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620|回复: 2

藏医学中之治疗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8 13: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藏医学中之治疗学

  在传统的西藏医学中,治疗病患的方法主要分为四大类别,亦即:食疗、调整日常生活、药物及外治。

  食疗 --

  食疗是藏医极为重视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对治慢性病及潜伏病时,医师会先建议病者以改进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方式来调整体内的元素。在这些方法都不奏效时,藏医才会考虑采用药物或外治的疗法。
  身体健康与饮食品及饮食习惯有 密切的关系。不符季节、不符合体质的饮食与不适当的饮食习惯会令人生病,而透过改变习惯及摄取适当的饮食,能够令身体自行复元,重回本来的健康平衡状态。
  西藏医学把食物分为谷物、肉类、蔬菜、油脂及饮料五大类,每一大类中的各种食品对身体都有不同的影响力。
  谷物类包括了粮米及豆类这两种。粮米类包括了大米、大麦、薏米、青剧、小米及小麦等等。一般来说,粮米类食物都属凉性及甘性,而且易于消化,但各种粮米却有各别的效用,藏医必须通晓它们的各别特性而对病者作出适合的建议。豆类食物包括黄豆、红豆、白芝麻、黑芝麻及芥子等等。一般来说,豆品能治疗腹泻及增加体内的血液。
  肉类食品分为蓄养、水居、野居及穴居等共八种类别,每一种类别各有其特性及食疗药效。
  蔬菜的食疗作用则主要取决于其品种及生长环境。长于潮湿多水地区之蔬菜利于去热;长于干燥地带的蔬菜则性温,利于风湿病患之复原。此外,蔬菜本身之品种当然也有各别不同的疗效或特性。
  油脂类包括植物油与动物油。西藏人住在高原雪域当中,酥油是我们重要的食品之一。不同的油类有不同的作用,但总括来说,它们能帮助消化及增加体力,对体弱的小孩及老人与妇女特别有滋补的效用。
  饮料类又分为很多种,主要是奶类、酒类及水类。牛奶、山羊奶、马奶、驴奶、骡奶及绵羊奶一一有不同的治疗作用;生与熟的奶又各产生不同的疗效。藏医学似乎对不同奶类之疗效有较深入之研究。酒类有时也被藏医用作食疗材料。医师一般都是建议饮用陈年的酒,而且只是对没有受过不饮酒戒的病者作这样的建议。藏医不鼓励正常人过度饮酒,但在某些病症中,适度地饮用一点酒是有其疗效的。水类是藏医学食疗学问中极为重视的一种饮食品,而且藏医还把它细分为雪水、雨水、井水、泉水、河水、海水及林水等。这几种水类对健康各有不同的影响。此外,未煮过的水、烧沸的水及凉的开水又各有不同的食疗效用。
  藏医会对浅病者建议适当的食物及戒吃某些食物,而且透过调节饮食时间、食量、进食密度及次数来达致食疗的效果。
  在西藏医学中,亦很详细地说明了有关有毒食物的资料及治疗中毒的方法。此外,有些食物是不应同时混合 吃下的,这些学问在中西医学中似乎也有类似的见解。
  每一种医学都是在某个地理及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一个优秀医师在诊断一位来自不同文化及生活背景的病者时,会同时考虑病者之民族先天体质及生活习惯。只懂一成不变地依书直说的医师,往往不能很有效地医治一个异族病者。衲举一个例子:对一个体弱的老西藏人,衲会建议多食酥油。汉人则往往吃下一匙酥油都会上吐下泻几天,如果把同样的食疗处方建议予一个老汉人,不单可能没有良性作用,说不定还会令他提早往生!衲在几十年前被一个西医警告,说如果我再大量食用酥油,则活不出十年。这个西医只懂得依书直说,却不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体质及需要。衲笑着向他说:“如果我不吃酥油的话,或许活不到明年!”。所以我们要略为灵活,必须在研究病者的文化及生活背景后才作建议。对僧众病者,在非必须的情况下,我们不会建议服用酒精、 及蒜等。但在无选择的情况下,为了令身体复原,僧人服用它们则是可以被允许的,这些在僧戒中有清楚的制度。一个有经验的医师会以自己的医术活用,配合病人的体质及生活习惯,而不是一成不变地行医的。

