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杏李园主人

点校·嵩崖尊生·赵宝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14: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遗憾的是,这样一本理、用俱佳的好书,在建国后基本看不到了。此书在日本影响很大,但在国内却被人淡忘,以致好多有影响的中医史和各家学说教材均为提及。国内只在 50年代初出版过一次石印本。北京之行,赵宝峰先生带来的就是线装、竖排、繁体、无标点的版本,我试着阅读了几页,感觉非常吃力。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宝峰先生觉得很有必要把它点校出来,以便更多的人看到它、看懂它。于是赵宝峰先生曾于2007年就在网上呼吁科研出版部门整理出版此书,惜未有人响应,无奈之下,不顾年高,自己动手点校。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9: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尽量保持该书原貌,减少错误,赵宝峰先生几年来出入上海、西安的多家图书馆,寻找各种版本进行对比。这次整理本,是以清代“右文堂”刊本为底本,以清代“善成堂”刊本为主校本,以1912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1919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和“扫叶山房”石印本为参校本。经过3载寒暑,终于完成,可谓点校中的精品之作。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9: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尽量保持该书原貌,减少错误,赵宝峰先生几年来出入上海、西安的多家图书馆,寻找各种版本进行对比。这次整理本,是以清代“右文堂”刊本为底本,以清代“善成堂”刊本为主校本,以1912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1919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和“扫叶山房”石印本为参校本。经过3载寒暑,终于完成,可谓点校中的精品之作。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9: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尽量保持该书原貌,减少错误,赵宝峰先生几年来出入上海、西安的多家图书馆,寻找各种版本进行对比。这次整理本,是以清代“右文堂”刊本为底本,以清代“善成堂”刊本为主校本,以1912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1919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和“扫叶山房”石印本为参校本。经过3载寒暑,终于完成,可谓点校中的精品之作。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5: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并不是说此书就没有缺点。我个人以为该书存在如下缺。一是有些地方如房室养生怀孕生男育女内容中有不符合现代科学之处,我们现代人活看即可;二是药方计量偏小,但其祖方思路与药物比例仍有很高指导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周艳杰编辑慧眼识珠,得知赵宝峰先生的工作后,毅然决定为其出版。今欣闻各种前期工作均已顺利结束,由赵宝峰先生点校的《新版嵩厓尊生》即将于国庆期间上市,此承前启后之举,乃杏林之佳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0: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书名之《尊生》,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要敬畏生命。也就是孙真人所说的人命贵于千金之意。我粗略读来,受益颇多,感悟良多。兴之所至,信手涂鸦,亦扬景日昣先生之学,亦颂赵宝峰先生之功也。


        请大家选购新版的《嵩厓尊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赵宝峰点校。
       
       
                                                    杏李园主人 李寅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3: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嵩厓尊生》,除“嵩厓”表明作者景日昣系中岳嵩山人氏外,“尊生”一词更集中而又突出反映了景日昣吸收继承我国古代儒道两家尊重和珍视生命的人本思想,将它纳入中医理念之中。笔者孤陋寡闻,据我所知,以尊生作为书名者,景日昣有首创之功,其后清代名医沈金鳌才步其后尘有《沈氏尊生》一书。这不仅仅是一个书名问题,更重要的是说明景日昣对中医思想理论的发展有着杰出贡献。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9: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阅读上的方便,再发一遍整理版的:

                            点校·嵩崖尊生·赵宝峰

  校勘是做学问的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手段、一种途径。由于我国纵向跨度的漫长,所以自打有书籍诞生不久之后,校勘的工作就开始了。正因为有校勘工作的存在,才使得很多中医古籍得以保留传承。

  但校勘医书又是一个很特别的学问。历史上的很多著名医家如张仲景等并不具有这个本领,而熟练掌握校勘技能的又往往不是医生,所以这就给中医文献的研究带来了困难:能够掌握校勘本领的不懂医,医学家往往又不具备校勘所需的学问,更没有掌握校勘所需的史料。而更重要的是,校勘是替他人做嫁衣,校的好了,是原作者写的好;校的不好,挨骂的却是校勘者。所以,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在当代中医人来说,已经很少有人屑于一顾、肯去做了。因而现在的校勘书籍中佳作聊若星辰、乏善可陈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幸好还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既懂于医、又精于文,而其已经历经繁华、洗却铅华,愿意潜下心来为中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陕西榆林的赵宝峰先生就是这批人中的一位代表。、、、

