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785|回复: 7

气动力"新概念"的是与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 13: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天清先生提出的"气动力--中医学的新概念",用他自己的说法,是"自留地"里的成果。卡拉OK,自娱自乐,无可厚非。是此,在此言是与非者,是真是非也。
无奈的是,近日再细细翻看,陡觉有“误人”之嫌。想想就不揣浅陋,小言几句了。
说明:本人疏懒,就直接用论坛里向先生的大作,检开头的“核心”部分,粘贴在此处。那些括号里的字体部分,就是本人的“妄言”了。

气动力--中医学的新概念
摘要:
       通过分析中医界对气的认识分歧(自己不明白根本。),提出“气动力”概念(似是而非!)。
       人体气动力与生命并存。(动就是生命,不动是死人。不是什么共存。)。中医药治疗是通过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的调节愈病的。
      (没有对立的统一了?什么哲学?“最”朴素的?无极?比太极更原始的?单极的?平面的?因为理论是灰色的?没有阴阳两仪了,真的是太简单了!机械动力学!)。并认为气动力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中医自己有非常清晰的核心概念。只是你浮在上面,太浅,没有悟到奥妙而已。如果你说的是你的新概念的核心,那我就不说什么了。因为那与中医无关。)

      阴阳、五行只是围绕气动力产生的定性和定位的观念而体现其价值的。
     (气动力是没有定性的么?你不是说“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的调节愈病”吗?这肯定是定量了。定位或者是定向你说得有些道理。但是阴阳的“定性”如何?这可是古今中医界最注重的问题。不辨别阴阳可是“不可为医”的呢!这个定位和你的新概念的核心-气动力的定位是什么关系?我怎么觉得您的新概念的定位好象不是那么有份量?这基础要很厚重才可以的!要知道您这个“新”,面对的可是积淀几千年的古、旧哇。可不是那么轻松的!
       若是你也意识到是阴阳来为你的气动力定性,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其实阴阳才是核心!否则,不知道什么德行的气动力,该如何控制?人命关天。可是要“玄而又玄”,弄得万分明白才行的。小人之心,小心为妙。)

       同时阐明中医药在加强人体气动力方面是西医无法企及的独特优势,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是结合后面的阐述了看,也很苍白。套话而已。)

       另外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气动力进一步研究,可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打开一个突破口,同时也将揭示出人类健康长寿的奥秘。
       (科学论文是要有站得住脚的推理,或者是经得起推敲的事件来作为论据而得出结论的。假、大、空的社论式套话,是会误导后学的。)
           
关键词:气动力 气 加强 减弱

       中医学界关于气或其它由气所形成的理论观念同经典著作中叙述气的作用理论之间,有着尖锐的认识上的分歧(还是没有弄明白)。这就是,我们认为一个人体是由很多种但又不完全相同功能作用的气在维持正常生命的;与此相反,为了确定一个发展的稳定状态,我们就需要用综合统一的概念。因此,为了完全确定一个发展的稳定状态,就不能认为多种作用功能就可以说明了。在经典著作中关于气的分类有多种,名称数百种。按照现在中医界对气的理解,有认为是功能的,有认为是物质的,也有认为是物质和功能相统一的。从事物的发展规律似乎只有形成一个综合、稳定、统一的概念来表示才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用物质和功能相统一来概括气的作用理论,在解释经典资料时已被证明是十分卓越的,似乎很难用任何别的理论来替换。可是不应当忘记,气学是动态、连续、发展和有机的,与作用力有关,而不是同静态、固定有关的。而且尽管肾阳气虚,脾阳气虚等理论已经为应用所证实,但仍可以设想,人们把用阴阳五行的气的理论应用到人体气的产生和转化的现象上去时,这个理论会导致和经验相矛盾(比如?为什么不说说呢?)。
       确实,现在在我看来,关于阴阳、五行之气产生作用的关系,以及其它一些有关人体气的产生和转化的现象的观察,如果用“气动力”这个概念来解释,似乎就更好理解。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上应用了几千年,有它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历史地位,但它们并不是中医学的最核心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混乱和模糊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个结论倒是既模糊又混乱。自己好好再推理一番,看看能不能成立?)。因为它们是在原有“气”的基础上衍变出关于“气”定性和定位的观念。按照这里所设想的假设,以人体来讲是一个整体统一的“气动力”系统,是与生命并存的。“气动力”在人体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气动力系统,总体上又是统一的。中医药治疗是通过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的调节愈病的。

