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562|回复: 2

夏季手足多汗治法析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5 13: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女,5月14日晚7时决诊,自诉手多汗。
望诊:面色萎黄无光泽,舌苔黄厚腻湿润,手掌偏黄带白,潮湿。
问诊:近来手足多汗,特别是手汗像泉眼流水般汩汩而来,偶有五心烦热,不思饮食,月经淡量可,小便黄,大便可。
切脉:左手缓弱带弦,右手缓。
处方:
处方一:党参15g  白术18g   茯苓10g    生甘草9g
           当归12g  藿香10g   佩兰10g    竹叶20g
           黄连3g    山药15g   滑石20g    车前子15g

处方二: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三:思路跟处方一差不多,但是加有龙骨牡蛎诃子等收涩敛汗药及龙胆草等苦寒药物。

问题也就是随之而来:
       一、这三个处方的立意思路孰优孰劣?在下还真看不出来,各位方家看法如何?
       二、处方一的原意是芳香醒脾化湿和甘淡利小便,使湿热之邪有出路也不至于利湿伤阴,处方二的原意是阳升则湿化,湿化则热孤,这个病主要是脾胃的问题,但是处方一却是偏于存阴,处方二偏于升阳,偏于温性。同样是根据脾胃来立意但是一个偏于阴,一个偏于阳,谁是谁非?
       三、处方一中有藿香、佩兰之属,这个是属于根据夏季暑湿的节气来用药的,治疗疾病时这些药物有没有必要要用,或者是说这些药物可有可无?
       四、见咳勿止咳,见咳止咳乃下工是套路,但是止汗是否也这样呢?观《经方试验录》曹先生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盗汗,其效如神;而处方三正是有龙骨、牡蛎等用于止汗,在治病求本同时加一些适当的见咳止咳药或见汗止汗药等药效果是否会比只是针对病因用药效果好一些呢?
      五、患者脾胃本不佳,但是处方三还是有龙胆草苦寒败胃之品用之是否恰当,处方一也是用苦寒是黄连,是否也恰当?不过少量黄连本身有健胃之功。

[ 本帖最后由 黎小裕 于 2009/5/15 12:35 编辑 ]
发表于 2009/5/15 18: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脚多汗,应责之于阳明胃经,热汗用三仁汤化裁较好,冷汗或伴肢冷用理中汤化裁。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20: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东湖野老 的帖子

谢谢您的建议,恩,这个确实是需要分阴阳,触摸过其手,并没有明显的寒热,跟我们常人的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2 0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