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moni

我的医学故事(转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09: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人盼种田,娃娃盼过年。每年最快乐的时光总是来得迟,而去得快!盼啊盼,终于盼到快过年了,鞭炮、龙船、糖果、年糕、新衣服……太多的诱惑,一想到心就痒痒的。过年喽!不,只是快过年喽!
和往年一样,每当快过年的时候,心情激动地象要飞上天,恨不得盯着日历过日子。但唯一的例外是今年我要随着太爷一起替人看病。临近过年,通常是病人最多的时候。忙了一年,闲下来,身体的不舒服就显出来了,同时在外乡揽工的也回来过春节了,人多了,病也多了。春节前后的一个多月,每天都要看病人,看到其他的小伙伴在稻场上疯闹、嘻戏、放鞭炮,而我却每天都得陪太爷给人看病,心痒无比。恨不得心分两边。太爷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许诺说,等看完病人,就给我买最棒的冲天炮,这才让我的心收回来。

    整个春节期间,我和太爷看了好多病人,其中有几个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曹叔在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在喉咙里,在家吞了饭团,喝了醋都没有效果,只好来找太爷。爷从药柜里抓了一把威灵仙,倒了半瓶醋,加了半碗水,放在炉子上煮了十来分钟,过滤凉温后,让曹叔喝下去,不一会曹叔感觉好多了。我在旁边看着,觉得很神奇,太爷对我说:“鱼刺卡喉一碗醋,灵仙一把立能疏。”到今天,我治疗鱼刺卡喉仍用这个单方,效果真的很好。

    第二个病人是在外乡揽活的小伙子,是个外村人,我并不认识。一找到太爷,就忙着脱裤子。我觉得这人真不知羞,外面还有好多村里的大婶呢。太爷说:“别急,小伙子,来屋里吧!”小伙子跟我们一起到了里屋。只见他在大腿内侧抓得血淋淋的。小伙子说在外面揽活不容易,染上病了又没有钱治,结果就成这样了。太爷仔细地看了看,然后问:“这病晚上睡暖和了,痒得更厉害,是吧?“小伙子连连点头。太爷说这是疥疮。随后包了一包硫磺,写了一个方子:苦参一两,黄柏一两,蛇床子一两,共三剂。并交代小伙子,将每付药煎成半盆水,放入硫磺粉洗澡,并叮嘱他要把换下来的衣服用开水烫过后曝晒。过了几天,小伙子又来了,提了两瓶酒,说是要感谢太爷治好了他的病。太爷谢绝了他的酒,对他说:“在外揽活,日子过得艰难,过年了还是早点回家去。平时换下的衣裤要曝晒,免得再传染疥虫。“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09: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二叔非常喜欢喝酒,酒量却不行,每年过年都要闹酒,每次都醉得不省人事。最后要靠太爷善后,把他弄醒。大家都想知道要用什么药解酒,但是太爷从来秘而不宣。今年我可要抓紧时机,看看太爷是咋用的药。喝年酒时二叔闹得最凶,也醉得最快。还没等大家吃完,他已经躺在桌子底下了。我就叫太爷来看,太爷看着这个让他头痛的孙子,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让我去柜子里的拿了个小盒了过来,抓了一把里面的东西,外加一把葛花,煮水给二叔灌下去,不到晚上,二叔就醒了,又开始闹着喝酒。我悄悄地问太爷,小盒子里是什么药。太爷神秘地对我说:“东娃子,千万不要告诉你二叔,免得他以后喝酒更没有节制。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稀奇药。”原来家里后院种了一颗拐枣树,每年太爷就把拐枣树的种子收起来,放在小盒子里,以备不时之需。太爷告诉我:“拐枣籽又名枳棋子,是解酒的好药。”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09: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拉肚子是春节最常见的病,一般的都是在家里吃点止泻药就行了。但张叔的小儿子拉肚子却不一样,自己吃了止泻药可以止住,但不拉肚子了就肚子痛。折腾了几天,实在受不了,就来找太爷了。太爷摸了摸他的手心,我也跟着摸了摸,烫的很。太爷又问他是不是拉肚子的时候屁眼热辣辣的。他点了点头。太爷说:“你这是过春节,好的吃多了,辣的吃多了,拉肚子是正常现象,不拉才会出现大问题。”太爷给他包了两块大黄,让他泡水喝。

