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0077 清泉子 的帖子
清泉子师父:为祖母急寻治疗“肾盂癌”医生或者药方
祖母把我带大,看到祖母日渐瘦弱的身体,我终日以泪洗面。
祖母85岁 ,河北唐山。
约20日前,祖母说胃不舒服,不想吃饭。带祖母去医院看胃,无意中B超发现。做B超和CT显示右肾盂占位4X3.5左右。
我和父亲不知如何是好。
西医主张切除肾+输尿管+膀胱部分(身体支持与否还是个问题)
最近在中医院给祖母体检,有肺气肿、心肌缺血。
希望高人指点迷津!!!!!!!手机13832870268 原帖由 清泉子 于 2008/9/1 23:10 发表
常规中药如无不良反应,那么至少吃半个月以上才能评价。
哦,明白了。我本周继续服用。
另外,想请教先生,道德经是否存在老子思想上的局限性? 比如使民无知,无欲,无识等。道德经要怎么来读呢?我看了一些注释,感觉注解得很一般。但不看注解,有些段落看不明白。呵,不知先生可否讲讲
[ 本帖最后由 michael_xm 于 2008/9/2 08:45 编辑 ] 原帖由 清泉子 于 2008/9/1 23:50 发表
前些天,一位盛名中医来访时,我师父曾说到:
“面对同一人同一病用中药治疗,医术的高低,功力的深浅之衡量标准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方简力洪效显,而不是谁能开大方。而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不开方用 ...
清泉子老师:
很高兴看到您的回贴.拜读完您后非常认同您的观点。
人生病其实是在不断地解读自己的身体与大自然,包括阴阳五行的精髓要义所在,不断地打开禅佛道的智慧,如白莲花般节节盛开。任何讲义和书经,都没有自身的体验觉醒可以更让人得道。
生病后身心变得易常敏感,平时觉察不到的阴阳气流和自身的变化,现在都可以感应。
我在平时精气较盛,打坐最多只能做十分钟,而且还是三天撒网二天捕鱼。怎么也体会不到那种静心养气的境界。这次生病体虚,开始认真打坐,发觉可以坐到半个小时。而且坐着不想起来,身体舒服极了。现在我在看电视,走路,爬山等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动作,都保证挺胸,让气脉流通。这样做可以保证,气脉一天下来始终是通畅的,而不会只是在练气的时间里通畅。我以前在练书法的时候,也有这一体悟,每天练半个小时是不够的,要贯穿于一日之中。始终保持这股气脉,不能断。这样书艺进步非常之快。
用了无意子老师的简方后,它在最关键的时候,推了我一把,精气神开始好转(呕吐现象止住,咳嗽还有几声,但已不吃力)。这几天,呆在家里反而浑身不舒服,每天晨起要去爬山一次回来,感觉自己的体能反而被激活了。我感觉:人生病时身体就象在爬山坡,弱时需“静”来养气,过了山顶,就需“动”来增加能量的循环。生病并不是一定要在家休养的,动一动反倒感觉自己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了,更有力气。
以上观点,纯粹是自己的一点体会,不知道说得对不对,请老师指正。
生命的奥秘真是无穷啊,因为无知,所以要读禅修道,要拜师学艺。宇宙的智慧太深远,远远超出人类思考的维度。而自已的身体就是一个大宇宙,里面有“五行”的秘密,“阴阳”的秘密,“禅佛道”的秘密。一生一世,一点一滴,用心体悟。 我父亲鼻塞一年,时轻时重,出黄浊涕,食无味寝不安.医生给开血俯逐瘀胶囊和硫酸新霉素眼药水.滴眼药水有效.停用就又塞. 眼药水也是消炎药,不敢长期用.但父亲堵得难受,没办法就只能再用.虽是小病实在影响生活质量.详细情况在501页的#10011
如何方可否缓解我父症状?
孔最穴有用吗?怎样找?
