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4/6 23: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静 于 2008/4/6 12:35 发表
我花时间写那些现实中的感受是在发表我的见解和解释我请教那个问题的原因,因母亲年龄大不认识字,出现症状全靠我解释来让她的心情好,只是那症状我不懂不会给母亲讲解而影响母亲的养病心情使我有一些遗 ...
静-静等网友:
我这个师门喜简厌繁,又喜繁厌简。这是一个问题的二方面,问诊,了解与疾病相关的情况,我们不厌其繁;但对于礼节,客套,甚至完全发自内心的感谢之言,我们是喜简厌繁的,因为,我师父说,为了应付无数的感谢电话,心情烦恼透了。
我们发自内心的真意是不图任何回报,不想让人感谢,好事做了就好了,否则,每天光听感谢之言,也会把肾气耗尽,所以,你们问,我们尽力答,所答采纳与否,采纳后的效果如何,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事,治病绝对不能等我们的回复。
为什么问诊要抓住患者要点反映病史病惰?因为我们的劳累就是要从问诊者的大篇叙述中寻找那么几句对分析病情有用的话。所以,问诊要直奔主题,解答建议尽量对症。学问性的东西只能等空余时归类进行综合回答。
我们的解答仅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沧海一粟…,起个抛砖引王作用而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