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浅谈肺病治法】在临床上应用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22: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肺病治法】——"咳嗽"参考分析

肺气上逆作声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属于邪实。 内伤咳嗽:久病或反复发作,起病缓,身无表证,多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鉴别症状特点咳嗽时间、节律、性质、声音 .咳而急剧、声重,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晚,或咽痒泽咳者,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 咳声嘶哑,病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感风寒或风热、燥热。 病势缓而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 咳声粗浊者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 ,咳而声低气袪者属虚,宏亮有力者属实。 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 午后、黄昏咳嗽加重,夜间时有单声咳嗽,咳嗽轻微短促,多属肺燥阴虚。 夜间咳嗽较剧,持续不已,少气或伴气喘,为久咳至喘的虚寒证。 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多属痰湿。 情志郁怒加重者因于气火。 劳累、受凉后加重者多为痰湿、

虚寒。 痰之色、质、量、味 咳而少痰多属燥热、气火、阴虚 ,痰多者多属湿痰、痰热、虚寒 ,痰白而稀薄属寒 ,痰白、稠厚易出属湿 ,痰黄而稠属热 ,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 ,痰白清稀透明成泡沫样的属虚、属寒 ,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 ,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 ,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外感咳嗽辨证论治简表(p72)

辨证: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
        
肺气失宣        肺失清宣        肺失清润

主症:咳嗽        声重有力        气粗或咳声嘶哑,干咳作呛咯痰,稀薄,色白,或中等,易咯,黏稠或黄,量少,咯痰欠爽        无或极少,或点丝状或带血丝,咯痰欠爽伴有症状        可伴见风寒束表证,可伴见风热犯表证,见唇鼻干燥,咽喉干痛等〝燥〞邪

特征:舌苔,薄白,薄黄,凉燥薄白,温燥薄黄,脉象,浮或浮紧,浮数,浮或浮数。

病证联系:        

多属上感或急性支气管炎的初起阶段(全身毒血症不明显,而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多见于秋冬季可见于多数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初期等第毒血症较显著)
多见于春季        多见于秋冬内较干燥的季节,如上感、急性支气管炎的某些类型,以及肺结核初期,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部分患者

治法:        疏风散寒        疏风清肺、化痰止咳        温燥: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凉燥:疏风散寒、润燥止咳
主方:        三拗汤,止嗽散        桑菊饮        温燥:桑杏汤
凉燥:杏苏散

内伤咳嗽辨证论治简表(p73)

辨证:        痰湿蕴肺        痰热郁肺        肝火犯肺         肺阴亏耗         肺气虚弱         寒饮浮肺

主症:

咳嗽咳声重浊咳嗽气粗(有力)气逆作咳,或为呛咳,干咳、咳声短,午后黄昏为剧,或声音嘶哑咳声低弱,气短,咳嗽气急,甚则喘鸣有声,多寒冬发作加重,咯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痰多易出稠黏或黄或带血或味腥,量多,咯欠爽黏、少、咯不爽,咽中伴有痰滞感痰黏或黄或痰中带血,量少清稀,咯吐无力量多        痰多,清稀泡沫状,或带黏,色白易咯
伴有
症状胸闷脘痞,呕恶食少,神倦乏力,发热面赤或不发热,口干黏欲饮或胸胁肋胀痛        咳时面赤,咽干口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或有胁痛,消瘦无力,鹳红潮热,盗汗,口干咽燥        面白畏风,易汗,易感冒,神疲懒言形寒怕冷,喜热饮,可时轻时重,或伴有肺、脾气虚症状

脉象,孺滑,滑数,弦数,细数,细弱,细弦滑或沉弦。

舌苔,白腻,薄黄腻舌红,薄黄少津,舌红少苔        淡白,白滑。

慢支或伴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代偿型、支扩等        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或慢支、支扩伴继发感染而急性发作者多见于慢支、慢性咽喉炎、支气管内膜结核等,或神经官能症患者,肺结核、慢性咽喉炎、肺部肿瘤或肺炎、肺脓疡恢复期多种肺系疾病,伴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失代偿,慢支后期伴重度失代偿性肺气肿居多.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补气温肺,化嗽止咳,温肺化饮。

主方:二陈平胃汤、三子养亲汤,清金化痰汤,加减泻白散、黛蛤散,沙参麦冬汤,温肺汤,小青龙汤。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13 22:36 编辑 ]
发表于 2007/5/13 22: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蓝天白云,我真诚向你请教一些关于肺脏的信息,我可以通过 电话向你询问吗?
发表于 2007/5/13 22: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蓝天白云,我真诚向你请教一些关于肺脏的信息,我可以通过 电话向你询问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22: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发信息给你了,对不起啊.我不原在版面留电话
 楼主| 发表于 2007/5/14 09: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肺病治法】——麻疹咳嗽

