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观棋不语

按《四圣心源》给家人开的治夜间腰痛方,请大家指点指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01: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更象是玩阴阳平衡的杂技,只懂得道理但没有对尺度的精确把握,是要摔交的
发表于 2009/12/8 09: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口渴得厉害,睡觉燥热,但晚上水喝多了腰又很痛。
-------
虽是燥热,脚觉暖吗
还是觉得水寒比较严重,水寒土湿相火逆升,故上热,上面略清郁火,下面是温水燥土达木
腰痛根源的方子上略加清火药
仅供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1: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圣心源》上关于少阳相火有这样的话:
足少阳虽从三焦化火,而原属甲木,病则兼现其本气。相火逆行,则克庚金,甲木上侵,则贼戊土,手足阳明,其气本燥,木火双刑,则燥热郁发...

看来便干、燥热又和相火不降有关。但患者燥热,但脚不觉得冷,感觉又不大象上热下寒的典型症状。可能是因为有服用温补类药,故下寒已有所缓解。

以前的“粪若羊矢”,原因是肝木不升,郁陷而生风燥。
现在的便干,原因是“相火逆行,则克庚金”

近期一直观察中,未敢用药。便血已自行消除,看来确实与服阿胶有关。黄元御所言“切不可用”,的确不是乱讲的。秦伯未说的“无比山药丸”,我后来又想了想,感觉其中的滋补肾阴药可能会出问题,所以也没敢用。当前的主要矛盾,很可能就发生在double_mj网友所提示的相火不降与燥脾升肝之间。不过,经过这次打击,自信心严重受挫:)还是再观察一段时间,并多掌握些相关的中医知识再说。。。
发表于 2009/12/22 21: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饭的量变化也太大了吧,感觉 还是从调理脾胃升降入手吧
发表于 2010/1/10 15: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勇气可嘉!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20: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网友的短信:
2010/10/18 20:08
hi,
你好,今天在网上看到“按《四圣心源》给家人开的治夜间腰痛方,请大家指点指点”,请问后来按什么方法治疗? 效果如何?
黄元御的《素灵微蕴》中有一章:脾胃解,与你的描述相仿,黄氏用暖水燥土,疏木达郁之法,因考虑到脾胃的柔弱,服用的剂量小,行者在其讲座中,也有类似的慢慢培养中气之论。
黄氏在该书中为给出具体方药的组成和剂量,似乎方药可能为: 桂枝6,茯苓10,干姜10,法半夏10,蜂蜜10,人参10,柴胡5,黄芩5,附子6,川椒6,砂仁3,白蔻3,乌梅30
(或制成胶囊)
未能了解实际及详情,空议,不知恰当否

----------------------------------
观棋不语 刚刚

很久没有登录,今天为下载一本书登录时才看到你的短信。回复得太晚,实在不好意思。
家人后来腰痛、怕冷的症状大有好转,但去年春夏季时出现了疏泄太过的症状(眼内如有异物,西医断为眼干),滴了一段时间眼药水,喝些菊花茶,后来也慢慢好了。
黄元御《素灵微蕴》,可惜09年时没看过,感觉比四圣心源上的方子要周全些,似乎考虑到了伤阴的问题。
我对医理、药性了解不多,但你提示的这个方子,我要好好学一下,很可能有用。
感谢你的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20: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秋季时眼干症状再次出现,猜测是秋燥相火不降(疏泄太过,金不克木)所致,于是参照别人的方,胡乱开了些降火滋阴的药(白芍,当归,葳仁,陈皮,甘菊,麦冬等),好象有点效果,总之最后症状也消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8 11: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