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09|回复: 1

性躁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5 09: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
【病家误,性躁急,病有回机药须吃,药既相宜病自除,朝夕更医也不必。既效不可屡更】
今注
回机:回,回转;机,事物变更的迹象。这里指病情好转的征兆。
朝夕:早晨,晚上。这里指频繁。
浅说
病人急于治愈疾病,往往对药物治疗是否对证有所疑虑,而要求医生屡更方药,或另外延请医生,医生应该及早劝慰病人,认真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尽快解除病痛。
须知疾病一般有潜伏期,发展期,缓解期,修复期的演变过程。伤寒以六经为辨证纲领,温病以卫、气、营、血为辨证纲领,实质即有阶段可循。外感风寒的桂枝汤证,虽有“一服汗出病瘥”,而实际上,临床上的许多病,大都要一周左右才能治愈。《伤寒论》中常说的七日愈,六日愈,正是一周左右的病程。如果有痼疾,例如哮喘病人兼新感,外邪触发伏饮,要治疗得安,更须较长时日。而治愈痼疾则需累月经年。
疾病既有过程又有阶段,而各个阶段的治法也不尽相同。温邪在卫分当解表;在气分当清气;在腑当下之;入营则清营泄热;入血则凉血散血。一病数医,方药各有不同,乃是依据病情不同阶段而立法施方之结果。慢性病的病程长,且阶段过渡期限也不明显,故更换方药不似急性病频繁。有的疾病医生久治不愈,换个医生诊治可能短期治愈,视其方药也与前医大同小异,这是什么缘故呢?譬如木工凿孔,凿至九分而停,而另换一人便不费力气而完工。
然而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论何病,若正邪尚在相持阶段,可能病情有反复,如风湿病,有时服药后,正邪激争反而症状会加重;慢性肝病,有时虽治疗无误,但因病人调养不善,也可使病情加重。如此者,病人须信赖医生,因为病是否有回机,单凭病人的自我感觉与外观病情是不够的。例如伤寒或温病处于何阶段,所给药物是否与病机相宜,还须察舌诊脉,四诊合参,对此只有医生才能掌握,故病情有好转时,药要接服;病情有起伏,或尚未显露起色时,药也不宜停,这往往是病机好转或病情尚未稳定之象。为了不前功尽弃,病人要与医生尽可能合作,不必随意更换医生。一般而论,新换之医,一时难以掌握病人的素质和病变演变过程;倘遇庸医,不仔细了解病史,审察病情,妄投方药,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例如《冉雪峰医案》载治吕某温病,前医范某诊治,多日热不退,第十四日忽然烦乱如狂状,随即大汗淋漓,肢(厥肤冷,昏顿不知人,复延胡医会诊,竟处方理中地黄汤加减。幸又邀冉老会诊,冉老依据脉重按不绝,出入息匀,再参以病史,肯定了前医范某的治疗,诊断为温病战汗,为温病转关之着,嘱勿服药而汗自止,以后便用清养清补之法治愈。
下面着重谈谈如何谨守病机与治法,以应对病人的换方要求。
治急性病者,须法活机圆。伤寒六经次第相传,过一经转一境,温病则传变迅速。法随证变,即是法活。法虽活而须循規蹈距,切忌漫无定见而乱变。机圆者,心机圆活,即思路开阔,灵活遣方用药。具体言之,在谨守病机与治法的前提下,逐日考虑细则而出新方,以期恰合病机,缩短疗程。例如《张聿青医案》记载:张某温病发热谵语,前医诊为邪火內窜心包,叠进宣络开窍法未效。张氏接诊,据胸闷、咳不扬爽、苔腻脉滑等证象,认准为湿温病,首立清宣淡化法,神识即清。药既相宜,故二诊守前法参疏肺下气兼治咳。三诊仍守原法佐清宣透热。七日的诊案记录,始终以三仁汤化栽组方而“病自除”。如此者,方药虽变更而大治法未变更,正所谓“朝夕更医也不必”也。
