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28|回复: 4

伤寒论秋温即长夏之伤于湿秋乃病温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7 19: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ongbin 于 2016/3/17 19:43 编辑

关于长夏,先看本人前贴《内经长夏之谜》,里面提出了长夏即申月立秋后五日也。现在从《伤寒论》关于秋温的论述也能够佐证此观点。
《伤寒论》”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此处太阴非太阴经脉,乃时间也。《素问脉解篇》“太阴者也,七月”。依照伤寒斗历:立秋七月节斗指坤。坤乃未申之交。乃五行水土之长生,立秋前十八日乃己土旺属于夏,立秋后有五日湿土长生,,此五日即人们莫衷一是的长夏也,禄命节气深浅歌云“立秋坤土五朝存”。夏之本气为暑热,长夏本气为湿。湿土脾脏为己土,在坤得五日长生,其气不强,若在立秋前属未月乃湿土帝旺时则病为伤湿也。而此时若伤湿不即病则伏到秋燥之时,燥气激发伏湿则为秋温。所谓秋燥乃秋分后,故而伤寒疾病都有严格节气分界,并不是随便指为某某病也。
《伤寒论伤寒例》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前医喻嘉言认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秋伤于湿”有误,提出一个《秋燥论》。对此,清代医家雷丰在《时病论》中作了详细的解释。呜呼,古之医道非不传也,乃后学之人不思故也。

发表于 2016/3/23 20: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些理论的东西,还是尽量少纠结,要重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果园 发表于 2016/3/23 20:36
我觉得这些理论的东西,还是尽量少纠结,要重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没有理论指导的那叫实验。有理论指导的叫实践。你拿病人做实验吗?庸医都这样做的
发表于 2016/3/23 21: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yongbin 发表于 2016/3/23 20:55
没有理论指导的那叫实验。有理论指导的叫实践。你拿病人做实验吗?庸医都这样做的

楼主觉得秋温一般都有哪些临床症状,该用什么方子
发表于 2016/3/23 22: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本上的方子 病秋温,其气在中,发热口渴,腹中热痛。下利便脓血,脉大而短涩,
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主之;不便脓血者,白虎汤主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7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