麻疹是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之一,流行季节,多在冬春。小儿患麻疹,以一至七岁为最多,半岁以下婴儿不易感染。西医谓麻疹是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染,故麻疹的病毒,首先侵犯肺经。临床上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表证。祖国医学,早在三世纪时,对麻疹已有认识。如明代徐春甫著《痘疹泄秘》记载有晋代僧人支法存氏的话:“痘疹之发,多在天行厉气传染之时,沿门比屋相传,轻重相等,发热之间,或咳嗽喷嚏,鼻流清锑,眼胞浮肿,腮赤,目反泪汪汪,或恶心呕哕,即是疹候。”足以说明当时已对麻疹有所认识。它的致病原因,多由先天胎毒蕴郁于内,所指胎毒,当是先天遗传的一种热毒,复感时行不正之气而发。陈复正《幼幼集成》谓:“麻虽胎毒,多带时行,气候寒冷非令,男女传染而成。”王肯堂《幼科证治准绳》亦谓:“痘疹之发,显系天行时气,癦市村落,互相传染,轻则俱轻,重则俱重,虽有异于众者,十之一、二而己,岂可概谓胎毒哉?然疫病有终身不染者,比比皆是,而痘疹无一得免。疫病一染之后,不能保其不再染,而痘疹一发不再发,则胎毒之说,又何可尽废乎?”陈、王二氏之说,主张并存天行和胎毒为致病的外因与内因。此后,有人逐渐着重于外因。如《麻疹拾遗》说:“麻疹之发,多为天行厉气所传染,沿门履巷,遍地相传。”张氏《医通》说:“麻疹亦是时行传染之类。”个人认为应以陈、王二氏之说为当,胎毒为主因,天行为导因。病邪首先侵犯肺脏而咳嗽。古代医家,对此亦早有认识,兹举沈金鳌之说,以见一斑。沈氏谓:“疹子、肺经病也,观其未出之先,咳嗽、喷嚏、鼻涕可验矣,其有眼胞浮肿,目泪汪汪者,肺乘所克,毒浸于肝也;其有恶心、干呕、烦闷者,肺与心连,毒邪熏灼于心也。… … 而肺则病之所由以发也。惟病发于肺,故治疗大法,亦必以清肺消毒为主,此疹之原也。或云:疹子之发,为时行病气传染,故沿门遍及,而要以冬温太过,其反常之气,郁于脏腑,留于经络,故当春夏发泄之期,感此一时风热之病气发为疹也。其曰传染者,以疹毒发泄,一种热蒸秽气,随汗而出,即随风而流,在他人曾中冬温之气,又适感一时之风热者,今触此随风而流之秽气,随亦发疹,固不啻由此传彼,由寡传众也。”沈氏在两百年前,能指出病重在肺及其传染之原因两点,洵属确当可贵之见。由于其病属肺,故喜润而不喜燥;其证属表,故喜散而不喜敛;其毒属阳,故喜凉而不喜温。本病在未见标时,常先发高热,头痛、咳嗽,鼻流清涕,喷嚏,呵欠,神疲嗜眠,或烦躁不宁,目泪汪汪,有如醉人,眼胞微肿,面浮腮赤,恶心干呕,一、二日间,热渐平稳,二、三日后,口腔咽喉等处,遂发内疹,至三、四日后,热度更高,即开始现点,从面部渐及胸腹四肢,而以手足心透出见点为发透,五、六日后,身热渐退,疹渐消散。如无并发症状及误治情形,一般十日可愈。法疗原则,《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谓:“疹宜发表透为先,最忌寒凉毒内陷,已出清利无余热,没后伤阴养血痊。”故初起时宜疏散透肌,已出时宜清化解毒,收散后宜清解育阴。初起邪尚在表,未从热化,亦不可骤用寒凉。至于咳嗽症状,以初期为甚。但中、后期,亦有剧烈咳嗽者,均须从全局着眼,辨证治疗,不能专一止咳,是为治疗麻疹咳嗽之大概原则。
麻疹初期,最喜咳嗽,咳嗽多,则毛窍开,易出表透,咳嗽少,则腠理不开而疹难见。正出时以多咳为佳,此时身热汗少,喷嚏,涕泪俱多,胸闷,舌质鲜红,苔白腻或带黄,疹尚未透,病邪在表而未热化者,应升提解毒,荆防败毒散加减治之。而重用桔梗,以促发疹。本方为麻疹初期之代表方剂,直至完全出透为止(即手足心俱见点),皆可服之。如初期有高热,咳嗽剧烈,腹泻者,上方加知母、贝母,黄芩、石膏。麻疹下利属佳兆,不必强止。如麻疹已见形,病已自里达表,其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为主。如疹不畅透,身热无汗,疹色淡红而黯,咳嗽困难,是因风寒闭塞皮毛,宜轻剂麻黄汤加紫苏、防风治之。如其发疹不多,面部不显,热甚口渴,烦躁不安,咳嗽而兼气粗者,是热毒蕴于肺胃,宜麻杏石甘汤加味治之。如疹已出透,或未出透,仍继续发高烧,目赤口干,咳嗽剧烈,口渴甚,烦躁澹语,竹叶石膏汤治之。
更有一种咳嗽气喘,在出疹期中,持续高烧,烦躁不宁,疹色深红或紫黯,疹点密集成片,或斑、疹并见,或兼口臭气秽,甚至便秘谵语,或见鼻衄、咳血,舌质绛,苔黄糙,口中津液少,气粗口渴,思饮茶水,此为热毒潘灼肺脏。法当清热解毒以宣肺,三黄石膏汤加味治之。
麻疹出现危候,多为疹出不透或不出,或稍出而疹点即隐没。如发疹不多,或色淡不显,或疹点急退,而面色苍白,咳嗽气急,汗多,四肢不温,神疲嗜眠,舌淡,邪尚未透,此乃阳气已虚,疹毒内陷之证,急用通脉四逆汤加味,以通达内外阳气,回阳救逆,托疹外出,切勿惑于麻疹一般正常情况,而畏用姜、附辛热药味也。
疹点透发经过三天左右以后,发热便退,胃纳渐佳,精神清爽,疹点已逐渐湮没,但咳嗽有未减者,须以六君子汤调和营卫,咳嗽自止。
麻疹过程中,有出现并发证的,应根据不同的症状加以处理。而以并发今之所谓肺炎为最多,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亦不少,证状亦重。麻疹肺炎,我国古代医家称为麻疹喘促,是麻疹病程中的逆证之一,对这种严重证候,亦有较详细的论述。如《医学入门》、《寿世保元》等书中,已指出麻疹后热乘肺金,声哑喘咳,烦躁谵语,唇口青黑等证,并拟订清金降火汤、白虎解毒汤等治疗方剂,揭示了治疗麻疹并发喘促的原则。对此种咳嗽,哮喘,在临症中,应细心分辨其为风热壅肺,或风寒闭肺,或热痰阻肺,而对症下药。

风热壅肺:其证状为发热不退,恶风、有汗,气急鼻煽,咳嗽剧烈,气粗而喘,有时痰多,而色稠黄,呼吸不规则,胸高腹胀。舌苔黄腻或薄白。脉浮数。法当宣肺化痰,清热解毒,银翘散加味治之。


风寒闭肺:其证状虽发热不退,但兼见恶风、恶寒,无汗喘促,鼻流清涕,咳嗽吐清稀泡沫痰。舌质淡红,苔薄白。法当疏风
散寒,宣肺以平咳喘,麻黄汤加味治之。

热痰阻肺:其证状为发热,咳嗽气喘,痰声漉漉,痰黄且稠,不易咳出,面赤唇红,口虽渴而不思饮茶水,胸高抬肩,不能平
卧。舌质红,苔黄腻。法当清热解毒,宣肺祛痰,麻杏石甘汤加味治之。
个人在临症中,又常见有患咳嗽、哮喘数十年者,系幼小时出麻疹后得之,为麻疹后遗证。因治疗不善,成为终身痼疾。其病因由于出麻疹时,未能禁忌油脂荤腥食品,避免风寒侵袭,以致寒邪久伏肺脏,不易疏散与祛之外出。一遇风寒诱发,则立即咳嗽、喘促。此乃麻疹后感寒,应从寒咳寒喘辨证治疗,痼疾是可以治愈的。
麻疹过程中,最宜注意,稍一不慎,则成逆证,或后遗证而难治。故出疹前后,居室应洁净,避秽浊,忌风寒入侵。饮食方面,禁忌荤腥、蛋类、厚味(俗谓出麻疹伤盐而(鼻句)咳),及含碱性食品。婴儿吸食母乳,则母亲饮食,应参照上述禁忌。

方解:


荆防败毒散加减方解见伤风咳嗽。

麻疹为阳毒,初起时宜疏散透肌,本方为疏散透风热之剂。重用桔梗者,因其味辛微温,色白入肺泻热,开提气血。麻疹出
透,则咳嗽自愈。至于知母、贝母、黄芩、石膏,宜随证加入。

麻黄汤方解见伤寒咳嗽。


麻杏石甘汤方解见伤寒咳嗽。

竹叶石膏汤

竹叶 石膏 党参 麦冬 甘草 半夏 梗米
竹叶微苦而寒,故能泻火利小便、清心凉肺。石膏色白入肺,寒能清热降火,辛能发汗解肌,甘能缓脾益气,生津止渴。麦冬清心润肺,泻热除烦,消痰止嗽,行水生津。党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寒能清肺,肺清则气旺。半夏之辛温,以豁痰止呕。甘草、粳米,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合之则能清热而不损其阳,导逆而能益其气也。麻疹已出透,仍继续高热,咳嗽剧烈者,此方治之,则热去而津生,咳嗽自愈。