  调整日常生活 --

  藏医学与世界各地之自然疗法体系一样重视防御保健。在健康的时候,藏医亦建议注重生活习惯及饮食保健,以避免疾病生起。
  在这一方面,西藏医学对不同地区的藏民各有一套养生保健的方法。因为农民、游牧民族及现代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各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及体质需要,所以各别的保健方式亦有异处。
  西藏医学固然不鼓励过度地进食、睡眠及过度的性生活,但却也不鼓励强度抑制这些自然的需要。健康的关键在乎“平衡”,一切过度或抑制的自然生理需要都会危害人体健康。当然,出家人及受了戒的居士在性生活方面是有所限制的,但这并非在今天所谈的范围以内。
  有些人很喜欢午睡。在西藏医学的见解中,除了在春天外,午睡及在日间睡眠并不利于健康。在春季,人们容易患上气类病,在午餐后略睡一回倒是有利于防止患上气类病的。
  过度的睡眠对健康并无益处,而且可能是因进食不宜及缺乏运动而引致的病兆。再者,现今的人很多有失眠的情况,往往依靠服食有严重副作用的药物入睡。在西藏医学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失眠的问题,而且主要是依靠食疗及按摩等方法,并不存在后患。大家若有兴趣的话可以找藏医诊治。衲建议大家最好不要长期服用治疗失眠的西药。
  由于西藏民族多居于与大自然关系密切的地方,季节性的影响亦是不容忽视的。在不同季节中,藏医学分别建议多进食某几类食物及调整生活习惯以达保健之目的。例如在夏季,天气热、常有雨水、流汗及体力消耗较其它季节为多,所以必须多食轻性及凉性的食物、注意居室通风清凉及多在阴凉的地方闲坐歇息;此外,有一系列的食物在夏季不适宜多食。衲从少与汉人常常接触,观察到汉人在这方面也有类同的学问。在这一点上,汉人的传统饮食保健应该是类同藏医学保健学问的。
  除了季节性的饮食及起居方面以外,西藏医学还包含了一系列养生方法,其中包括了以不同的药油定期推拿及不同方式的药浴或水疗等等。推拿保健时会采用合乎季节的药油,例如在冬季便用麝香混入酥油或芝麻油等,能达到增强体力及御寒的目的。此外又有一些推拿油配方是利于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的。推拿的手法也很有学问,但今天因为时间所限,就不谈这一方面了。
  有关不同的保健与治疗药浴及水疗法,衲在讲到外治部份时会谈到,现在暂且搁下。
  身与心其实有直接的关连,情绪的过度波动往往也会牵引肉体患病。心中的平和及开朗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关键。所有疾病及痛苦都源出于我们内心的贪、沦、痴三毒。如果想好好养生保健的话,除了注意饮食方面以外,我们应当好好训练自己不受这三毒的影响,这样便会令心情常开朗,少了暴怒等心理状况,身心健康自然会好。

  药物 --

  在西藏医学中,被采用作治疗用途的原料多逾二千种,其中包括植物类、动物类及矿物类。在这些药物中,有部份是西藏本地独有的,亦有部份是汉医也经常采用的。
  西藏医学对药物学有十分完整的知识,对很多植物、矿物及动物药都有很深的认识及极细微的分类。在西藏药物学中,一株药性植物往往可以分出多种药性不同的材料。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或不同海拔高度,会衍伸出不同的药性及效用,这些在药物学上有详细讲述。同一株药草的叶、芽、花、果、种子、干、树心、树脂、树汁、树皮及根部又分别有不同的作用,这些都是学习藏医学的人要苦心研究的。有时候,藏医甚至要考虑一株药草长在向阳的山边或向阴的山边而产生的微妙变化。在不适当的地方、季节甚至时间所采集的药材疗效不大,有时完全没有药效,甚至可能会有相反的效用,所以在不同季节采集某些植物会有完全不同的药效及用途!
