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康 发表于 2013/9/24 20:52:08

回复 汤液经 的帖子

谢谢!

燕南老侠客 发表于 2013/9/24 20:53:27

朋友,初学最好少看后世医家著作,看也要看伤寒学派的东西等你对伤寒有了一定的认识,你就会真正的感觉到张仲景的伟大,什么是主干什么是分支,有困难的话先听郝万山老师的视频讲座由此入手是最佳途径。70集的讲座听进去了估计就不会再问这个问题了。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有表证即可以从辩太阳病脉证并治篇查看,,,,

龙康 发表于 2013/9/24 20:58:23

回复 无声的雨 的帖子

谢谢!

龙康 发表于 2013/9/24 21:00:07

回复 燕南老侠客 的帖子

我以前听说过,一直没看,这次一定要看,非常感谢!

kjyxu 发表于 2013/9/24 21:05:32

麻杏石甘汤,或者薄荷白虎汤等皆可治风热感冒。

金回形针 发表于 2013/9/25 11:35:07

过奖了,咱还没入门呢, 就是一是爱好, 二是出于无奈, 西医中医看了不少, 对他们不太信任了, 所以开始自学, 觉得大有收获, 医院开的药效果我归纳为不如早睡一小时. 包括对生活方式的指导, 纠正了不少坏习惯!我开始也对药很迷信,而且我现在还认为, 药是第一大治法, 不是其他方法可以比的. 但因为现在药的质量, 医生水平, 等各方面原因,我现在基本弃药,用灸. 针我怕针害.我用过一次麻黄汤治风寒重感冒的,基本对症, 效果很好,药 过量了, 我估摸着3个月才恢复..吓怕了. 我现在也很少感冒, 一是自己天气变化注意, 二是我的感冒一般风寒, 我就用取喷嚏法,多喝水, 一般一二天就好了,或者讲我一般不让他发出来. 自从学中医后, 身体状况大有好转,主要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好处. 原来一个星期必须头痛一次,10天总要一次大的头痛,现在大大下降了, 大的头疼也很少了, 即使疼也不用吃药休息一下就行了,其实根原还是没有顺应自然, 如果能完全按时作息, 头痛可能就没了, 我的头痛都是休息不好,第二天头痛的. 我现在在研究如果才能加深睡眠质量, 暂时还没找到好办法.

燕南老侠客 发表于 2013/9/25 19:29:03

回复 龙康 的帖子

共同学习,互勉提高。

jgdq1191 发表于 2013/9/26 16:01:46

从医书开始学中医是学不会的,应该从传统文化开始学。学天干地支是怎么描述自然的。

龙康 发表于 2013/9/28 15:58:22

今天翻看陈士铎全书的时候,发现几个方子非常好,供各位参考一下:辨证录 清·陈士铎
咽喉痛门
人有感冒风寒,一时咽喉肿痛,其势甚急,变成双蛾者。其症痰涎稠浊,口渴呼饮,疼痛难当,甚则勺水不能入喉,此阳火壅阻于咽喉,视其势若重,而病实轻也。夫阳火者,太阳之火也。太阳之火,即膀胱之火也,与肾经之火为表里,膀胱火动,而肾经少阴之火即来相助,故直冲于咽喉之间,而肺脾胃三经之火,亦复相随而上升,于是借三经之痰涎,尽阻塞于咽喉,结成火毒,而不可解。治法似宜连数经治矣,然而其本,实始于太阳,泄膀胱之火,而诸经之火自安矣。但咽喉之地,近于肺,太阳既假道于肺经,而肺经险要之地,即狭路之战场也,安有舍战场要地,不解其围,而先捣其本国者乎。所贵有兼治之法也。方用破隘汤∶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桔梗(三钱) 甘草(二钱) 柴胡(一钱) 白芍(五钱) 玄参(三钱) 麻黄(一钱)天花粉(三钱) 山豆根(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咽喉宽,再剂而双蛾尽消矣。

方中散太阳之邪者居其一;散各经之邪居其五,尤加意于散肺之邪者,由近以散远也。

此症用散蛾汤亦神效。

射干 枳壳 苏叶 当归(各一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天花粉(三钱) 山豆根(八分)麻黄(五分) 水煎服。一剂即愈。

《辨证录》 > 卷之九
痰证门
人有偶感风邪,鼻塞咳嗽,吐痰黄浊,人以为痰塞胸膈也,法宜吐,谁知风邪塞于肺经乎。夫邪在肺,古人亦有用吐而效者,以肺气闭塞,谓吐中有发散之义也。然必大满大实之症始可用吐,如瓜蒂散涌出其痰是也。若鼻塞咳嗽,吐痰黄浊,非大满大实可比,何必用吐法哉。且不宜吐而吐,必有损伤胃气之忧,胃气伤而肺气亦伤。肺胃两伤,旧疾虽去,而新痰复生,一吐不已而再,再吐不已而三,必变为不可治之症矣。故毋论虚人不可吐,即实人亦不可轻吐,以吐后必须守戒,五脏反复而气未易复,一犯戒而变症蜂起也。况肺邪闭塞之痰,亦易于表散。盖肺气闭塞于风邪。非闭塞于痰也。散其邪而肺气自通,肺气通而痰自化,王道原自平平,尚吐者霸道也。霸道可间用,不可常用,慎勿谓吐法神于表散,而尽用吐方用散痰汤∶

桔梗(三钱) 紫苏(二钱) 黄芩(一钱) 麦冬(五钱) 半夏(二钱) 甘草(一钱) 陈皮(一钱) 茯苓(三钱)水煎服一剂鼻塞通,二剂咳嗽止,三剂痰浊化,四剂全愈。

此方名为散痰,其实散肺之邪也。

此症用二紫汤亦效。

紫苏叶 紫菀(各一钱) 桔梗(二钱) 甘草 枳壳 黄芩(各一钱) 天花粉(三钱)水煎服。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论到底能不能治疗风热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