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想一想

[转载]《四圣心源》译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1: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肺痈根原
  [原文]肺痈者,湿热之郁蒸也。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气滞痰生,胸膈瘀塞,湿郁为热,淫泆熏蒸,浊瘀臭败,腐而为脓。始萌尚可救药,脓成肺败则死。此缘湿旺肺郁,风闭皮毛,卫气收敛,营郁为热,热邪内闭,蒸其痰涎,而化痈脓故也。
  盖风中于表,则腠理疏泄而汗出,热蒸于里,则经阳遏闭而恶寒。卫阳外敛,呼气有出而不入,营阴内遏,吸气有入而不出,营卫不交,风热兼作,风邪外伤其皮毛。
  皮毛者,肺之合也。湿土郁满,肺气不降,而风袭皮毛,泄其卫气。卫气愈泄而愈敛,皮毛始开而终闭,肺气壅塞,内外不得泄路,痞闷喘促,痰嗽弥增,口干咽燥,而不作渴。少饮汤水,则津液沸腾,多吐浊沫。热邪内伤其津血,津血与痰涎郁蒸,腐化脓秽,吐如米粥。久而肺脏溃烂,是以死也。
  病生肺部,而根原于胃逆,其胸膈之痛,则是胆木之邪。以胃土不降,肺胆俱无下行之路,胆以甲木而化相火,甲木克戊土,则膈上作疼,相火刑辛金,则胸中生热。是宜并治其标本也。
  【翻译】肺痈,湿热的凝聚和蒸腾。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气滞痰生,胸膈瘀塞,湿郁为热,淫乱熏蒸,浊瘀臭败,腐而为脓。开始发作为还可救药,成脓肺气衰败则死。这是因为湿旺肺郁,风闭皮毛,卫气收敛,营郁为热,热邪内闭,蒸其痰涎,而化痈脓的原因。
  中风在体表,则皮肤、肌肉的纹理疏泄而汗出,热蒸于里,则经阳遏闭而怕冷。卫阳外敛,呼气有出而不入,营阴内遏,吸气有入而不出,营卫不交,风热同时发作,风邪外伤其皮毛。
  皮毛,肺主皮毛。湿土郁满,肺气不降,而风袭击皮毛,泄其卫气。卫气愈泄而愈敛,皮毛始开而终闭,肺气堵塞,内外不得排泄的路,气闷气喘,痰嗽更加厉害,口干咽燥,但不感觉渴。少饮汤水,则津液沸腾,多吐污浊的唾沫。热邪内伤其津血,津血与痰涎凝聚和蒸腾,腐化脓秽,吐如米粥。时间长久肺脏溃烂,所以死亡。
  病生在肺部,但根原在于胃逆,病人胸膈的痛,则是胆木的邪气。因为胃土不降,肺胆都无下行的通路,胆以甲木而化相火,甲木克戊土,则膈上发作疼痛,相火克制辛金,则胸中产生热。适宜一块治疗标和本(标本兼治)。
  [原文]苏叶橘甘桔汤
  苏叶三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杏仁三钱 茯苓三钱 贝母三钱 橘皮三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胃逆胸满重,加半夏。
  肺痈,胸膈湿热,郁蒸痰涎,而化痈脓。痰盛宜逐,脓成当泻,胶痰堵塞,以甘遂葶苈之属驱之,脓血腐瘀,以丹皮桃仁之类排之。
  剧者用仲景二白散,吐下脓秽,以救脏真,胜于养痈遗害者也。
  【翻译】苏叶橘甘桔汤
  苏叶11克 甘草7克 桔梗11克 杏仁11克 茯苓11克 贝母11克 橘皮11克 生姜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胃逆胸满重的病,加半夏。
  肺痈,胸膈湿热,郁蒸痰涎,而化痈脓。痰盛宜逐,脓成当泻,胶痰堵塞,用甘遂、葶苈等种类药物驱逐散痰,脓血腐瘀,用丹皮、桃仁之类排除。
  严重的用仲景的二白散,吐下脓秽,以救脏真,胜过养痈遗留后患的。
  [原文]二白散
  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炒,研如脂
  为末,饮服半钱匕,虚者减之。
  脓在膈上当吐,则膈下则泄。下多,饮冷水一杯,则止。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炒黄,研,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水三杯,煮枣,取二杯,去枣,入葶苈,煮取一杯,顿服。
  脓未成则痰下,脓已成则脓下。
  【翻译】二白散
  桔梗1.3克 贝母1.3克 巴豆(去皮,炒,研如脂为末)0.4克 饮服半钱匕,虚的减少。
  脓在膈上应当吐,在膈下则泄下。下多,饮冷水一杯,则止。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炒黄,研,弹子大) 大枣12枚
  水三杯,煮枣,取二杯,去枣,入葶苈,煮取一杯,顿服(一次较快地将药物服完)。
  脓未成则痰下,脓已成则脓下。
  {解读}肺痈,中医病名。肺部发生的痈疡。证见发热振寒,咳嗽,胸痛,气急,甚则咳喘不得平卧,吐出腥臭脓性粘痰,或咳吐脓血等。本病与肺脓疡、肺坏疽等相似。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和吐痰腥臭,甚则咳吐脓血为特征。西医的肺脓肿、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均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1: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圣心源 卷六
  杂病解中
腹痛根原
  [原文]腹痛者,土湿而木贼之也。乙木升于己土,甲木降于戊土,肝脾左旋,胆胃右转,土气回运而木气条达,故不痛也。水寒土湿,脾气陷而胃气逆,肝胆郁遏,是以痛作。
  盖乙木上升,是为枝叶,甲木下降,是为根本。脾陷则乙木之枝叶不能上发,横塞地下,而克己土,故痛在少腹;胃逆则甲木之根本不能下培,盘郁地上,而克戊土,故痛在心胸。肝胆之经,旁循胁肋,左右并行,而三阳之病,则外归于经,三阴之病,则内归于脏。以阴盛于内而阳盛于外,故痛在藏腑者,厥阴之邪,痛在胁肋者,少阳之邪也。至于中气颓败,木邪内侵,则不上不下,非左非右,而痛在当脐,更为剧也。
  此其中间,有木郁而生风热者。肝以风木主令,胆从相火化气,下痛者,风多而热少,上痛者,热多而风少,而究其根原,总属湿寒。