[ 本帖最后由 宁蒙 于 2008/9/2 20:08 编辑 ] 不知道是否有缘得到先生的指点,以下是我的具体情况
性别:女
生辰:(公元)1978年2月13日
籍贯:浙江
婚否:已婚
职业:文员
身高:151cm
体重:52kg
主要症状:油发,狠不得天天洗头,掉头发;记忆力差,看书难以集中注意力;白天很困,经常打哈欠,体
胖,特别是腰腹部。整夜做梦,就是白天打个瞌睡也会做梦。舌有轻微齿痕,舌苔腻。手指上没有小太阳。牙龈
长低。偶尔有耳鸣和头晕现
象。
发病经过:不详
西医病名:不详
是否长期用过激素:无
是否大量用过消炎药:07年剖腹产用过消炎药
是否做过内脏手术:无
2、请仔细选择下列部位身体状态(可自己补充)
脉(左):
脉(右):
面:
眼:
舌: 肥大 滑湿 有齿痕
耳: 偶尔鸣
目: 电脑看多时干涩
鼻:过敏性鼻炎
3、请选择与下列项目对应的身体状况(必选,请详细选择)
饮: 少 喜凉
食:少 近段时间素食
睡眠: 多多睡 多梦
大便: 一日一次时软时硬
小便: 多
4、请回答身体经常有如下哪些症状
出汗 怕热 乏力倦怠 嗜卧 骨发热
我自己想,是不是脾不好,身体内有湿,有痰饮,所以身胖,所以记性力不好,是否可以服点健脾去湿的药?或者还有阴虚?请先生在百忙中给予指点,万分感谢!
[ 本帖最后由 闲花淡月 于 2008/9/2 15:53 编辑 ]
药的气味
天台无意子先生曾在前面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药的气味.看了后有了些初级问题.1."药物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辛、甘、淡味具有发散渗利作用,为阳;酸、苦、咸味具有渗吐泄降作用,为阴。"那一种药物的阴阳属性以气为主,还是味为主?
2.是否每种病在区分了病因后,然后就选用一种或几种对应的药为主药?我的理解是比如酸治虚汗、泄泻等证,虚汗等分寒,热.对于寒的用热酸性,对于热的用寒酸性.
3."特别要注意现代人的假症和夹杂。能辩假,能分夹杂的主次、内外、缓急、轻重,"我宝宝去年受寒感冒咳嗽.据说孩子的感冒很容易从风寒发展成风热.所以去看中医时,说是肺热咳嗽兼有积食.开的药有健脾的和治肺热咳嗽的,还有一些要煎的药,不知作用.感觉孩子内有热,外有寒.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区分主次,缓急,轻重?
未入门者的问题,先生见笑了。 我高兴的太早了,刚刚接强强放学,他在路上跟同学打闹跑追,回到家就有点咳嗽,我趴他后背,听到“吱吱”的哮鸣音,看来这药还得喝下去。石梁老师的建议方喝了有一个月了,喝时症状就减轻,一停就加重,哎不知什么时候能彻底好了
9月3日,药方喝了有一个月,好的方面是,喘、咳、嗓子嘶哑都见轻了,不好的方面是孩子本来就瘦,现在更瘦了(不知这和喝药有没有关系),最近看着脸色发黄,有时摸着手脚发凉。
[ 本帖最后由 强强妈 于 2008/9/3 13:02 编辑 ] 原帖由 清泉子 于 2008/9/1 23:50 发表
前些天,一位盛名中医来访时,我师父曾说到:
“面对同一人同一病用中药治疗,医术的高低,功力的深浅之衡量标准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方简力洪效显,而不是谁能开大方。而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不开方用 ...
秦师傅说的中医,普通人很难遇上的,如果不开方就能治病,这对病者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中医们上哪挣米啊!
[ 本帖最后由 强强妈 于 2008/9/2 18:47 编辑 ] 原帖由 六月初 于 2008/9/2 10:07 发表
现在我在看电视,走路,爬山等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动作,都保证挺胸,让气脉流通
挺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