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qwer1wyq

简简单单学中医(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1 12: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挺好,准备转载走,让更多人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简单单学中医之十八———五藏的族群(上)
水蒸气蒸腾到天上,化作了云,然后变成了雨,雨落到了江里,变得宽广浩荡,落到了湖里,变得委婉宁静,落到了小河,变得轻快柔和,落到了大海,变得辽阔厚重,外在表现虽然不一样,但它们水的特性依然是一样的。
五行对应的生长化收藏这五种气,应于人身而化作五脏,肝心脾肺肾就是这五种气在人身的外化。这五脏又像五个族群,各自生化繁衍,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势力范围。
肝者,“干”也,表示肝秉木气而生,这团生气如同从土中生长的幼苗,要从黑暗中突破,必须克服重重的困难,外表看似柔弱,内里却充满力量,尚书言:木曰曲直。“曲”是他的“体”,或者是他的现状和外在,“直”是他的“用”,或者是他的志向和目标,生机就是在这种一曲一直中得以壮大。
表现在味道上,就是酸味,大家尝尝醋什么味道,有没有一种向里收缩的感觉?所以,好多水果没成熟时多是酸涩的,正是这种酸涩中才凝聚着大量的能量,同时酸中还有一种针刺般的刺激味道,这种通达的味道就是辛味,因此,治疗肝气郁结的疾病,要酸辛并用,酸滋其体,辛畅其用。
这种“蜷缩而有力的气”又化出了人体的“筋”,肌肉、筋腱都应该属于筋的范畴,所以,内经言:(肝)在变动为握。就是说生发的气机受到干扰,通常表现为蜷缩的状态,这个握不仅是手的握,凡是经脉的紧张、抽搐、蜷缩都是“握”的范畴,推广一下,人体的运动离不开肌肉屈伸,因此,与运动有关的都与肝有关,现在好多稀奇古怪的病症,如肌无力、渐冻人、肌肉溶解等等,都可以从肝上去找原因。
这股气向上升腾,开窍于目,其实五脏六腑的精华都上注于目,之所以归于肝,因为目能开能合,闭上时包含着能量,睁开时神光外露,与肝的特性相应。
肝之志为怒,“怒”字上边为“奴”下边为“心”,“奴的心”是什么状态呢?没有人愿做奴隶,遭受压迫,没有自由,表面恭顺,内心则希望挣脱压迫和束缚,这种压抑而蕴含的力量不就是肝的特点吗?所以,肝气喜舒达,一旦压抑不遂,气强者变为怒火,四处攻冲,向上则怒发冲冠,头晕头疼,向下则可能腹痛、呕吐。气弱者则压制了生机,演变成抑郁证之类。
应于颜色则为苍(青),就是有点发黑的绿色,厚重中透着生机。
当肝气突破了束缚,这种畅达开放的气变化为心,如果肝是开疆破土的将军,那么心就是巩固阵地扩大战果的后续部队,小苗已经出土,心来开枝散叶。
“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这个脉的范围应该比较广,经脉、血管、神经,凡是充养、敷布全身的网络都可以归到“脉”的范畴,它们都是心的布散之气的外在体现。
“心生血”,这股开散的心气,变化为“血”,中医的气血概念是从气的角度说的,这个血不是我们通常说的血液,这个“血”是相对“气”来说的,范围很广,不仅仅包括我们通常说的血液,凡是脉管里流动的营养周身的偏于阴性液态的都可以算是“血”。
心气蒸腾开窍于舌,舌是面部最灵活的器官,活泼灵动的特性与心的开张之气相应。“在志为喜”,喜悦是种什么状态?想做的事成功了,内心满足,自然生出的畅达之气。
心气表现在味道上是“苦”,这个苦可能不太好理解,其实,它是肝气冲破阻碍时的一种爆发,这个苦是开、是破,就像用放大镜点燃一张纸,烤啊烤啊,温度达到临界点时,噗地一声,就着了,这个苦就是临界点的味道。
表现在颜色上,就是红色,热烈而奔放……

发表于 2015/12/31 14: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位民間醫,你對中醫藥了解的還真少,學中醫藥是不簡單,學傳統醫藥學治好病則是更難。不用說學中醫針灸/中藥/中醫診斷/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背誦運用,就一本"傷寒雜病論"書,你能用二十年看懂,寫篇前無所有見解的論文,或能什么病都能給治好。已經就不錯了,是簡單嗎?二十年哪!這是得有決心,有毅力和愛好心及背景條件才能學好。你這么輕視中醫藥,一生是難學好.你用這種淺顯例子來講述中醫(基礎)是不是在做誤人弟子之事呢?  民間醫  傳統醫忠辰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08: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wd666 发表于 2015/12/31 14:20
這位民間醫,你對中醫藥了解的還真少,學中醫藥是不簡單,學傳統醫藥學治好病則是更難。不用說學中醫針灸/中 ...

简简单单学中医不等于说学中医简单,只是让大家用一种简单直接的思维方法来理解中医,真正的道理向来都是简单而直接,我的文章只是给初学者的一块敲门砖,让他们从一个比较容易角度走进中医之门,真正登堂入室还需要他们去不断学习和体悟,我写的如果有违背中医医理的地方,还请老先生批评指正。
发表于 2016/1/1 20: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讲得好!继续.
发表于 2016/1/1 20: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肝着敢也,人在大怒时什么都不怕.
发表于 2016/1/1 2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蜷缩而有力的气",讲得很好.人生出来,小手是握着的,气力也谁着年令而增长;人去世时,手是张开的,此时已没有蜷缩而有力的气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3 11: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简单单学中医之十九———五藏的族群(中)
有人说,地球就是一所学校,我们带着愿望而来,来到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体会善与恶、美与丑,学习爱与慈悲,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却始终没能合格毕业,原因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里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的本心,执着于这个有形的“小我”,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去伤害他人、伤害自然。浓重的雾霾、板结的土地、肮脏的河流、污染的水源、灭绝的物种,我们是否要把自己和地球逼上绝路?
心的扩张要有一个限度,不能一直肆无忌惮下去,是时候用“脾”来思考一下了,停止我们的疯狂和躁动,把能量收回来,找回自己、找回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修正我们的内心和行为,也许这样,人类还有重生的希望。
脾就是这样一种缓和之气,在你冒进时给你踩刹车,在你劲急时给你舒缓,在你闭塞沉闷时给你松动和希望,他是包容、含纳和承载,也是柔和、舒缓、和愉悦。我们常说某人脾气好,就是这种缓和之气比较好。
“脾主肉”,这个肉不是肌肉,而是脂肪,涵容、包裹着身体的骨骼、筋脉,充分体现了这种宽缓、包容的气。
脾开窍于口,口是摄取食物的器官,有含容、包纳的特点,同时包裹着舌,防止它“冒进”。望诊中常通过看嘴唇的厚薄、颜色来判断脾胃的强弱。
脾在志为思,思考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安静下来,在一种平缓、安定的条件下,你才能很好地思考,很难想象你在跑步运动中会有一个好的思路。
表现在味道上是甘,这个甘不应该是我们吃糖的那种甜,而应该是一种比较平淡柔和、淡淡的一种甜味,就像五谷的味道,甘淡平和。“在色为黄”,黄色既不热烈,也不清冷,既不压抑,也不躁动,给人一种平和厚重的感觉。

发表于 2016/1/4 13: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讲得好!
发表于 2016/1/5 15: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已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6 1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