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大熊猫

熊猫戏说脉(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1 20: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反我对于神化传说比较感兴趣,中国人的起源缘于:女娲用泥捏做人型,然后吹口气就成了人类的祖先,而基督教认为人类的起源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结果,这就产生了中西文化关于原罪学说的区别,这个话题不在论述范围之类,故不再赘言,望细体察之。》

也对神化传说非常感兴趣。希望有机会能听到先生对神化传说的重新认识!!!!!
恭请先生继续脉说........
 楼主| 发表于 2006/8/12 00: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二

罗嗦半天也该说说脉了。
    如果把《脉经》作为一个界点,《内》、《难》、《伤寒》称为古代脉法,《脉经》以后的称为后世脉法。我们是容易看出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的。《内》是遍诊法,包括三部九侯诊法、十二经诊法、人迎气口诊法等。《难》则完成了独取寸口,但是没有划分出寸关尺的具体位置,只是把“关”作为一个分界点,寸以侯阳尺以侯阴,对脏腑则用浮沉法。《伤寒》也没有划分出“关”的具体位置,且把“关”称为“关上”,并在诊法上常与少阴、阳明、趺阳等参照。而《脉经》则完成了寸关尺具体位置的划分、与脏腑对应关系的确定,规范了脉名、脉形、脉象及其主病。并成功的完成了《内》“三部九侯”、“察独”等内容的更换。一些脉形也与古脉法不尽相同,比如“洪”一定要有“大”,“弱”一定要有“沉”等。
    古代脉法对脉象主病是与“证”结合起来以辩病位、病理、病机、病之进退转归的,尤以辩病机为重点。后世脉法则是将脉象与主病确定了对应关系,由此形成了后世脉法的定例,使灵活多变的脉法成为固定僵化的模式,失去了古脉法的精髓。

[ Last edited by 大熊猫 on 2006/8/12 at 00:34 ]
 楼主| 发表于 2006/8/12 00: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二(续)

《内经》脉法之特点:
1,以阴阳为纲认知脉象;
2,强调四季脉象,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反复强调四季脉以突出“天人和一”之思想。
3,强调脉诊与色诊的结合。如“---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4,脉侯十二经之气,故为遍诊法。如十二经诊法、三部九侯诊法、人迎气口诊法等。
5,善于对比。
6,有脉名大约50种左右,部分被传承。
   以上几点可引经文实在太多,因熊猫笨笨打字实在太慢,经文就不贴出来了。只贴出三部九侯和十二经的具体部位。
三部九侯诊法 此法见《素问.三部九侯论》,其具体部位为: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额两旁足少阳经。
上部地:两颊之动脉,鼻两旁近于巨(LIAO二声)阳明经。
上部人:耳前之动脉,耳前陷者中手少阳经。
中部天:手太阴,寸口。
中部地:手阳明,合谷。
中部人:手少阴,神门。
下部天:足厥阴,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女子取大衡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
下部地:是少阴,在足内踝骨上陷中,太溪。
下部人:是太阴,在鱼腹上趋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之分,宽巩足单衣沉取乃得之,侯胃气当取足跗之上冲阳之分。


十二经诊法  即各取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中具有代表意义或便于诊察的动脉,以诊察动脉(脉气)的方法。其具体部位为:
太渊:肺,寸口。
阳溪:大肠,手合谷上。
冲阳:脾、腹下前股沟缝。
阴郄:心,神门内。
天窗:小肠,喉旁。
委中:膀胱,(guo二声)宛。
太溪:肾,踝里旁穴。
劳宫:色络,掌心。
和(LIAO二声):三焦,耳与目之间。
悬钟:胆,外廉踝之上。
太冲:肝,足大指上跗。

