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9533|回复: 42

阴阳论与矛盾论是根本对立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 14: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阴阳论与矛盾论是根本对立的





阴阳论讲异性相吸



矛盾论讲异性相斗



而中医教材用矛盾论赴会阴阳论  竟然也认为  阴阳对立----奶奶的,阴阳只有相吸哪有对立



具体另文详述---欢迎讨论,正本清源






矛盾论很恐怖[转]



矛盾论是怎么来的呢?矛盾论从其字面上看,它是借用古代兵器中的矛和盾以对方的存在发展和进化来促使自己的存在,发展和进化来表达两个相互竞争和对立的事物的自身发展进化和帮助对方发展,进化的一种交替发展进化的现象。矛因盾的坚硬而向更加锋利的方向而发展,盾因矛的锋利而向更加坚硬的方向而发展。这样,在解释事物的发展原因上,就找到了矛盾论,而矛盾论也就开始以其解释事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功而正式踏入了人类的理论界。随着矛盾论的不断壮大发展。人类的许多认识和理论纷纷归入它的门下。也可以说,它合并了许多认识和理论,比如:它凭借解释事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功,而吞并了规律发展观而形成了矛盾发展观,以其矛和盾相对立的二元性的形式而吞并了中国古代阴阳论。使得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的阴阳论成了它的小分支,而形成了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矛和盾代表了事物相对抗和共发展的一种现象。它们并不是一种唯一的一一对应关系。刀也能和盾形成矛盾现象。矛也能和矛形成矛盾现象等等。所以,在矛盾论以二元性的形式而向多元性的形式发展时,它又吞并了事物层次对应知识而形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而在对众多事物和问题的轻重缓急的分析时,它又吞并了事物和问题的轻重缓急之分的认识而形成了的两种主要次要性,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等。与其说矛盾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还不如说它是一个大杂烩,是一个错误和魔咒。



那么,他们的整个推理又错在什么地方呢?可以说到处是错误,有意思的是,矛盾论的发展观和内因发展观(规律发展观)是相互矛盾的。比如:矛因盾而发展而形成了矛盾论的发展观,用内因发展观来看的话,盾又如何会存在矛的体内呢?很显然,矛和盾相互促进的发展是一种外因作用的发展。而哲学家们又不肯承认他们所找到的矛盾论发展观是一种没有决定作用的,不能揭示事物内部规律的外因作用。因为不是规律和决定作用就几乎没有多少价值,那么,庞大的矛盾论体系也就不成立或没有价值,那么,哲学家们为了扶持矛盾论,他们就把内因的发展观和矛盾论发展观相嫁接,说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这就有意思了。当初由矛和盾互为存在,发展和进化而形成的矛盾论发展观就是为了解释矛和盾的这种相互促进而交替发展的现象,在和内因发展观进行了嫁接之后,就变成了矛之所以会发展变得更锋利是因为它内部的矛盾所致。那么,矛的内部的矛盾会是什么呢?无人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也就是说,由矛和盾推理出来的矛盾论发展观已经无法解释矛和盾的发展了。这就是所谓的矛盾论。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哲学家和哲学著作要封杀矛盾论的来历了。因为只要一公布矛盾论的来历,任何人都不难发现它是一种外因作用现象而已。那么,矛盾论的体系就没了基础而不成立了。






当然,更有意思的是,不是矛盾论解释不了矛盾,而是矛盾论在哲学家们的扶持下而发展壮大时,哲学家们把它当成阴阳论试图用它去解释一切事物时,就会出现问题,阴阳论是博大精深的。它绝对不是矛盾论。因为矛盾论是不存在的。哲学家们让它吞并阴阳论而去解释一切和捕捉一切,认为某个事物是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当哲学家们认为利用矛盾论而捕捉到了某些具体的事物时,突然发现这和他们一直倡导的运动是绝对的和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理论相对抗,于是,又不得不放开它们说它们是在变化的。矛盾的事物是会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今天这个事物是主要矛盾,但到了明天,它也许就会变成了次要矛盾。你认为你抓住了主要矛盾,也许别人认为你抓住的是次要矛盾,或它已变成了次要矛盾。于是任何一个理论,观点和思想在矛盾论的指导下,无标准地存在着。人们要想捕捉一个事物就需要不断地开会研究和辩论。当你想搞生产就一定会有人利用矛盾论说现在生产不是主要矛盾,思想教育才是主要矛盾等等。众多公有制国家在生产和政治运动这两个事物中来回地不断地选择,就是因为矛盾论。中国直到邓小平主政,他想改变这种现象,由于受矛盾论发展观的影响,也就只能提出“中国的主要矛盾是物质的缺乏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按矛盾论的原理这个主要矛盾一定会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次要矛盾。那么不搞经济发展就必然要搞政治运动,也就是说中国的发展政策因矛盾论而时时在承受着非发展政策的威胁,也许下一代或下下一代领导人说,按矛盾论的原理,中国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搞政治运动了。只要人类信奉矛盾论,那任何一个领导人想改变政策就变得很容易,很合理,也符合矛盾论而很科学。所以,邓小平不得不补了一句说:”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一百年不动摇“。这句话显然不符合矛盾论,因为矛盾论中的主次要矛盾绝对不会以时间为周期而转换。更不会是以一百年为周期而转换。这样,在信奉矛盾论的国家中,以矛盾论的格式来表达国家的求发展的愿望而又受到矛盾论的威胁,而不得不使用非矛盾论的手段来对抗矛盾论,这是没办法的办法。邓小平以其超人的智慧为国家争取到了今后一百年不受政治运动的危害的局面。也就是说,信奉矛盾论的国家为了发展而想办法来摆脱矛盾论的追杀,可亿万行尸走肉却对矛盾论喝彩不断,真是行尸走肉。




