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9/24 10: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劝人的三个故事
这种帖子在此处有点不对题,但也不失为修养防病之法,并针对“蝴蝶11”强烈的怨恨贴,我想如果能静下心来想一想,或许有益。医度有缘人,从有缘处想,或许会少许多烦恼。
故事1:相逢不是来生气的,这是网上的一篇杂文,很有启发性,也很能引起共鸣,全文如下: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 前日往回家的公车上,转程靠站时,乘客顿时多了起来。一对上班族男女恰巧在我身边,吸引了我的目光。 可能因为人多,男的不时地将手臂围住女的,并轻声的问“累不累?”,“待会想吃些什么?”只见女的不耐烦地回答:“我已经够烦了,吃什么都还不先决定,每次都要问我。”
男的一脸无辜的低下头,而后说了令我印象深刻的话:“让你决定是因为希望能够陪你吃你喜欢的东西,然后看到你满足的笑容,把今天工作的不愉快暂时忘掉。我的能力不足,你工作上所受的委屈我没法帮你,我所能做的也只有这样。”
女的听了后,满怀愧疚的说声对不起。
男的这才似乎重燃信心般说“没关系,只要你开心就好。”而后亲吻了女的头发。
公车到站,下车前再回头看看这对情侣,男的依旧保护着心爱的人。
这样的情景,让我觉得自己今天同样在工作上有些许不愉快,如果没有听到这一段对话,回家后的我,可能也是一副全世界都对不起我的臭脸面对心爱的人,只在乎自己的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不自觉地伤害最亲密的人。
所以在踏进家门时,我告诉自己,难道我要像公车上那位女孩一样忍心将自己的不满委屈带给身旁的人吗?不,我想我现在应该做的是别再把工作上的情绪发泄在心爱的人身上,破坏了最亲密的关系,并且主动给自己一个微笑。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说得真好,当自己快抓不住情绪时,想想这句话,应该会让烦忙的生活,加些微笑的因子吧!!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
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满地。
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庙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金代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而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
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起伏,我们不快乐。
在生气之际,我们如能多想想: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作夫妻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
那么我们会为我们烦恼的心情辟出另一番安详。所以看完之后,当你要和男女朋友、家人吵架时,要记得你们的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喔。
故事2: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故事: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豬,見鄰叟輒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見他人則否。鄰叟初甚怒之,欲買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經所謂夙冤耶?世無不可解之冤。」乃以善價贖得,送佛寺為長生豬,後再見之,弭耳昵就,非復曩態矣。嘗見孫重畫伏虎應真,有巴西李衍題曰:「至人騎猛虎,馭之猶騏驥。豈伊本馴良,道力消其鷙。乃知天地間,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無為多畏忌。」可為此事作解也。
文中之睛就是「此殆佛經所謂夙冤耶?世無不可解之冤。」。乃知天地間,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無為多畏忌。」可為此事作解也。
故事3:是本人听《易经》讲座,从老师处得来。曰:“所遇之事都是冥冥的昭示,看你唔得不唔得”,说有七十老翁死后见阎王,说:“阎王爷,我冤枉,假如你早告诉我会死,我会注重保养自己的身体,多做善事,不生气,多包容”。阎王说:“其实我早就向你提醒过了,四十岁时,给你长了白发;五十岁时性功能下降;六十岁时体力不支。这些等等事情都在提醒你,但你并不理睬,所以你也不冤枉。”。有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死后见阎王,说:“阎王爷,我冤枉,为什么我才二十岁就失去生命,为什么不提前提醒我,我好注意”。阎王说:“你是否记得有一次在路上你亲眼看到了一场车祸死了一个人?你是否记得有一次你到医院看到一个孩子死去?”“是的我看到了。”“这就是我在提醒你黄泉路上无老少,死亡会随时发生,只是你自己不注意,没有领悟到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