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31|回复: 4

农耕文明催生阴阳五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4 09: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5/12/14 09:44 编辑

                                              农耕文明亟需阴阳五行理论
                         农耕文明催生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的起源
       现在一般谈论阴阳五行,绝大多数都是在用中医中药看病或相关的话题才会提到它,对于它的认识也仅限于中医的应用上。但是,作为我们祖先观察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用今天的话说,认识世界的一种哲学的工具,还真不是这样简单。
      首先是其诞生的背景,是人类已经进化到渴望认识自我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代。在大约公元前1000余年前(实际上在我国要更早得多)到公元纪年的这一千多年间,人类不断地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类比、推理,先后诞生了许多关于物质世界和人类起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等许多假说。在欧洲产生了四元素说,认为自然界是由“气、水、火、土”四种元素构成,印度则产生了世界是由“四大”——地、水、火、风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这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背景,在我国古代还有一个有别于世界的自己的历史背景,这就是已经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和文化。最迟到有文献记载的战国时代,就有了关于包括人类在内的物质世界是一体的世界观——人与自然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注意不是元素)的物质相互转化(注意不是结构)而成。因而五种属性究竟以何种物质形态显形,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转化,就成为迥然有别于“四元素”和“四大”的哲学和日常应用的概念 ,以致对于后代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如今,不只是中医学还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乃至治国为政的理念。
      农业的发展发达,人与自然的关系亟需一种理论来说明
      需要是最好的老师。任何思想都不会凭空产生。谁都不能否认,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最为发达完善的国度,这个特点,不但在当时具有独特的世界性意义,即使对于今天的后世,也是影响深远,以致一谈到我们民族性的时候,或褒或贬,都要说我们是传统农业大国。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农业的发展完善,我国古代形成了最完善的农业历法和农业技术及其相关的手工业技术,发展出了最为完善的社会组织及其相关的礼制文化,成为周边游牧民族暗夜里的一盏明灯。这样的社会和文化,必定需要更高层次的哲学思想加以指导,而阴阳五行的宇宙观和自然观足可担当这样的重任。而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在农业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完善中,也在发展和成熟,那么阴阳五行的思想也一定是在农业生产和人与自然的认知活动中应运而生的。
      可以这样设想:古人在生产生活中,观察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自然的四季变换,风霜雨雪,旱涝冰雹,动物的繁衍生息,植物、农作物的生、长、成、败,自身的生老病死,饮食男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等,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在不断的认知与探索中,渐渐的,一种思想逐渐产生并成熟了。首先,无论你如何虔诚的礼敬各种神祇,如果你不去亲手去劳作,或指挥他人劳作,那么,你就不可能获得温饱。即使明知你的或他人的劳作是徒劳的,你也必须去做,这就是尽人事而听天命。由是在蓝天白云下,黄土地上的劳作换来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的生机;绿色的生命在蓝天白云、日月雨露的滋养下,一派金色的丰收景象,引来了劳作者和家人以及部落头领的欢颜。季节的转换,作物的盛衰,颜色的更迭,年复一年:
      指导农业的历法出现了;
      农业技术渐趋成熟了;
      人力天成的思想产生了;
      阴阳互生、转化的哲理萌生了。
      黄土地上的劳作,这不就是尽人事吗?
      一青一黄的转变,这不就是任天命吗?
      这阳不就是那顶头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吗?
      这阴不就是大地之母的黄色和绿色吗?
      前半年是青蓝色的天父和黄色地母的结合,这后半年不就是青蓝色的天父和绿色地母的结合?
      再观日月星辰、山川海陆、沧海桑田、人事代谢... ...“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说。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阴阳学说的物理模型,或者说原版,就是宇宙中无处不在,物质层次无处不在的温度及其变化的结果——寒和热!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4 09: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5/12/15 10:02 编辑

