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原创】医训《鉴蔽赋》

已有 2551 次阅读2007/9/30 16:33 |个人分类:心情所笔

凡医患; 医师掌医之政令, 聚绪药以共医事。 师,掌成千患万之疾。

凡天时;天生阴阳, 寒暑,湿燥, 四时之化, 万物之变 , 莫不为利, 莫不为害。四时皆有癘疾……  春有瘥首疾, 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虐寒疾, 冬时有漱上气疾。
   
凡五谷; 以五味、 五壳、 五药治养其病。

凡声色; 以五气、 五聲、 五色視其生死; 两之以九窍之变; 参与九脏之动。

凡民之; 有疾病者, 分而治之。 死终则各书其所以, 最终而入于医师。

凡疗; 以五毒攻之, 以五气养之, 以五药疗之, 以五味节之。

凡药; 以酸养骨, 以辛养筋, 以咸养脉, 以苦养气, 以甘养肉, 以滑养窍。

凡有疾者;  受其药焉。 受其外治之, 受针刺之, 受其炙焉。

凡和; 春多酸, 夏多苦, 秋多辛, 冬多咸, 调以甘滑。

凡饮; 无边厚味,  无以烈味重酒, 是以谓之疾首。 食能以时, 身必无災。

凡食之道;无饥无饱, 是谓五脏之葆也。  口必甘味, 和精端容, 将之以神气, 百节虞欢, 咸进受气。  饮必小咽, 端直无泪。

凡祷词; 今世上卜筮祷词, 故疾病愈来。 譬之若射者, 射而不中, 反修于招,何益于中? 夫以汤止沸, 沸愈不止, 去其火则止矣。

凡巫医毒也; 故巫医毒之药也, 逐除治之, 故古之人贱之也, 为其未也。

凡养生者; 莫如知本, 知本则疾无由至矣。

【医赋今释】当今执业医师掌管医疗卫生事业,应遵守上级政策及医师法,做为医师应微集药物供医疗之用。做为一个医师一生会面对千万患者的治疗,道德的概念就是调节人与人(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在治疗的过程必须主疗治疾病而云养者,但是治疗必须又要养,故以养言之。”(治病与养病)

医师者负责治疗百姓的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季节性流行病;例如春季有酸削感冒的头痛病,夏季有搔痒的疮疥之类的皮肤病,秋季有虐疾和发冷的疾病,冬季有咳嗽及哮喘病之类。

医师在治疗疾病与指导患者养病过程中,运用五味、五谷、五药来治疗疾病与预防。

对患者辨声色,首先根据患者情况,五气、五声、五色来观察患者疾病的轻重以及预后的好坏,再根据九窍功能诊断看有无异常变化,(包括现代仪检查)又从第三方面诊断九脏及脉象的诊断脏腑实虚情况。(九脏,心、肝、脾、肺、肾、五脏再加上六腑中的胃、膀胱、大肠与小肠)

在治病的过程中,如严重病人医师没有按实际情况治疗,不分症状治疗,又给患者乱投滥治,导至医疗事故,夭折死亡,这一定要分别写明病人死亡的原因,然后呈报给上级卫生主管部门。

大凡治病,用五毒治疗它,(以毒攻毒)用五壳补养它,用五药调理它,用五味调节它。

对治疗疾病,辨别症状选药,大凡用药,用酸药补养骨骼,用辛药补养筋脉,用咸药补养血脉,用苦药补养精气,用甘药补养肌肉,用滑润药通利九窍。

既有疾病者,应接受多方面的治疗,在选用治疗过程中,有内服药物,外用药物,按摩,针刺,药炙等多方面治疗。

人的性命中的长短,所谓长,不是因短促而把它延长,而是享尽它的自然祷命。在享有天年的要务,在于去害。怎样叫做去害?过甘、过酸、过苦、过辛、过咸、这五种滋味充斥形体,如果食于太过生命就会受到危害。

凡饮凡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精,则营养丰富,脍宜细,则味道美,可增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并且,提醒人们一定要食新鲜、清洁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的发生。“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则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贪。”强调了饮酒要细品、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不要用肥浓的厚味,不要用性孟的烈酒,因为这类饮食可说是至病之祸首。饮食能有节制,身体必没有损害。同时,也提出了调和饮食五味,要应四时的原则饮食身体必无灾。

凡食之道;无饥无饱,节制饮食可以抗衰老、延寿命。这一规律已被现代许多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所证实。节食为什么能长寿呢?现代科学分析有以下原因。节食能减轻肠胃负担,经常饮食过饱,会使消化系统长期负荷过度,导致内脏器官过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过剩的热量还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引发“富贵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饱食使大脑代谢紊乱  科学研究证明,人在饱腹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会比进食前多数万倍,正是这种生长因子的过量增加,导致脑动脉硬化,而脑动脉硬化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从而导致生命衰老。研究还发现,动物体内存在一个特定基因,在食物热量供应较少的情况下,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便会增加,起到防止细胞凋亡的作用,这可能是节食能延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社会有些人崇尚占卜祈祷,信巫医者肯定疾病越来越甚。譬如射击的人,射击而不能命中,反去移动更换靶子,对射击中靶有什么益处呢?用热汤制止水的沸腾,沸腾越不能止住,去掉它下而后的火,沸腾就止住了。

信用巫医,药物,只能消极地驱除病魔,所以在古代很多轻信他们,因那是拾本逐未的辨法。

凡养生者;别忘记自身的体质,心态平和,遵医服药,定时查体,适当锻炼,注意保养和戒掉某些禁忌,对大多数带病生存者来说都能享有正常人的生活。懂得养生,知本身原理,无理由再会生病。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1 16: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