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原创】临床病例分析浅淡(连载)

已有 15853 次阅读2007/4/21 23:22 |个人分类:中医临床论证

补脾益肾浅析肌肉萎缩症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三者与疲劳的产生有密切联系。肝脏可通过疏泄作用调节脾胃运化,调畅气机与情志,因此与体力的疲乏、精神的疲惫关系密切。肝脾肾三脏功能异常,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出现长期极度疲乏无力,精神疲惫、工作效率降低,并可伴有疼痛,抑郁或烦躁易怒等精神情志症状。治疗应抓住肝脾肾失调这个病机,以健脾疏肝理气补肾为主。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后可部分恢复,全身均可受累,以眼肌最常见,呼吸肌受累则出现肌无力危象,可危及生命。认为,本病以有关肌肉无力为突出的表现,根据脾主肌肉的理论认识,本病之根在于脾胃。脾胃气虚为本病临床的主要表现,并有确切的病理学基础。本病缠绵难愈,易于复发,认为本病不是一般的脾胃气虚,而是由虚致损的虚损病,并常损及五脏伤肝则肝血不足,肝窍失养而致复视、斜视;伤肾则致吞咽困难;伤及心血则致心悸、失眠;损及肺肾,可致构音不清、气息断续。   
   
    在临床辨证治疗,应抓住脾胃虚损这一病理环节,顾及五脏兼证,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使其他次要矛盾迎刃而解。故立补脾益损,兼治五脏的治疗大法,以强肌健力饮(黄芪、鸡血藤、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甘草)一方统治。随证加减:复视斜视者加何首乌以养肝血,或加枸杞子、山茱萸同补肝肾;抬颈无力或腰脊?软者加枸杞子、杜仲、狗脊以补肾壮骨;畏寒肢冷者加巴戟天、淫羊藿以温壮肾阳;吞咽困难者以枳壳易陈皮,加桔梗一升一降以调气机;口干舌苔花剥者加石斛以养胃阴;舌苔白厚或白浊加茯苓、薏苡仁以化湿;咳嗽多痰者加紫菀、百部、橘络以化痰;夜寝多梦,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宁神。根据临床经验,强调本病因虚损难复,治疗不要随便改弦易辙,即使治愈后,还需坚持服中药2年左右,方能根治。
   
    在后天失养脾气虚弱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及四肢。正常生理状态上,能过胃之受纳腐熟水谷,脾之运化功能,摄取营养精微物质,变化而为气血。脾脏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肌肉筋脉,得其所养而筋健肌充,体健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儿患者较多是因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加之先天之不足,脾气虚弱,脾失健运,不能生化气血,则气血亏虚不能濡养肌肉四肢,日见肌肉萎缩无力。肌营养不良之本在肾、脾,但其标则在肝,治疗需要标本兼顾,故应从肝、脾、肾进行有效调理,以达到临床治愈。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4/12 11:26 编辑 ]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加入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0 20: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