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窍门

记不住穴位的朋友,请進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2: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头侧部:

头侧.gif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2: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6/30 14:48 编辑

四、胸腹部:

胸部.jpg   

   女性腹部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2: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6/30 12:43 编辑

五、腰背部:

腰背部.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2: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6/30 12:56 编辑

六、下肢前面:

下肢前.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2: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下肢后面:

下肢后.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3: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下肢侧面:

下肢侧.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4: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7/2 07:24 编辑

要记住穴位,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从穴位名称下手。

一、手太阴肺经

中府穴(膺中府,膺俞,府中俞)解析: 

本经承肝经足厥阴之气,内循胃口,上膈,属肺。肺为呼吸外气之府库。又以本经之气,由本穴出中达表,因名“中府”。本穴原名“府中俞”,又名“膺中俞”,后人简称“中府”。盖以本经之气由内府输出也。即出纳外气,经气随之通行之过栈也。
 
中府。中,与外相对,内部也。府,脏腑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本穴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来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
  
本人浅见:本穴为肺的募穴,神气所结。府者,有藏气之能,聚集天气、以定三部(天地人)。善宣肺利气清热之功。

中府.jpg
发表于 2012/6/30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4: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7/2 06:54 编辑

云门穴 解析

云,犹气也。肺经之气,由内府输出。循行经络,分布于表。本穴犹气化飞升之门也。在治疗上通经行气之功居多。凡属气郁之症,取本穴可以舒之。即使阴滞之气,化云行空,畅达于阳,故名“云门”。治症略同中府。但云门主外、主开,中府主内,主阖也。

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以云的形式而存在,它是将穴内的微观物质放大到宏观状态并以类象的方式来形容本穴气血的特征。门,出入的门户也,指本穴是肺及其经脉与外部物质交换的一个重要门户。该穴名意指肺经气血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传输经穴之外。本穴物质为中府穴传来的水湿气态物,因其从体内的高温区外出体表的低温区,外出至体表后它仍高于体表的环境温度,因此它会继续向云门上行。行至云门后,此水湿气态物缩合并化为云状气态物且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向经穴外传输,故名。

本人浅见: 所出之气为云;肺的纹理似云。

新建图片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5: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7/1 20:23 编辑

天府穴 解析:

肺开窍于鼻,鼻司呼吸而通天。人身之天,头及胸廓也。本穴接于云门,故能通宣肺气,出于气府,行于肌腠,周遍全身,犹云之漫天匝地,广漠流行也,更以其有关于肺,肺居藏府之最上,故名之以天,而曰“天府”。府者言居积之多,犹府库也。

天,天部也。府,府宅、门府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肺经阳气上输天部之门府。本穴物质由云门穴传输而来,和天府处的温度场相比,云门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仍处于高位,在天府处气血物质的变化仍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所散之热以阳热之气的形式上输于天,穴名之意即在于强调穴内气血物质的这一变化,故名。

本人浅见:天言气、府意宝藏之处。临床常为肩周炎压痛点。

天府.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8 0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