  若有水谷停瘀,当以温药下之,仲景大黄附子汤,最善之制也。若宿物留滞,而生郁热,则厚朴七物汤,是良法也。如其瘀血堙塞,气道梗阻,而生痛者,则以破结行瘀之品利之,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酌其寒热而选用焉。若无宿物,法宜培土疏木,温寒去湿之剂,大建中,附子粳米,乌头石脂三方,实诸痛证之准绳也。
  【翻译】腹痛的,土湿而木贼克土。乙木升于己土,甲木降于戊土,肝脾左旋,胆胃右转,土气回运而木气条理通达,所以不痛。水寒土湿,脾气下陷而胃气上逆,肝胆郁遏,所以痛发作。
  乙木上升,这是枝叶,甲木下降,这是根本。脾下陷则乙木的枝叶不能向上生发,横塞地下,而克己土,所以痛在小腹;胃上逆则甲木的根本不能向下培养,盘郁地上,而克戊土,所以痛在心胸。肝胆的经,两旁沿着胁肋,左右并行,而三阳经的病,则外归于经,三阴经的病,则内归于脏。因为阴盛于内而阳盛于外,所以痛在藏腑的,厥阴经的邪气,痛在胁肋的,少阳经的邪气。至于中气颓败,木邪内侵,则不上不下,非左非右,而痛在当中的肚脐,更为剧烈。
  这病发在身体的中间,有木郁而生风热的。肝以风木主令,胆从相火化气,下痛的,风多而热少,上痛的,热多而风少,而究其根原,总属湿寒。
  如果有水谷停瘀,应当用温药下之,仲景的大黄附子汤,是最好的治疗法子。如果过夜的东西留滞,而生郁热,则用厚朴七物汤,是良法。如果病人瘀血堵塞,气道梗阻,而产生痛的,则用破结行瘀的药品利之,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斟酌病人的寒热而选用。如果没有过夜的东西,治疗方法适宜于培土疏木,温寒去湿的药物,大建中,附子粳米,乌头石脂三个方子,实在是各种痛证的准绳。
  [原文]姜苓桂枝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脾肝下陷,痛在少腹者。
  柴胡桂枝鳖甲汤
  柴胡三钱 鳖甲三钱,醋炙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半夏三钱 芍药三钱 茯苓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胃胆上逆,痛在心胸者。
  胃寒,加干姜、川椒、附子。
  【翻译】姜苓桂枝汤
  桂枝11克 芍药11克 甘草7克 茯苓11克 干姜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治疗脾肝下陷,痛在小腹的病。
  柴胡桂枝鳖甲汤
  柴胡11克 鳖甲(醋炙)11克 甘草二钱 桂枝11克 半夏11克 芍药11克 茯苓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治疗胃胆上逆,痛在心胸的。
  胃寒,加干姜、川椒、附子。
  [原文]凡心腹疼痛,率因水寒土湿,木气郁冲所致。心腹痛剧欲死,四肢冰冷,唇口指甲青白者,宜姜椒附桂,驱寒邪而达木郁,必重用苓甘,泻湿培土,而缓其迫急,其痛自止。肝以风木主令,胆从相火化气,其间木郁风动,火郁热发,亦往往而有,而推其脾肾,无不湿寒之理,即有风热兼作,用芍药柴芩,以泻肝胆,而脾肾之药,必宜温燥,此定法也。
  肝主藏血,风动血耗,乙木枯槁,生意不遂,郁怒而贼脾土,则生疼痛。若血枯木燥,宜芍药阿胶归地首乌之类,以滋风木。木荣风退,即当减去,不可肆用,以败土气。
  血郁痛作,或内在藏腑,或外在经络,其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多怒而善忘。以肝窍于目,主藏血而华色,血瘀不能外华,故皮肤粗涩而黑黯也。宜用丹皮桃仁,破其瘀血。若症结难开,加蟅虫虻虫之类行之。寻常血瘀,五灵脂、山羊血,功力亦良。
  饮食停滞,土困木郁,以致作痛,用仲景温下之法,大黄姜附,泻其食水。剧者,稍加巴霜一二厘,扩清陈宿,功效最捷。一切宿物壅阻,并宜此法。
  【翻译】凡是心腹疼痛,大都是因水寒土湿,木气郁冲所致。心腹痛剧烈欲死,四肢冰冷,唇口指甲青白的,适宜用大姜、川椒、附子、桂枝,驱寒邪而通达木郁,必重用茯苓、甘草,泻湿培土,而减缓危急,病人的痛自然止住了。肝以风木主令,胆随从相火化气,其间木郁风动,火郁热发,也经常的有,而推论到脾肾,没有不湿寒的道理,即有风热同时发作,用芍药、柴芩,以泻肝胆,而脾肾的药,必宜温燥,这是定法。
  肝主藏血,风动血耗,乙木枯槁,生长意愿不旺盛,郁怒而贼克脾土,则产生疼痛。如果血枯木燥,宜用芍药、阿胶、当归、熟地、首乌之类,以滋养风木。木荣风退,应当立即减去,不可任意使用,以免衰败土气。
  血郁痛发作,或内在藏腑,或外在经络,其病证皮肤枯燥如鳞甲交错之状,两目黯黑,多怒而善忘。因为肝开窍于目,主藏血而华色,血瘀不能外华,所以皮肤粗涩而黑黯。宜用丹皮、桃仁,破其瘀血。如果症结难破开,加蟅虫、虻虫之类行之。寻常的血瘀,五灵脂、山羊血,功力也很好。
  饮食停滞,土困木郁,以致发作疼痛,用仲景温下的方法,大黄、大姜、附子,泻其食水。严重的,稍加巴豆霜一二厘,扩清陈宿,功效最快捷。一切宿物堵塞,一并适宜这个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1: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腰痛根原
  [原文]腰痛者,水寒而木郁也。木生于水,水暖木荣,生发而不郁塞,所以不痛,肾居脊骨七节之中,正在腰间,水寒不能生木,木陷于水,结塞盘郁,是以痛作。木者,水中之生意,水泉温暖,生意升腾,发于东方,是以木气根荄下萌,正须温养,忽而水结冰凘,根本失荣,生气抑遏,则病腰痛。
  腰者,水之所在,腹者,土之所居,土湿而木气不达,则痛在于腹,水寒而木气不生,则痛在于腰。然腰虽水位,而木郁作痛之原,则必兼土病。盖土居水火之中,火旺则土燥,水旺则土湿,太阴脾土之湿,水气之所移也。土燥则木达而阳升,土湿则木郁而阳陷,癸水既寒,脾土必湿,湿旺木郁,肝气必陷,陷而不已,坠于重渊,故腰痛作也。
  色过而腰痛者,精亡而气泄也。精,阴也,而阴中之气,是谓阳根。纵欲伤精,阳根败泄,变温泉而为寒冷之渊,化火井而成冰雪之窟,此木枯土败之原,疼痛所由来也。缘阴阳生长之理,本自循环,木固生火,而火亦生木。少阴之火,升于九天之上者,木之子也,少阳之火,降于九地之下者,木之母也。其生于水者,实生于水中之火。水中之阳,四象之根也,《难经》所谓肾间动气,生气之原也。
  【翻译】腰痛的病,水寒而木郁。木生于水,水暖木荣,生发而不郁塞,所以不痛,肾居脊骨七节之中,正在腰间,水寒不能生木,木陷于水,结塞盘郁,所以痛发作。木,水中之生发意愿,水泉温暖,生长意愿升腾,发于东方,所以木气根本从下萌发,正是需要温养,忽而水结冰化,根本失荣,生气抑遏,则是发病腰痛。
