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891|回复: 12

ZT 运动让运动员丢健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0 17: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环下的痛楚谁知晓
仅有12%真正健康 运动让运动员丢健康?
记者 王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5年07月01日08:33【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编者按:体育运动披上了浓厚的商业色彩如今已不是什么秘密。运动员获得奥运会冠军,除了会得到国家重金奖励外,一些公司也会趁机搭车,对冠军奖房子、赏汽车,花样繁多。这些诱人的奖励让许多人红了眼,他们只看到了冠军的辉煌,却不知道冠军背后的辛酸,不知道大多数冠军失去了什么……

  健康:比例只有12%

  首先,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一组统计数字上。现在,整个俄罗斯有400万人从事体育运动,他们当中有26.9万人能拿各项目的前三名,其中仅有约500人达到奥运会水平。这个数据告诉人们,8000人中只有1人有可能拿奖牌,获得令人瞠目的奖金成为富翁。而根据俄罗斯卫生部体育与运动医学联邦中心的资料,获得辉煌体育成绩的人中,仅有12%是健康的。

  这组数据说明了现实的残酷性:大多数孩子没能成为富翁,大多数家长没能让子成龙,大多数运动员失去了健康。

  心脏:完美但容易被伤害

  为了让身体能“扛住”剧烈运动所产生的超负荷,运动员的心脏开始发生变化。被改变了的心脏,即所谓运动员心脏,一次收缩能把150—160毫升血液泵入动脉,而普通人这个数据仅为50—60毫升。运动员心脏每分钟心跳能达到180次,而普通人在十分惊恐的情况下每分钟心跳才仅为130次。俄罗斯卫生部运动医学中心主任、俄功勋医生伊戈尔?伊万诺夫教授说,运动员的心脏外形的确变得很完美,可遗憾的是,它的潜能却被提前预支了。

  运动员的心血管在经过一段时间定期训练后将生出很多枝杈,为了让血管已经“长了枝杈”的心脏继续正常工作,运动员在退役后也必须迫使自己的身体处在运动状态。拳王阿里中风之前每天早晨都坚持跑5—10千米,就是这个道理。

  由俄罗斯医学科学院教授波利亚科夫领导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2/3的年轻运动员心脏机能都发生了改变。可以说,运动员的心脏比正常人的心脏更容易被伤害。

  大脑:发育出现失衡

  人们一直认为,加速血液循环能提高大脑的新陈代谢,也就是说,从事体育运动能使思维更敏捷,对环境的分析能力加强。但事实并非如此。

  俄罗斯科学院人类形态学研究所胚胎学部主任谢尔盖?萨维利耶夫认为,大脑中血液循环加强事实上并不是全部,而是个别区域。大脑有区别地提高各个区域的血液量取决于实际需要。运动员大脑新陈代谢被加速,但被加速的地方仅仅是在控制运动活性、运动机能与运动协调的中央区,使脑干和周围中央细沟的感觉运动区得到发育。当然,适中的身体活动,如在林中散步,能使大脑获得全面发育,但在高强度运动中大脑完全是按另外的机制工作。如果人类整体练习平衡木,那么负责运动技能协调的脑干理所当然得到发育,但负责记忆力和智力的区域不会有多大发育。

  最终情形是:当运动员停止运动,他的大脑负责运动机能的区域受到“冷落”,严重缺血,退役运动员身体出现慢性不适状态。现实生活中,过去取得辉煌成绩的运动员常常易激动,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常常酗酒。

  骨关节:出现严重问题

  即使运动员大脑运动机能保持正常,但骨骼软骨、韧带、肌腱已经不再如从前,它们已经被严重磨损或被损坏,再也不能恢复。莫斯科总运动医生、莫斯科运动医学科学院实践中心主任祖拉伯?奥尔乔尼基杰说,人们大都看到过牛骨关节表面有一些半透明的亮晶晶的东西,在人体中骨骼也同样如此,被称为关节软骨,它具有独一无二的光滑特性,永远不会让人感觉还有关节存在。但这个软骨很娇气,在被损伤情况下它恢复起来是非常非常慢的。在运动负荷过程中它被磨损,由于经常性的超负荷、挫伤及创伤会出现关节病,但很可怕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开始来临,被损坏的软骨让自己的主人永远不得安宁。

  另外,运动员骨骼组织中的物质交换被加速,致使钙质流失,出现骨质疏松,机体失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运动员机体全面老化速度加快。

  女运动员情况更糟

  人的肌体每天为了能够扛住40千米越野赛、30个回合的拳击、10千米游泳及3小时足球练习,荷尔蒙系统将被迫努力工作(在一种极端情况下),运动员血液中肾上腺素水平经常提升,比极限指标高几倍。而大脑为了承受住超负荷压力,要获得比平时高8倍的神经介质。