  在西藏解放以前,大部份藏医都是自己采药及制药的。他们会依 适当的季节及在适当的地区采药。
  西藏是一个几乎人人信仰佛法的地方。受到佛教影响,藏医都把采药视为利益众生的一种修行。在采药时,一般是师徒一起,每天清晨受大乘八关斋戒及修诵药师仪轨,然后一起上山采药。采药的过程同时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师长会在路上介绍各种药草之特性,或考核学生辨认草药的能力。衲在少年时候曾多次随恩师采药,沿途还会见到很多野生动物。这种采药活动对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我,是一种乐而忘返的历险。衲是在川北长大的。川北的珍贵药草品种繁多,有些无人山谷中甚至遍地都是野生的贵重草药!在大藏寺(注:祈竹仁宝哲为四川大藏寺之法台)附近的草原,牧民所放牧的牛只天天都在咬吃这些珍贵草药,所以它们所产的牛奶与西方及汉地的牛奶并不一样。这些牛的奶本身就有药性,经常饮用的人身体都很健康,寿命也比其它地区的西藏人为长。
  一般来说,夏季与秋季的时份较宜采药,而在这时段中每个月的上旬是最为适时的。花蕾等应在初夏未开前采;树叶及树芽应在盛夏雨季采集;种子、根、枝茎及果实要在秋天收集;树皮则可以在冬天采集。此外,还要配合五行运作之原则来进行:有些果子在初生长时药性最强,有些则在成熟期才最有药用价值,甚至有些药材在不同季节及生长阶段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药效,这些细节都是藏医必须掌握的。
  草药必须在适合的地区采集。例如一株属寒性的药草,如果长在寒凉之地,则是生长在适当的环境,药力才会强;同一株药草如果长在阳光灿烂的大草原上,它的药力就不会大,所以并不适合采集使用。同一样寒性草药,生长在背阳的山边与向阳的那边所采的,药效大有不同!采集燥性药材则刚刚相反,必须采生长在阳光充沛的地方之药草才能得到佳效,否则小则效低,大则根本无效,等于白走一趟!
  有些药的药力精华在于它的气味。在采集此类药材时,必须采有浓烈气味的,否则药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某些草药在不同的时辰会有不同的药性,所以严格的藏医还要守候至适合的时间才采下。
  从现今的角度来说,传统藏医之严格态度不一定合乎经济利益,但他们都把采药视为修行,所以绝不马虎妥协。在现代,藏医虽然在能力范围内仍保持传统,但大多时候都是买现成的药物原料制药,成药也是在药厂内大量制造的。由于现代药厂商业化地大量制药,厂方对药物原料的要求也就不如传统藏医的严格了!
  在衲年青的时候,于每次随师采药回来时,村民都会在晚上露天席地而坐,帮忙医师把采回来的药材分类、磨碎、捣汁或切碎。村民会一边持诵观音咒或药师咒,一边帮忙处理药材。这等于是村里季节性的社交场合,大家都很乐意义务帮忙,而且都以一种虔诚的心态来进行这种被视为利益众生的活动。在这时候,所有草药都要分开处理,绝不可以混在一起,否则就会影响药的效用。举个例说:如果把药材与麝香混在一起,这些药材的效用就会大大减低。在采集后,要用手把草药揉搓一番,然后要以风干或晒干的方法处理。寒性的药材必须在阴凉地方风干;燥性的药则以火焙干或以阳光晒干。
  衲从少与药物接触,明显觉得以前的药与现代的同一种藏药有很大的效用差别!服用十颗以传统方法制成的药丸就会药到病除的病例,现在则要服用上四、五十颗的同样药物才能见效。按道理说,现代药厂制造的药丸配方及成份与几十年前的并无不同之处,但效力就是比不上!这其中有几种原因:第一是因为现在的药材由于环境污染之因素,药力远远比不上几十年前的同样药材;第二是因为现代的大量采集过程并不完全依乎最严格的传统,不讲究依季节、地区及时辰采药的传统;第三是因为制药全用机器运作,没有像以前般集合众人一边持咒、一边以利益病者的心态来处理药材。西藏医学认为制药及施药者的发心对药效有关键性影响,但今天在座的各位年轻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合乎唯物科学的迷信。衲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对这种说法是深信不疑的。