      
      老子曾是周王室的守藏吏,掌管王室的图书。丰富的图书资料,让他有机会阅读到普通人包括王室贵族也难得一见的大量上古时代的珍贵文献。他早就应该见到过那些传说中最早的河图洛书这样的神秘符号。其实老子还是这些顶尖思想的迟到者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则”什么呢?无疑,阴阳五行就是以它为思想蓝本而创制的。(后边会有专章解读这个千古之谜)
      我们的世代神话(比如“嫘祖履跡”、“玄鸟生商”、“群鸟覆弃”等)不同于西方的祖先起源神话,都是有着史料可察的,如上边的河图洛书神话。《史记》还说文王拘于羑里而作《周易》。现在我们知道《易》卜辞中的各种史事都是商代的生活记录,属于殷商文献。周之所以能取代商人,成就八百年的王业,主要是因为他八九百年前的祖先弃的功业(史料说文王的父亲古公亶父是弃的三十二世孙)。因为弃出色的农业天才,使弃自己及后代既世代居于国家农业部长的高位,也因农兴盛了居住在岐山周原的周部族,直至文王武王两代乘商纣王的无道,推翻商的统治,建立周朝。文王之所以能够演商《易》为《周易》,创制文王八卦(也称为后天八卦,土枢四相的脾土派中医就是以它为理论核心。相对的先天八卦,按照木、火、土、金、水的相生顺序,演绎出后代主流的《黄帝内经》、《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药》及其顶尖的五运六气学说),也是其积累近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应该说在周先祖弃之前5000——7000年前就开始了这种积累,见附文)的生产技术经验和思想的大总结。在他之前传说久远的《河图》与《洛书》,到他手里也就更为明晰了,五行思想也最后成熟了(后天八卦图为证)。
      在生产实践中,古人(直接定为弃和他的后代子孙们都嫌晚了,看贾湖文化遗址的出土就知道了,见附文)注意到人和动物与植物的异同。同时,阴阳思想的产生,也助力催生了五行思想的问世。《史记》说,弃“相度地宜,以树五谷”。五谷的树艺,或者说植物的生长,究竟需要哪些条件,这是一个农人,尤其是农业部长要掌握的问题。经验是世代积累的,接下来自然就是“相度地宜”了:哪里适合种粟,哪里适合种植麦稻,哪里适合植桑养蚕等等。现在我们是清楚地知道:
      水、土、肥、光照、人工是作物生长的必备五大要素,这显而易见的五个要素,除去人工,加进作物本身,其中四个不就是所有自然植物赖以生长的必要条件吗(有了“四”的味道哈)?至于人工,那是“作物”的另一个人事条件,不是所有植物都必须的。要想搞清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先弄懂(那个时代的古人是最善于冥想的)人类驯化的农作物再说自然的问题——
      水、土、肥、光照、植物!把“肥”换成“金”,把“光照”换成“火”,把植物换成“木”,水、火、木、金、土(注意顺序),这不就是五行吗?不要说古人有没有施肥的技术和概念,注意这个地理名词“陇”的来历:《康熙字典》陇(隴):通“垄”。田埂 ;席陇亩而荫庇。――《战国策·赵策三》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史记·项羽本纪赞》 ;又如:陇邱(田垄;土丘);陇亩(田野,田亩) 。又作为地名用字,陇,即今天的甘肃省的别称,与耕田垄作(抗旱、抗涝、保墒,便于施肥、灭草)——相关。据说欧洲直到上世纪初还是平播作物,而我们至少有3000年的垄耕的历史了。施肥以增加产量,应该是更早到近万年的历史才合理——家畜肥堆处草木茂盛,怕是从有农作开始就注意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4 09: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5/12/14 21:12 编辑


       我们不得不敬佩古人在抽象思维方面的高度概括力,其中“金”这个条件的认知,竟然完全符合植物营养学:
      植物从根部吸收的除去水以外的物质,包括氮素,不都是叫做矿物质的“金”吗?现在已知,人体总共需要70余种化学元素,除了碳之外,其余都是作物从大地吸收而来,其中有众多的金属,即使完全不属于“金”的氮素“铵”(现代化学传入后创造的汉字),这个中文字里的“金”字边可不是随便加上去的,而是化合态的铵根离子,在化学性质上完全显现的是金属的特性!
      水、火、木、金、土,除去人之外的这五大元素,加上阴阳(其物理模型为温度)加以统辖,促动和控制着五者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不就是整个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吗?还需要其他吗?证据呢?
      老子不是说“三生万物”吗?三何以生万物?你是不是以为这句话是虚的,是虚头巴脑,玄之又玄的?
      还是这五行,在地球这个小宇宙中,其实只需要有水(溶金。海水中几乎地球上所有的化学元素都可以找到,而生命又是起源于海洋)、火(阳光)、土(含金)三行即可生出万物来。而这种认识,还是来自对于农作物的深入观察,体察得来,不然我也绝不会说,我们的一切社会文化、风习、民族心理到社会制度都必须用农耕文明文化来解释。
      中国不是有“三才”说吗?三才共有两说,其一就是这水、火、土,谓之“三材”,即构物的三种材料,有了三材,是不是万物皆可成?只是这里的水火两材,在古代一般是不用买卖的,即只有买东西没有说买南北的。这不就是相当于用更为高效的“三才”代替四元素说来解释世界的物质现象吗?看!我们的老祖宗更是聪明的将其归纳为“三”就完成了西方和印度人“四”的使命!哪个更具智慧?
      还没完,三原色说,不是楞将108种化学元素概括为三种吗?所有的元素发出的谱线光色最终都可用三原色调制出来,这不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三生万物”吗?
      今天我们坐在家里,看着彩色的电视荧屏,每家电视台还未开始播出时的那个红、绿、蓝三色的圆圈,正是在告诉我们,彩电的工作原理就是这个圆圈中的三色小圆点像素的不同比例的组合,按照输送来的数字电信号,调取不同数量的三色像素,使之出现在屏幕的各个不同的部位,再加上电信号处理的明亮度等,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一个繁复无比的人类生活场景,有声有色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而且是有图有声,像真人在眼前一样不断运动着,这不就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三生万物”吗?“一生二”已经有了着落——温度与寒热,就是阴阳的原版,“三生万物”不是也落到了实处?由此,阴阳五行还是那么“玄虚”而没谱吗?
      还没完,人体周身的动脉除了解剖部位的不同,就凭着那行于浅表的三指宽的一段,就可以洞察人体的风云变幻,健康疾病,而且绝不输于任何精密的诊疗仪器!
      用五行,或者我们像今天的科学一样,用108种元素去认识自然吗?多一个,没必要(在那个时代)。气象也许可算第六个,但相度地宜就包括了气候问题。少一个,不行!比如“木”。少了它,您以为会发生什么?现成的例子在那摆着。
      就这样,阴阳五行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诞生了,用它,直接的可以解释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和要素,抽象出来却可以解释整个宇宙,这就是阴阳五行说的哲学意义所在,明白了以上道理,五行的理论价值还是那么不靠谱,玄虚,还那么朴素吗?至于如何运用五行解释宇宙自然、认识自然, 本人将要有专文《五行说木》等文加以展开。
      其实本人的写作初衷是在探求阴阳五行何以能够解释人的生理病理药理问题,它是否有道理,站得住脚,换句话说是否科学,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个五行能否完满地解释植物——作物的生理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4 09: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5/12/14 12:45 编辑