三黄石膏汤加味

黄芩 黄连 麻黄 石膏 淡豆豉 生姜 大枣 杏仁
本方为既能发表,又能清里的方剂。原方有黄柏、桅子,而无杏仁。黄芩泻肺火,利胸中之气,肺主气,热伤气,泻热实以保肺。黄连味苦寒,入心泻火,心火泻则不刑肺而咳喘。麻黄、豆豉发汗解表,麻黄为肺家专药,止咳嗽上气。石膏清肺胃之火而解表里。姜、枣调和营卫,再加杏仁宣肺利气,治咳逆上气。合之则清热解毒,宣肺平咳喘,故治热毒燔灼肺脏之咳嗽喘促为有效。
 楼主| 发表于 2007/5/14 1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肺病治法】——汤方解见百日咳

通脉四逆汤加味;干姜 炙甘草 附片 细辛 葱白
仲景之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药同而量异,故主治亦异。阴盛于内,隔阳于外,主以通脉,因其倍用干姜加甘草,佐以附子,能大壮元阳,以通达内外之阳,故此处用来托疹外达。细辛辛温,通经络,散寒邪。葱白辛温,扶阳而通阳。辛、葱皆能托疹外达,疹既透发,则咳嗽自止。

六君子汤方解见百日咳。银翘散方解见伤热咳嗽。
治验:
张 x x,女,2 岁。
患儿发烧,咳嗽,打喷嚏,鼻流清涕,眼泡微肿,面赤唇红,流泪,恶见阳光,烦躁不宁,欲眠不得。舌质鲜红,苔白腻。此为麻疹证状。复以时值冬末,正麻疹流行季节,更足断其为麻疹。主以荆防败毒散加减,而重用桔梗,升提解毒,促疹透发。
荆芥6克 防风6克 杏仁9克 牛蒡子6克 竹茹9克木通6克 茯苓6克 半夏9克甘草3克 桔梗18克
此药服后,疹即出透,手心、足心俱己见点。但热甚口渴,神疲嗜眠,烦躁,咳嗽痰多,是邪热蕴于肺胃,麻杏石甘汤加贝母、鲜石斛,清肺胃之热而解毒。
麻黄6克 杏仁15克 石膏15克 甘草12克 贝母3克鲜石斛12克
尽剂后,疹已全免,发热亦退。但仍咳嗽,不思饮食,用六君子汤调和营卫以止咳。
党参12克 茯苓9克 白术9克 炙甘草12克 半夏9克陈皮6克 干姜6克
连服二剂,眠食俱佳而咳嗽愈。
高 x x,女,28 岁,工人。
主诉:“自幼出麻疹后,即得气喘病,迄今二十余年。平时最怕冷,虽暑热炎天,亦穿长袖衣,晚上盖棉被,冬季通夜睡不暖,两脚冰冷。饮食不多,想吃而吃不下,随时肚泻,有时呕吐清水,如气候变化,则咳嗽而兼喘息,虽经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服中、西药治疗,只能暂时将咳嗽、喘息减轻,稍隔几日,气紧促喘息又如故。”患者身体瘦弱,面容苍白无血色,言语声音细小,困倦无神。此次发病,头晕,一身痛,特别怕冷,两膝以下虽白天亦冷如冰,口虽干而不渴,尤其腰背酸痛得厉害,咳嗽兼喘促,吐风泡沫痰。舌苔白滑微黄。脉浮紧而细。此乃肺脾肾三脏俱虚,复受寒邪侵袭。先当治其标病,后扶肺、脾、肾之阳以治本。新订麻黄附予细辛汤治之。
麻黄9克 制附片31克 细辛3克 桂枝18克 生姜31克甘草24克
服药一剂后,无不良反映。此病重药轻,上方加重分量,并加干姜治之。
麻黄12克 制附片62克 细辛3克 桂枝18克 生姜62克干姜31克 甘草31克
连服两剂后,咳嗽、喘促有所减轻,一身痛大减,以新订四逆加麻黄汤治之。
制附片62克 干姜31克 炙甘草31克 麻黄12克
又尽二剂,虽不咳嗽而仍喘促,饮食很少,甚至不思食,用甘草干姜汤温其脾胃。
炙甘草62克 炮姜62克服一剂后,改用大剂附子理中汤去参扶肾阳而平喘。制附片62克 白术31克 干姜31克 炙甘草31克连服二剂,喘又有所减轻。但仍恶寒,上方加桂、炮姜治之。制附片62克 白术31克 干姜31克 炮姜31克 炙甘草31克桂子12克又服二剂,不复怕冷,仅微喘,以附子理中汤原方肺、脾、肾俱补之。制附片62克 党参31克 白术31克 干姜31克 炙甘草31克上方连服三剂,饮食增多而精神转佳。嘱其用附片、生姜炖羊肉汤调理。制附片62克 生姜124克 羊肉500克据患者云:先后炖服羊肉汤两次。自病愈后,已不怕冷,夏天与常人一样穿短袖衣,冬天能睡暖,身体已有抵抗能力,不象从前每月发病,每月治病,影响工作。即偶尔受凉,因感冒咳嗽喘促,服药一、二次,即告愈。

邓 x x,女,30 岁,农民。
主诉:“我从出麻疹后,即患气喘病,久之则喘而(鼻句),迄今二十余年未治愈,经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哮喘。平时虽感觉气紧而(鼻句)喘,尚能勉强参加田间轻微劳动,每当伤风受凉后则(鼻句)喘加甚,(鼻句)鼾之声,达于室外,不能劳动。服药治疗,能暂时减轻,偶一不慎受凉,则又发病。”据上所述,似即张景岳所谓:“喘有夙根,遇寒即发,亦名哮喘之证。”此次暑天发病,更觉严重,咳喘均甚,(鼻句)鼾之声,隔室皆闻,头晕,腰背痛,四肢酸软无力,恶风寒,发热,无汗,晚上不能平卧,咳时吐清稀泡沫痰,口不渴。舌苔白滑,略带微黄。脉现浮紧。此乃寒邪久伏肺脏,从未彻底清除,故一遇风寒之邪,则两相感召,发为哮喘。以麻黄汤加半夏、干姜祛寒降逆,平哮止喘。麻黄9克 杏仁18克 桂枝12克 甘草18克 半夏15克干姜15克连服两剂,咳嗽、哮喘有所减轻,已能平卧。但喉管干燥发痒,发痒即咳,此外感风邪入血分,有化燥热之势,三拗汤加味治之。
麻黄9克 杏仁18克 甘草12克 紫苏9克 防风15克半夏15克 茯苓12克 桑皮15克尽剂后,外感风邪化燥热之势已除,标病既去。当进而治其根本,本病实为寒邪久伏肺脏之哮喘,即通称沉寒入肺之证。法当散寒,用麻黄汤加味治疗。麻黄9克 杏仁15克 桂枝9克 甘草15克 紫苏9克防风9克 半夏15克 茯苓15克服药二剂后,哮喘大减,全身已不酸软,腰背痛等外感寒邪告愈。仅清晨微咳兼哮,皆因喉管发痒所引起。此风邪未尽,又肺脏久伏寒邪,可以温化,乃以苓桂术甘汤加祛风药味治之。茯苓12克 桂枝15克 白术15克 甘草12克 紫苏9克防风15克 半夏15克 牛蒡12克杏仁15克尽剂后,喉管已不发痒,是风邪祛尽,故咳嗽随之而愈。但微喘,已能参加田间劳动,仍以苓桂术甘汤加干姜、半夏温肺降逆,散其余寒以平喘。茯苓12克 桂枝12克 白术15克 甘草12克 半夏15克干姜15克服药二剂,即告痊愈。

