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天台无意子

民间中医奇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2 22: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了,大家说自己用药店买的乌梅泡水喝好吗?
菊花啥的都太普遍了。
发表于 2008/3/12 23: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64 gu86521 的帖子

我也听说过。原来一位女孩是跟人用艾条灸给人祛寒的。她说就是因为感觉到病人的寒气附着在她身上(她自己本身寒气较重,治疗以后有所好转),所以也跟我一起卖“桔皮丝”了。
发表于 2008/3/12 23: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拜访一位手诊大夫

昨天拜访一位手诊大夫。先给100元钱,那大夫摸脉看手,也不问病,我也不主动说。他说我“外围不行(我理解是卫气不固),淋巴又有问题”,问我“是否有毒有害工种”,我说,不是。他说,“那不应该,或者吃药中毒”,我说,我基本不吃西药。他又说,“这样的身体状态附件乳腺都会出问题,不调好夏天会低烧。”我说,这些问题都有过。他又把左手脉,说我肩椎46有问题,两个月不用枕头就能好,腰椎45之间膨出,注意锻炼。"最后他说,“先吃汤药试试能不能启动,如能启动以后你自己回去做蜜丸就很方便。”先开了14付药,饭后服药,不喝酒不吃辣。他说的基本正确,我正在吃药。结果如何,半个月后再汇报。
发表于 2008/3/13 00: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功:双手上下拉动平衡功。

动功:双手上下拉动平衡功。
这一功法属于平衡功,是外动功的最基础最简单又十分重要的功法。

基本动作:
(1)、姿势:面对大树或意念想像大树,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曲,两臂前伸,虚腋,两掌心对树,与树距离约为树高的三分之一。
(2)、动作:微闭目平视,双手同时沿树身平行线上下运动;两腿配合两臂上下起伏,缓缓曲伸,身体松正。
(3)、呼吸:配合两臂上下运动,即上行时吸气,下行时呼气。注意呼吸缓、细、深、长、匀,逐步做到自然合拍。
(4)、意念:不固定但有意向,即随动作呼吸时,想像两掌掌面前方的大树是一个带有特定色素的大气柱,同时两掌也随呼吸与大树交换气。不能只吸进而不给予。要知道我们呼出的是树所需要的,反之亦然。
(5)、要求:不得在酷暑、寒冷、大风、雨、雪、霜、雾等不良天气练习;不得在过饱过饥及身体不适时练习。

石梁飞瀑
20083122320
发表于 2008/3/13 00: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尼可可 于 2008/3/12 13:09 发表
谢谢先生!现在我们没有医生接受了,也只能每天给个安宫牛黄丸和西黄丸让妈妈吃,明白秦师父不可能接诊,调理方我们也看了可是我们不是医生哪些药方我们看了还是不知如何放量?拿给中医看他们又不认同,所以我们 ...


药方拿给中医看他们又不认同,那么就应给出可行方子呀!开不出可行方子,就没有资格淡不认同哦!搞不好又是真西假中的。
发表于 2008/3/13 00: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angzhy 于 2008/3/12 11:48 发表
各位先生好,我这里有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就是关于针灸按摩带出的所谓病气是否对施法者本人有害的问题。
我一直喜欢鼓捣医学,四处看了东西学习,有时也上阵操练一番,当然限于水平有限,不会开药了,多的是按 ...


真气内存邪不可干。反之随处皆有病秽可扰。
发表于 2008/3/13 01: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m2006 于 2008/3/12 07:59 发表
先生,您好!想向您请教一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常不足,这两种论述,那种是正确的?
有本书上说这两个都是对的,只是描述的东西不同,不理解。
请先生阐述一下这个问题,谢谢!



讨论有余不足没有多少意,容易把初学者带进死胡同。
我师父曾训斥我们:
“你们一批书呆子,争什么有余不足,这有余不足不是常态,不是数学公式上的系数K。阴阳有余不足之论是在某一历史时期的治病中总结出来的。  古代、现代不同,男女不同,从业性质不同,生活习性不同等等,这个动态平衡过程在个体身上都不同。  古时生活模式差异少、小,故用常字形容也算八、九不离十;  现代生活模式个体差异大,这个常字就不能用了。   人的健康在于阴阳平衡,至少能迅速地达到动态平衡。如果不平衡过了承受点,则显为病态,久则成疾。  要知道阴阳互根互用,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过犹不及,强平衡、弱平衡都比不平衡好。  对不足的也不一定补,可以抑制有余的,同样能治病。  就大多数今人而言,多为阳亢而致阳不足,阳亢耗阴亦致阴不足,但这二个不足不是同时发生的,先为耗阳而不足,后为耗阴而阴不足,故病程延绵,假像交替,而致医者无从下药。  学医千万不要死多书,不要拘泥,华陀读了多少经络脏腑学?张仲景写伤寒论之前读了那一家的伤寒论?!   古人要是像现在学中医读背几十、上百本书,那一个名医都出不了,书没读完,自己快完蛋了。要医外学医,闭目悟医……。”
发表于 2008/3/13 12: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刻了

原帖由 石梁飞瀑 于 2008/3/13 00:09 发表



讨论有余不足没有多少意,容易把初学者带进死胡同。
我师父曾训斥我们:
“你们一批书呆子,争什么有余不足,这有余不足不是常态,不是数学公式上的系数K。阴阳有余不足之论是在某一历史时期的治病中总 ...


先生和秦大师的这些话够我一辈子学的。其中的医理太深刻了。先生以后有时间时多给我们说些秦大师的话,这些话胜过我们读多少医书。谢谢先生。
发表于 2008/3/13 15: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发表于 2008/3/13 18: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肝火犯肺 肠胃失和 外感夹湿 还有尿频 面苍

灸麻黄2 苍耳子5 辛夷花10 桔梗5 藿梗10 光杏仁10(后下) 云茯苓10 前胡10 白前10 苏子10 化红10 百部5 紫苑5 桑枝12 桑寄生20 苍术10 血余碳6(布) 黛蛤散5(布) 条黄芩6 赤芍5 白芍5 六一散15(布) 炒枳壳5 半夏曲10 白芷10

  麻烦先生帮我看下 我已经看了6个多月了  一直都没改善 我也不知道是换医生还是不换 请先生指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5/2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