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yerik 发表于 2014/9/2 22:57:26

其实,不大理解为何加牛膝,如果是我们,可能会加生脉散之类的

水中火 发表于 2014/9/3 10:12:21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4/9/3 10:21 编辑

wcyerik 发表于 2014/9/2 22:57
其实,不大理解为何加牛膝,如果是我们,可能会加生脉散之类的

补述1:川牛膝味甘,故又名 甜牛膝。脾是以甘为补。牛膝,善走十二经络,宽筋骨,补中绝续,除腰膝酸疼,引诸药下走
补述2:仲景云:见脾之病,知脾传肾。少阴的脏腑定位是心肾。其中,少阴热化证的主方是黄连阿胶汤,少阴寒化证不是直接治肾,而是以小泻脾汤作为治疗肾病的主要方剂,其主要意图就是从五行生克入手考虑。因为土克水,如不泻土,则肾气难复。

《黄帝内经》云: 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胻足皆痛。《黄帝内经》给传定义为: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仲景具体论述为,见脾之病,知脾传肾。所以,肾虚则胻足皆痛。治疗以泻脾气恢复肾气为主。因为脾虚则脚下痛,加入了甜牛膝。


Jxian 发表于 2014/9/3 22:06:42

wcyerik 发表于 2014/9/2 22:57
其实,不大理解为何加牛膝,如果是我们,可能会加生脉散之类的

生脉散是冶疗肺燥热所致的汗出

松龄 发表于 2014/9/9 12:24:29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产后气血皆伤,荣卫不调,以致四肢百骸失养,则易汗出,怕风,恶寒,身疼痛,故方一可能是新加汤。表阳虚而汗不止,久损及里,脾阳虚则大便不成型,75天仍有恶露(脾主肌肉),肾阳虚则有夜尿,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故方二可能是新加汤加附子。

静等水师答案,并加以分析,以利我等后学提高。

松龄 发表于 2014/9/10 09:50:44

救表宜桂枝,救里宜四逆,受教了,谢过水师。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经方治产后病一例(答案已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