按:上举二、三病例,皆系麻疹后遗证,现时通称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凡患此病者,多难治愈,成为痼疾,影响生产。上述二人治愈后,现与妇女全劳动力一样劳动,基本上没有复发,不再影响工作劳动。从此可证明二十余年之麻疹后遗证,成为痼疾之咳嗽、哮喘,只要辨证精确,是可以治愈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5/14 10: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肺病治法】——虚伤咳

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五脏六腑皆有,多由虚损而来,而虚与损,又有程度之不同。虚是气血阴阳之虚,损是脏腑组织之损,证之轻重不同,治亦因而各异,兹分别论述于下。

内虚咳嗽

对于内虚咳嗽,宜先就其证状,以明其病位所在脏腑之标本,再析其气血盛衰,寒热演变实况,辨其阴阳之虚实,而后按证论治,始为适当。关于咳嗽病位所在,如前所言,固当在肺,然与他脏,亦每多关联,故尚须识其标本之所在。明张景岳说:“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以及他脏,此肺为本而他脏为标也。内伤之咳,先因伤他脏,故必由他脏以及肺,此他脏为本而肺为标也。凡治内伤者,使不知治他脏而单治肺,则真阴何由以复,阴不复则咳终不愈。”又说:“凡内伤之嗽,必皆本于阴分。何谓阴分?五脏之精气是也。然五脏皆有精气,而又惟肾为元精之本,肺为元气之主。故五脏之气分受伤,则病必自上而下,由肺由脾以极于肾;五脏之精分受伤,则病必自下而上,由肾由脾以极于肺;肺肾俱病,而他脏亦不免矣。所以劳损之嗽,最为难治,正以其病在根本,而不易为力也。病在根本,尚堪治不求本乎?”此不仅说明内伤咳嗽,病根所在脏腑之标本,更涉及气血与阴阳,所论大体尚是,而治本之说,弥足珍贵。惟其治疗,则每偏重于阴虚,所立诸方,方方重用熟地,对于因阳虚而致咳嗽者,则未尽适当。个人经常在临证中,每见口干舌燥,甚至齿缝流血,身大热之证状,但却不渴,不思水饮,即渴亦喜饮热汤,冷物全然不受者,此即虚火上冲之征,以滋阴降火方剂治之,其热不退,而病反增,若以回阳降逆方治之,其病立愈,即此更足证专事滋阴之误。
据临床实践,有一类内伤患者,其咳嗽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闭塞清道而成,只宜辛甘化阳之品,荡去阴邪,清升浊降,咳嗽自已,可见并非皆本于阴分。故对于内虚咳嗽,既须识其脏腑之标本,又要辨其阴阳之虚实,始能施治而无误。
内虚咳嗽,如何识别其阴阳虚实之情,根据各家所论,及个人临床经验,可大致加以归纳。
即凡阳虚之人,大都形容瘦减,肌肤苍白,面色萎黄,或晄白,或黑,印堂青黯,虚怯无神,嘴唇乌白,或乌紫,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即有烧热,两颧常赤,多在午后,食少腹痛。或者不思饮食,口多涎液,不渴少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自汗肢冷,频发咳嗽,痰多涎沫,或者清稀,甚至痰中带血,或咳血、吐血。舌质大多淡白或淡红,舌苔粉白,或者乌白,或者黄腻,若阳虚极,则津液亦干枯。脉多浮空细数,沉迟无力。亦即水旺火衰之征。
阴虚之人,大多面赤唇红,肌肤多干燥,精神不倦,声音响亮,口臭气粗,饮食易消,恶辛辣热物,息数身轻,焦躁发热,虚烦不眠,二便不利,口渴饮冷,咽干舌燥,少有津液,咳嗽费力,吐痰胶粘,痰少而黄,或干咳无痰。若阴虚极,则亦咳血、吐血,或痰中带血。舌质鲜红,或者红绛,舌苔干黄或黑黄,亦有现红殊砂点者,甚者舌起芒刺。脉多浮洪数急,或长大。亦即是火旺水涸之象。
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错杂,必须细心分辨。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固然此所论列,仅一粗浅概略,如能本此以细辨,虽不中,亦不远矣。
至于治疗大法,景岳提出:“内伤之嗽,其来徐,因于阴虚,宜补宜和,其治难”之说,亦不足取。喻嘉言谓:“内伤之咳,治各不同,火盛壮水,金虚祟土,郁甚疏肝,气逆理肺,食积和中,房劳补下,用热远热,用寒远寒,内已先伤,药不宜峻。”是与治外感咳嗽不同之处,故须识其脏腑标本,阴阳虚实,始能措手。以下即按五脏阴虚阳虚两大类型分别论治,而《内经》所谓五脏咳而不已,则移于六腑之咳,亦各有不同证状,所述虽仅片言只字,颇有足珍。仍本《内经》五脏六腑各有所合之说,即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脾合胃,肝合胆,肾合膀胧,三焦并入各脏论述,不再另行详析,以免繁琐。

