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72|回复: 0

慢性肾小球肾炎-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 09: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水肿、尿少、腰痛、反复持久性蛋白尿、血尿为特征,发病机理以脾胃亏虚为关键。如《诸病源候论》云:“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丹溪心法》也指出:“惟肾虚不能制水,惟脾胃不能制水……于是三焦停滞,经络壅塞,水渗于皮肤,注于肌肉而发为水肿矣。”

  今病人脾虚失运,生化乏源,升摄失司,精微摄取不利,则肾得不到充养,而反受水湿所伤,使肾失闭藏。肾为封藏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虚不能藏精,脾胃不能升清则精关不固,精气下泄,蛋白精微失守,漏于尿中。

  久病湿浊瘀血阻络,渐致蛋白尿、血尿反复加剧,精气下泄日久,必造成肾阴亏虚;阴虚日久,阴不化气,又复致气虚,最终实乃脾肾两虚,气阴不足,湿瘀阻滞。

  因此治则以益肾健脾、利湿化瘀,佐以升清降浊为法:方以黄芪、党参、白术、黄精健脾益气以振后天之本。中土得振,升降功能得复、气血生化之源得健,则肾气自充。金樱子、芡实、山药、山茱萸、白芍药固肾涩精,滋阴养血;茯苓、泽泻健脾利湿;淫羊藿、旱莲草、蝉蜕、徐长卿调补肾之阴阳,追搜风邪;茅根生津利湿而不伤阴。

  又水湿常累及血脉、脉络凝涩,肾络瘀阻故用丹参、川牛膝、水蛭、益母草活血化瘀,尤其益母草、水蛭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活血利水。佐以柴胡、升麻升清降浊,用之小量无耗气伤阴助热之弊。综观全方用药有理有据,环环相扣,所以每每临床而生效。

  加减:顽固性蛋白尿不消,重用生黄芪加鹿角霜、煨乌梅以收敛固涩;红细胞尿镜下血尿不减者加仙鹤草、刘寄奴、紫珠草以凉血止血;面浮肢肿者加桑白皮、冬瓜皮、大腹皮、车前子利水消肿;腰膝酸痛明显加续断、杜仲以补肾壮腰;畏寒肢冷加附子、肉桂、桂枝以温阳利水;冠心病加桃仁、红花、三七粉以活血化瘀;头目眩晕,血压高者加地龙、夏枯草、勾藤、石决明以平肝潜阳熄风;腹胀纳呆加砂仁、陈皮、鸡内金、麦芽;睡眠不安加酸枣仁、夜交藤。
    方: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黄精15克,白芍药15克,金樱子15克,芡实30克,山药15克,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草15克,淫羊藿15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茅根30克,益母草30克,徐长卿15克,蝉蜕10克,丹参15克,川牛膝15克,水蛭6克,升麻5克,柴胡5克。

  功能:益肾健脾、利湿化瘀、升清降浊。

  主治:各种慢性肾小球肾炎引发的浮肿、腰痛、尿少、顽固性蛋白尿、镜下血尿者。

  用法:将药浸泡30分钟,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空腹分服。其中,水蛭由药房研成粉,分装胶囊,亦分2次吞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 0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