    (你说“通常情况下调节的方法是加强和减弱。”,我怎么觉得好象是在说操作电动机?不知道你自己想明白没有?其实你这个所谓新的气动力,是要有一套很复杂的,能够正、反相,还要能够具有调速等功能的控制系统才能够适合复杂的人体生命活动状态的。这个系统,才是人体生命系统的核心!而不是仅仅只要有气动力就够了的。你是用“气动力”这个“专有”名词说明白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医药治疗是通过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的调节愈病的”。了解中医的人都明白,这实在是古人发现(不是什么发明)的,只是说法不统一而已,或者说还有些牵强附会的、导致歧义的说法,但是更需要明明白白的是:如何加强和减弱?是什么样的控制、调节系统?什么原理?这才是“核心”!!!。)

    其实,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希望中医药的同仁们,先扎扎实实把中医的真正核心弄明白,搞懂!不要太浮躁!没有金刚钻,不要动不动就想来动动中医!
我们不是不明白,古往今来,实在是有太多的“新理论”,已经把中医弄得面目全非了。这是那些所谓浮躁的“精英”们垢病中医的一个重要问题。还要继续这样吗?

[ 本帖最后由 愚生 于 2007/7/8 21:38 编辑 ]
发表于 2007/7/4 01: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古而不泥于古,信之而不盲从之,智者之为。
发表于 2007/7/6 07: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论旋转统一的气动力 --------中医学的基本原理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 ... &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道在途中 于 2007/7/6 07:50 编辑 ]
发表于 2007/7/7 22: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动力--中医学的新概念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 ... &extra=page%3D1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1: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又读了容建平先生写的好几篇关于"阴阳"的文章。角度不错。若能够“宁静以致远”,再反复斟酌,那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的仍然还让人生疑。而是真的能够“为往圣继绝学”的了。

容先生推理阴阳就是能量的表现,确实不凡。只是对于“阴”的认识,委实不敢恭维了。

还要认真读读,读懂了,再发言。

[ 本帖最后由 愚生 于 2007/7/8 21:31 编辑 ]
发表于 2007/7/21 20: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愚生 于 2007/7/3 13:05 发表
向天清先生提出的"气动力--中医学的新概念",用他自己的说法,是"自留地"里的成果。卡拉OK,自娱自乐,无可厚非。是此,在此言是与非者,是真是非也。
无奈的是,近日再细细翻看,陡觉有“ ...

我不敢说我完全读懂了向兄的“气动力”,但正是以他的“气动力”为阶梯,让我在短短的半年的时间里,进入了中医之门。在炎炎的夏日里,能够和向兄一起探讨医学,那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关于“气动力”,我曾拿给很多的人去看,但他们就是看不懂,更有我的很好的朋友(在中医界也很有名气的人)说他的“气动力”简直是胡来!
这可能就是因为地域的因素造成的吧,我们有共同的生长自然环境。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18: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止吴 于 2007/7/21 20:06 发表

我不敢说我完全读懂了向兄的“气动力”,但正是以他的“气动力”为阶梯,让我在短短的半年的时间里,进入了中医之门。在炎炎的夏日里,能够和向兄一起探讨医学,那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关于“气动力”,我曾拿 ...


我只知道我进入传统中医的领域,是为了学以致用!我只是很虚心地,也很费劲地看明白了"气动力"说了什么,但是本人生性就愚钝,楞是不知道这"气动力"有什么用?怎么用?比如说,我可以为人辨阴阳偏盛衰少之病,识其中气能量虚弱之因,更可以依四气运动为其调整.但是这样类似的方法"气动力"好象没有?其实我说过了的:操作所谓"气动力",调整"气动力",才是关键,才是根本!没有基础的东西对于中医有什么帮助呢?
发表于 2007/8/9 21: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不远人,百姓日用而不知!
原帖由 愚生 于 2007/8/6 18:21 发表


我只知道我进入传统中医的领域,是为了学以致用!我只是很虚心地,也很费劲地看明白了"气动力"说了什么,但是本人生性就愚钝,楞是不知道这"气动力"有什么用?怎么用?比如说,我可以为人辨阴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3 1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