肺咳

《内经》咳论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实以肺朝会百脉,主周身之气,为呼吸出入门户,吐浊吸清,以使营血常新,水精四布,气血和畅,周流无间,位居五脏之巅顶,故称为五脏之华盖。其体轻虚,其性清肃,最易受伤,故又称为娇脏,而伤则常病咳嗽,《内经》谓:“肺在变动为咳。”“肺病者,喘咳逆气。”故咳乃肺最常见之病。至其证状,则《内经》谓:“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可谓要言不繁。其咳多因虚而致,或因虚而甚。唐容川谓:“外因之咳,不过其窍闭塞,肺气不得达于肤表,于是内奔喉间而为咳,其于肺之本体,固未常受伤也。至于内因之咳,则由于制节不行之故。”而制节不行,则谓由于“肺中阴液不足。”是即由肺阴受伤而咳。唐氏所论,偏于肺之阴虚致咳,而遗漏肺之阳虚致咳,即不能谓为赅备。尚有肺气不足,肺阳偏虚所致之咳,以及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之咳,均宜参照前述辨认阴虚、阳虚要点,对证施治,始为适当。
审其果系肺气不足,肺阳偏虚而致咳嗽者,多吐白泡沫清痰,力乏喘促、胁胀,语言气短,身但寒无热,面部浮肿。舌苔白腻,脉现迟微。法当辛甘助阳,温补肺气。轻则姜桂汤,以扶肺阳,阳旺而咳自止。如咳嗽甚,痰多而清稀,则加入茯苓、半夏以通阳利水,降逆化痰而止咳。如泄泻畏寒,脉见细微,而咳嗽不已者,宜再加肉桂,助阳止咳。如咳血、唾血。法当辛甘化阳,苦甘化阴,用甘草干姜汤,以止血化血而宁咳。又肺脾为子母之脏,肺金之虚,常影响及于脾,子令母虚也。除现喘促外,为痞满,为泄泻畏寒。凡脉见虚弱,证见虚寒,而咳嗽不已者,皆不必止咳,但补其阳,而咳嗽自止,宜附子理中汤治之。
上述姜桂汤、甘草干姜汤、附子理中汤三方,为统治肺阳偏虚咳嗽之剂,即咳嗽见血者亦可用,此乃“气盛能摄血”,“甘温除大热”之理。陈修园谓:“血虽阴类,运以阳和,心肺之阳一宣,如日月一出,嚼火无光,诸般邪热自除,血自不扰而循经矣。”个人临床上常用姜、桂、附之类辛热药味,治疗咳嗽之偏于阳虚者,疗效卓著,是以用之而不疑。亦有由于肺阴偏虚,火旺灼金而致咳嗽者,大多干咳无痰,烦热喉痛,喉之痛由于火旺,肺之咳由于火迫,无痰者火盛而津枯,或吐痰胶粘而黄,气粗喘促,便结喜冷。舌苔干黄,脉洪大,有时现数。法当养阴清热,润燥生津,贝母散加减治之。如咳痰不出,结在喉间,热甚伤津,大便结燥,小便黄浊,则宜加知母清热,麦冬保肺生津。若咳嗽而痰中带血、唾血者,则又当于上方加入荷叶、柏叶、竹茹,以止血而宁咳。
如肺久燥热,咳嗽不愈,常移热于大肠而成肺燥肠热之证。肺燥移其邪热于大肠,表分受邪,渐及里分,其势自然,患者定多烦渴,皮肤不泽,大便胀甚,欲下不下,上则喉痒干咳,胸胁窜痛,下则腹痛泄泻,而又艰涩,肛门热痛,宜大承气汤下热存阴,加桑皮、杏仁、麻仁清润肺燥,则咳嗽自止。如肺久虚寒,咳嗽不已,则大肠亦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大肠者,肺之腑,为传导之官,是以上逆则咳,下逆则遗矢。应如李东垣谓: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固涩止咳。
肺为娇脏,乃五脏之华盖,喜温恶寒,最易受伤。故护理时,须谨避六淫侵袭,以免加重肺之咳。肺阳偏虚者,忌吃生冷瓜果;肺阴偏虚者,忌食辛辣椒姜厚味。对含碱性食品,亦当少吃为佳。
方解:
姜桂汤;生姜 桂枝
姜桂汤一方,主旨在扶上焦之阳。肺居上焦,为五脏之华盖,一元之气不足于上,而上焦阴气即旺,阴气过盛,阳微力薄,则发为咳嗽。生姜辛温,行阳分而祛寒,助肺气,主咳逆。桂枝辛甘而温,气薄升浮,主上气,咳逆结气。故叶天士谓:“桂性温肺,肺温则气下降而咳逆止矣。”桂枝与生姜同气相应,扶阳止咳之力极强。
加减法:入茯苓则健脾行水,入半夏能降逆化痰,入肉桂补命门相火,益阳消阴,治沉寒痼冷,咳逆结气。因证化裁,固无不可。
甘草干姜汤;炙甘草 炮姜
甘草干姜汤一方,仲景以治误吐逆烦躁而厥者,又治吐血,治中寒,治拘急,治筋挛,治肺痿,治肠燥。取其辛甘化阳,苦甘化阴之用也。干姜辛温,辛与甘合则从阳化。干姜炮黑,则变辛温之性而为苦甘,苦与甘合则从阴化。汪昂谓:“炮姜辛苦大热,除胃冷而守中,温经止血,定呕消痰,去脏腑沉寒痼冷,能去恶生新,使阳生阴长,故吐衄下血,有阴无阳者宜之。”又血色红,其性见黑则止。甘草主伤脏咳嗽,又足以补中,中气旺则脏腑之精四布。合之则能除沉寒痼冷,祛痰止咳。故凡阳虚咳嗽而咳血、唾血者,服之则血止而咳嗽亦随之而愈。
附子理中汤;附片 党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本方乃先后天并补之剂。《伤寒论》、《金匮要略》仅有理中汤,而无附子。后人于理中汤原方加入附子,而曰附子理中汤。仲景立理中汤,原为中土太寒立法,乃温中之剂一也。白术甘温,燥湿而健脾,主治风寒湿痹。干姜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徐灵胎谓:“凡味厚之药主守,气厚之药主散,姜气味俱厚,故散而能守,夫散不全散,守不全守,则旋转于经络脏腑之间,驱寒除湿,和血通气,所必然矣。”又能暖中宫之气。甘草与辛药同用,便可化周身之阳气,阳气化行,阴邪即灭。但恐辛热太盛,故用人参之微寒继之,足以养阴液,有刚柔相济之意,阴阳庶几不偏。加入附子,大热纯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其功在补命门之火,助阳退阴,功在先天,理中之功在后天。肺肾俱补,阳旺阴消,故咳嗽自止。新订贝母散加味
贝母 桑皮 杏仁 甘草 茯苓 橘红
贝母散原方有知母、五味子,而无茯苓、橘红,现将原方加减,乃成养阴清热润肺之方。贝母微苦寒,泻心火,辛散肺郁,润心肺,清阴虚热痰,治烦热咳嗽上气。桑皮甘辛而寒,泻肺火。罗谦甫谓:“是泻肺中之火邪,非泻肺气也。火与元气不两立,火去则气得安矣。故《神农本草》谓其“补虚益气。”李东垣谓:“甘固元气之不足而补虚,辛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嗽,然性不纯良,不宜多用。”杏仁辛苦甘温,泻肺解肌,降气润燥,治咳逆上气。甘草和中补土,兼能下气,除烦满,主伤脏咳嗽。茯苓甘温益脾,淡渗利窍,泻热而下通膀胱,主胸胁逆气,烦满咳逆。橘红为脾肺气分药,下气消痰,痰因气滞,气顺则痰降。本方配伍最佳,六味皆有治咳之能,合之则养阴清热,润肺燥,降肺气而止咳。
大承气汤
方解见伤热咳嗽。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 禹余粮
本方仲景以治久利不止,大肠虚脱,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柯韵伯谓:“甘、姜、参、术,可以补中宫元气之虚,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脱。此利在下焦,故不得以理中之剂收功矣。然大肠之不固,仍责在胃,关门之不闭,仍责在脾。二石皆土之精气所结,实胃而瀒肠,急以治下焦之标者,实以培中宫之本也。要知此证土虚而火不虚,故不宜于姜、附。”《神农本草》谓:“赤石脂,味甘平,主黄疸泄利,肠澼脓血。”“禹余粮,味甘寒,主咳逆寒热。”故用治大肠“咳而遗矢”之证有效。