  在初步处理了药材后,藏医还要以各种方法加工。西藏医学认为任何一种药材都同时包含了药性与毒性。透过“水法”及“火法”,藏医把原始药材中的毒性净化或减弱,并令其药性得以发挥增强,或在某些情况下减低其过猛的性质,甚至改变其药效与作用。
  “水法”有几种不同的作法。最简单的是把药材以水洗清杂质;又或放入水中静待片刻,把水倒出另换新水,如此反复地洗净;又或把药物泡于某种药液中,把沉渣晒干捣碎。“火法”则比较复杂,有些药材以炭火直接燃烤;有些要涂上其它药物才烤烧;有些要放在陶器内烤热;有些要混在沙粒内加热;有些则直接炒热或混和其它成份伴炒;某些药材还要混入另外几种药材煮过多遍才能使用。这些加工过程要花上很多的心血,在某些情况下,制药者还要几天几夜轮班控制火候才能成功!有好几种藏药原料是含剧毒的,所以其加工洗毒的过程必须十分谨慎,否则制出来的成药会弄出人命,甚至有时会有人在加工过程中不慎出错而当场中毒身亡!
  藏药一般都是制成粉粒、小丸、香枝(注:透过呼吸系统产生治疗作用)、药油及药膏成品的,极少会像汉医那样把原始药材交予病者自行煮制。藏药的配方超过万种,全部是以多种药材配制而成的。有些成药内含十多种药材在内,有些甚至多至逾百种药材成份。在配方中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材称为“君王”,配方中的其它的药材称为“大臣”、“后妃”等。“大臣”及“后妃”等次要成份的作用是增强 “君王”的药效,又或辅助它的发挥,又或是为了保留主药的疗效而 制它的毒性等等。虽然西藏医学中的药方有上万种之多,但医师一般常用的往往只有几百种配方成药。即使是官办的大型药厂也只制造一千种左右的成药。
  西藏药物学把药材依性质、效用及味道分类。这一部份的学问是衲在年青时最怕学习的!药性分轻、重等八种;药效分为温、润、凉等十七种;药味分为甘、辛、酸等六种。理解药材本身之性质、效用及味道是配药及下药的成功关键。在对治寒性病患时,要施以热效药物;在对治热性病时,则施以寒效药物。在药味方面,苦味者用作降火,辛味者可以祛寒。在药性方面,必须采用重性药物对治“轻”性病症(注:此并非指病情之浅,乃指心神不安等症)。这些是一般情况下的下药通则,有经验的藏医在某些特别病例情况,有可能会不依以上所述的通则下药。此外,有些偏方并不一定合乎这些通则,却往往也有奇效。在同时包含几种病态之病例上,医师必须分清何者为因、何者为果,依其轻重、主次而下药。一般来说,藏医会先对治严重的病及急性的病标,后再应付较缓轻的病及治疗病本。
  藏药虽然种类奇多,但只要熟记了它们的性、味、效,就不难掌握用药之道;疾病虽然亦是种类繁多,但只要摸清了病源及其本质,也就能掌握对治之道了。
  在藏药类别中,另外有一系列被称为“宝丸”的珍贵成药配方。这些配方采用极为贵重的药物,而且制造过程十分繁复困难,所以是特别珍贵的,疗效亦特别显著。衲在此顺带简略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几种最为出名的“宝丸”之成份及医疗作用:
  宝如意珠(Rinchen Ratna Samphel)
  它亦被称作“珍珠七十味”,以十六种主要药物及七十种次要成份制成,其中包括ば蔻、竹黄及丁香等,又包括了珍贵的矿物,如金、银、松石、琉璃等及珍珠与珊瑚;此外,它更含有极为珍贵的西藏土产宝石 --天珠。“宝如意珠”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抗毒妙药,能够医治各种食物中毒、植物中毒及化学中毒,化解毒蛇及毒虫等的毒液。它同时也被用作医治瘫痪、多尿、神经痛、麻痹、失聪、唾液分泌失控等病症。它最有疗效的范围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及初期癌病,所以成为极为畅销的成药。“宝如意珠”配方也可以在健康时定期服用,作为预防上述病症及保健用途,而且没有副作用。在印度,西藏人对“医历学院”所制的“宝如意珠”之需求远超于其产量!拉萨的“自治区藏药厂”所制之“宝如意珠”更被中国颁予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及多次获颁国家优质产品银奖,可见其功效的确卓著。