[ Last edited by 大熊猫 on 2006/8/12 at 00:32 ]
发表于 2006/8/12 14: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熊猫 at 2006/8/9 01:01:
    中医的生存、复兴,熊猫以为在于它的效果,而不在于它的思想如何先进,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熊猫 at 2006/8/9 01:01: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医学,自然也不能例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自宋起,因理学之兴起,加之由儒而医者的推波助澜,医理阐述有余,而医之基本功“脉”却逐渐缺失,他们似乎觉得只要掌握了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就掌握了中医的真谛,然而他们却忘记了“业有专精,术有专攻”,所以他们在弱小的西医的进攻面前显得毫无反抗之力,致使西医在中医的起源地做大做强。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熊猫 at 2006/8/9 01:01:
    晚清中医鼎盛时期,尚无力应付西医之攻击,那时他们都是纯正的中医,不禁要问,今日完全复古能否达到振兴中医之目的?研习经典,是为学习古人思维,以备今日之用,而不为纯粹复古之复古,道家的“随方社教”也望各位学友细察之。

粗览一遍,对熊猫先生的观点不敢苟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舍弃了中医学高明的思想和系统理论,那中医将真正成为一门“经验”医学。
中医的没落从汉唐之后就开始了,不是说学习了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就会造成基本功的缺失,恰恰是当时只尚空谈而不把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的运用落到实处,才造成中医的没落。晚清中医的所谓鼎盛其实已经是各逞家技,只寻枝叶不知求本,水平反而整体到退了。所谓“群言淆乱”,真道反而不彰。
当时确实是纯中医很多,可是古人早就说过医有上工下工之别,并不是说纯中医就一定是上工。下工庸手抵不住西医的进攻也正常。更何况中医的没落还有当时的时代背景影响,是有很复杂的多方面原因的,但从一个方面得出结论恐怕与事实不符。
当然,我们“研习经典,是为学习古人思维,以备今日之用,而不为纯粹复古之复古”!
但学习时一定要慎重,切忌在扬弃时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同倒掉!
略述浅见,与先生商榷。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发表于 2006/8/12 15: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確,中間一段大熊貓跑題了,

還是回來吧 .... ....脈.....  
 楼主| 发表于 2006/8/12 22: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说一句

14楼似乎没有看懂我的意思,亦或我的表述不清。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01: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二(续)

1,不诊脉的几种情况:求诊者刚喝完酒不诊;刚输完液不诊;刚吃过饭不诊。除去不诊者,求诊者的用药情况必须问清。因为镇静药、抗心律失常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可能造成缓脉或迟脉(这些药有减慢心律的作用);一些解肌止痛类(如莨菪硷)可能造成数脉(增加心律);激素类可能造成尺脉的虚浮大等。
2,时间和体位:经云:“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虽不必拘泥于此,但这个原则应当注意遵守。关于体位大家所见习以为常了。需要指出尽可能让求诊者面南背北而坐,易于理解左为阳升、由尺至寸;右为阴降、由寸至尺。假如求诊者必须卧位,则注意侧卧时被压一侧可能出现无脉或沉弱细小等阴脉。另外《脉诀勘误》还指出:“南北二证之岁,三阴司天在泉,尺寸或有不应者,反其诊则应矣。”反其诊则为覆手诊,既患者手心向下而诊其脉。
3,对诊者的要求:经云:“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是以诊有大方,起坐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积神于心,以知往今。”等论述,理解为虚静才能排除干扰,才能聚精会神,才能调呼吸为匀细绵长,才能指下有神。
4,该下指了。一般习惯用三指齐下,以中指定关位,食指和无名指则视患者高矮而适度疏密。(《难经》:“尺寸始终,一尺九寸”,其一尺九寸是患者的同身寸)《重订诊家直诀》又介绍了侧指、挽指、辗转指、移指和一指直压法。熊猫尚见过双手诊法和弹指法。熊猫推崇弹指法,因为可以察之三指缝隙之间,而不遗漏有重要价值的脉象信息。(其实移指法和三指齐下的推寻同样可以达到不遗漏三指缝隙的目的。所以如何用指只是形式,依个人情况而定。)至于先诊左右手,虽李东垣有“大抵男子先诊左手,女子先诊右手”之说,临床似乎意义不大。
5,下指后如何诊,那就是指法的运用:三指齐下诊法者,无疑应当遵守“三部九侯法”。三部,寸关尺;九侯,每部位均浮中沉取。(建议有兴趣的初学者把每个部位的浮中沉的脉象都记录下来,不要怕麻烦)然后移指诊察三指缝隙部位。浮中沉既为“举按推寻法”的举按寻法,举既浮、寻既中、按既沉。可按浮中沉的顺序取之,亦可先定中侯如《三指禅》所言:“定之以中,则浮沉郎若观火,三部九侯无不了然”。三部九侯之后还有一个重要指法:推法。(待续)

