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天台无意子

民间中医奇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 01: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871 飘雨山人 的帖子

谢谢你的解说,基本上知道是怎么回事。会继续关注,并考虑一个切合自己的计划。
发表于 2009/5/2 17: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886 仁者山智者水 的帖子

黄元御的理论,杂病皆由脾湿。从你的反应来看,你典型的中气不足,脾阳不振。有很多时候,人病症复杂,看似无从下手,实际一调中气,则万事顺遂。乙肝携带可以转阴,肺结核也没有问题。乙肝转阴我见过的。你如果要用药,建议可以用四君汤轻剂,天天服用也不要紧。每天上午中午服两遍。晚上坚持喝浓小米汤,中医称为粥油,功通熟地,大补。加上桩功锻炼,身体很快就会好起来。
发表于 2009/5/2 20: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草堂春睡 于 2009/5/2 16:36 发表
黄元御的理论,杂病皆由脾湿。从你的反应来看,你典型的中气不足,脾阳不振。有很多时候,人病症复杂,看似无从下手,实际一调中气,则万事顺遂。乙肝携带可以转阴,肺结核也没有问题。乙肝转阴我见过的。你如果 ...


谢谢你!

过去的两年用药太多, 很希望通过 饮食调理+ 练功 慢慢恢复健康. 我一直有吃 小米+大米 熬的二米粥.  接下来,会按照先生的建议, 晚上只喝小米粥.

草堂先生和飘雨都是理工科出身, 我也是学工科的, 可惜, 对中医总是没有悟性.  

感谢你!
发表于 2009/5/3 10: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仁者山智者水 于 2009/5/2 19:27 发表


谢谢你!

过去的两年用药太多, 很希望通过 饮食调理+ 练功 慢慢恢复健康. 我一直有吃 小米+大米 熬的二米粥.  接下来,会按照先生的建议, 晚上只喝小米粥.

草堂先生和飘雨都是理工科出身, 我也是学工 ...


多看看毛主席的书,孙子兵法之类。治病就是用兵。

底子差,自然就要搞持久战,不能速战速决。必要时要学汉高祖和匈奴人讲和,否则要吃眼前亏,要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古训。后来卫青和霍去病不就把匈奴人打得逃到欧洲去了吗?

身体好的,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全歼来犯之敌。

彭德怀元帅的作战思路是猛打猛冲,多抓俘虏,转化为自己的补充兵员。林彪是善于打伏击战,以巧取胜。

你的情况就是要有耐心,本身有问题,原来的猛攻治法加重了身体消耗,正气大大受损。现在是修养生息,国力足了,才可以用兵。

桩功以慢练入道,不可急于求成,强度不要太大。平时注意精神上和体力上的修养,尽量减少消耗。不求一日、一周之效,数月之后必有大的收获。一两年时间就可大部分康复恢复常人的健康。如果能坚持3年左右的时间,则会比普通人健康的多。

[ 本帖最后由 飘雨山人 于 2009/5/3 09:53 编辑 ]
发表于 2009/5/3 12: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意子,帮忙看看这个方子阿。谢谢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93127
发表于 2009/5/3 14: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飘雨山人 于 2009/5/3 09:50 发表


多看看毛主席的书,孙子兵法之类。治病就是用兵。

底子差,自然就要搞持久战,不能速战速决。必要时要学汉高祖和匈奴人讲和,否则要吃眼前亏,要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古训。后来卫青和霍去病不就把 ...