治验:
文 x x,女,45岁,农民。
患者咳嗽气紧,吐白泡沫清痰,全身软弱无力,已卧床不起,二日未进饮食,大便不通,力乏喘促,但面赤唇红,一咳连续一二十声,神识恍惚,说话不清,两足厥逆。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有时右寸脉不显。元阳有欲从上脱之势,此乃危候。当告诉其亲属,并在处方上批明,大剂四逆汤加葱白回阳救急,通达内外之阳:
制附片62克 干姜62克 炙甘草62克 葱白引连服二剂。复诊时,神识已清,两足渐温,此阳回之验。咳嗽喘促,有所减轻,嘴唇乌黯,语言细小,恶寒,舌苔白润而滑,两胁胀痛,右寸脉微弱。此肺阳虚,肺气不足之咳喘。法当辛甘助阳,温补肺气。又肺肾为子母之脏,故必兼补肾阳。附子理中汤治之。
制附片62克 泡参31克 白术31克 干姜31克 炙甘草31克又尽二剂,诸证大减。惟喘促仍盛,白泡沫清痰多。因上方用泡参,服后使虚气上升,故见喘促。清痰多者,乃水湿未能得阳所化。上方去参,加茯苓,通阳利水,止咳逆。制附片62克 白术31克 干姜31克 炙甘草31克 茯苓18克连服二剂,四肢温和,微咳,白泡清痰仍多,痰饮尚重,苓桂术甘汤加味和之。茯苓18克 桂枝15克 白术18克 甘草l5克 半夏18克干姜18克尽二剂后,咳嗽喘促告愈。惟饮食不多,精神欠佳,理中汤加砂、蔻,巩固疗效。党参15克 白术18克 炮姜18克 炙甘草15克 干姜15克砂仁9克 白蔻9克又服二剂,饮食增而痊愈。
刘 x x,女,58岁,农民。患者素有咳喘病,每次发病均严重,晚上不能平卧。此次发病后,饮食减少,心累心跳,咳嗽气紧,几吐白泡沫清痰,整夜不能安眠,全身强痛,背上及两脚冰冷,面容微红,但现浮肿,嘴唇乌白。舌苔黄腻,脉浮紧而细。此乃肺阳虚弱,复受寒邪侵袭,发而为病。宜表里兼顾,温肺散寒以利咳喘,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之,而重用姜、桂温补肺气。麻黄9克 制附片31克 细辛3克 桂枝31克 干姜31克生姜62克 甘草31克服药一剂后,痛证悉除,咳喘减轻,已能平卧,继续用附子理中汤去参,加茯苓治之。制附片31克 白术31克 干姜31克 茯苓24克 炙甘草31克连尽二剂,不复怕冷,咳喘大减。咳时右胁微胀痛,面容苍白无神,此肺阳偏虚。姜桂汤加味扶肺阳,肺阳旺而咳白愈。生姜62克 桂枝31克 茯苓24克 半夏18克尽剂后,肺阳旺而咳嗽愈。
邓 x x,女,46岁,家务。
患者身体素健,面色红润,一切有神。但近日来,头痛,一身痛,发热心烦,喉干口渴,思饮茶水,咳嗽而咳不出痰,大便结燥,小便黄浊,饮食不衰,唇红色赤,口中津液少。舌苔干黄。脉浮数而大。此由肺火旺盛,复受寒邪,麻杏石甘汤散肺寒,清肺热以平咳。麻黄9克 杏仁18克 石膏18克 甘草15克。服一剂后,头痛、身痛减,咳嗽吐痰胶粘而黄,脉洪大。新订贝母散加味治之。贝母9克 桑皮15克 杏仁18克 橘红12克 天冬15克甘草9克 知母12克 麦冬12克连尽二剂,诸证大减。惟大便结燥,此肺热移于大肠。上方去知、麦,加大黄治之。贝母3克 桑皮15克 杏仁18克 橘红12克 茯苓15克甘草9克 大黄3克尽剂后,肺与大肠之热清,而大便通,神清身爽而咳平。
 楼主| 发表于 2007/5/14 11: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肺病治法】——肺病综合讨论

