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道德经全解 恍惚精神.德 (9D九章) A-混混病病篇 B-不测不涉篇 C-玄德篇

已有 561 次阅读2011/6/20 00:04 |系统分类:休闲放松|

恍惚精神. (9D九章) A-混混病病篇 B-不测不涉篇 C-玄德篇

(D1A)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神而能视,精而能听,交而能搏;而无者无别,视不见,听不闻,博不得,是谓夷希微也.其三者无以别之,无之复无,不可致洁也,故言混而为一.

无之复有,其上不皦;有之复无,其下不昧;以其两者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是谓恍惚.

无生有全若,有化无完美,故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也.

执古之道,其一为混之,其二为不皦不昧之,其三为有状有象之也,是谓御今之有也.此三者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D2A)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孔德精神之容,惟道恍惚是从.道之为物,恍惚无别.无之复有,有之复无,恍惚之中有二也,其或为象,其或为物.

混而为一,是以有精;道可道也,故其甚真;非常道也,故其有信.其精者无别故自今及古,其真者名不去故以阅众甫,其信者有别故何以知.

(D3A)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道本恍惚知以,德本精神作以,恍惚则知,精神则作.

知不知,作不作,恍惚之,精神以,故尚矣;不知知,不作作,恍惚不测,精神不涉,故病矣.

病病者,恍惚不测,精神不涉;不知不作,不测不涉,故不病之.

故圣人之不病,其不知不作也,故其病病也;以其病病,不测不涉,是以不病也.

(D4B)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恍惚知道,为学日益,故绝学无忧;为道而不损,其学有为,唯阿(是否)善恶相去几若,非其恍惚不能知也,其莫能行而行之也,是谓恍惚不测.

学而有为,人之所迷,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非其畏可畏,其迷可畏也,非其精神不能俭也,其甚易行而难之也,是谓精神不涉.

~荒兮其未央哉!~

精神者熙熙,恍惚者未兆(如婴儿);精神累累(不涉),不俭者有余,俭者若遗(如愚人);恍惚沌沌(不测),不损者昭察,损者昏闷.

~澹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止。~

故,众者有以,恍惚不测,精神不涉;独者顽鄙,恍惚知道,精神作俭,是谓贵食母.

(D5B)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恍惚知道,故其政闷闷而其民淳淳;恍惚不测,故其政察察而其民缺缺;以其两者是谓祸福之倚伏,孰知其极也.

其无正,知无别也;其正之,知有别也;有别之正,复以为奇,善复为妖;无别以而恍惚知道,有别以则恍惚不测,人之所迷也,因其复日固久乎.

故圣人之道,方圆无别不以为割,廉鈍无别不以为刿,直曲无别不以为肆,光暗无别不以为耀,是谓不以奇为迷乎.

(D6B)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大有更大,小有更小,虽小亦大,虽大亦小,故言谓之似不肖也.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至恍而返,至惚而源,返源之无为,故言其慈;至精而华,至神而明,华明之无损,故言其俭;恍惚不测,精神不涉,故言其不;是谓慈俭不三宝.

慈者无为而无不为,故言能勇;俭者无损而无不损,故言能广;不知道,不作德,故言能成器长.

不知返源之慈,不作华明之俭,不以为不之敢,故言死矣.

慈者以战则胜,胜其恍惚知道也,胜其柔弱也;以守则固,固其精神作德也.天之将救,其返源华明者也,是谓以慈而卫之.

(D7C)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道本恍惚知以,明其民,非明其有别也,明其无别也,是谓非以明民.(王有不别而无别,民无别则无不别.)

德本精神作以,愚其民,非愚其有益也,愚其无益也,是谓以愚为之.(王有不益而无益,民无益则无不益.)

其民多智,恍惚不测,其民多欲,精神不涉,故言难治.(民无不之而有不之,王有之则有不之.)

民多智多欲,不以为不之敢,故难能成器长,国之贼也;民少智少欲,不敢不以为之,故易能成器长,国之福也.

民常不敢:稽恍惚而能无别之,无别而无不别之;稽精神而能无益之,无益而无不益之;以其两者是谓稽式.

常知稽式:民恍惚而能无为之,无为而无不为之;民精神而能无损之,无损而无不损之;以其两者是谓玄德.

故言玄德深远物反,然后乃至大顺也.

(D8C)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法自然而无限无了,德使亚然而有限有了;道生而物形,德畜而势成.

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故言道尊;亚然有为而有不为,故言德贵;是以万物莫不尊其道而莫不贵其德.

有为而有不为,有不为而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谓莫之命而常自然.

有为而有不为,长之育之;有不为而无为,亭之毒之;无为而无不为,养之覆之;是谓道生而德蓄也.

生而不有,有别而无别也;为而不恃,有损而无损也;长而不宰,有益而无益也;尊道而贵德,是谓玄德.

(D9C)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有损而有不损,无损而无不损;有益而有不益,无益而无不益.以其两者是谓精神(孤寡).

有别而有不别,无别而无不别;有为而有不为,无为而无不为.以其两者是谓恍惚.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上下之无损无益也;抟气致柔,能婴儿乎,上下之无别无为也.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大小之无损无益也;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大小之无别无为也.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内外之无损无益也;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内外之无别无为也.

生之畜之,有为而无为也;生而不有,有别而无别也;为而不恃,有损而无损也;长而不宰,有益而无益也;有之无之,是谓玄德.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8 1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