  腰,水的所在地,腹,土的居所,土湿而木气不达,则痛在于腹,水寒而木气不生,则痛在于腰。然而腰虽是水的位置,却是木郁积发作痛的本原,则必定同时发作土病。因为土居水火之中,火旺则土燥,水旺则土湿,太阴脾土的湿,水气移动所致。土燥则木达而阳升,土湿则木郁而阳陷,癸水既寒,脾土必湿,湿旺木郁,肝气必下陷,下陷而不停止,坠到极深极低,所以腰痛发作。
  过度好色而腰痛的,精尽人亡而气外泄。精,阴气,而阴中的气,这叫阳根。纵欲伤精,阳根败泄,变温泉而为寒冷的深渊,化火井而成冰雪窟,这是木枯土败的本原,疼痛的由来。缘于阴阳生长的道理,本来就是循环,木本来生火,而火也生木。少阴的火,升于九天之上的,木气的孩子,少阳的火,降于九地之下的,木气的母亲。病产生于水的,实生于水中的火。水中的阳,四象的根本,《难经》所说的肾间动气,生发之气的本原。
  [原文]桂枝姜附阿胶汤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阿胶三钱,炒,研
  煎大半杯,温服。
  【翻译】桂枝姜附阿胶汤
  茯苓11克 桂枝11克 甘草7克 干姜11克 附子11克 阿胶(炒,研)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1: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奔豚根原
  [原文]奔豚者,肾家之积也。平人君火上升而相火下蛰,火分君相,其实同气,君相皆蛰,则肾水不寒。火之下蛰,实赖土气,胃气右降,金水收藏,则二火沉潜,而不飞扬。土败胃逆,二火不降,寒水渐冱,阴气凝聚,久而坚实牢硬,结于少腹,是谓奔豚,《难经》:肾之积,曰奔豚是也。
  水邪既聚,逢郁则发,奔腾逆上,势如惊豚,腹胁心胸诸病皆作,气冲咽喉,七窍火发,危困欲死,不可支也。及其气衰而还,诸证乃止。病势之凶,无如此甚。
  然积则水邪而发则木气。其未发也,心下先悸,至其将发,则脐下悸作。以水寒木郁,则生振摇,枝叶不宁,则悸在心下,根本不安,则悸在脐间,脐上悸生者,是风木根摇,故发奔豚。
  仲景「霍乱」: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肾气者,风木摇撼之根,而论其发作,实是木邪。木邪一发,寒水上凌,木则克土,而水则刑火,火土双败,正气贼伤,此奔豚所以危剧也。
  悸者,风木之郁冲,惊者,相火之浮宕。火不胜水,五行之常,所恃者,子土温燥,制伏阴邪,培植阳根,蛰于坎府,根本不拔,则胆壮而神谧。土湿阳衰,不能降蛰相火,阳根泄露,飘越无依,寒水下凝,阴邪无制,巨寇在侧,而身临败地,故动惕慌悬,迄无宁宇。凡惊悸一生,即为奔豚欲发之兆,不可忽也。
  【翻译】奔豚的,肾的积郁。平常的人君火上升而相火下蛰,火分君相,其实是同一气,君相火都蛰伏,则肾水不寒。火的下蛰,实际上依赖土气,胃气右降,金水收藏,则二火沉潜,而不飞扬。土败胃逆,二火不降,寒水渐闭,阴气凝聚,时间长了就坚实牢硬,结于小腹,这叫奔豚,《难经》说:肾之积,叫奔豚。
  水邪既然聚集,碰到郁积则爆发,奔腾逆上,势如惊吓的猪,腹胁心胸各种病都发作,气冲咽喉,七窍火发,危困欲死,不可支撑。等到气衰而恢复原状,各种病证才止。病势的凶猛,没有这么严重的。
  然而积则是水邪发则是木气。其病没发的时候,心里先因害怕而自觉心跳,到病即将发作,则是肚脐下惶悸发作。因为水寒木郁,便生振摇,枝叶不宁,则是惶悸在心里,根本不安,则惶悸在脐间,脐上惶悸生的,是风木根摇,所以发奔豚。
  仲景「霍乱」说:如果脐上筑的,肾气动了。肾气,风木摇撼的根本,而论其发作,其实是木邪。木邪一旦发作,寒水上凌,木则克土,而水则刑克火,火土双败,正气贼伤,这是奔豚所以危急而剧烈的原因。
  悸,风木的郁冲,惊,相火的轻浮放荡。火不能胜水,五行的常态,所依靠的,子土温燥,制伏阴邪,培植阳根,蛰于坎府,根本不拔,则胆壮而神态平静。土湿阳衰,不能降蛰相火,阳根泄露,飘越无依,寒水下凝,阴邪无制,巨寇在侧,而身临败地,所以动惕慌悬,迄无宁宇。凡是惊悸一产生,即为奔豚欲发的征兆,不可疏忽。
[原文]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一两 桂枝四钱 甘草二钱 大枣十五枚
  甘澜水四杯,先煎茯苓,减二杯,入诸药,煎大半杯,温服,日三剂。
  作甘澜水法:大盆置水,以勺扬之千百遍,令水珠散乱,千颗相逐,乃取用之。
  治汗后亡阳,脐下悸动,奔豚欲作者。
  桂枝加桂汤
  桂枝五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奔豚方作,气从少腹上冲心部者。
  【翻译】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37克 桂枝15克 甘草7克 大枣15枚
  甘澜水4杯,先煎茯苓,减二杯,入各种药,煎大半杯,温服,一日三剂。
  作甘澜水的方法:大盆置水,以勺扬之千百遍,令水珠散乱,千颗相逐,才能取用。
  治疗汗后亡阳,脐下悸动,奔豚欲作的病。
  桂枝加桂汤
  桂枝19克 芍药11克 甘草7克 生姜11克 大枣4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疗奔豚刚开始发作,气从小腹上冲心部的。
  [原文]奔豚汤
  甘草二钱 半夏四钱 芍药二钱 当归二钱 黄芩二钱 生姜四钱 芎穷三钱 生葛五钱 甘李根白皮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奔豚盛作,气上冲胸,头疼腹痛,往来寒热者。
  奔豚之生,相火升泄,肾水下寒,不能生木。风木郁冲,相火愈逆,故七窍皆热。少阳经气,被阴邪郁迫,故有往来寒热之证。芎归,疏肝而滋风木,芩芍,泻胆而清相火,奔豚既发,风热上隆,法应先清其上。
  【翻译】奔豚汤
  甘草7克 半夏15克 芍药7克 当归7克 黄芩7克 生姜15克 芎穷11克 生葛19克 甘李根白皮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治疗奔豚正在发作,气上冲胸,头疼腹痛,往来寒热的。
  奔豚的产生,相火升泄,肾水下寒,不能生木。风木郁冲,相火愈逆,所以七窍都发热。少阳经的气,被阴邪郁迫,所以有往来寒热的病证。芎穷、当归,疏肝而滋风木,黄芩、芍药,泻胆而清相火,奔豚既发,风热上盛,治疗方法应先清其上。