如素问论曰: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脾湿者,秋伤于湿,积于脾也。故内经曰: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大抵素秋之气宜清,若反动之,气必上冲而为咳,甚则动于脾湿发而为痰焉,是知脾无留湿,虽伤肺气而不为痰也。有痰寒少而热多,故咳嗽者,非专主于肺而为病,以肺主皮毛,而司于外,故风寒先能伤之也。内经曰: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各以其时主之而受病焉,非其时各传而与之也。所病不等,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唯湿病痰饮入胃,留之而不行,止入于肺,则为咳嗽,假令湿在于心经,谓之热痰;湿在肝经,谓之风痰;湿在肺经,谓之气痰;湿在肾经,谓之寒痰;所治不同,宜随证而治之。若咳而无痰者,以辛甘润其肺,故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是以南星半夏胜其痰,而咳嗽自愈,枳壳陈皮利其气,而痰饮自除,痰而能食者,大承气汤微下之,少利为度,痰而不能食者,浓朴汤治之,夏月嗽而发热者,谓之热痰嗽。小柴胡四两,加石膏一两,知母半两用之,冬月嗽而发寒热,谓之寒嗽,小青龙加杏仁服之,然此为大例,更当随证随时加减之,量其虚实,此治法之大体也。咳嗽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内伤二途。或由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失宣降,因而发生咳嗽者;或由其他脏腑病变,传至肺脏而为咳嗽。本证的病因、病机如下: 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主要是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犯肺所致。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能致咳,但是由于四时气候变化的不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因而在临床上也就会出现风寒、风热及燥热等不同咳嗽。临床所见以风寒为多。又风为百病之长,所以在外感咳嗽诸证中,不论由于风寒、风热或燥热,多以风为先导,夹寒、热、燥等外邪入侵,伤于肺系而为咳嗽。其他如吸入烟尘秽浊之气亦可犯肺致咳。
外感咳嗽的病机是: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司呼吸,为气机升降出入之道 ,司清浊之宣运,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又肺为娇脏,畏寒畏热,主清肃,不耐邪侵。故外邪犯肺不外二途,一是从鼻窍直接吸入,由喉咙以至于肺;二是从皮毛侵入,因皮毛为肺之合,病邪从所合而至于肺。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肺气必须通畅,呼吸才能正常进行,外邪侵袭于肺,则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因而引起咳嗽。从另一方面来说,为了使呼吸之职得以正常进行,必然要改变肺气闭塞的现象,因此,咳嗽也是人体为了通畅肺气,排除病邪的表现,具有积极意义。所以临床治疗外感咳嗽多采用“宣通肺气,疏散外邪”的方法 ,因势利导,而不可早用收涩之剂,以免闭门留寇。
内伤咳嗽
肺脏虚弱,或他脏有病累及于肺,引起咳嗽,均属于内伤咳嗽,他脏引起内伤咳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数种。
(1)脾虚生痰 肺主气,脾主运化,肺气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充养,若脾虚日久可导致肺气亦衰,出现咳嗽、气促、语言低微等症状,治疗上常通过补益脾胃达到补肺的目的,此即“补土生金”。脾失健运,不能输布水谷精微,酿湿生痰,上渍于肺,壅塞肺气,影响气机出入,遂为咳嗽。前贤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即是平素中阳不足,其寒饮入胃, 从胃上膈循肺脉上至于肺系,导致肺气不利而为咳嗽。另外,嗜酒及食辛辣燥热之品亦易化火生痰迫肺为咳。
(2)肝火犯肺 肝与肺以经络相连,肝经循行,“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灵枢•经脉》)。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升发与宣降互相制约,互相协调,则人体气机升降正常。若肝气郁结,失其升发疏泄之能,就会影响肺气的肃降而致咳嗽,如有些慢性咳嗽患者每因情志郁怒而诱发,就是肝对肺影响的表现。肝火上炎,灼伤肺阴,则可出现咳嗽、痰出不爽、咽喉干燥, 胸胁胀满等症,这类病变,称之为“木火刑金”。
(3)肾气虚衰 人的呼吸虽由肺所主,但肾能帮助肺吸气,故称“肾主纳气”。肾精充足,吸入之气,经过肺的肃降,才能使之下纳于肾。若肾精亏损,不能助肺吸气,就会出现呼吸短促等症,所以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肾虚咳嗽表现为上气不接下气,动则尤甚,多因肾虚不能纳气所致。又肺阴与肾阴有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若肾阴下亏不能上滋肺金或虚火上炎,灼伤肺阴,就会出现干咳少痰、颧红、口干、声嘶。另一方面,肺金充足,金能生水,则肾阴亦充,在人体津液代谢方面,若肾阳不振,气化不利,以致水液停积,上逆犯肺,亦可导致咳嗽。综上所述,不论外感、内伤之咳嗽,均为肺系受病而发生。不过外感咳嗽病起于肺,而内伤咳嗽则亦有他脏生病累及于肺者, 咳嗽之发生,都必须在肺脏受累之后才能出现。 怎样诊断咳嗽并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咳嗽是一个以症状为名的病证,所以凡是以咳嗽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者,都可以诊断为咳嗽。但须除外肺胀、肺痨、肺痈等病而有咳嗽表现者。 在确诊为咳嗽的前提下,首当分清属于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由感受六淫之邪而起,兼有相应的外感症状,起病急,病程短;内伤咳嗽则有较长的咳嗽病史,多兼脏腑亏损的症状,起病缓,病程长。外感及内伤咳嗽各种常见证候的临床特点如下:
  (1)外感咳嗽
  风邪伤肺:咳嗽鼻塞声重,口干咽痒,语未竟而咳。
  寒邪伤肺:咳嗽、胸部紧缩而声音嘶哑,形寒怯冷,或遇寒即发。
  湿邪伤肺:咳嗽,身体沉重,头昏如蒙,自汗,小便短涩,骨节酸痛。
  燥邪伤肺: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出,喉间作痒,口干鼻燥。
  火邪伤肺:咳嗽,痰粘稠难出或痰中带血,喉咙发干,口干心烦。
  (2)内伤咳嗽
  痰浊犯肺:咳嗽痰多,痰出嗽止。
  肝火犯肺:咳嗽气逆,咳则连声不已,胸胁疼痛。
  阴虚咳嗽:咳嗽,痰少而粘,口干舌燥,五心烦热。
  气虚咳嗽:咳嗽,痰多而稀,短气乏力,自汗。
  咳嗽应着重与下列病证相鉴别:
(1)肺痨 咳嗽是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须与作为病证诊断的咳嗽相鉴别。鉴别的要点是 :肺痨由痨虫犯肺而引起,常同时出现咳嗽、咯血、胸痛、潮热、盗汗、消瘦等症。必要时尚可结合进行X线肺部检查,以助诊断。
(2)肺胀 有久患咳喘、哮等病证不愈的病史,在咳嗽的同时,并有胸中烦闷,膨膨胀满,上气咳喘,甚至面目晦暗,唇舌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等症,且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3)哮证及喘证 哮证及喘证虽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哮证主要表现为痰气交阻,气道壅塞,呼吸不利,喉间痰鸣气吼。喘证主要表现为呼吸迫促,张口抬肩, 甚至摇身撷肚,不能平卧。 咳嗽如何辨证论治。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咳嗽、咯痰、喘促等症状,主要属于中医咳嗽,尤其是痰饮咳嗽的范围。其病情的发生与发展,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多脾、肺、肾虚,特别是阳虚。肾虚以喘促为主,呼长吸短,连声无力咳嗽,痰多涎沫;肺虚以咳嗽为主,连声有力咳嗽,痰粘稠或清稀;脾虚以痰为主,痰量多易咯出。认为,各型大多有相应的脏腑见症。如肺虚寒咳型多形寒怕风、多汗、易感冒;脾虚痰湿型多口淡、喜热饮、四末欠温、纳差、腹胀肠鸣、便溏腿肿;肾虚喘促型多动则气短,呼多吸少,畏寒肢冷,腰酸腿软,夜尿频数,滴沥不断,急性发作期多口苦、咽干、渴欲冷饮、尿黄便秘、苔黄、脉滑等。许多研究单位研究了慢性支气管炎的咳痰喘与分型的关系,咳嗽的辨证论治,首先要辨明外感、内伤,及其见证的属虚属实。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袭引起的,多是实证;内伤咳嗽,是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多是虚证或虚中挟实。在治疗方面,外感咳嗽当以宣肺散邪为主,邪去则正安;内伤咳嗽则根据虚实夹杂和病情缓急,确定标本先后,随其虚实之所在而调之。