是的,欲速则不达, 贵在坚持!  感谢飘雨的鼓励!
发表于 2009/5/3 18: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904 仁者山智者水 的帖子

你误会了我的思路,我建议你晚上喝浓小米汤,是因为你得过肺结核,所以要大补阴液。早上建议你服用四君汤,是因为你脾湿气虚。你不服补气除湿的药,而猛喝米汤,湿上加湿,恐怕适得其反。你实际上是气血两亏,首先应当补气。所以建议你服四君汤。四君汤你总该知道吧,只有四味药。好了,不多说了。
发表于 2009/5/4 00: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一个帖子推荐的几本养生书,分享一下

 《随息居饮食谱》
  这本书是清代温病大家王孟英先生写的。他老人家不但医术高超,对食疗也有独特的见解。这本书从传统药物学的角度,分析常见食物的属性和功能,告诉我们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什么要浅尝辄止、什么要多多益善,而且原因理由讲的一清二楚,头头是道。这些都是王老先生几十年行医经验总结实践出来的真知灼见啊,比我这样读了两页《本草纲目》就敢跑出来瞎扯淡的人,强不知道多少倍了。比如书中的“青龙白虎汤”,由橄榄、生萝卜这两种食材组成,可是在治疗春季感冒造成的咽喉不适效果特别显著,我们临床也经常应用,是不是真正的绿色又健康啊?
  所以向喜欢药物学的同学们推荐这本书作为入门必读。
  
  《遵生八笺》
  这本很厉害,很厚的。这本书在传统医学里的定位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主要文献之一,是不是很厉害。但是它的作者讲出来大家就会被雷一下了,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戏曲学家高濂,著名的《玉簪记》就是他的作品,是讲一个女道士的爱情故事-_-||,至今仍被京昆越汉等各大曲种传唱不衰,梅兰芳先生、程砚秋先生都有唱过。
  戏曲学家写养生书雷人么?这是为什么呢?讲起来还真是苦大仇深,高老先生幼年的时候身体很不好、眼睛也不好,但是有钱。医生看不好?没关系,老子自己搞。他到搜罗医学典籍,采买各种奇方妙药,读过的书那也是海了去了,最后东搞一搞、西治一治,竟然慢慢恢复健康了。久病成医啊,一肚子的心得,但是古人治学严谨、也谦虚,所以他老人家说:我的经验还够不上做医生的条件、指导别人医疗,所以就写一点心得出来,帮助大家保养身体吧。于是《遵生八笺》这部养生巨著从此就诞生了。
  高老先生因为成功的自我保养和治疗,成为了为后世所敬仰的藏书家和养生家。所以祝愿各位同学在自我保健的道路上也能有所成就,将来成为一代名家。
  
  《养生三要》
  清代医家袁昌龄的著作,这本书从衣食住行、心理生理,分析规范了养生的准则,博引旁征,十分精到。不过有些地方措辞比较古奥,需要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如果能找到白话翻译本最好。
  
  《老老恒言》
  清代大家曹庭栋的著作,这个人貌似很难给一个具体的定位的,子史经集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超级厉害的,到底有多厉害呢?单是他一个人的著作就有六部被收入《四库全书》,够厉害吧?
  《老老恒言》这本书是比较针对老年保健的,家有老人的需要照顾同学可以买来好好学习一下。另外,这本书的第五卷是粥谱,是教怎么煲粥养生的,各位厨娘和妈妈桑,肯定会喜欢这部分的内容吧。有了这么强悍的煲粥理论指导,还真是想吃不出美貌都难。
  
  《养生镜》
  这本是清代大家石成金的养生著作,此人也是大家的。他这个人身世比较扑朔迷离,写过很多很多书,精通医道、养生、幼教,小说也写得很好。还写过一部传统文化通俗百科全书叫《传家宝》,很不错的,文字浅显、内容丰富,推荐所有热爱传统文化的同学买一套放在家里,有空的时候随手翻翻看,必定开卷有益。
  《养生镜》是他专门的论述养生学的著作,现在可能很难买到单行本了,这本书大部分的内容都包含在《传家宝》里面,如果买了《传家宝》,《养生镜》就不必特意去买了。
  http://cache.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624158.shtml原址
发表于 2009/5/4 13: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息居隐食谱,小时候看过。
发表于 2009/5/5 17: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个很菜的问题,知道的请帮忙解答下

西瓜应该是寒性的,为什么有人吃了会上火;桑湛书上说性寒凉,滋阴的,可是我和孩子吃了些感觉上火,而且还口腔溃疡了。同理甘蔗也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5/11 2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