  [原文]龙珠膏
  川椒五钱 附子五钱 乌头五钱 巴豆三钱,研,去油 桂枝五钱 茯苓八钱 牡蛎五钱 鳖甲五钱
  芝麻油、黄丹熬膏,加麝香、阿魏,研细,布摊,贴病块。
  奔豚已结,气块坚硬,本属寒积,但阴邪已盛,稍服附子温下,寒邪不伏,奔豚必发,以邪深药微,非附子之过也。不治,则半年一载之间,必至殒命。此宜温燥脾胃,去其中焦湿寒,土燥阳回,力能制水,然后以此膏贴之,寒消块化,悉从大便而出,滑白黏联,状如凝脂浊瘀后泄,少腹松软。重用附子暖水,然后乃受。
  【翻译】龙珠膏
  川椒19克 附子19克 乌头19克 巴豆(研,去油)11克 桂枝19克 茯苓30克 牡蛎19克 鳖甲19克
  芝麻油、黄丹熬膏,加麝香、阿魏,研细,布摊,贴病块。
  奔豚已结,气块坚硬,本属寒积,但阴邪已盛,稍服附子温下,寒邪不能制伏,奔豚必发,因为邪气深药力微,不是附子的过错。不治,则半年一载之间,必至殒命。这适宜用温燥脾胃,去其中焦湿寒,土燥阳回,力能制水,然后以此膏贴之,寒消块化,全从大便排出,滑白黏联,状如凝脂浊瘀后泄,小腹松软。重用附子暖水,然后才能承受。
  {解读}奔豚,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金匮要略》称之为“奔豚气”。奔豚,由于肾脏寒气上冲,由于肝脏气火上逆,临床特点为发作性下腹气上冲胸,直达咽喉,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凉,烦躁不安,发作过后如常,有的夹杂寒热往来或吐脓症状。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故名。从证候表现看,类于胃肠神经官能症,而出现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状态。
  张仲景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方剂。他说:“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睏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宗其意,试用于某些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常常获效。奔豚证是一个非常多见的疾病,它既有寒又有热,既有虚也有实,因此治疗时必须认真进行鉴别。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1: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瘕疝(jiǎ shàn)根原
  [原文]瘕疝者,肾肝之积也。木生于水,水之为性,得阳和而冰泮,遭阴肃而冻合,冰泮则木荣,冻合则木枯。肾水澌寒,木气郁遏,臃肿结硬,根于少腹,而盘于阴丸,是谓寒疝。
  水凝则结,而为内寒,木郁则发,而为外热,内寒盛则牢坚而不出,外热作则奔突而不入,大小无常,动止莫测。病发则痛楚欲死,性命攸关,非细故也。
  此肝肾之邪,而实原于任脉。《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任者,诸阴之统任,少阴厥阴之气,总原于任脉。肾中阳秘,则冰消冻释,任中无固结之邪,肾中阳泄,水寒木郁,阴气凝滞,乃成疝瘕带下之疾。肾性蛰藏,肝性疏泄,水气旺则结而为疝瘕,木气旺则流而为带下,无二理也。任为阴而督为阳,男则督旺,女则任旺,故男子之疝气犹少,而女子之瘕带最多。
  法宜温水木之寒,散肾肝之结,结寒温散,瘕疝自消。仲景大乌头煎,乌头桂枝二方,乃此病之良法也。
  肾囊偏坠者,谓之颓疝,是肝木之郁陷,臃肿硬大,常出而不入者。其时时上下者,谓之狐疝,言如狐狸之出没无常也。
  【翻译】瘕疝(腹中气郁结块的病),肾肝的积气。木生于水,水的本性,得阳气平和而冰也消融,遇到阴气萎缩而冻合,冰消融则木气旺盛,冻合则木枯。肾水寒冷,木气郁遏,臃肿结硬,根源在小腹,而盘结在睾丸,这就是所谓的寒疝。
  水凝则结,而为内寒,木郁则发,而为外热,内寒旺盛则牢坚而不能排出,外热发作则横冲直撞而不能进入,大小反复无常,动止无法揣测。发病则痛楚欲死,性命攸关,不是小事。
  这是肝肾的邪气,而实际上本原于任脉。《素问?骨空论》说:任脉得病,男子内结七种疝病,女子有白带、腹部脐下有硬块,推之可移,痛无定处。任脉,各种阴气的统领,少阴经厥阴经的气,总的根原在于任脉。肾中阳气固守,则冰消冻释,任脉中没有固结的邪气,肾中阳气泄露,水寒木郁,阴气凝滞,于是形成疝、瘕、带下的疾病。肾的性质蛰藏,肝性疏泄,水气旺则结而为疝、瘕,木气旺则流而为带下,完全一样的道理。任脉为阴而督脉为阳,男子是督脉旺,女子是任脉旺,所以男子的疝气还比较少,但女子的瘕、白带最多。
  治疗方法宜用温暖水木的寒,发散肾、肝的郁结,把结寒温暖发散掉,瘕、疝自然消除。仲景的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二方,是治疗此病的良法。
  肾囊偏坠的,叫作颓疝(睾丸肿大坚硬,重坠胀痛或麻木不知痛痒),是肝木的郁陷,臃肿硬大,经常出而不入。病发经常的上下的,叫作狐疝(小肠坠入阴囊,时上时下),说象狐狸的出没无常。
  [原文]茱萸泽泻乌头桂枝汤
  吴茱萸三钱,炮 泽泻三钱 乌头三钱,炮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煎大半杯,温服。
  仲景乌头桂枝汤,用乌头汤一杯,桂枝汤半杯,合煎,取一杯,分五服。不知,再服。其知者,如醉状。得吐为中病。今加茱萸泽泻,去其寒湿,以绝疝瘕之根。
  其臃肿偏坠者,用此药汤热洗之,或用药末,盛袋中,热熨之,日作数次,令其囊消而止。
  其狐疝之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仲景用蜘蛛散,亦良。
  蜘蛛散
  蜘蛛十四枚,炒焦 桂枝五分
  研末,取八分一匕,饮和,日再服。蜜丸亦可。
  【翻译】茱萸泽泻乌头桂枝汤
  吴茱萸(炮)11克 泽泻11克 乌头(炮)11克 桂枝11克 芍药11克 甘草7克 生姜11克 大枣4枚
  煎大半杯,温服。
  仲景的乌头桂枝汤,用乌头汤一杯,桂枝汤半杯,合煎,取一杯,分五次口服。没有感觉,再服一次。有感觉的,如同醉酒的样子。得吐为击中病灶。现在加了茱萸、泽泻,去其寒湿,以断绝疝瘕的根。