病人走了,我很奇怪地问太爷,为什么拉肚子还要吃大黄,不是越拉越厉害吗?太爷说:“这就叫做 ‘通因通用’,病人因为肠道热毒过盛引起拉肚子,用大黄通下,帮他将热毒清干净,病自然就好。”我还是似懂非懂,太爷接着说:“阳病用阴药,热病用凉药,这中间的关键是搞清楚病人是不是热病,阳病。只要确定,就可以用了,治病要从根本入手。”这番话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在思索。而每一个医生一生所做的都是为了找出疾病的本质原因并治疗它。

春节很快过去了,我记住的除了鞭炮、热闹以外的东西,那就是病例,还有太爷手书的一付对联:青山采药锄岁月;河水熬汤炼春秋。横批:医药世家。我看到了太爷的骄傲和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09: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了一个冬天的抓泥鳅,虽然小有所成,手指的灵活性和敏感度大大增加了。但是要找到脉行的感觉,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爷日思夜想,居然想到一个从没有想过的办法——放风筝。山里风大,不容易找到风势平稳的地方,每次放风筝都要跑到后山去,山顶上风虽然很大,但是风势比较平稳,所以很适合放风筝。每当风筝放到二十米以上后,太爷便将一个园形的硬纸片穿在线上。纸片沿着线在风中向风筝追去,而太爷让我将三指切在绷紧的风筝线上,体会从指上传来的那种时有时无,时快时慢,时滑时涩的感觉。太爷在风筝线上打了一些小结,距离有一定的规律,纸片每通过一个小结就会有轻微的振动,这种感觉会随着风筝飞的高度而减弱,当风筝升得很高时,纸片通过小结时的振动就完全感觉不到了。太爷就让我细心感觉,时放线,时收线,在不同的距离体会这种振动的感觉。纸片的数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是一张,有时是两张,这样感觉又不一样。如同小鸟在半空歌唱,通过细线将它们的歌声传到我的指尖。风小时振动会慢。风大时好象它们在吵架一样,互不相让,你还未罢,它又起,它方起时,你又来。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只有当你的心很静时,才能体会到几张纸片的不同振动,从一张纸片开始练起,一直到同时放上五张不同大小的纸片,它们停在风筝线上的不同位置,当五种振动同时传来,要要细分开来,很不容易。一个春天的练习,我已经能够有一定的感觉。太爷在放完这些纸片后,让我背着风筝用手指切线,询问我有几张纸片,第几张最大,我都能够一一做答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别的练习,使我现在对切脉有一种特别的情愫,一种包含着感情的脉搏敲动,让你能从中感觉到患者的喜、怒、哀、乐…

练习完了放风筝,太爷才拿出他珍藏的《诊脉心法》,,这是一本关于切脉的练习及一些脉学理论方面手抄本,书皮已发黄发暗,还得从右向左竖着看,而且大多是繁体字,对于一个不满8岁的我来说,的确难度很大。但我认得第一页上的几行字:
凡心浮气躁者,不可与之言脉巧!
凡资质愚钝者,不可与之言脉深!
凡眼见为实者,不可与之言脉理!
凡不求甚解者,不可与之言脉奥!

“我学得好吗?”我有些心虚了。

太爷说:“年纪大了,说不准那天就走了,这本书你好好看,不认识的字我会教你的!”
看着太爷很郑重的样子,我知道这本书的分量有多重了,太爷接着说,这本书是祖辈留下来的,保存下来不容易,他按照书上的练习过,可惜资质有限,加上还要务农,手上经常起老茧,所以脉法的修炼与老太爷差很多,看看我能否超过老太爷了。
为了让我尽快开始学习,太爷将书中内容逐步翻译成简体字,我也就有机会学习了。
脉法修炼最关键是练习手指的敏感度,书中记载的脉法练习分五步,达三步者,再研究脉经则非常容易。五步概括为:“金”、“革”、“羽”、“水”、“气”。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09: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步“金”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金属表明,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一步,很容易体会到,此步重点是凝神静气的修炼。达到纯熟后,切脉容易入静,纵有百人在身边吵闹,都能入静切脉。

第二步“革”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柔软的皮革或海棉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二步,有些难度,但如果修炼到位后,基本没有摸不到的脉象。

第三步“羽”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羽毛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三步,难度颇大,能修炼到此则习脉可入高手境地。

第四步“水”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水面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四步,难度颇大,能修炼到此的人很少,关键是手指要保养好才有成功的可能,本人有时候可以达到,但只要干少许粗活,则感觉不到。

