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大黄牡丹汤是少腹按压会痛,有恶寒,脉沉迟,还没化脓的时候用。 薏苡附子败酱散是脉洪数,已经化脓了。 至于发于阴还是发于阳,这两个方剂都是阳明家的药,别看一个附子就认为是少阴家的药,薏苡附子败酱散是已经化脓了,化脓说明已经气血亏虚了,尽量不要攻逐,徒伤气血,用附子来温通血脉,破积聚,也算个反佐,怕薏苡仁和败酱太过寒凉。不过现在多数医生都是合方用。我临床上没有合方用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