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雪山来客

天癸命门与三焦气化钩沉-原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7: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焦各论提纲

    上文所列仅为三焦总论,已经对三焦气化如何动态地贯穿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了讨论。下面将就中焦气化、下焦气化、上焦气化各个详加论述,名之曰各论。

    按之《黄帝内经》,上焦膻中为宗气之海,中焦胃脘为水谷之海,脐下下焦为元气之海,此三海之气化将总司人体一身之气化。三海之中任意一海之气化出现障碍,必将影响到人体之整体气化过程的圆满实现。

    一、首先,无论上焦、中焦,还是下焦,均有可能寒气入侵稽留成患,如何祛除三焦之寒将是调整三焦气化的一条主线。
风寒侵入到上焦膻中穴,往往引起久咳不止,是当代疾病的一个重灾区,同时也是中医大可施展拳脚之战场。
对于咳嗽,传统中医以肺气宣发受阻立论,临床每获效果,但总体疗效还只能说甚感抱歉,至于如何能彻底地治愈,还将待于做进一步之探讨。

    对于咳嗽系列疾病,西医以细菌感染立论。西医宣称抗菌素可摧毁一切细菌感染,但以临床所见,下至两三岁幼童,上及七八十老妪老叟,竟无一人能以抗菌素彻底治愈咳嗽者。而事实恰恰相反,凡经过长期抗菌素吊水治疗的患者,随着抗菌素对肝肾功能的严重摧毁,人体正气日益亏损,最终病情反而日益加重者,比比皆是,这正说明西医理论之荒谬!
如果幼年时引发咳嗽的风寒没有祛除,到了中老年就会发展成所谓的气管炎、老慢支等等西医无法治愈的病症,严重时还会发展成肺癌。

    实际上,按之于《内经》,上焦膻中为宗气之海,而宗气总司呼吸。风寒侵入稽留膻中之后,必影响到膻中气化,故无法将中焦胃脘传输上行之营气有效地进一步气化为宗气,再由宗气亏损而引发呼吸功能障碍,故引发咳嗽。笔者以上焦膻中气化立论,入手治疗久咳,效果令人满意。

    因现代西方文明之传入,人们每喜用所谓的冷饮解暑,却引起寒气侵入中焦,稽留胃脘,对中焦气化形成负面影响。中焦之寒相对容易祛除,用仲景附子理中丸即可。
但以临床所见,往往上焦膻中、中焦胃脘之寒气并见,这就需要上焦中焦通治,效果颇捷。这个课题将留在下面详论。

    二、外来之邪相对容易祛除,对人体气化造成重大障碍的,还是由内在因素所形成。就是中医所说的情志致疾。尤其是“怒伤肝”所引发的肝气横逆而犯脾胃,影响到中焦胃脘之气化。这个将是中焦气化调整的主旋律,也引出笔者的大段文章进行探讨。

    三、脐下下焦的调整对人体整体气化举足轻重,而调整的难度也最大。
    主要是下焦藏有元阴元阳,而元阴元阳主宰人体一身之阴阳。《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气固密的位置恰恰就在脐下气海。阴阳失衡会造成身心两方面的障碍,必须加以调整。纵观中医前贤对此已有大量探讨,暂列以下资料供参考。按王冰内经注条之思想,调整的途径主要有二

①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参考用方一:景岳先生“左归丸”:
大怀熟地240,山药(炒)120,枸杞120,山茱萸肉120,川牛膝(酒洗蒸熟)90,菟丝子(制)120,鹿角胶(敲碎炒珠)120,龟板胶(切碎炒珠)120。(单位:克。)
制法服法:上药除鹿角胶、龟板胶外,余药共末之,以鹿角胶、龟板胶烊化和末,炼蜜为九克丸。食前温水或盐水送服一丸。日服两到三次。

功效:补肾阴,养精血,补肝肾。
方解:宗六味地黄丸衍化而来,取六味地黄丸中的“三补”熟地、山药、山茱萸,而舍其“三泻”,加枸杞、菟丝子、牛膝、龟鹿二胶而成。其补益效果,较六味地黄丸为优,为“培左肾之元阴而精血自充”之剂。此方为阴血同补、肝肾同补(乙癸同源)之方。