治慢性疾病,不仅须谨守病机与治法,而且要守方守药。当然慢性杂病开始诊治阶段,须仔细探求病因病机,法随证转,方随法立,一般三五天更换,若是舌脉证象稍有转机,病机相对稳定,且较单纯,确诊无误之时,须坚守一方,服至几十剂或上百剂。当病接近痊愈,舌脉等证象明显好转时,再投善后的治法方药。如此者,守方尚易,守药最难。如果病人疑虑难以接受,或病情稍有变化,则以原方适当变换一二味药即可。这样一可守住原法,二可安慰病人的心情。
历代医家,谨守病机,守法守方,以治慢性病,疗效显著。例如清代名医谢映庐,治胡某脾阳不运,十余日不大便,疏方理中汤加半夏、厚朴、枳实,病人家属不悦,满想大黄、巴豆霜泻下通便,谢氏只得详细解释,认为胃气虚,运行迟,预料按证投剂,三五日大便可通。孰料至第五天,服完十剂药,仍然如故,病家急欲更医,谢氏恐怕前功尽弃,又苦劝坚持二日,终于以原方加半硫丸而大便始通。又例如《岳美中论医集》记载:一老中医治一肺痨病人,因兼有脾虚泄泻,故用培中治肺法,以六君子汤变换调治,服药一年而获愈。他在讲到这一病例时说:“治疗慢性病,除了先认识疾病的本质,然后辨证准确、遣方对路外,‘守方’要算是第一要着……十二个月治疗肺痨收到全功,在疗程上不算迟缓,如数日一改方,月余一易法,蹉跎失时,一回首二三年已成过去,而病情如故,或有因杂药滥投,更使病情加重,孰得孰失,孰迟孰速,不待辨析可以知道的。”
笔者曾接诊一个三岁女孩,患头面海绵状血管瘤,牵引眼球外突,西医建议将左眼球手术摘除,其母惧甚,遂遍访中医登门求治。余初诊时认为前医是病重药轻,故仍依其法,以清热解毒治之,投黄连、黄芩、栀子、银花、连翘、青箱子、菊花等味,换方三次,服药二十余剂,全无好转之机。后仔细辨得舌鲜赤无苔,唇红面赤,两眼外突,左侧尤甚,连同左边脸高肿,头左侧与后脑各生一个苹果般大的血瘤,按之柔软有波动感,西医屡次用针管抽取其中之血液,抽尽即平复,而后又鼓起如故。余辨此证为温邪侵入营血,立法解毒泻热,凉血散血,处方犀角地黄汤加味 :土茯苓30克、银花15克、桑叶6克、菊花6克、蝉衣3克、生地9克、玄参9克、赤芍9克、丹皮9克、桃仁9克、红花3克、车前仁6克、青箱子6克、夏枯草6克、草决明9克、珍珠母15克、羚羊角1克、犀角1克。服此方十多剂之后,红肿似有消退之机,于是守方不变,令病儿连续服至三百多剂,便逐渐康复。追访十三年,未有其他不适。此病之获愈,关键在于病家守方守药长期喂服。正如古人所说:“无急效,无近期,纾徐从容,不劳而病自愈。”“不劳”者,不变更也!
(马有煜  景洪贵)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
                                    《医中百误歌浅说》 主编 马有度
                                                      编写 马有度 郑家本 熊永厚 冯涤尘 包明儒 马有煜(益民老人)
本书对清代医学家程钟龄《医学心悟》中“医中百误歌”进行注释、语译后,再据每首歌诀的中心大意加以论述和阐发。全书内容包括医家误、病家误、旁人误、药中误、煎药误几个方面,书中设原文、今注、语译、浅说几项,其中,浅说为全书重点。在“浅说”项下,作者不但联系古今医家的见解,而且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系统论述原歌诀的内容,同时还列举失误的实例和成功的案例,既分析失误的原因,又介绍正确的做法及有关的基本知识。
全书采取随笔体裁,援古以证今,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书,立足于说明与应用,可补偏救弊,发蒙解惑,医家病家皆可共赏,对于初涉中医临床的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2 1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