  病人臃肿偏坠的,用这个药汤热洗之,或用药末,盛在袋中,热熨之,日热熨数次,使其囊消而止。
  病人狐疝的偏有大有小,时上时下的,仲景用蜘蛛散,也是良方。
  蜘蛛散
  蜘蛛(炒焦)14枚 桂枝2克
  研末,取3克一匙,使人感觉到自在,享受和乐,一天服两次。蜜丸也可以。
  {解读}妇科症瘕涵盖了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种较多,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症。病机多因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气聚为瘕,血瘀为症。证候以气滞、血瘀、痰湿、湿热等四型多见。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1: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积聚根原
  [原文]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血积为症,气积为瘕。《金匮》: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症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缘瘀血症聚,不在子宫,三月胎长,与症痼相碍,故血阻而下,是症病之为血也。《伤寒》: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缘寒气凝结,水谷不消,则大便泄利,《难经》谓之大瘕泄,是瘕病之为气也。
  症瘕之病,多见寒热,以气血积聚,阳不外达,故内郁而发热,阴不内敛,故外束而恶寒。气统于肺,血藏于肝,气聚者,多下寒,血积者,多上热。盖离阴右降,而化金水,及其成水,而又抱阳气,故下焦不寒,气聚则金水失其收藏,阳不下蛰,是以寒生;坎阳左升,而化木火,及其成火,而又含阴精,故上焦不热,血积则木火失其生长,阴不上根,是以热作。
  血性温暖而左升,至右降于金水,则化而为清凉,血之左积者,木之不温也,血之右积者,金之不凉也。气性清凉而右降,至左升于木火,则化而为温暖,气之右聚者,金之不清也,气之左聚者,木之不暖也。而溯其原本,总原于土,己土不升,则木陷而血积,戊土不降,则金逆而气聚,中气健运而金木旋转,积聚不生,症瘕弗病也。
  【翻译】积聚(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气血的凝瘀。血积为症,气积为瘕(妇女肚子里结块的病)。《金匮》说:妇人原来有的症病,月经断了不到三个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肚脐以上的,这是症痼害,之所以血不止,其症不去的原因。缘于瘀血症聚,不在子宫,三月胎长,与症痼相碍,所以血阻而下,症病是血引发的病。《伤寒》说:阳明经的病,若是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汗出连绵不断,就要发作痼瘕之证,必然大便初硬后稀,之所以这样,因为胃中冷,水谷不分别的原因。缘于寒气凝结,水谷不消化,则是大便泄痢,《难经》叫大瘕泄,这个瘕病为气病。
  症瘕的病,多见寒热,因为气血积聚,阳不外达,所以内郁而发热,阴不内敛,所以外束而怕冷。气统于肺,血藏于肝,气聚的,多下寒,血积的,多上热。因为心火阴气右降,而化金水,等到形成水,而又包含阳气,所以下焦不寒,气聚则金水失去收藏,阳不下蛰,所以生寒;肾水阳气左升,而化木火,等到形成火,而又包含阴精,所以上焦不热,血积则木火失去生长,阴不上根,所以热发作。
  血性温暖而左升,到右边降于金水,则化而为清凉,血左积的,木不温暖,血右积的,金不清凉。气性清凉而右降,至左升于木火,则化为温暖,气右聚的,金不清凉,气左聚的,木不温暖。追溯其本原,总是本原于土,己土不升,则木陷而血积,戊土不降,则金逆而气聚,中气健运而金木旋转,积聚不生,症瘕病不发作。
  {解读}水谷不别:人饮食入胃,通过小肠吸收后,固体废物(即谷)入大肠以大便排出体外,液体废物(即水)入膀胱以小便排出体外,这是正常现象,即水谷有别;如果人生病了,有时液体废物不入膀胱反入大肠,致使大便溏、泻,这种现象叫水谷不别。
  [原文]化坚丸
  甘草二两 丹皮三两 橘皮三两 桃仁三两 杏仁二两 桂枝三两
  炼蜜,陈醋丸酸枣大,米饮下三五丸,日二次。
  若症瘕结硬难消,须用破坚化癖之品。内寒加巴豆川椒,内热加芒硝大黄。
  【翻译】化坚丸
  甘草74克 丹皮111克 橘皮111克 桃仁111克 杏仁74克 桂枝111克
  炼蜜,加陈醋制成酸枣大的丸,用米汤喝下三五丸,每日二次。
  如果症瘕结硬难消,须用破坚化癖的药品。内寒加巴豆、川椒,内热加芒硝、大黄。
  [原文]积聚之病,不过气血,左积者,血多而气少,加鳖甲牡蛎,右聚者,气多而血少,加枳实厚朴。总之,气不得血则不行,血不得气则不运,气聚者,血无有不积,血积者,气无有不聚,但有微甚之分耳。其内在藏腑者,可以丸愈,外在经络者,以膏药消之。
  【翻译】积聚的病,发病原因不过是气血,左积的,血多而气少,加鳖甲、牡蛎;右聚的,气多而血少,加枳实、厚朴。总之,气得不到血则不运行,血得不到气则不循环,气聚的,血没有不积的,血积的,气没有不聚的,只是有大小的分别罢了。病在内在藏腑的,可以用丸药治愈,在外在经络的,以膏药治疗。
  [原文]化坚膏
  归尾四钱 鳖甲八钱 巴豆四钱,研 黄连四钱 三棱四钱 莪术四钱 山甲一两二钱 筋余一钱
  以上八味,用芝麻油一斤,净丹八两,熬膏
  硼砂四两 磠砂四钱 阿魏六钱,炒,研 麝香二钱 人参四钱 三七四钱 山羊血四钱 肉桂四钱
  以上八味,研细,入膏。
  火化,搅匀,稍冷,倾入水盆,浸二三日,罐收,狗皮摊。皮硝水热洗皮肤,令透,拭干,生姜(切)擦数十次,贴膏。一切癖块积聚,轻者一贴,重者两贴,全消。渐贴渐小,膏渐离皮,未消之处,则膏黏不脱。
  忌一切发病诸物,惟猪、犬、鸭、凫、有鳞河鱼、菘、韭、米、面不忌。其余海味、鸡、羊、黄瓜,凡有宿根之物,皆忌。若无鳞鱼、天鹅肉、母猪、荞麦、马齿苋,则忌之终身。犯之,病根立发。若癖块重发,则不可救矣。
  【翻译】化坚膏
  归尾15克 鳖甲30克 巴豆(研)15克 黄连15克 三棱15克 莪术15克 山甲44克 筋余4克