  俄联邦卫生部运动医学中心内分泌学家斯特兰娜?纳扎列维奇认为,长期剧烈运动致使整个内分泌系统提前“衰老”,甲状腺变大,甲状腺素的不足会导致卵巢丧失机能,结果月经失调,导致不育及其他一些严重的问题。伊戈尔?伊万诺夫教授则说,苏联解体后的15年,运动员处在没有医学支持的状态,70%的女运动员患有严重的妇科疾病,肾上腺素不足甚至枯竭。在负荷达到峰值时肾上腺工作很正常,而在负荷不足情况下它完全失去功能,不发挥作用。在患这种疾病的情况下,人不得不迫使自己从事最为简单的工作,很像患有慢性疲劳病。

  最终,在停止训练情况下运动员的内分泌系统遭到最后一次沉重的打击,运动员刚刚停止“运动”,他的身体就要马上去适应新的状况。在甲状腺素出现危机的背景下,交换过程会立刻被破坏,出现营养不良或者发胖。

  精神过度紧张损害心脏

  压力和打击都可造成精神紧张。两个最为强大的精神紧张是对运动负荷的适应和对高山缺氧症的适应。俄罗斯足球医生把因伤停赛两周而产生的精神紧张等同于一次心肌梗塞。而一个人能够承受住几次心肌梗塞?

  运动员生活是一个容易令人精神紧张的问题。极限训练是一种精神紧张,进球时精神紧张,球没进也紧张,赢了球紧张,输了也紧张,到国外训练身体不服水土紧张,回到家重新紧张。一句话,在短短一周的高强度运动中一名运动员要经受数次精神紧张。

  在高度紧张情况下,本来供一生用的潜能开始被提前支取,而且这种储备永远不会恢复。萨维利耶夫教授说,人的生命拥有潜能,但它不是无穷无尽的,一下子用尽了这种潜能,生命就可能走到了尽头。

  人的心肌在平衡状态下跳动80亿次,足以使人活到150岁。即使在大都市这种不好的生态和生活快节奏条件下,心肌也足以让人的生命活到古稀之年。而运动员的平均寿命可能仅仅是这个数据的2/3。

  问题还不仅在心脏。例如中年人红血球生存时间为80小时,而运动员和北极附近居民的红血球寿命可能为40小时,神经细胞事实上不会恢复,可是在挫伤和发炎等时间内会消亡。

  保护运动员健康刻不容缓

  毫无疑问,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有疾病。但他们到底有多少年辉煌的体育生涯?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过大多医生都认为,仅有12%的运动员真正健康。每个具体的人在超负荷状态下最为脆弱的地方将首先受到伤害,首当其冲的是身体最脆弱的系统,如心脏、肾脏及支撑运动的器官。

  专家建议,要加大体育与运动医学研究力度,解决运动员健康保护问题。另外,正确地为自己的孩子选择这样或那样的学科,因材施教,尽可能缩小运动风险。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以生命中最为宝贵的健康为代价。
来源:《科技日报》(责任编辑:马丽)
发表于 2009/8/10 18: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哉斯言
发表于 2009/8/10 20: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竞技运动实际上就是在让生命像闪电一样燃烧!
发表于 2009/8/10 22: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运动要适度

生命在于运动的说法是片面的,本人有深切体会,前几年我锻炼运动量较大,每次出汗很多,以至于感到心累,心慌,一直到现在都未还原,真是追悔莫及.
发表于 2009/8/11 10: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度运动才是合理的,我觉得运动量只要使身体保持血脉畅通就足够了,多了就是消耗气血的,太少的话,血脉不活也容易发生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13: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武林中有句话:练外家拳是以身殉技,练内家拳是以技养身。信哉斯言!
发表于 2009/8/13 10: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长寿与否取决于与生俱来的“元阳”多寡,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成一罐天然气,得适度使用。加大使用量就只有夭寿。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然则运动如何解释?有注重外功的刚性运动,有练内功的柔性运动,刚性运动如同加大气阀,提前用光天然气,柔性运动则放缓使用量,力图延长天年。
       佛道诸家有往天然罐中注气而增加元阳的功夫,但却并非常人可以轻易掌握的......
发表于 2011/5/14 10: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窃以为当以有氧运动为佳。
发表于 2011/5/14 12: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在于运动,然运动应有度,因人而异。体质的强弱决定了人的运动强度,违背则受伤。
发表于 2011/5/15 12: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在于运动,运指运气,动指活动。只注意动摇四肢,不晓得静调五脏,焉知长生之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3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