[ Last edited by 大熊猫 on 2006/8/14 at 22:02 ]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22: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法:最早见于《皇帝内经》:“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这是推法的准则。所谓内外,《内经》指的是表里,后世有补充脉管的左右,既以脉管的外侧为外,内侧为内;所谓上下,《内经》时没有寸关尺的分法,是尺寸总的推寻,后世则发展为将寸关尺三部的每部又分为前中后三部份,以前为上后为下,前部侯阳、候气,后部侯阴、侯血。
    一般说,临诊时先用三部九侯法诊察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以把握人体的基本体质和整体的变化,然后再用移指法或弹指法以推法诊察寸关尺各个部位的变化,了解各个脏腑的阴阳气血的变化。
   关于指法,《读书随笔》(周学海)的一段描述值得仔细玩味。“脉有单诊、总按之不同者,或单诊强而总按弱也,或单诊弱而总按强也,或单诊细而总按大也,或单诊大而总按细也。凡单诊按弱总按强者,此必其脉弦滑。一指单按,气血畅行,无所搏击。三指总按,则所按部位大,气行不畅,而搏击矣。此脉本强,而总按更强于单按也。单按强而总按弱者,此必其脉本弱,但食指较灵,但按指下较显,名中二指较木,总按既不显其振指也。此脉本弱,而总按更弱于单按也。单按强总按大者,是其脉体弦细而两旁有晕也。总按指下部位大,而晕亦鼓而应指矣。单按大而总按细者,必其人血虚气燥,脉体细弱,而两旁之晕较盛也。食指灵,而晕能应指,名中二指木。而晕不能应指矣。更有单按浮总按沉,单按沉总按浮者,其浮既晕也。”“大抵单诊总按,而指下显判大小强弱之有余不足者,其有余总属假象,在无病之人固为正气衰微,既有病之人亦正气不能鼓载其邪,使邪气不全漏其形于指下,而微露此几希也。”晕,傍于脉而非为脉,今有周姓老人将其发展为“副脉”,并以“副脉”诊断现代疾病。熊猫于“晕”亦有些许体会,当在脉诊的实际应用中略做介绍。

[ Last edited by 大熊猫 on 2006/8/14 at 23:37 ]
发表于 2006/8/15 08: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熊猫 at 2006/8/12 00:09:
古代脉法对脉象主病是与“证”结合起来以辩病位、病理、病机、病之进退转归的,尤以辩病机为重点。后世脉法则是将脉象与主病确定了对应关系,由此形成了后世脉法的定例,使灵活多变的脉法成为固定僵化的模式,失去了古脉法的精髓。

脈學學問深奧,著作也多,浩海渺渺呵。
大熊貓老師博覽而總結,辛苦了!

拜讀 幾帖下來,讓我對脈學有了系統一點的了解。
對否,尚待末學反刍反思 ... ...

十分感謝!
发表于 2006/8/15 09: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蘭心素問 at 2006/8/12 15:00:
的確,中間一段大熊貓跑題了,

還是回來吧 .... ....脈.....  

看了一下,熊貓老師和vwxr老師的思路確實有點分叉。
要表達,長了,難寫;短了,不盡意。權且如下:

如果按史學家的口吻,您們倆都在講一個「後劉力紅問題」:﹝留意個「後」字」
熊貓老師的思路是 → 回歸陰陽 → 不能解決中醫前途問題, 可以用西醫的方法來占領陣地 →  這個市場很大..........。
vwxr 老師的思路是 →  回歸陰陽 →  不能解決中醫前途問題, →  還應該回到「形而上」的聖人境界去,那才是真正的中醫自由王國 ......。

呵呵,
彼此的心願緣起都是好的,願 殊途同歸 ─ 振興中醫

謝謝二位老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8 2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