       我们不得不敬佩古人在抽象思维方面的高度概括力,其中“金”这个条件的认知,竟然完全符合植物营养学:
      植物从根部吸收的除去水以外的物质,包括氮素,不都是叫做矿物质的“金”吗?现在已知,人体总共需要70余种化学元素,除了碳之外,其余都是作物从大地吸收而来,其中有众多的金属,即使完全不属于“金”的氮素“铵”(现代化学传入后创造的汉字),这个中文字里的“金”字边可不是随便加上去的,而是化合态的铵根离子,在化学性质上完全显现的是金属的特性!
      水、火、木、金、土,除去人之外的这五大元素,加上阴阳(其物理模型为温度)加以统辖,促动和控制着五者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不就是整个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吗?还需要其他吗?证据呢?
      老子不是说“三生万物”吗?三何以生万物?你是不是以为这句话是虚的,是虚头巴脑,玄之又玄的?
      还是这五行,在地球这个小宇宙中,其实只需要有水(溶金。海水中几乎地球上所有的化学元素都可以找到,而生命又是起源于海洋)、火(阳光)、土(含金)三行即可生出万物来。而这种认识,还是来自对于农作物的深入观察,体察得来,不然我也绝不会说,我们的一切社会文化、风习、民族心理到社会制度都必须用农耕文明文化来解释。
      中国不是有“三才”说吗?三才共有两说,其一就是这水、火、土,谓之“三材”,即构物的三种材料,有了三材,是不是万物皆可成?只是这里的水火两材,在古代一般是不用买卖的,即只有买东西没有说买南北的。这不就是相当于用更为高效的“三才”代替四元素说来解释世界的物质现象吗?看!我们的老祖宗更是聪明的将其归纳为“三”就完成了西方和印度人“四”的使命!哪个更具智慧?
      还没完,三原色说,不是楞将108种化学元素概括为三种吗?所有的元素发出的谱线光色最终都可用三原色调制出来,这不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三生万物”吗?
      今天我们坐在家里,看着彩色的电视荧屏,每家电视台还未开始播出时的那个红、绿、蓝三色的圆圈,正是在告诉我们,彩电的工作原理就是这个圆圈中的三色小圆点像素的不同比例的组合,按照输送来的数字电信号,调取不同数量的三色像素,使之出现在屏幕的各个不同的部位,再加上电信号处理的明亮度等,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一个繁复无比的人类生活场景,有声有色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而且是有图有声,像真人在眼前一样不断运动着,这不就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三生万物”吗?“一生二”已经有了着落——温度与寒热,就是阴阳的原版,“三生万物”不是也落到了实处?由此,阴阳五行还是那么“玄虚”而没谱吗?
      还没完,人体周身的动脉除了解剖部位的不同,就凭着那行于浅表的三指宽的一段,就可以洞察人体的风云变幻,健康疾病,而且绝不输于任何精密的诊疗仪器!
      用五行,或者我们像今天的科学一样,用108种元素去认识自然吗?多一个,没必要(在那个时代)。气象也许可算第六个,但相度地宜就包括了气候问题。少一个,不行!比如“木”。少了它,您以为会发生什么?现成的例子在那摆着。
      就这样,阴阳五行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诞生了,用它,直接的可以解释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和要素,抽象出来却可以解释整个宇宙,这就是阴阳五行说的哲学意义所在,明白了以上道理,五行的理论价值还是那么不靠谱,玄虚,还那么朴素吗?至于如何运用五行解释宇宙自然、认识自然, 本人将要有专文《五行说木》等文加以展开。
      其实本人的写作初衷是在探求阴阳五行何以能够解释人的生理病理药理问题,它是否有道理,站得住脚,换句话说是否科学,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个五行能否完满地解释植物——作物的生理问题。
发表于 2016/1/23 22: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五行的研究有见地。
我也相信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学说来自于最早的农业实践中,是古代学者对实践中五行感受的提炼和总结。后来才用于中医治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8 13: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