由于矛盾论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而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这个条件是怎样的?遵循怎样的准则。所以,对这个条件下的衡量就成了权力和权威必胜的角逐。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足够的权力和权威的话,你所认为的准则就是准则,人类也许还没有感觉到矛盾论的恐怖,试想一下,敌我是一对矛盾,按矛盾论的原理,是会相互转化的。如果掌握权力的人认为这个转化条件已具备的话,昨天还是自己人,今天就会变成敌人。于是,就诞生了一个事物和名词叫:清洗。这是一种大规模的内部屠杀。任何一个信奉矛盾论的公有制国家都经历过。红军时期就有过许多次的清洗,苏联卫国战争前后也有过大的清洗,上面一个指令下来,下面被屠杀的人以万数计。同样,上面一个指令下来,也可以随时停止这种屠杀。这种屠杀行动不遵循任何法律规则,只遵循上面的指令,那下命令的人又遵循什么规则呢?他只要凭自己的感觉,认为敌我矛盾相互转化的条件已具备的话,他就会下屠杀的命令,也许他是为了清除异己,为了夺权,等等,但他下命令的理论依据一定会是矛盾论中的理论,所以,矛盾论很恐怖。

[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08/12/3 08:04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2 15: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可道,非常道.

辨证法,辩证法.

医者意也.何必搞那么些名相.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7: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师承好 于 2008/12/2 14:45 发表
道可道,非常道.

辨证法,辩证法.

医者意也.何必搞那么些名相.

--错
佛陀应化世间尚不能脱离名相,难道你比佛陀还高???你是**宫

[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08/12/3 08:03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2 19: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矛盾论》很精辟,受教了。谢!
发表于 2008/12/2 21: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意楼主的说法。在我看来,矛盾论与阴阳论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一体两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09: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yw99 于 2008/12/2 20:54 发表
不同意楼主的说法。在我看来,矛盾论与阴阳论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一体两面。

不错矛盾论与阴阳论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都认为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仅此而已

你把阴阳换成矛盾试试
五脏为矛,六腑为盾?--
丈夫为矛,妻子为遁?
他病在肾矛虚
你病在盾虚?

矛盾论讲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而且还其乐无穷
阴阳论讲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

天渊之别!!!!!!!!!!!!!!!怎么会一样????

[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08/12/4 13:39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3 12: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与地,阴与阳,男与女.....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就象太极的阴阳鱼一样.即不可没有阴,也不可没有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4: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学川去边的花猫 于 2008/12/3 11:37 发表
天与地,阴与阳,男与女.....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就象太极的阴阳鱼一样.即不可没有阴,也不可没有阳.

是统一体没错
但他们不是矛盾关系
而是和谐关系
要看本质不要看表象
不能看到女人就叫娘




[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08/12/3 13:2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4: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斗争哲学家们是怎样误解列宁的                     
                       
    斗争哲学产生于延安时代,我们不知道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影响了艾思奇和陈伯达,还是艾思奇和陈伯达的哲学思想左右了毛泽东,总之,艾思奇等人三十年代来到延安后,与延安的哲学家一起创立了了斗争哲学,《矛盾论》就是斗争哲学产生的标志。从《矛盾论》中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到,毛泽东并非是要建立一种自己的哲学,而是在于阐述马列主义的哲学。将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和相对的有条件的同一性这一斗争哲学的理论原则说成是唯物辩证法,是强加给马克思和列宁的。从《矛盾论》引述的列宁的话就可以看出斗争哲学的基本原则首先是来自于对列宁的误解。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和相对的有条件的同一性决不是列宁的意见。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人们是怎样误解列宁的。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曾引用了列宁的一句话,以证明斗争性的绝对性和无条件性。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里说:
    “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合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①①转引自《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73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列宁的这句话就成了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和相对的有条件的同一性这一斗争哲学基本原则的理论根据。令人不解的是,毛泽东《矛盾论》里引述列宁上述话的同时见,还引用了列宁的另外一句话,这句话却有着与上述的说法有着极为相反的意见:
   “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作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看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重点号是引者加的)”列宁《哲学笔记》第116——117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
    列宁在这里明显地表达出“对立面”是“有条件”的意思,与上面的引述将对立面的斗争说成是无条件的,似乎是自相矛盾。但读者如果稍微仔细认真一点,就不难看出列宁的上述两段话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句话列宁说的是对立面的斗争是无条件;列宁的第而句话说的是对立面是有条件的。如果我们将对立面的斗争和对立面看成是同一个意思,我们就会看到列宁两种矛盾的说法;如果我们看到对立面的斗争和对立面表达的是两个问题,我们也就不会怀疑列宁自相矛盾了。《矛盾论》的作者在同一篇文章中,引用了列宁两句具有相反的意思的话,但却没有发现这里的矛盾。毛泽东是第一个这样引用列宁话的人,从1937《矛盾论》发表到今天,几乎斗争哲学家们都在自己的著作和文章里,模仿《矛盾论》的做法同时抄用列宁的这两段话,令人奇怪的是竟没有一个人看到或指出这两句话的矛盾。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忍放弃斗争哲学 而不认同和谐哲学

[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08/12/3 13:1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4: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矛盾论敲响了丧钟
胡锦涛同志和谐社会的提出标志者矛盾论已经走出了历史舞台

-----《中国阴阳正论》

[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08/12/3 13:1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2 21: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