  以上八味,用芝麻油一斤,净丹295克,熬膏
  硼砂150克 磠砂15克 阿魏(炒,研)22克 麝香7克 人参15克 三七15克 山羊血15克 肉桂15克
  以上八味,研细,入膏。
  用火化开,搅匀,稍冷,倒入水盆,浸二三天,装在罐子里,用狗皮摊。皮硝水热洗皮肤,令透,拭干,生姜(切)擦数十次,贴膏。一切癖块积聚,轻者一贴,重者两贴,全消。渐贴渐小,膏渐离皮,未消之处,则膏黏不脱落。
  忌一切发病的物品,只有猪、犬、鸭、凫、有鳞河鱼、菘、韭、米、面不忌。其余海味、鸡、羊、黄瓜,凡有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的物品,都忌。象无鳞鱼、天鹅肉、母猪、荞麦、马齿苋,则终身都忌讳。犯了忌讳,病根立即发作。如果癖块二次发作,则不可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蛔虫根原
  [原文]蛔虫者,厥阴肝木之病也。木郁则蠹生,肝郁则虫化。木以水为母而火为子,乙木升于己土,胎于癸水,而生君火,水升而化清阳,是以火不上热,甲木降于戊土,胎于壬水,而生相火,火降而化浊阴,是以水不下寒。肝升而胆降,火清而水暖,木气温畅,故蠹蛔不生,以其土运而木荣也。土湿脾陷,不能荣达肝木,子母分离,寒热不交。木以水火中气,堙于湿土,不得上下调济,由是寒热相逼,温气中郁,生意盘塞,腐蠹朽烂,而蛔虫生焉。
  凡物湿而得温,覆盖不发,则郁蒸而虫化,或热或寒,不能生也。故虫不生于寒冰热火之中,而独生于湿木者,以木得五行之温气也。温气中郁,下寒上热,故仲景乌梅丸方,连、柏与姜、附并用,所以清子气之上热,温母气之下寒也。不去中下之湿寒,而但事杀蛔,土败木枯,则蛔愈杀而生愈繁,此当温燥水土,以畅肝木,则蛔虫扫迹而去矣。医书杀虫之方,百试不效者也。
  【翻译】蛔虫,厥阴肝木的病。木郁则蛀虫生,肝郁则虫化。木以水为母以火为子,乙木升于己土,孕育于癸水,而产生君火,水升而化清阳,所以火不上热,甲木降于戊土,孕育于壬水,而产生相火,火降而化浊阴,所以水不下寒。肝升而胆降,火清而水暖,木气温畅,所以蛔虫不生,因为土运而木荣。土湿脾陷,不能荣达肝木,子母分离,寒热不交。木以水火中气,堵塞于湿土,不得上下调济,于是寒热相逼迫,温气中郁,生机回旋堵塞,腐蚀腐朽,蛔虫产生了。
  凡是物湿而得到温暖,覆盖不发散,则热气如蒸而虫化,或热或寒,不能生虫。所以虫不生于寒冰热火之中,而单独产生于湿木的,因为木得五行的温气。温气中郁,下寒上热,所以仲景的乌梅丸方,黄连、黄柏与大姜、附子并用,目的是清除子气的上热,温母气的下寒。不去中下的湿寒,但只是杀蛔虫,土败木枯,则蛔虫越杀越繁殖,这时候应当温燥水土,以畅达肝木,那么蛔虫绝迹了。很多的医书杀虫的方法,屡次试验都没有效果。
  [原文]乌苓丸
  乌梅百枚,米蒸捣膏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干姜二两 附子二两 川椒二两,去目,炒 当归二两 茯苓三两
  木郁,法以燥土疏木为主。
  线白虫证,是肝木陷于大肠,木郁不达,是以肛门作痒。虫生大肠之位,从庚金化形,故其色白。而木陷之根,总由土湿,当于燥土疏木之中,重用杏仁、橘皮,以泻大肠滞气,佐以升麻,升提手阳明经之坠陷也。
  【翻译】乌苓丸
  乌梅(米蒸捣膏)100枚 人参74克 桂枝74克 干姜74克 附子74克 川椒(去目,炒)74克 当归74克 茯苓111克
  木郁,治疗方法以燥土疏木为主。
  线白虫证,是肝木陷于大肠,木郁不达,所以肛门作痒。虫生大肠的位置,从庚金化形,所以其色白。而木陷的根源,总是因为土湿,应当于燥土疏木之中,重用杏仁、橘皮,以泻大肠滞气,辅佐以升麻,升提手阳明经的坠陷。
便坚根原
  [原文]便坚者,手足阳明之病也。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从燥金化气,故手足阳明,其气皆燥。然手阳明,燥金也,戊土从令而化燥,足太阴,湿土也,辛金从令而化湿。土湿者能化戊土而为湿,不能变庚金之燥,金燥者能化辛金而为燥,不能变己土之湿。以从令者易化,而主令者难变也。故伤寒阳明之便结,肠胃之燥者也。反胃噎膈之便结,胃湿而肠燥者也。伤寒阳明之便结,肠胃之热燥者也,反胃噎膈之便结,胃之寒湿而肠之寒燥者也。
  以阳主开,阴主阖,阳盛则隧窍开通而便坚,阴盛则关门闭涩而便结。凡粪若羊矢者,皆阴盛而肠结,非关火旺也。盖肾司二便,而传送之职,则在庚金,疏泄之权,则在乙木。阴盛土湿,乙木郁陷,传送之窍既塞,疏泄之令不行,大肠以燥金之腑,闭涩不开,是以糟粕零下而不黏联,道路梗阻而不滑利,积日延久,约而为丸。其色黑而不黄者,水气旺而土气衰也。此证仲景谓之脾约,脾约者,阳衰湿盛,脾气郁结,不能腐化水谷,使渣滓顺下于大肠也。误用清润之剂,脾阳愈败,则祸变生矣。
  【翻译】大便坚硬的,手足阳明经的病。手阳明经以燥金主令,足阳明经随从燥金化气,所以手足阳明经的气都是燥。然而手阳明经,是燥金,戊土从令而化燥,足太阴经,是湿土,辛金从令而化湿。土湿的能化戊土而为湿,不能改变庚金的燥,金燥的能化辛金而为燥,不能改变己土的湿。因为随从转化的容易转化,而主令的难变。所以伤寒了阳明经的大便干结,这是肠胃的燥。反胃噎膈的大便干结,是胃湿而肠燥。伤寒阳明的便结,肠胃的热燥,反胃噎膈的便结,是胃的寒湿而肠的寒燥。
  因为阳气主开,阴主合,阳盛则窍开通而便坚,阴盛则关门闭涩而便结。凡是粪如同羊矢的,都是阴盛而肠结,不关火旺的事。因为肾掌管大小二便,而传送的职能,则在庚金,疏泄的权力,则在乙木。阴盛土湿,乙木郁陷,传送的窍已经堵塞,疏泄的功能不运行,大肠连接到燥金的腑,闭涩不开,所以糟粕零星的下去而不粘连,道路梗阻而不滑利,时间长久了,缠绕扎束成丸状。大便色黑而不黄的,水气旺而土气衰。此证仲景叫他脾约,脾约,阳衰湿盛,脾气郁结,不能腐化水谷,让渣滓顺利的下到大肠里。误用清润的药物,脾阳越败,那么灾祸变故产生了。
  [原文]阿胶麻仁汤
  生地三钱 当归三钱 阿胶三钱,研 麻仁三钱,研
  煎一杯,去滓,入阿胶,火化,温服。
  治阳盛土燥,大便坚硬者。
  结甚,加白蜜半杯。胃热,加芒硝大黄。精液枯槁,加天冬龟胶。
  肉苁蓉汤
  肉苁蓉三钱 麻仁三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煎一杯,温服。
  治阳衰土湿,粪如羊矢者。
  凡内伤杂病,粪若羊矢,结涩难下,甚或半月一行,虽系肝与大肠之燥,而根缘于土湿。以脾不消磨,谷精堙郁,而化痰涎,肝肠失滋,郁陷而生风燥故也。法宜肉苁蓉滋肝润肠,以滑大便。一切硝黄归地,阿胶龟板天冬之类,寒胃滑肠,切不可用。