第五步“气”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然做切脉状,感受空气的波动,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五步,难度很大,能修炼到此则可以以脉查遍一切疾病,甚者可以练成悬丝诊脉,此法又分三个境界:1、感受到脉搏的跳动与心跳齐为初级。2、感受到跳动是心跳的2倍左右为高级。3、感受到跳动是心跳的4倍左右算是通神了。

我在太爷的捉泥鳅和放风筝训练后,手指对一些振动时敏感了很多,但与书上记载的相差有多大,一时还不知道,太爷但来一碗水,让我将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水面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然后迫不及待的问感觉到了没有,我一时很茫然,没有任何感觉啊,水又不动,里面又没东西,怎么会有感觉呢?
太爷先让我用手指切在桌面上,看看有没有感觉,我说也没有,桌子有没有懂怎么会有感觉,太爷一下想明白了,说你体会手指皮肤下的血管波动感,不是桌子的振动感。

明白后我再切桌面,很清晰的波动感,我点了点头。太爷再让我切水面,也有明显的波动感,太爷听完我的描叙后,非常兴奋,太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想不到放风筝对我的脉法练习有如此大的帮助。随后太爷让我切空气,在空气中寻找手指尖的波动,非常微弱的感觉,但的确存在,我稍不留神感觉就消失了,只有静下来慢慢慢慢体会,才能感受到微弱的搏动,太爷说别急,能有现在的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以后手指要保养好,不可上了手指,割猪草的活以后别干了,你今后要靠手指来救人的……..

在随后的日子里,只要有病人看病,太爷总让我学着给病人切脉,切完后他在切,然后给我分析脉象及病人的病情。

“脉也分阴阳,就好比去年我们谈论的阴阳,从脉象确定人体脏腑的阴阳盛衰,就确定病情的本质问题,才能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法。”

“切脉如同看书,看书有目录,脉象也有总纲,八纲脉必须要掌握!”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09: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什么是八纲脉呢?”

“浮、沉;迟、数;虚、实;滑、涩!”

“浮、数、实、滑为阳;沉、迟、数、虚、涩为阴”

“浮沉是从脉位而论,是居于皮肤表层,还是居于里层,即临床诊断上说的轻取还是沉取,切脉时轻轻搭上即可得为浮;重按始得为沉。浮有两层意思,其一:为风邪伤人,浮为风的特性使然;其二:为脏腑精气外现的标志。浮而有力多为实证,浮而虚、浮而空多为虚证,有时甚至是脱证。沉也有两层意思,其一:主里,指外邪进入人体的部位较深,较里;其二:为脏腑精气被束缚,不得外展的标志。沉而有力多为实证,沉而虚为虚证,反应脏腑的精气处于匮乏状态。”

“迟数是从脉率来讨论,脉率快为数,按呼吸来算,一息四至为正常,一息五至及以上为数脉;一息三至则为迟脉。数脉主热,脏腑功能处于亢进状态;迟脉主寒,脏腑功能处于抑制或衰退状态。”

“虚实是从脉象有无力道而论,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滑涩是从脉象的流畅度来论的,流畅太过为滑;流畅不及为涩。滑脉反应体内阴份太过,脉道充盈,经经气外束,出现滑利,可见痰饮、水湿、妊娠。涩为阴份不足,脉道充盈不足,经气束缚后,血脉流行不畅,见于血虚、血瘀等”

这些东西当时听起来非常枯燥,太爷怕我灰心,在遇到病人时,结合患者的脉象来解释,很快我就明白了八纲脉,毕竟这是纲领性的东西,很容易掌握的。

八岁的我开始给病人号脉了,但许多病人都是心存疑虑的。有此遇到个高个子的病人,寸关尺相距太远,我手指太短。无奈之下,只能干脆用中指先切寸脉,再切关脉,最后再切尺脉。看起来颇有几分滑稽。当着病人的面,太爷没有指责我。等病人走后,太爷告诫我说,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摆好姿势。中医上有“总按”的说法。一个手指只能取其脉,却不能取其势。而脉势对疾病的诊断是很重要的。听得我一头雾水。太爷接着说:“‘脉势’是指整体脉象的走势,是向上跃,还是向下沉,或者向内潜,对诊断疾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提示。比如许多中风的病人,发病前其脉都有上跃之势。左右手出现上跃之势,则应考虑气血并走于上,当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采用潜阳的办法,培补下焦……”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09: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爷说了许多,有些我已经不记得。只记得太爷的中心意思是如果不是三指同时切脉,就难以把握“脉势”,就不能正确诊病。但我的手指太短,而且也不够灵活,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当时可愁坏了我和太爷。