参考用方二——景岳先生“一阴煎”:
生地6,熟地9-15,白芍6,麦冬6,生甘草3,牛膝4.5,丹参6 。(单位,克)
功效:滋阴养水。
按语:景岳自注云:“此治水亏火盛之剂,故曰一阴”。本方证之主要矛盾,在于“水亏火盛”,为本虚标实。根据“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原则,集中大队养阴生津之品,以治“水亏火盛”之证。


②益火之源,以消阴翳[1]

参考用方:景岳先生“右归丸”:
大怀熟地240,山药(炒)120,山茱萸肉(微炒)90,枸杞(微炒)120,鹿角胶(炒珠)120,菟丝子(制)120,杜仲(姜汁炒)120,当归90(便溏勿用),肉桂60(渐加至120),制附子60(渐加至150-180)(单位:克。)
制法服法:同左归丸。

功效: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方解:本方组成,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减去“三泻”(茯苓、泽泻、丹皮)、增加鹿角胶、菟丝子、杜仲、枸杞、当归而成,加强温补元阳,填补精髓的力量,叫肾气丸更能功专于补。
加减法:原书还有气虚加人参,肾泻不止加北五味子、肉豆蔻,腹痛不止加吴茱萸温中散寒等项,有兴趣的读者查阅《景岳全书》可也。

    总之,对阴阳真火真水偏盛者,其调整以明·赵献可之说为原则,此说体现了中医关于“肾无泻法”的重要原则。赵特别重视命门先天水火治疗,且多有发挥,指出对先天无形水火,要以无形治无形,“火不可水灭,药不可寒攻”,认为命门水火无有余之证,故其在《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中提出“火之有余,缘真水之不足,毫不敢去火,只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火之不足,因见水之有余也,亦不必泻水,就于水中补火,益火之源以消阴翳。[2]
    傅青主说:火症最为难治。清代山阴大医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指出了治火的不二法门:一般从下焦向上腾起的火都来自肝肾,肝火称为雷火,肾火称为龙火。(肝在东方属木,属雷。)合称龙雷之火。这龙雷之火喜欢温温然的环境,当下焦太热时它要向上腾起,当下焦寒时也会向上腾起。只有当下焦调整到不寒不热温温然的中间状态时,龙雷之火就自然蛰伏下焦。这就是调整的期望值,这里体现了中医的中和之道。

    《素问》说:“权衡以平。”《素问·玉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明代大医张景岳说:“调之不调谓之调。”又说:“视阴阳之所在而徐徐调之,以平为期。”
这样,取法《难经》思想,以三焦气化立论而理出中医整体调整之途径与思路,逻辑线条明确,且容易掌握。

在此所列仅是一个提纲,下面将有三焦气化各论。

[1]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条》曰:“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曰求其属也。夫粗工褊浅,学未精深,以热攻寒,以寒疗热,治热未已而冷疾已生,攻寒日深而热病更起,热起而中寒尚在,寒生而外热不除,欲攻寒则惧热不前,欲疗热则思寒又止,进退交战,危亟已臻,岂知脏腑之源,有寒热温凉之主哉!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火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观斯之故,或治热以热,治寒以寒,万举万全,孰知其意,思方智极,理尽辞穷。呜呼!人之死者,岂为命,不谓方士愚昧而杀之耶?!”此已尽言阴阳寒热进退之妙,而方士持方杀人之由来已久矣!如今动辄寒凉攻伐者,当闻此理而三思焉。

[2] 参见本书附录:《肾命学说》。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6/15 08:0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从中焦总论后天五行之气生克制化与生克乘侮全局

中医论健康与病因——从中焦总论后天五行之气生克制化与生克乘侮全局——“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6/15 08:1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1、五脏所对应的五行分别对应着五个子系统

以传统中医基本理论为出发点,结合现代科学的系统论分析,人体这个复杂的巨系统是由五个子系统构成的,五个子系统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简称为“五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中医的肝、心、脾、肺、肾还可再次支分为次级及次次级的系统,经多次支分直到每一个细胞。中医的五脏都指的是系统,虽然与西医的解剖名称相同,但绝对不是西医解剖概念上的五脏。而内联五脏,外达五官,直至肌肤外表,把人体维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正是经络。以系统论的术语表达,五行木火土金水就是先哲所提炼出来的人体这个复杂巨系统的五个序参量

