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1/26 13: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处阴之地,得阴之病,色块在少阳厥阴所过,则病在少阳厥阴无疑。内苦于邪,不得宣泄,则发于皮部。依情形论,当依少阳。细查条文,
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熬 大枣六枚,擘,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本证渴、烦惊、口苦、小便虽利,而有症状,并筋骨不适,依症状而言,是否应该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比较合适?
另手足心热,活动后易全身出汗,这个症状应该归在六经哪一经?请讲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