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julytiger
发表于 2015/5/19 12:29:02
吃五苓散会好些,考虑饮滞胁下。不能尽去,应属膈间支饮。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者,木防己汤主之。不差,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eaTea
发表于 2015/5/19 12:38:15
水师这么一提醒,恍然大悟:真武汤!
热衷经方
发表于 2015/5/19 14:14:05
那么是三焦利水,大柴胡汤。
yjpl
发表于 2015/5/19 22:44:12
本帖最后由 yjpl 于 2015/5/19 22:46 编辑
考虑过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娄实,但那是心下,不是两胁。
wyhr003
发表于 2015/5/19 23:09:39
本帖最后由 wyhr003 于 2015/5/19 23:25 编辑
大便不通的话先通大便用小承气。患者身面部开始浮肿,伴有喘症。应该以祛水为主。本着腰以上发汗,腰以下利小便的思路用大青龙汤或小青龙加石膏。
水中火
发表于 2015/5/20 08:28:18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5/5/20 09:00 编辑
患者服用的是《金匮》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者,木防己汤主之;不差,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粉防己6 桂枝6 茯苓12 党参12 芒硝6(起锅后下)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大肠泻而不藏,所以肺上的浊水应通过大肠排泄出体外,芒硝之用,这是其一,胃为水谷之海,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也,凡水入于胃,胃只能容水而不能行水,所恃者脾之散水以行于肺,肺之通水,以入于膀胱”,所以,治疗的重点更关乎脾肾。木防己汤中 防己味苦,桂枝味辛,党参味甘,正和脾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水湿必归膀胱以散邪气,用茯苓启小便。
综上所述,治疗的重点就在开启大小便,给浊水以出路,再梳理中焦脾胃,使得脾散水行于肺的功能恢复正常。
有疑问,可楼下提问。
bfmxta
发表于 2015/5/20 09:19:50
1、请问先生此例的辩证要点在何,控涎丹效果不佳,是否可认为不是悬饮,而不需再用十枣汤。
2、从问诊单上来看,患者是大便三天一次,小便茶色,聊天记录中大小便已正常了。想问一下这是何故。
3、若患者仍症如问诊单中大便不通,小便茶色,应考虑如何治疗
4、可否发汗祛水
lyjun2401
发表于 2015/5/20 13:29:33
水中火 发表于 2015/5/20 08:28
患者服用的是《金匮》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 ...
十枣汤为什么不行呢?
爱中医654321
发表于 2015/5/20 17:32:26
先生,胸腔积液可不可以看作是有形之邪的半表半里证,小柴胡类是无形之邪的半表半里证,在此只能用下法?
dengtao610
发表于 2015/5/20 17:59:39
请教老师,葶苈大枣泻肺汤是否可用于此症,此方与木防已汤的辨症区别您觉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