  【翻译】阿胶麻仁汤
  生地11克 当归11克 阿胶(研)11克 麻仁11克,研
  煎一杯,去滓,加入阿胶,用火化开,温服。
  治阳盛土燥,大便坚硬的。
  结块严重的,加白蜜半杯。胃热的,加芒硝、大黄。精液枯槁,加天冬、龟胶。
  肉苁蓉汤
  肉苁蓉11克 麻仁11克 茯苓11克 半夏11克 甘草7克 桂枝11克
  煎一杯,温服。
  治阳衰土湿,粪如羊矢的。
  凡是内科的伤杂病,粪若羊矢,结涩难下,严重或半月一次,虽然是肝与大肠的燥,而根缘于土湿。因为脾不消磨,谷精郁结,而化痰涎,肝肠失去滋养,郁陷而产生风燥的缘故。治疗方法宜用肉苁蓉滋肝润肠,以润滑大便。一切芒硝、大黄、当归、熟地、阿胶、龟板、天冬之类的,寒胃滑肠,切不可用。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泄利根原
  [原文]泄利者,肝脾之下陷也。谷入于胃,脾阳升磨,精华归于五脏,而化气血,糟粕传于大肠,而为大便。水入于胃,脾阳消克,化为雾气,上归于肺,肺气降洒,化而为水,注于膀胱,而为小便。水入膀胱,而不入大肠,而后糟粕之后传者,不至于滑泄。水之消化,较难于谷,阳衰土湿,脾阳陷败,不能蒸水化气,则水谷混合,下趋二肠,而为泄利。
  谷贮于大肠,水渗于膀胱,而其疏泄之权,则在于肝。今水入二肠,而不入膀胱,则乙木疏泄之令,不行于膀胱而行于大肠,是以泄而不藏也。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寒则生气不旺,而湿土郁陷,又复遏其发育之机。生长之意不遂,怒而生风,愈欲疏泄。膀胱空虚,既无可泄之物,大肠盈满,水谷停积,故乙木后泄,而为下利。缘木气抑遏,郁极而发,为湿土所限,不能上达,势必下行,行则水谷摧注而下故也。其发之过激,冲突脏腑,则生疼痛。奔冲抵触,而不得上达,盘郁结塞,则生胀满。其一切诸证,皆缘土败而木贼也。
  【翻译】泄痢,肝脾的下陷。谷物进入到胃里,脾阳升磨,精华归于五脏,而化气血,糟粕传送到大肠,而为大便。水进入胃里,脾阳消克,化为雾气,上归于肺,肺气降洒,化而为水,注于膀胱,而为小便。水入膀胱,而不入大肠,然后糟粕才后传的,不至于滑泄。水的消化,比谷物更难,阳衰土湿,脾阳陷败,不能蒸水化气,则是水谷混合,下到二肠,而为泄痢。
  谷物贮存在大肠,水渗到膀胱,而其疏泄的关键,则在于肝。现在水进入了二肠,而不进入膀胱,那么乙木疏泄之职能,不发挥在膀胱而到了大肠,所以泄而不藏。因为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寒则生气不旺,而湿土郁陷,又再遏制其发育的机能。生长之意不强,怒而生风,越想疏泄。膀胱空虚,就是没有可排泄物,大肠盈满,水谷停积,所以乙木后泄,而为下痢。缘于木气抑遏,郁极而发,为湿土所限,不能上达,势必下行,行则水谷摧注而下的缘故。病发的太激,冲突脏腑,就产生疼痛。奔冲抵触,而不得上达,盘郁结塞,则生胀满。其一切诸证,都缘于土败而木贼。
  [原文]苓蔻人参汤
  人参二钱 甘草二钱 白朮三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肉蔻一钱,煨,研 桂枝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大便寒滑不收,小便热涩不利,加石脂以固大肠,粳米以通水道。
  泄利缘肠胃寒滑,法以仲景理中为主,而加茯苓燥土,肉蔻敛肠,桂枝疏木,泄利自止。若滑泄不禁,则用桃花汤,干姜温其湿寒,石脂固其滑脱,粳米益其中气而通水道,无有不愈也。
  【翻译】苓蔻人参汤
  人参7克 甘草7克 白朮11克 干姜11克 茯苓11克 肉蔻(煨,研)4克 桂枝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大便寒滑不收敛,小便热涩不痢,加石脂以固大肠,粳米以通水道。
  泄痢缘于肠胃寒滑,治疗方法以仲景的理中为主,而加茯苓燥土,肉蔻敛肠,桂枝疏木,泄痢自然停止。如果滑泄不停,则用桃花汤,干姜温暖其湿寒,石脂固其滑脱,粳米益其中气而通水道,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泄利之原,率因脾肾寒湿,法宜温燥。间有木郁而生风热者,投以温燥,泄利愈加。然乙木虽为风热,而己土则是湿寒,宜清润其肝而温燥其脾。仲景乌梅丸方,连柏与椒姜桂附并用,治蛔厥而兼久利,最善之方也。
  《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与黄芩半夏生姜汤。以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其经本随阳明下降,甲木不降,上逆而克戊土,戊土壅遏,水谷盛满莫容,于是吐利皆作,胆胃郁迫,相火升炎,而生燥热,此黄芩汤证也。《伤寒》: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缘厥阴之经,木郁风动,津液耗损,故见消渴,风木郁冲,故心中疼热,下泄脾阳,乙木愈郁,己土被贼,故下利不止,此乌梅丸证也。少阳之利,但有上热,故第用芩芍,以清胆火,厥阴之利,兼有下寒,故以连柏清上,而并以姜附温下。此虽伤寒之病,而亦杂证所时有,凡泄利之不受温燥者,皆此证也。杂证湿寒者多,燥热者少,千百之中,偶尔见之,不得与伤寒少阳之利同法治也。
  泄利之家,肝脾下陷,则肺胃必上逆。胃逆不能降摄甲木,肺逆不能收敛相火,相火上炎,多生上热。久泄不已,相火郁升,往往喉舌生疮,疮愈则利作,利止则疮发。口疮者,胆胃之逆甚,下利者,肝脾之陷剧也,迭为盛衰,累年不愈。是宜温燥水土,驱其湿寒,下利既瘳,口疮亦平。庸工见其口疮,而清上热,则脾阳益泄,利愈加而疮愈增矣。
  【翻译】泄痢的本原,全因脾肾寒湿,治疗宜用温燥的药物。偶尓有木郁而生风热的,用了温燥药物,泄痢更加厉害。然而乙木虽为风热,而己土则是湿寒,适宜清润其肝而温燥其脾。仲景的乌梅丸方,连柏与椒姜桂附并用,治蛔虫阴厥而兼治长时间痢疾,最是好方子。
