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418|回复: 7

冲气上逆导致胃闷纳差治法举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0 00: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胃病多与肝、肾有关。常遇中、老年人胃闷胀纳差,不食则饥,食则胃闷胀。今举一例。
街坊潘叔母亲,年91岁。持续低烧,胃闷胀、纳差、便艰。输液多日,未见稍效。
四诊合参,断为冲气上逆兼宗气下陷,重点在于冲气上逆。
处以:党参20克、玉竹10克、甘松6克、川厚朴3克(独包后下)、熟地30克、山萸肉20克、肉苁蓉20克、黑附子3克、茯苓10克(捣细)、锁阳15克、柏子仁12克(捣细)、鹿角霜12克(捣细)、巴戟天10克、炒狗脊10克、生鸡内金6克(捣细),三剂。
数天后问潘淑,言母亲已愈。嘱可以多服。
老人家虽已91高龄,思维清晰,朴实和善,耳不聋,眼不花,尚能穿针引线,力所能及常作家务,令我敬佩。祝老人家晚年幸福健康。
附按:1、冲气上逆之证极多,如类中风,今仅论及胃闷纳差。
          2、此处不用半夏、代赭石,皆因患者兼见宗气下陷;不用桂枝,因当今桂枝质次;厚朴虽有破气之弊,少用则通阳;此证持续低烧,有火不归元之嫌,如何仍用鹿角霜、巴戟天、狗脊动阳之品?火不归元,非不归元,实后援不足、输送乏力也!世俗均知治火不归元当重用熟地峻补阴分、以附子温阳,独不虑附子乃壮火动阳极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0: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白芍引姜、附之热趋下焦,为温阳法,为引火归元常法。此则因生白芍阴寒,与纳差不利,故不用,而采用助阳之法。
发表于 2014/11/21 15: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含金量很高的好贴。
发表于 2014/11/22 19: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先生,如何看得为冲气上逆?
发表于 2014/11/22 20: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先生,宗气下陷,可否用黄芪?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21: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jiaojunjie 发表于 2014/11/22 19:57
请教先生,如何看得为冲气上逆?

建议多读《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关于大气下陷、冲气上逆、火不归元方面的论述。
发表于 2014/11/26 17:4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与肝肾气滞 湿热瘀 有关系吗 这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8 0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