  宝古松廿五味(Rinchen Yunying 25)
  它采用二十五种药物制成,主要成份为老年松石、珊瑚及珍珠粉;此外,也包含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及紫檀木粉等等。它的疗效主要为医治肝胀大、肝硬化及肝痛、甲及乙型肝炎、消化不良、鼻出血、腋下无故痛楚及经常口干等病状,尤其对各种肝病与酒精中毒特别有效。
  宝净月晶(Rinchen Tso-tru Dashel)
  这是一种极受藏民推崇的保健及治疗配方。它是根据十五世纪的一位名医之配方而以五十多种植物及矿物制成的。“宝净月晶”的主要疗治范围包括水肿、带血与痰的久咳、酒精及进食过度而致的病症、呼吸系统病症、胃溃疡及因饮食习惯或天气突变而致之痛楚或病症;同时,服用“宝净月晶”在促进头发生长、增强记忆力及于久病后补身方面有显著功用。即使在没有生病的时候,也可以定期服用这一种配方,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大铁宝(Rinchen Chakril Chenmo)
  “大铁宝”配方包括四十多种药物,其中比较特殊的是磁石及铁粉。这种药平时无病时也可以服用,作用是防止各种眼疾及涤洗眼部及视觉的神经与经脉。它对白内障、光线敏感、红眼(充血)、眼睛敏感、发炎(眼部)、眼球过干、泪腺分泌失调、视力衰退及眨眼机能失调等情况十分有效,而且也能用作治疗因食物中毒、肝与胰失调及血液污染所引致的眼疾。
  大宝积(Rinchen Mangjor Chenmo)
  “大宝积”的成份有五十多种。它的使用范围包括慢性伤口、血液循环失调、喉咙肿胀、热症、吐血及便血等。“大宝积”也可经常服用,对各种气血失调、暗病及慢性病都很有效,而且也能令身体排净因环境污染及长期服用含化学品的食物而累积于体内的毒素。
  大宝寒玄(Rinchen Danjor Rilnag Chenmo)
  这种配方疗效奇大,但制造过程最为复杂,成份也极为昂贵,其中包括翡翠、钻石及红宝石粉与极多种珍贵草药,总共多于一百种原料。它是一种具有奇效的抗毒与排毒良药,对医治初至中期癌症极为有效,也医治慢性热症、胃与肠抽搐、敏感、关节炎及血液循环系统的病症。在八十年代初,印度有一个化学品厂发生了大爆炸,当场死伤无数。当年的这件灾难,或许大家也曾在新闻节目中听过。在爆炸现场附近就是西藏人聚集居住的地方。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中毒的,但却有一批藏民只略感晕眩,甚至有些人完全没有中毒的迹像。当地的医院对这一批藏民的中毒免疫力都感到不解,特别研究这些无中毒或只轻微中毒的藏民,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他们刚巧都在那天或前数天内曾经服用“大宝寒玄”。由于这种药的抵毒功用极大,有几个人甚至只是刚巧带了几颗药丸在身上而并未服用,也得以逃过了严重中毒之命运。所以有些藏人会把这种药丸佩带在身上,以防止中毒及抵挡各种环境污染所引致之不良影响。
发表于 2011/7/10 11: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地方有买?呵呵
发表于 2011/7/14 22: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本文完了么?似乎还应有外治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6 1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