若以肝为例:肝位于胁部,与胆为表里,喜条达。生理功能主要是藏血与疏泄。藏血,是指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疏泄,指的是条畅气机和协助脾胃消化食物的功能,从而保持人的情志活动正常,气血运行通畅,消化功能旺盛。可见,中医概念上的肝是多功能脏器,它还涉及西医的神经、血液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的一些功能。(《黄帝内经·素问》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藏魂,肝藏血,在志为怒,怒伤肝,开窍于目,主疏泄,主筋爪……)

若以脾为例:脾位于中焦,与胃相表里,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主口与唇等。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脾主运化,指的是饮食物依赖脾的消化吸收气化功能,才能转化为人体能够利用的精气,故脾又被称为“后天之本”。从近年来对脾的实质研究的初步资料表明,脾除了包括消化系统的主要机能外,还涉及到神经、代谢、免疫、内分泌等系统。

在中医理论中,对每个脏器都有相类似的论述,在此不赘。[1]

[1] 相关内容参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p40-48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6/15 08:1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2、健康态对应着人体五行的动态平衡——从结构破译五行……五行隔行不隔山

§2、健康态对应着人体五行的动态平衡——从结构破译五行……五行隔行不隔山

人要保持健康态,就必须维持这五个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协调,使之处于某种动态平衡状态。反之,健康人的五行是由某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存在的制约机制保持着相互协调动态平衡,这种机制被称为五行的“相生相克”,下面将分别加以说明。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⑴相生

为形象地说明问题,我们将五行的五个元素“木火土金水”顺时针方向以等间隔顺次排列在同一个圆周上,再将五个元素彼此用直线连接成一个五角星。而按一般的习惯,喜欢将“木”这个元素排在五角星那条水平线的右端。传统中医认为,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每个元素依次可以生出相邻的下一个元素,五元素系统的这种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被称作是“相生”关系。

可用符号将“相生”表示为:“木→火→土→金→水→……”,如此顺序相生循环不息……用语言则可表达为,木点着了变成火,木燃烧后化灰归土,从土中可挖出金属,金属加热融化后具有与水相似的流动性,用水滋润草木才能生长,茂盛成长的草木才能更好地生出火,如此循环不息……

读者不妨自己在纸上按我的叙述将五行生克图画出来,就能获得直观形象的认识。笔者早年初学中医基础理论时,就边学边画,由于教材并无五行生克图,就将五行生克图画在了教材的封面上,天天看,日日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天长日久,终有所悟。君子动口,更要动手。


这个系统相生的关系看似很好,但进一步分析时就会发现,该系统是不可能稳定地存在的。因为每个人体内的物质元素总量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拥有有限物质的五元素系统(木火土金水五行)来说,处于仅仅是不断相生的状态时,必将导致该系统内所有五个元素的物质快速耗尽;换言之,当系统的功能过于亢盛时,该系统的物质元素消耗殆尽,必将导致该系统迅速趋向于崩溃,这是因过于亢进而崩溃。是故该系统欲稳定存在,还必须同时存在某种制约机制。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6/15 08:2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⑵相克

还是按顺时针方向来看这五个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但这次是对某一个元素来说,与之相间隔的另一个元素,会形成“相克”的关系。可表示为:“木→→土→→水→→火→→金→→……”(可用双箭头→→表示相克),同样顺序循环不息。这可用语言叙述为:草木的根可以扎入土中,水来土挡,水可将火浇灭,火可融化金属,用刀斧可割草砍木……
但若体内五元素之间仅仅只存在这种“相克”的关系,将会导致该系统迅速衰落,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6/15 08:2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生与相克并存——人体五行系统维持动态平衡必要而且充分的条件

相生与相克并存——人体五行系统维持动态平衡必要而且充分的条件……序参量 ……中医健康态必要条件之一

我们首先站在“脾”这个元素的立场进行分析,当有“火”适度地 “生脾”的同时,还有“木”适度地 “克脾”,这就保持了“脾”这个元素能以不卑不亢的状态稳定地存在下去。出于对称性,“相生”与“相克”对每个元素来说都同样是存在的,于是由这五个元素构成的系统就可以稳定地,以动态平衡的形式长期存在下去。反之,若人体五行保持在动态平衡状态之中,必定是五行的五个元素相互之间保持着适度的“相生”与“相克”。