太爷思考了很久,最后决定让我学习吹笛子,将手指间距拉开,并锻炼手指头的灵活性。

听说学习吹笛子,我可高兴坏了。听别人吹笛子很好听,可我却怎么也吹不响,即使吹响了,也是曲不成曲调不成调。每天放学后,没有病人的时候,太爷就开始手把手教我吹笛子。刚开始学吹的时候,手指分好了,笛孔也按上了,可一吹曲,手指又没法放回到笛孔上了。真是让人头痛。练习了很久,我才学会了一首《社会主义好》。但是接下来,就顺利很多。慢慢地我的手指变得更灵活了。直到今天,我给一些高个子的病人切脉时,常常会想起当年太爷教我吹笛的情形。“做事先做势,把势不对,永远难成正果”,太爷的教诲总在我耳边回响,也时刻警醒着我。为医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有标准,只有姿势摆正了,才有可能取得病人的信任,而一副吊尔郎当的样子,是没法让病人相信的。

“切脉当知部位之所主”------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而太爷也对这句话做了最详细的诠释。古人取寸口而测全身。在太爷所教授的脉法中,将寸口分为五部,左右共十部。也就是说切脉就是了解这十个点所反映的信息,经过分析归纳后,得到一个整体信息,即人体的健康状况。现在回忆太爷所传授的五个点比教课书所讲多两个点,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是寸部向上与大鱼际相交处,另一个则是尺部向下半寸左右,一上一下两点用于辅助寸关尺来帮助确定脉势。

“切脉当明切之何物” ------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三十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书中讲的血脉、经络与脉象的关系。

许多人认为切脉切的是桡动脉。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只是认为所切之脉为动脉,则终身被脉象困扰,也会受西方医学理论左右,对自己切脉之结果毫无信心(仅一根血管的一段,如何能判定全身疾病?)。心主血脉,众所知也,血液的运行依靠心之鼓动,心乃血行之源动力,心之无力,血行自然缓慢;心力亢盛,血行自然顺畅,此理浅显而自然。肺主气,也是众所知也,气的运行依靠肺之开阖,肺乃气行之源动力,肺虚开阖无力,气行自然缓慢,肺之开阖强盛,气行自然顺通,此理虽浅,而识之人不多也。寸口为手太阴肺经循行之所(《灵枢•经脉》....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桡动脉也正好从此走行,两者相并而行,切脉取寸口,其实切的是肺经与桡动脉合并之处。《内经》:“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此以呼吸定心之动率。“一呼气行三寸,一吸气行三寸,呼吸既定,脉气行去六寸。以一万三千五百息算之,共得八百一十丈。以脉数之十六丈二尺折算,应周行身五十度,此昼夜脉行之度数准则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寸口肺经脉何以决脏腑?这好比西医听虚里而辨心脏之疾病。肺即为气之源动力,自然对周身脏腑之疾患有其感应(好比尔家之用电器短路或功率过大,而输电站有感应一般),取寸口原因有二:其一,肺经循此处而表浅便于可以感应;其二,与脉之相依,影响脉之形态。两者相和,则切脉者方可依据脉形态之变化而推求脏腑经气之变化。这些道理太爷当时并没有给我讲清楚,毕竟他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理论,但他却一直认为脉象是血脉和经络相结合而产生的,时至今日,我临床多年,才明白太爷的理解是非常正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09: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9/2 23:45 编辑

“脉象之首脉郁脉” ------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这也是我多年切脉的深切感受,没有找到郁脉,就不知道何脏受病。

“郁脉乃粗意,与细正好匹;其意定部位,何经何脏立;总按为第一,求的粗与细;分取为第二,细辨属何疾” ------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

郁脉:从意而论,乃不畅之意; 从形而论,乃脉形稍粗。 此脉单从一粗细而确定,故而临证容易取得,此粗细,属对而言,即左右寸关尺,六部相对偏粗的部位。

人之所以得病,不外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金虫所伤。不能伤在何经,伤在何脏,最终都会影响的经气的运行,经气均会受到波动,此波动在寸口反应即有郁象。
有浮郁、沉郁;有郁滑、郁涩;有郁数、郁迟之分。有六脉皆见郁象;也有单部位出现郁象。主病:郁脉主要是确定病变的部位。

左寸出现郁脉------心脏出现问题 或 左侧头部出现问题;
右寸出现郁脉------肺脏出现问题 或 右侧头部出现问题
左关出现郁脉------肝胆出现问题
右关出现郁脉------脾胃出现问题
左尺出现郁脉------左侧腰腿部出现问题
右尺出现郁脉------右侧腰腿部、子宫或膀胱出现问题

