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湛然常寂

15年假胃热狂饮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4 14: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 题目标为假胃热,我看明明是一个实热证,怎么会是假热呢。
发表于 2014/4/14 17: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根据什么定的假胃热呢 ?谁给你定的? 一个是胃火不降用白虎汤  一个是胆经相火不降小建中汤  条条大路通罗马  也可以用时方玉女煎
发表于 2014/4/14 17: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什么方子,石膏都应该是主药。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17: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健中汤原方及加减试N次,玉女煎太寒不行,类似的方子试过。
白虎汤倒没试过,一位医生好像说过,我胃太差不敢给我用。
发表于 2014/10/7 12: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氏养胃汤
发表于 2014/10/7 22: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舌苔:水滑,基本无苔,齿痕,侧裂,颜色淡。脉象不懂,“眼白血絲”不懂怎么分辨;
吃完就胃就难受(异物感),热,吐,也边吃边吐,吐完还想吃,要吃;
胃烧心泛酸、绞痛、痉挛就要暴饮暴食,然后吐,然后再吃,直到消停;邪的是右肋也烧心(及痉挛、绞痛),那个位置估计是肝胆十二指肠或胃幽门了。狂抠那个局域就大量呕气,但事先胃不觉得胀。
刚吃完的东西,吐出来自然没消化,烧心泛酸时吐出来也没消化,就是酸辣。
小便一般清、短、频;手脚冬天冷,夏天热难受;有时一支冷一支热;
失眠多梦,思虑不止,那么多年,精神萎靡;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三日服。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厚朴三物汤方
       厚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发表于 2014/10/15 17: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热极而生寒,用附子试试
发表于 2014/10/23 17: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方剂主治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食入口即吐者,胃虚客热痞满。

各家论述
1.《注解伤寒论》:食入口即吐,谓之寒格;更复吐下,则重虚而死,是更逆吐下。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通寒格。辛以散之,甘以缓之,干姜、人参之甘辛以补正气;苦以泄之,黄连、黄芩之苦以通寒格。
  2.《医方考》:中气既虚且寒,便恶谷气,故食入口即吐。入口即吐者,犹未下咽之谓也。用干姜之辛热,可以散寒;用人参之甘温,可以补虚;复用芩、连之苦寒者,所以假之从寒而通格也。
  3.《伤寒本旨》:食入口即吐者,阻在上脘,阴阳不相交通,故以干姜、芩、连寒热并用,通其阴阳,辛苦开泄以降浊;人参补正而升清,则中宫和而吐利可止矣。
  4.《伤寒论今释》:本方证,胃虽热而肠则寒,故芩、连与干姜并用,以其上热下寒,故入厥阴篇。
发表于 2014/10/24 08: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米粥滋养。
你那个胃就是吐得多了造成了,越吐越坏。可以少吃多餐。养胃养几个月再说。
发表于 2014/10/24 09: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附子理中丸试一下: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辅料为蜂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2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