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天台无意子

民间中医奇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6 1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青城山人 的帖子

是我记错了,原来是抽风的事情用冰袋。不知道您说的抽风时有没有高烧现象,如果有高烧就要慎用冰袋。是我多虑了。现在摘录如下:

抽惊风是以抽搐、神昏为特征,常有高热,消化不良等病的小儿有此证。
抽风原因复杂,无热惊厥时不伴发热,主要是体内缺钙引起,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
高热惊厥是抽风伴有发热,一是高热引起惊厥,二是脑炎、脑膜炎引起。
抽风时,千万要让小儿平卧,头略向后仰,颈部略垫高,可以防止舌根后倒,保持呼吸道通畅。用筷子垫在牙齿之间防止咬伤唇舌。可掐人中及合谷穴,用茅台酒擦浴、头部放冰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6 11: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任何病症:头部可能都不适宜用冰袋吧!我是中医爱好者,非常业余,我不想再讨论这个事情,关于脑袋上不能放冰袋的理由也没必要说明,说出来大家也未必相信。秦老师的很多东西在我看来真的无懈可击,我想挑毛病,就挑出这个冰袋的事情。秦老师不赞成小孩用发汗来退烧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要引起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6 11: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城山人:下面这段话还是请秦老师来衡量一下吧。

#8641作者: 清泉子
时间: 2008/7/4 13:13
你的小儿属热抽,中医也称热惊风、惊厥。
抽惊风是以抽搐、神昏为特征,常有高热,消化不良等病的小儿有此证。
抽风原因复杂,无热惊厥时不伴发热,主要是体内缺钙引起,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
高热惊厥是抽风伴有发热,一是高热引起惊厥,二是脑炎、脑膜炎引起。
抽风时,千万要让小儿平卧,头略向后仰,颈部略垫高,可以防止舌根后倒,保持呼吸道通畅。用筷子垫在牙齿之间防止咬伤唇舌。可掐人中及合谷穴,用茅台酒擦浴、头部放冰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6 14: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这篇文章:
量子力学在现实世界的应用

使瞬时通信成为现实的关键,在于被称为量子纠缠的量子力学现象——爱因斯坦称其为“幽灵般的远距作用”,指处于纠缠态的两个粒子即使距离遥远,也保持着特别的关联性,对一个粒子的操作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
远程遥感诊断,意念运物都是可以用爱因斯坦称其为“幽灵般的远距作用”的粒子来解释的。
请青城山人一定问一下秦师,他是否认可这一说法。拜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6 15: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青城山人 的帖子

青城山人老师:您好。
       本人身体一直不太好,腰酸,小便频率高,有时候刚小便完又感觉要小便还有其它一些症状,今年我才30岁,江苏昆山人,非常痛苦,想请教山人老师哪里有好的中医或者能否找您看病,万分感谢。前几天在网站上发了帖子没人回复,希望山人老师不吝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6 20: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神州出英才,莫让病家受熬煎!扁鹊华佗俱往矣,何人敢称赛神仙?钓誉沽名兴风浪,荼毒患家掠钱财,我辈当学仁心术,羞于不羞自我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2: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
量子力学在过去的岁月里为人们带来的成就弥足珍贵,但科学家们有理由相信,其在未来会奉献的更多。

现在,当你在手机、短信、邮件以及MSN、飞信等等诸如此类的通信工具之间徜徉时,可能以为自己已经被所谓的“瞬时通信”覆盖。实际上,你发出的声音、文字、图像都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达到目的地,或长或短而已。现在的人们日常所能用到的通信方式,所需时间都极其短,但在很远的未来,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不会只限于大洲与大洲之间,而可能需要横跨星系,这就使通信时间大大的增加——譬如说,在今年8月6日,“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传回的信号到达地球就有十几分钟的延迟。但这还只是在太阳系中地球和火星的距离,如果将距离延伸的更远,那么科学家们认为,只有量子力学才有能力真正实现“即时”的通信,无论距离多远。

使瞬时通信成为现实的关键,在于被称为量子纠缠的量子力学现象——爱因斯坦称其为“幽灵般的远距作用”,指处于纠缠态的两个粒子即使距离遥远,也保持着特别的关联性,对一个粒子的操作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简单来说就是,当其中一个粒子被测量或者观测到,另一个粒子也随之在瞬间发生相应的状态改变。这种仿佛“心电感应”般的一致行动,已超出了经典物理学规则的解释范畴,因此才被爱因斯坦视作鬼魅。但利用量子纠缠,我们可以操纵其中一个粒子引起对应粒子的即时、相应变化,从而完成收发“宇宙邮件”的动作。

不过,这一应用还面临着最大的问题:一些物理学家坚持认为纠缠的粒子实际上并不能传送信息。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我们的名单中的下一个项目,则永远不会成为现实。

远距传输从科幻到现实

科幻片,尤其是太空题材的,最爱远距传输:偌大的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神秘消失,不需要任何载体的携带,又在另一个地方瞬间出现。

远距离传输就是量子态隐形传输,是在无比奇特的量子世界里,量子呈现的“纠缠”运动状态。该状态的光子如同有“心电感应”,能使需要传输的量子态“超时空穿越”,在一个地方神秘消失,不需要任何载体的携带,又在另一个地方瞬间出现。在“超时空穿越”中它传输的不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这些量子信息是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的组成要素。

此前,IBM团队的6名工程师证明,远距传输完全可以实现,至少从理论上来讲是这样。但必须注意的是,“原对象”在此过程中将消失——因为远距传输可不是“传真机”,你原来那份“文件”是会被它销毁的。其貌似“复制”原物体的过程,实际也是对原物体的一种改变。

2009年,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联合量子研究所的科学家进行的“量子信息处理”的实验中,成功地实现了从一个原子到1米外的一个容器里的另一个原子的量子隐形传输。尽管在实验中是一个原子转变成另一个原子,由第二个原子扮演起第一个原子的角色,与“原物传送”的概念不同,但原子对原子的传输,却对于研制超密超快的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具有重大意义。

没错,远距传输并不仅在传输物体这一目标上才有价值,在达到这一目的之前,通往“圣域”的各项研究也被证明在其他多重领域大有作为。而所有的量子力学研究,甚至人类所有的科学活动,亦同此理。

这段理论是否说明了意念运物,远距诊断,医疗的原理。请青城山人向秦师询问一下,答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4: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山人和秦师的消息,激动中。谢谢山人!羡慕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8 15: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没人推荐几个比较好的中医馆或中医呢?想找个好中医看病太难了,各位帮帮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8 17: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zy_jsks 的帖子

你不如你什么病,人在哪里,另开一个帖子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5/7 07: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