  《伤寒》说:太阳与少阳结合发病,假如下利的,用黄芩汤。如果呕吐的,用黄芩半夏生姜汤。因为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其经本随阳明下降,甲木不降,上逆而克戊土,戊土壅遏,水谷盛满不能容纳,于是呕吐痢疾都发作,胆胃郁迫,相火升炎,而生燥热,这是黄芩汤证。《伤寒》说:厥阴的病,消渴(多饮、多食、多尿),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想吃,食则吐蛔虫,下痢不止。缘于厥阴经,木郁风动,津液耗损,所以表现为消渴,风木郁冲,所以心中疼热,下泄脾阳,乙木愈郁积,己土被贼,所以下痢不止,这是乌梅丸证。少阳的痢疾,只有上热,所以按次序用芩芍,以清胆火,厥阴的痢疾,兼有下寒,所以用连柏清上,同时用大姜、附子温下。这虽是伤寒病,但也杂证经常有,凡是泄痢之忍耐温燥的,都是此证。杂证湿寒的多,燥热的少,千百人之中,偶尔见到,不能与伤寒少阳的痢疾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泄痢的病,肝脾下陷,则肺胃必上逆。胃逆不能降摄甲木,肺逆不能收敛相火,相火上炎,大多产生上热。长时间泄不停止,相火郁升,往往喉舌生疮,疮好了痢发作,痢疾停止了则疮发作。口疮,胆胃的严重上逆,下痢的,肝脾的剧烈下陷,盛衰交替,多年不痊愈。这适宜温燥水土,驱赶其湿寒,下痢病愈,口疮也就好了。庸医看到口疮,而清上热,则脾阳越泄,痢越严重而疮越增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黄济序
  [原文]余癸亥在资州,患失眠疾,医者言,人人殊,各尽所学,迄未霍然。甲子因公赴长沙,遇左君继明,为治颇效。见其为人主方辄有验,询之始知寝馈于黄氏医书者有年。其书理明辞达,迥异诸家,因携以入蜀。
  乙丑秋,权渝郡锡韦卿观察及同官诸君子咸善是书,相与醵金镂版,以广其传。至是告成,爰弁数言,以志缘起。
  同治丙寅八月长沙黄济识
  【翻译】我癸亥年在四川省资州,患了失眠病,医生的说法,人人不同,各尽所学,一直没有迅速消除疾病。甲子年因公赴长沙,遇到左继明君,给我治的很有效。看到他给其它人开的方子总是有效果,询问才知道时刻学习黄元御的医书多年。他的书道理明确文辞的表述明白畅达,完全不同于各个学派,因此携带他的书回到了四川。
  乙丑秋,权渝郡锡韦卿观察及同官各位君子都说这个书好,共同凑钱制版,以广泛的传播。到现在完成,于是序文数言,以记录事情的原委。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痢疾根原
  [原文]痢疾者,庚金乙木之郁陷也。金主气而木主血,金生于土,木生于水。水温土燥,则金融而气调,木荣而血畅;水寒土湿,不能升庚金而达乙木,则金木俱陷。
  魄门者,肾之所司,而阳明燥金之腑也。金性敛而木性泄,其出而不至于遗矢者,庚金敛之也。其藏而不至于闭结者,乙木泄之也。湿土与金木俱陷,则金愈郁而愈欲敛,木愈郁而愈欲泄。金愈欲敛,故气滞而不通,木愈欲泄,故血脱而不藏。
  木气疏泄,而金强敛之,隧路梗阻,传送艰难,是以便数而不利。金气凝涩,而木强泄之,滞气缠绵,逼迫而下,血液脂膏,剥蚀摧伤,是以肠胃痛切,脓血不止。其滑白而晶莹者,金色之下泄,其后重而腥秽者,金气之脱陷也。久而膏血伤残,藏腑溃败,则绝命而死矣。
  此其病湿寒为本,而湿热为标。病在少阴,则始终皆寒,病在厥阴,则中变为热,故仲景于少阴脓血用桃花汤,于厥阴下重用白头翁汤。缘水病则生寒,木病则生热,而寒热之原,总归于太阴之湿。盖土湿而水侮之,则郁而为湿寒,土湿而木克之,则郁而为湿热之故也。
  【翻译】痢疾病,庚金乙木的郁陷。金主气而木主血,金生于土,木生于水。水温土燥,则金融合而气协调,木荣而血畅;水寒土湿,不能升庚金而达乙木,则金木都下陷。
  魄门,肾的掌管职能,而阳明燥金的腑。金性收敛而木性泄露,其出而不至于拉屎,庚金敛之。其藏而不至于闭结的,乙木泄之。湿土与金木都下陷,则金越郁积而越想收敛,木越郁积而越想排泄。金越想收敛,所以气滞积而不通,木越想排泄,所以血脱而不收藏。
  木气疏泄,而金强制性的收敛,通路梗阻,传送艰难,所以便多但不痢。金气凝涩,而木强制排泄,滞气缠绵,逼迫而下,血液油脂过多,剥蚀损伤,所以肠胃非常疼痛,脓血不止。病滑白而晶莹的,金色的下泄,其腹痛急迫,肛门重坠不适而且腥臭秽气的,金气的脱陷。长时间的脂肪和血液损害,五脏六腑破败,那么就绝命而死了。
  这个病湿寒为本,而湿热为标。病在少阴,则始终都寒,病在厥阴,则中途变为热,所以仲景治疗少阴脓血用桃花汤,治疗厥阴下重用白头翁汤。缘于水病则生寒,木病则生热,而寒热的本原,总归于太阴经的湿。因为土湿而水克制,郁而为湿寒,土湿而木克之,则郁而为湿热的缘故。
  [原文]桂枝苁蓉汤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丹皮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橘皮三钱 肉苁蓉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湿寒,加干姜。湿热,加黄芩。后重,加升麻。
  【翻译】桂枝苁蓉汤
  甘草7克 桂枝11克 芍药11克 丹皮11克 茯苓11克 泽泻11克 橘皮11克 肉苁蓉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湿寒的,加干姜。湿热的,加黄芩。后重的,加升麻。
  [原文]痢家肝脾湿陷,脂血郁腐,法当燥湿疏木,而以苁蓉滋肝滑肠,尽行腐瘀为善。若结涩难下,须用重剂苁蓉,荡涤陈宿,使滞开痢止,然后调其肝脾。其脾肾寒湿,则用桃花汤,温燥己土。其木郁生热,则用白头翁汤,凉泄肝脾,湿热自当应药而瘳也。
  【翻译】痢病肝脾湿陷,脂血郁腐,治疗方法应当燥湿疏木,而用苁蓉滋肝滑肠,全通行腐瘀为好。如果结涩难下,须用大剂量的苁蓉,荡涤陈旧的大便,让滞积打开痢疾停止,然后调其肝脾。病人脾肾寒湿,则用桃花汤,温燥己土。病人木郁生热,则用白头翁汤,凉泄肝脾,湿热自然对症下药而痊愈。
  {解读}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本症以腹痛、痢下赤白脓血、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病机为湿热之邪侵入肠胃,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郁滞于大肠,经络受损,故下痢赤白脓血;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7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