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盖雪杉

艾灸领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0: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中国,而不是北国或南国?
中,脾土为中,黄色为中,所以,黄色有什么不好么?咱就是黄皮肤的中国人啊。
西方人,为什么叫西方?是因为,肺金属西方,他们说话都是用胸腔共鸣发音的,这不就应了肺为西么?同时,他们饮食喜好肉食,杀气重(一方面是对动物杀气重,另一方面是对人杀气重,喜好挑拨小国家动乱以从中牟利,喜好搅乱世界),不也正应了金(刀兵亦为金)为西方么?
绕了一圈,说回来,各花入各眼,纸巾大法,美观皮肤,值得推广。
发表于 2013/7/1 12: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盖雪杉 发表于 2013/7/1 10:09
看到您的神一样的方法,我会心一笑。感觉哥们您有女士的细心啊,方法也很有趣。
艾叶含有挥发油,就像烟 ...

“焦”应该是烧烤的味道吧?哈哈,“香”但是艾草的味道。不过,好像艾炙腹部以后,我就很少感觉到有蚊子光顾了,哈哈。
隔了纸巾炙后,貌似肚皮上只有“焦”味,没有“香”味了。
之前室友看到我在阳台上炙足三里三阴交起了泡泡结了痂,说我有“自虐”倾向。要是他们看到我那黄黄的肚皮,估计是“剖腹自杀未遂”的评论了。
发表于 2013/7/1 13: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身体虚,医生讲我,脾胃肾寒,唯肝火旺,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这个和服药一样,先灸调理脾胃的穴位,足三里,丰隆,中脘,灸完之后,再灸神阙、关元,补的穴位。但需要请教的是,我看到雪衫您说,要注意灸的温度,我以为是皮肤能够承受的温度为上限呢。每次灸背上,和腿上都流很多汗,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有没有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4: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spring200633 发表于 2013/7/1 12:09
“焦”应该是烧烤的味道吧?哈哈,“香”但是艾草的味道。不过,好像艾炙腹部以后,我就很少感觉到有蚊子 ...

恩,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需要一些定见,需要一些自信。
高山流水,见仁见智。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4: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wwq0356 发表于 2013/7/1 13:06
我身体虚,医生讲我,脾胃肾寒,唯肝火旺,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这个和服药一样,先灸调理脾胃的穴 ...

其实,只要使用一样的艾条,应该燃着后的问题都基本上差不多。但艾灸不同穴位的时候,您发现没有,穴位哪里的感觉,对热量远近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的热敏感性。穴位的这种热敏感性,有共性的东西,就是说你的这个穴位艾灸时候对热更加敏感,别人的这个穴位也比较敏感,但,也有个性的东西,您的这个穴位对艾条热量很敏感,但其他人,或者说平人,他的这个特定穴位,对艾条的热量就不那么敏感了。这就是热敏感中的共性和个性。
艾灸的时候,注意在共性之中寻找个性,分析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是个很好的学习办法。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是所谓中医的八纲辨证。这其中,阴阳是本,表里是位置,虚实是总量,寒热是属性。您碰到的医生说脾胃肾都寒,您认为他说的对么?是通过舌苔辩证、问诊辩证、面诊辩证、号脉辩证还是什么其他的辩证方法?假设他讲的没错,那么您自己分析了么?造成这一寒症的原因是什么?不好的习惯?突遭变故?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心里问题?情志问题?自己思索先,分析分析,或者找辩证医生帮忙讲解讲解,拨云见日,对治疗一定会有裨益。
脾胃属土,为后天之本,治疗很多疾患,从此入手都是正解。扶正方能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4: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wwq0356 发表于 2013/7/1 13:06
我身体虚,医生讲我,脾胃肾寒,唯肝火旺,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这个和服药一样,先灸调理脾胃的穴 ...

看到您使用的组穴中有丰隆穴,您的体型稍稍偏胖么?您平时每天有没有有氧运动?多少时间?
发表于 2013/7/1 15: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中医的执着以及用艾灸治病养生的实践,对中医爱好者是极大的鼓舞!我父母亲很信赖传统中医,基本不用西药。一个冬天艾灸神阙、命门同时坚持泡足,饮食养生数年如一日,素为主,一日2餐,加上适度锻炼,身体都不错呢,80多的高龄啦。
发表于 2013/7/1 16: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主:口苦是否可以艾灸少阳胆经呢?请问灸哪些穴位?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08: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炊烟人家 发表于 2013/7/1 16:03
请教楼主:口苦是否可以艾灸少阳胆经呢?请问灸哪些穴位?谢谢!

不清楚的东西,不敢妄下断言。
口苦,了解的原因就有很多,最多是和肝胆有关,一般需要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但也有口苦是和消化系统有关的,也有口苦是和心理心情有关的,也有口苦是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也有口苦是和生活饮食习惯有关。
大体上,中医将此归类为少阳病症,就像您描述的一样。
实施艾灸,有两个思路,您说的是其中之一,就是从肝经、胆经入手,找到热敏穴位或者淤塞穴位,实施艾灸或者导引按跷。
还有一个思路,就是按照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思路。疏泄肝胆,要从肝胆木的儿子(木生火)心火上入手,泻心火入手。仅供参考。
倒是建议,您找个中医看看舌苔,舌头是不会说假话的,一看舌苔,就知道您的问题是出在哪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08: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炊烟人家 发表于 2013/7/1 15:32
楼主对中医的执着以及用艾灸治病养生的实践,对中医爱好者是极大的鼓舞!我父母亲很信赖传统中医,基本不用 ...

大善之家,看了您的话,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句话。
好多共同喜好的习惯啊。简餐、与日俱行、孝悌、无欲无求。真正是健康长寿的秘方。
值得我们学习。可以想见,这样的家庭中,一团和善正气,同频共振,令人艳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3 0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