  点校者赵宝峰先生,并非专业业医者,而是一名长期从事干部理论教育事业的理论工作者,但这也并不妨碍他校勘医书的成功。历史上很多好的校勘者都非专业中医,如校勘内经的林亿、胡澍等都是如此。赵宝峰先生喜欢中医、自学中医几十年,家中所藏中医书籍数量之多、品种之全是很多以医为业者所不及的,其对中医的忠贞程度更要令很多人汗颜。

  2010年夏,我与赵宝峰先生在北京见面。除了神交已久带来的欣喜与畅谈而外,我还在宝峰先生手中第一次见到了老版竖排的《嵩厓尊生》这本书。

  《嵩厓尊生》是清代名儒景日昣编著的一本综合性医学名著。该书作者推崇医易相通之理,认为五运六气、天时民病中,都有阴阳变化之道,故其书开篇即从气机学入手,可谓节节考证、卷卷精详。我在网络上披露部分内容,得到了很多气机学爱好者的喜爱,更有网友云曾遍寻此书而不可得。今有赵宝峰先生精较本推出,当是这些朋友的福音。

  当然,此书并非一味在气机上纠缠,无论是药,还是方,都有较精辟的见解。特别是论方,既有上中下三焦分论之法,又有分病组方之辈,亦可供参考。即便是前人名方,作者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如从六味地黄丸化出的壮水制阳丸,从肾气丸化出的益火消阴丸,都在原方的基础上做了有益的调整而不失精妙,扩大了原方的主治范围,既有原方之神,又有景岳左、右归之韵。

  此外,该书还具有如下特点:
  该书既是一部简明中医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古代循证医学临床手册。书中汇集了250多种疾病病的治疗方药方法。据知,著名老中医焦树德、干祖望以及黑龙江名中医高式国等都在学医过程中从中获益。
  景日昣的医学思想学宗内难,儒医贯通,方法仲景,旁及金元各大名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多有创见。如在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提出90多条病机理论,脉诊上提出浮沉迟数四脉为纲的理论;等等。

  遗憾的是,这样一本理、用俱佳的好书,在建国后基本看不到了。此书在日本影响很大,但在国内却被人淡忘,以致好多有影响的中医史和各家学说教材均为提及。国内只在 50年代初出版过一次石印本。北京之行,赵宝峰先生带来的就是线装、竖排、繁体、无标点的版本,我试着阅读了几页,感觉非常吃力。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宝峰先生觉得很有必要把它点校出来,以便更多的人看到它、看懂它。于是赵宝峰先生曾于2007年就在网上呼吁科研出版部门整理出版此书,惜未有人响应,无奈之下,不顾年高,自己动手点校。

  为了尽量保持该书原貌,减少错误,赵宝峰先生几年来出入上海、西安的多家图书馆,寻找各种版本进行对比。这次整理本,是以清代“右文堂”刊本为底本,以清代“善成堂”刊本为主校本,以1912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1919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和“扫叶山房”石印本为参校本。经过3载寒暑,终于完成,可谓点校中的精品之作。

  当然,并不是说此书就没有缺点。我个人以为该书存在如下缺。一是有些地方如房室养生怀孕生男育女内容中有不符合现代科学之处,我们现代人活看即可;二是药方计量偏小,但其祖方思路与药物比例仍有很高指导价值。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周艳杰编辑慧眼识珠,得知赵宝峰先生的工作后,毅然决定为其出版。今欣闻各种前期工作均已顺利结束,由赵宝峰先生点校的《新版嵩厓尊生》即将于国庆期间上市,此承前启后之举,乃杏林之佳事。

  是书名之《尊生》,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要敬畏生命。也就是孙真人所说的人命贵于千金之意。我粗略读来,受益颇多,感悟良多。兴之所至,信手涂鸦,亦扬景日昣先生之学,亦颂赵宝峰先生之功也。


    请大家选购新版的《嵩厓尊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赵宝峰点校。
   
   
附记:                                               
    书名《嵩厓尊生》,除“嵩厓”表明作者景日昣系中岳嵩山人氏外,“尊生”一词更集中而又突出反映了景日昣吸收继承我国古代儒道两家尊重和珍视生命的人本思想,将它纳入中医理念之中。笔者孤陋寡闻,据我所知,以尊生作为书名者,景日昣有首创之功,其后清代名医沈金鳌才步其后尘有《沈氏尊生》一书。这不仅仅是一个书名问题,更重要的是说明景日昣对中医思想理论的发展有着杰出贡献。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1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