这个阶段的气候来讲。强调一下暑的时限,这个暑的时限一定是夏至日后。内经讲:夏至日前为病温,夏至日后为病暑,这段时间是好久呢?大致是一个半月,夏至过了是小暑,小暑过后是立秋,这个暑病就在夏至到立秋这一个半月时间内得的病(外感病)。比如说西医说的乙脑。同样的发烧,同样的病状,7、8、9三个月才叫乙脑,其他时候不叫乙脑。
    这个暑必须有湿,湿可以离暑,暑不离湿。但没有暑证就不叫暑湿,中医就是要根据季节,气候来考虑问题,着在内经上是查得到的。头回讲了暑,这回就讲湿。湿病分哪几种呢?看你们有印象没有?
    弟子甲:湿热、寒湿、风湿、痰湿?
    老师:规范点说:湿分外湿、内湿。外湿大致分三样。一是湿滞肌表,湿性特点书上也有。第一是比较粘滞,缠绵;第二是湿性重浊,趋下;第三是湿伤中焦,伤脾胃。致病总的因素来说分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平时我们晓得的有七情六淫,之外还有一个五气。有印象没得?七情:喜,好,忧,思,悲,恐,惊。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还有一个五气,大家可能没有注意过,我在这里强调一下:五气实际上就称内伤五气。有的书上有,有的书上没得。五气是哪五气呢?就是: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没有暑,暑病没得内伤。
    再回头来谈外湿。外湿第一个是湿滞肌表,症状有郁热、饱满、呕恶、闷胀等,书上很清楚。最典型指征就是舌苔一般。。。(听不清)。还有一个就是脉濡。
    弟子甲:请老师讲下濡脉是啥概念?
    老师:濡脉与弱脉比较相近。不同点是濡脉细无力而绵缓,轻取即得;属浮脉迟脉范畴,按起来濡缓,软的感觉;虚脉(弱脉)呢?还是细无力,中取,沉取都细弱,但不怎么浮,这是我个人的认为,与书上有点不一样,有时脉的表述不好形容,不好理解,看大家清楚了没有?
    湿病,不管内湿外湿都现濡脉,舌苔都较厚腻。湿滞肌表属外湿,一般用方我爱用藿朴夏苓汤(后面更正为新加香薷饮)。这要与暑湿证相区别,不仔细辨难以辨别,肠胃症状,舌象症状都基本相似。不同的是暑湿有发热、身热不扬。
    弟子甲:暑湿脉象偏数,要快一些。
    老师:细辨有发热,脉更浅表一些,这个应该用啥处方呢?你们认为?
    众弟子:三仁汤,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汤
    弟子甲:藿香正气水我们经常用于寒湿
    老师:实际上,他们都有寒,用藿朴夏苓汤没有表证;用藿香正气汤有表证。
    外湿第二个是湿阻经络,比较明显的是周身疼痛、(肌肉)犟,作冷作寒等,舌苔还是那样。
    弟子:治法上应加点什么?
    老师:治法上就要驱寒,通络。如羌活渗湿汤;独活寄生汤等。
    弟子乙:我还是搞不清楚湿滞肌表,湿滞肌表即然是病在表面,但有郁热、饱满、呕恶等症状,怎感觉是病在内部呢?
    老师:凡是湿都要伤到这个(脾胃),但湿滞肌表最大的特点是肌肤冷、重浊、疼痛等等。
    弟子乙:湿滞肌表和湿阻经络的鉴别要点是什么呢?
    老师:湿滞肌表是不痛,身热不扬或有轻微的寒热往来;湿阻经络是没有寒热的表现,主要是周身犟、疼痛等这些方面。
    弟子乙:可不可以说湿滞肌表湿滞的程度要轻一些,寒热往来或发热的程度要偏重一些;而湿阻经络的情况是湿邪影响经络运行,不通则痛,而寒热表现要轻一点?
