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3/13 01: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m2006 于 2008/3/12 07:59 发表
先生,您好!想向您请教一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常不足,这两种论述,那种是正确的?
有本书上说这两个都是对的,只是描述的东西不同,不理解。
请先生阐述一下这个问题,谢谢!
讨论有余不足没有多少意,容易把初学者带进死胡同。
我师父曾训斥我们:
“你们一批书呆子,争什么有余不足,这有余不足不是常态,不是数学公式上的系数K。阴阳有余不足之论是在某一历史时期的治病中总结出来的。 古代、现代不同,男女不同,从业性质不同,生活习性不同等等,这个动态平衡过程在个体身上都不同。 古时生活模式差异少、小,故用常字形容也算八、九不离十; 现代生活模式个体差异大,这个常字就不能用了。 人的健康在于阴阳平衡,至少能迅速地达到动态平衡。如果不平衡过了承受点,则显为病态,久则成疾。 要知道阴阳互根互用,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过犹不及,强平衡、弱平衡都比不平衡好。 对不足的也不一定补,可以抑制有余的,同样能治病。 就大多数今人而言,多为阳亢而致阳不足,阳亢耗阴亦致阴不足,但这二个不足不是同时发生的,先为耗阳而不足,后为耗阴而阴不足,故病程延绵,假像交替,而致医者无从下药。 学医千万不要死多书,不要拘泥,华陀读了多少经络脏腑学?张仲景写伤寒论之前读了那一家的伤寒论?! 古人要是像现在学中医读背几十、上百本书,那一个名医都出不了,书没读完,自己快完蛋了。要医外学医,闭目悟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