临证中左手切病人右手脉;右手切病人左手脉。求的郁与细,再辨属何疾。

先总按,即同时切寸关尺三部脉象,找出郁脉,没有郁脉,则找出细脉(细脉脉形与郁脉相反,反应脏腑亏需),很多时郁、细同见(各脏腑情况不一,有亏损的,也有邪气所客的)再分取,即对于总按发现有问题的部位,分别单独切诊,确定所患何疾病。

“切脉如抚琴” ------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这里面的意思只有切脉娴熟时才能体会到。我临床运用多年会理解为:切脉如抚琴,张弛两相宜;过度紧张,切至毫发,信息干扰,难求其本;过于松弛,难以聚神,指下茫然,切脉如抚琴,如言诗,悠悠然其意可捕,恍惚间病机已明。有时将自己脉率调与病人同步,脉率虽未同,其气已同,于是病之所苦,自可感受。好比抚琴时已心已与音乐相通。

“宁失其脉,勿失其势” ------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

取穴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切脉有宁失其脉,勿失其势。切脉时,对脉相整体把握很重要,脉有上越之势,有下沉之势;有外脱之势,有内陷之势;由气郁中焦之势,也有气分两头之势等。

每当太爷结合病人谈论《诊脉心法》中的话语时如痴如醉,让我感觉到在脉学的研究上他虽然没有超过前辈,但他对脉学的领悟可能已超过前辈,时至今日,我仍然没法体会到那种境界,也许是城市的喧闹让心无法平静下来,但每次梦中梦到太爷给我讲脉法,我总是深感惭愧,而太爷总是激励着我,给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中医看病讲究四诊合参,切诊虽然重要,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其他三诊,病人找太爷看病往往一句话都不说,就伸手让太爷切脉,其实在切诊的同时,望诊也随之进行,有些病一望就可以分辨,太爷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训练我的切诊,在切诊中发现有些问题需要望诊进行补充,才能进一步确定阴阳寒热虚实,于是太爷开始叫我望诊。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5: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太爷教我学望诊

“望而知之谓之神,切而知之谓之巧,问而知之谓之工,这句话是说高明的中医,只要看上病人一眼,就知道病人的大体病情,就能说出病人的宿疾所在,而通过切脉来诊病,只能是一种技巧。而很一般的医生,只能通过反复的询问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太爷悠然的抽着旱烟,一边吐着烟圈,一边对着我讲述。

“比如今天下午来看的张老爷子,你看他面色发黑,走路用手扶着腰,一脸的病容,就知道他有腰痛病了,而且得病不止三年了。”

“太爷,从他走路的样子看出他腰痛,很容易,可怎么知道他得了三年以上的病呢?”

“在咱们农村,腰痛的病人很多。多见于劳伤,也就是劳累中腰部损伤,瘀血停在腰部,久而久之,面色黎黑,没有光泽。当然还有其他的情况引起的腰痛,张老爷子以烧碳为生,腰部容易出现劳损。加上风里来,雨里去,所以腰部既有瘀血又有寒湿,病程长啊!”

“这病不太好治吧!”

“下午太爷给他拔火罐,拔出许多黑色的瘀血,现在他应该好很多,这病不拔不行啊!拔完后吃上几天肉桂粉、三七粉散散寒、活活血就好得差不多了。”

“你要记住,望诊首先望神,就是看病人是得神还是失神。得神的患者双目明亮灵活,神智清楚,反应灵敏,而失神的患者双目晦暗无光,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得神好治,失神难治啊!”

“那李太爷去年去世时还满面红光,反应也灵活,为啥当天下午就死了呢?”我有些疑惑的问道。

“那是假神,也就是回光返照。患者原本无神,突然出现有神的表现,是脏腑精气极度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所致。这是危重病人将死的征兆。”

太爷接着说:“望诊除了望神外,要望面色,望形体,望五官,望皮肤,望舌等,这些东西在平时看病时都临证给你讲过,你要铭记在心上才行。临症时要结合脉象,多运用,多练习,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而且当你将望诊运用习惯后,你自己会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自己的望诊思路和体系。有的医生偏于望面色,而有的则偏于望眼,有的直接望掌纹,不论哪一种,只要你深入进去,系统化,都可以做到望而知之,不必过于贪多而泛,否则……”太爷的话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