故适度“相生”与适度“相克”相互协调同时并存,是人体具有“木火土金水”五个子系统的巨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的必要而且充分的条件。

而“木火土金水”就是用来描述这个巨系统平衡态的“序参量”。

捎带说说,五行的“行”字在这儿似应读“hang”,与“隔行如隔山”中的“行”同义。所强调的是属性之间的差异方面。
这种稳定存在的动态平衡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所对应的就是人体的“健康态”。每个人在幼年及很年轻时都会历经这种状态,传统文化将这种状态称为“纯阳之体”。
这就是中医文化中用阴阳五行所表达的哲学体系中对于健康态定义的一个方面。语言简洁,表达明确,无有丝毫含糊。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6/15 08:2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⑷解读中医——东方传统文化精粹之一:中道——中医是“中道之医”

⑷解读中医——东方传统文化精粹之一:中道——中医是“中道之医” 这种不卑不亢的平衡状态,按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习俗,就是“无太过与不及”,将之称为“中庸之道”,简称“中道”,或“圣度”。中医自然也就是“中道之医”,中道思想既是中医哲学思想的精粹所在,也是一切东方传统文化的精粹所在!

在儒家称之为“发乎情,止乎礼”,“发必中节”。这个“节”、“度”,就是指的“道”。

综上所述,若按系统论的观点看,人体的每个脏器既自成系统,各脏器之间又相互关联,而互成系统。人体巨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关系。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6/15 08:3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⑺解读中医——东方传统文化精粹之三——气一元论

⑺解读中医——东方传统文化精粹之三——气一元论 翻开任何一本正宗的中医基础理论书籍,首当其冲的肯定是“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此以下的第一个命题必然就是“气一元论”,其次才会论及“阴阳学说”及“五行学说”;再然后才会论及中医学的思维特点——直觉、取类比象、类运算……[1]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特殊词汇,请看:
真气、病气、业气、大气、小气、正气、邪气、贼气、热气、冷气、寒气、争气、运气、霉气、晦气、五行之气、阴气、阳气、阳刚之气、阴气沉沉、二十四节气、紫气东来、瑞气呈祥、不详之气、牛气、发脾气、天气、雾气、水气、湿气、燥气、火气、戾气

在中医里面则有如:心气、肝气、肾气、肺气、胃气,元气、宗气、精气、经络之气、脏腑之气、卫气、营气、命门气,等等……

描述心情的有:“气儿不打出来”、“气得一蹦三尺高”、怒火中烧、怒火三丈、勃然大怒,等等……

[1] 如《中医基础理论》(21世纪课程教材,李德新主编,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版。)的相关部分就非常系统、精辟了。这套系列教材,都是由相关学科的全国学术带头人领衔主编的。据笔者看到过的几本而言,的确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准,故借此机会,向广大中医爱好者隆重推荐,这套书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直销网站上可有网购。但凡学中医之道有数条,一是由今及古,如现在各大中医药大学;一是由古及今,如《问中医几度秋凉》中女作者的老妈,“背得医经万千卷,不会开方也会摹,也是中医的正宗;一是从修炼直接切入而入手,如长桑君与扁鹊吴越人之属,以及笔者在《关于易筋经的若干故事》提到的以童子功成就的中医针灸师孙新立,电视连续剧《大长今》的女主角长今等等,这个是中医本地风光的正脉。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6/15 08: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08: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3、影响及破坏动态平衡的内在因素——情志致疾

§3、影响及破坏动态平衡的内在因素——情志致疾中医认为情志失节可以致疾,情志可总括为七情:喜、怒、忧、思、惊、恐、悲。如“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被气得吐血而死;吴敬梓在《范进中举》中描绘了范进因金榜题名大喜过望而导致精神失常,嘴里不停地念叨:“噫,中了,中了!”林黛玉是长期郁郁寡欢抑郁致疾而死的典型人物……

明代名医张景岳《类经图翼》曰:“故怒动于心,肝从而炽。欲念方萌,肾经精沸。构难释之苦思,枯脾中之生意。肺脉涩而气沉,为悲忧于心内。”[1]

下面将重点分析“怒”是如何影响到五行平衡关系。

[1] 明·张景岳《类经图翼·三卷·内景赋》(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张景岳医学全书)p673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6/15 08:3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7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