    老师:基本是这样。(湿阻经络)没得好多外感表现。
    弟子甲:我认为一个是影响了表气,一个是未影响表气。表气即卫气。卫气是指维持身体体温和相应机能的循环系统,主毛孔开合。湿滞肌表影响了表气,毛孔开合不利,就会发热发寒;湿阻经络,没有影响到毛孔开合。
    老师:病位不一样,表和经络有区别。表是肌肉及表皮那一层;经络是血管层次了,到血管就有不通了,这就是为啥固表往往用黄芪而不用党参了。有时间再讲黄芪和党参的区别。表是指肌表,经络即脉络。
    外湿还有一个就是湿毒侵淫,这是你们两个(指向弟子甲、丙)常问的问题。啥是热?啥是毒?热和毒有啥界限没有?以毒淫肌表来说,有毒了就腐血烂肉,身现皮疹、皮癣、皮屑、皮肤瘙痒、烂脚丫、流黄水、黄水疮,女子湿热带下,男子阴囊瘙痒等。这一系列都是有毒,属于湿毒侵淫不同的部位。这就是为啥治荨麻疹我叫你们着重利湿呢。
    发热,发烧,口渴口干都是热重,但一旦出现了红肿,热,痛,腐烂就是毒重。要谨记,这些大家在临床上很多没有真正分辨开来。
    弟子丙:咽喉炎,口腔溃疡算不算(有毒)呢?
    老师:口腔溃疡,喉咙疼痛,化脓就属于毒重,要用银花,连翘等。银花,连翘不是解表药,是解毒药。你们有人问过的,我在这儿说一下,你们查一下书。银花,连翘,马勃,大青叶等都是解毒的。
    弟子甲:毒的形成是否需要时间,新感外邪一般不会化毒。如银翘散是治风热初起的,但同时咽喉痛也治。这个咽喉痛应该不是新感的外邪,是原有宿疾,风热只是诱发因素而已。
    老师:应该是两种情况都有,伏邪有可能引起,很重的外邪也可能引起。(甚至)有时不一定是热引起。
    弟子乙:比如小孩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来得也非常快,我在射洪县实习的时候,湿热很重,病人咽喉痛,来得很快,我们用甘露消毒饮,效果很好。
    弟子甲:那个病有传染性没有?
    弟子乙:没有。(喉咙痛)很快就来了,当时当地的气候很闷热,感觉湿气很重。喉咙病用甘露消毒饮效果极好,银翘马勃散一次也用不上。
    老师:毒可以是外邪渐进转化的,也可用是很猛很快的。俗话说热重则毒重,病势的转变都是这样来的。气虚逐渐会转变为阳虚,邹崇伦(弟子)曾问过我血虚是否也是阴虚之渐呢?我说有这个概念,阳虚包括在气虚之中,血虚包括在阴虚之中,毒重也包括在热重之中。
    弟子甲:毒是否始终是跟热伴随的呢?
    老师:不完全,一般情况下,毒与热相关,但不是绝对。我曾治过一例“水蛇丹”的小孩,大概五、六年前的事,小孩衣服解开,周身(皮肤)烂朽朽的,就像蛇剥了皮一样,沿经络走向腐烂流脓,疼痛难忍。
    弟子乙:(补充)孩子生下来几天就这样,母亲抛弃孩子出走了,由奶奶养,孩子遇寒遇冷就加重,腐烂流脓水,流的都是(清稀)的白水,患处按经络走向有三条,包括腋下。
    老师:那是一种丹毒,按西医诊断就是带状疱疹,这种阴证带状疱疹很少见。后我用湿经化湿的疗法治好了,现已(长大)出去打工了。这个病根本没有出现热症,所以什么例外都有。

发表于 2016/2/15 10: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又开新贴了!支持!
发表于 2016/2/15 11: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给李老师和春晓老师拜个年。以前看春晓老师的连载很受益,再次看到新帖非常高兴。受教了,谢谢!
发表于 2016/2/15 16: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和春晓老师能否安排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疾病治疗的讲座?希望能学习到这方面疾病治疗的高见,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4 14: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