自打开年来,太爷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常常说几句话就咳得喘不过来。看病人的时间少了许多。他总是自嘲说自己老了,要被阎王爷请去喝酒了。但不管精神再怎么不济,太爷仍然每天抽空给我讲些医学道理。看着太爷日渐消瘦的脸,真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尽早掌握太爷所教给自己的东西,能让太爷恢复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5: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的医学道理,太爷总是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当初的我并不明白为什么太爷有时候那么罗嗦。但时至今日,再想起太爷所强调的东西才知道太爷是有道理的。比如望诊,虽然在大学课程中关于望诊的内容并不多,但在图书馆看到许多关于望诊的书,往往厚厚的一本,极尽详细。想想太爷所说过的,医家各有偏重,不论哪一种,只要你深入进去,系统化,都可以做到望而知之。而做为医者,我们更重要的是习人之所长,丰富自己,成就自己的体系,治病救人才是目的。不可偏离本意。

太爷喝了一口凉茶,缓了一缓接着说:“东娃子,在望诊中,前辈总结过一些特殊的情况,我慢慢讲给你听,你可要记住,在以后看病的时候对照着使用。第一:小儿鼻根处出现青筋显露,表现肠道有病,而青筋颜色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加深。第二:成人面颊部出现暗红色,发紫,多有心脏疾患。第三、指甲出现如瓦楞状条纹,反应肝脏供血不足。第四……”太爷一口气讲了二三十个,我一边听,一边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虽然有许多字不会写,但我都用拼音标注了。太爷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我抬起头来看着太爷清瘦的脸,两颊暗红色,发紫,我心中一惊,难道太爷心脏有病?这该怎么办?

正当我走神时,太爷突然咳声顿止,双目紧闭,脸色青紫,随后太爷身体一倾,倒在我身上,我非常害怕,我马上抓着太爷的手腕切脉,脉细弱,夹有滑数之象,我一边大声喊我母亲,一边飞快的思考。

滑数为痰为热,脉细弱为气虚。太爷常年抽烟,是不是一口热痰卡在喉间,咽不下,又无力吐出,如何是好?
黄痰属阳,当以阴药治疗。可那来得及弄药。这时我母亲正好赶过来。她在井边洗衣服,听到我的叫声后过来的。看到母亲手上的水,我立即想到,借井水之寒凉来治疗热痰之粘稠,也符合以阴治阳,于是让母亲去取碗井水来。

水放在太爷嘴边,吸了一小口,接着是一大口,再接着是太爷长舒一口气!一会后太爷吐了将近半碗粘痰。
太爷醒来后看着我说:“我老了。身体已经很虚弱了,连一口粘痰都吐不出来了!”神情极度沮丧。

我说太爷,你不老,你才95岁,你说过要活一百岁的!母亲看了看太爷,对我说,这些年太爷教你学医,身体累坏了!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太爷给了我一本他写的《望诊技巧》,我自己边看边背,没有再缠着太爷讲解了。
有一天,二婶突然来找我,说吃了几天辣椒,眼睛出血了,我抬头一看,见二婶左眼白睛部分红红的,成血眼了。二婶问我有没有办法。我想起《望诊技巧》上说:“双目肝开窍,白睛肺为先”,二婶的病当从清肝肺热毒来治疗,此病属阳,当用属阴之寒凉药,我一边思索,一边回头看药柜。黄芩、黄柏、苦参……桑叶!对,就用桑叶,记得很早前太爷就给我讲过桑叶清肝肺之火,还有止血作用。于是我给二婶抓了两把桑叶让她泡茶喝,二婶却伸手让我切脉,我笑道:“望而知之谓之神!放心喝吧”!第二天,看到二婶时,出血基本上全消了,二婶高兴地说我还有两下子,早些年也出现过,当时喝了一个星期的中药才好,想不到两把桑叶就这么好了!

太爷听到这件事情后,一直夸我,说我学医有悟性,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望诊技巧》上的东西我连一半都没想通,医学太深奥了,我只知道太爷传给我的是多么好的东西,而我却不会利用它!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翻开《望诊技巧》时,心中感慨万千,太爷没有通过系统学习,却能通过大自然的规律领悟出那么多医学道理真是不易,而现在的我,手里捧着《黄帝内经》,却有太多的不明白的地方,太爷啊,要是时光能倒流,我们祖孙两再在一起谈论望诊该多好。

时至今日,每当我运用桑叶治疗急性巩膜充血时,就会想起我的太爷,和他教我望诊时的情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9 08: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