辨证时首先要分清外感、内伤:一般说,外感咳嗽多是新病,常在受凉之后,突然发生,伴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头胀痛、全身酸楚、恶风寒、发热等症(其他外邪为患,亦当有其相应症状)。内伤咳嗽多是宿疾,起病缓慢,往往有较长的咳嗽病史,有其他脏腑病症,如疲乏无力、胸满胁痛、食少便溏等。临床之际,还须根据不同咳嗽的病机特点,落实到具体的脏腑和阴阳气血上,为论治提供依据。但是,内伤咳嗽患者,由于肺虚容易感受外邪,特别是在天气变冷的时候,往往受到外邪侵袭而使咳嗽加重,这时咳嗽是由外感、内伤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其次要辨咳嗽的声音及发作时间:咳声高扬者属实,咳声低弱者属虚。咳嗽时作、发于白昼, 鼻塞声重者多为外感咳嗽,晨起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多为痰浊咳嗽。夜卧咳嗽较剧 ,持续难已,短气乏力者,多为气虚或阳虚咳嗽。 再者要辨痰的颜色、性质及数量:痰少或干咳无痰者,多属燥热、阴虚。痰多者,常属痰湿、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痰白而稠厚者属湿。痰黄而粘稠者属热。痰中带血多属热伤肺络或阴虚肺燥。
外感咳嗽
外邪侵犯于肺引起咳嗽,主要是风、寒、热、燥四种外邪,且往往是两种以上的外邪共同引起 ,临床上以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为多见。外感咳嗽的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宣畅肺气 ,但由于肺为脏腑之华盖,位高居于膈上,药力易达病所,故药宜清扬,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即是。再就本病的特征,宜重视化痰顺气,使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于治愈。外感咳嗽,大忌敛肺止咳,或病起即予补涩,反使肺气不畅,外邪内郁,痰浊不易排除,咳嗽愈加剧烈。此外宣肺不可太过,以免损伤正气。
(1)风寒咳嗽
①症状: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无汗、头痛、骨节酸痛等。舌苔白,脉浮。
②病机分析: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内郁肺气,以致肺卫失宣为本证的主要病机。风寒客肺,肺气闭郁不宣,故咳嗽、咯痰、鼻塞流涕;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外之阳气被遏,故恶寒、无汗、头痛、骨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为风寒之邪束表客肺之象。
③治法:疏散风寒,宣通肺气。
④方药:杏苏散或金沸草散加减。咳嗽较甚者,加金沸草、紫菀;咳而气急者,去紫苏加麻黄、苏子宣降肺气;表邪较甚者,可斟酌加防风、羌活;若见气虚者加党参。
对其兼夹证,需注意随证施治。 外寒内热:症见咳嗽声重音嗄,痰浓不易咯出,咳引胸痛,恶寒鼻塞,或有身热,口渴咽痛,甚则气逆而喘,舌苔白腻而黄,舌质红,脉滑数。此证为风寒外束,肺热内郁所致,俗称“寒包火咳”。治宜散寒清热,用麻杏石甘汤。此证与燥邪伤肺不同,不宜早投清润之剂。 风寒兼湿:证见咳嗽痰多,兼有胸脘作闷,舌苔白腻,脉濡。此为湿邪内郁,复感风寒之邪,肺气失于宣畅所致。治宜疏散风寒,兼予燥湿去痰,用杏苏散加厚朴、苍术之类。 风寒夹饮:主要症状与风寒证相同,但见咳逆上气,胸闷气急,舌质淡红,苔薄白滑利,脉浮紧或弦滑,此属风寒外束,饮邪内犯,肺失宣降而发咳嗽,治以疏散风寒以除表邪,温化寒饮以逐内患,用小青龙汤加减。
(2)风热咳嗽
①症状:咳嗽,痰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口干,咽痛,鼻流黄涕,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舌苔薄黄 ,脉浮数。
②病机分析: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营卫失和为本证的主要病机。风热犯肺,热灼肺津,故见咳嗽、痰黄稠、咯痰不爽、口干;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鼻咽部先受其邪,故鼻流黄涕、咽痛; 风热客表,营卫失和,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舌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初犯肺卫之象。
③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④方药:桑菊饮加减。如见咳甚者,加鱼腥草、枇杷叶、浙贝母、矮地茶;若热邪较甚,身热口渴明显者,加黄芩、知母、瓜蒌加强清泄肺热之力;咽痛明显加射干;若风热伤络,见鼻衄或痰中带血丝者,加白茅根、藕节。
兼夹证:
风热兼湿:证见咳嗽痰多,胸闷汗出,舌苔白腻中黄,脉濡数,此为风热夹湿蕴蒸,邪在上焦, 肺气失肃所致,宜于桑菊饮中加入杏仁、苡仁之类,以宣气化湿。 风热夹暑:证见咳嗽胸闷,心烦口渴,溺赤,舌质红苔薄,脉濡数。由于外感风热,夹时令之暑湿,侵犯上焦,肺气不宣,其邪不能从汗外泄所致。宜用香薷、前胡、鲜藿香、佩兰、六一散之类,以疏风解暑。
(3)温燥咳嗽
①症状:咳嗽少痰,或略有粘痰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咽痛、唇、鼻干燥。咳甚则胸痛,初起或有恶寒,发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而干,舌尖红,脉细数或无变化。
②病机分析:燥热犯肺,耗伤津液,故咳嗽少痰,或略有粘痰,咯出不易;热伤阳络,则痰中带血 ;燥胜则干故见咽干,唇鼻干燥;初起或见表证,乃属燥热外客,营卫不和。舌尖红,苔薄黄而干 ,脉细软,均属燥热之征。
③治法:清肺润燥,疏风清热。
④方药:桑杏汤加减。燥热现象明显者,加麦冬、知母、石膏;头痛、发热甚者,加薄荷、连翘、蝉衣;咽痛明显者加玄参、马勃;鼻衄,加白茅根、生地;或用清金润燥天门冬丸。
(4)凉燥咳嗽
①症状:咳嗽、痰少或无痰、喉痒、咽干唇燥、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而干, 脉浮紧。
②病机分析:凉燥之气,袭表犯肺,使肺气失宣、表卫失和,为本证的主要病机。与温燥比较, 干咳无痰或咳嗽痰少,咯痰不利,咽干唇燥等症,同是“燥胜则干”的表现,不同之处在于,凉燥兼见风寒袭表的症状,如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
③治法:疏散风寒,润肺止咳。
④方药:止嗽散加减。
(5)火热咳嗽
①症状: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烦渴面赤,胸胁疼痛,便秘。脉洪数或弦数,舌红。
②病机分析:火邪伤肺,故见干咳痰血;热聚胸膈,故烦渴胸痛;火灼津伤,燥热内结,故见便秘。脉数舌红,属火邪为患之象。
③治法:清肺泻火。
④方药:凉膈散加减。咳甚者,可加枇杷叶、马兜铃清肺止咳;烦渴甚者,可加天花粉、知母以清热生津除烦;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藕节凉血止血。
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病程一般较长,有先病在肺而影响他脏者,亦有他脏先伤而病及于肺者。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正虚邪实者,当祛邪止咳,兼以扶正;正虚为主者,则当根据虚之所在而着重补正。
(1)痰湿咳嗽
①症状:咳嗽多痰,痰白而粘,胸脘作闷,食纳不佳,四肢乏力,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②病机分析:脾虚健运失常,以致痰湿内生,上渍于肺,阻碍气机,故咳嗽痰白而粘; 痰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脘作闷;纳减,四肢乏力,既因脾胃虚弱,也因湿困脾胃;舌苔白腻,脉象濡滑,为痰湿内聚,气失宣展之征。
③治法:健脾燥湿,理气化痰。
④方药:二陈汤加减。如痰湿较重,痰多,脘闷明显,加苍术、厚朴、苡仁、杏仁之类,以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证属寒痰者,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属风痰者,加制南星、白附子以祛风化痰;痰滞食阻,而见痰多胸痞,食欲不振,苔腻脉滑者,可合三子养亲汤顺气降逆、化痰消食。
(2)痰热咳嗽
①症状:咳嗽,痰色黄稠而难排出,甚或痰中带血,胸闷,口干,口苦,咽痛,舌苔黄腻或黄白相兼,脉滑数。
②病机分析:痰热蕴肺,肺失宣降,故咳嗽痰黄难出;痰热化火,灼肺伤络故见痰血咽痛;痰热壅盛,气机不利,故胸闷;口干而苦为热甚伤津。苔黄,脉滑数均为痰热之象。
③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④方药:清金化痰汤。肺热壅盛,咳而喘满、壮热、口渴者,去桔梗、陈皮,加金银花、鱼腥草、石膏、葶苈子等清热泄肺。
(3)肝火犯肺
①症状:咳嗽气逆,咳则连声,甚则咳吐鲜血,或痰带血丝,胸胁串痛,性急易怒,烦热口苦,咽喉干燥,面红目赤。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
②病机分析: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化火,逆乘于肺,肺失清肃之权,故气逆咳嗽不已;木火刑金, 肺络损伤则咳吐鲜血或痰带血丝;胁为肝之分野,肝火肆逆,故胁痛;性急易怒,灼热口苦,咽喉干燥,面红目赤,均为肝火炽盛之象。脉弦数,苔薄黄少津,为肝郁肺热津亏之征。
③治法:清肝泻肺。
④方药: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味。火热较盛,咳嗽频作者,可加山栀、丹皮、贝母、枇杷叶等, 以增强清热止咳之功效。肝火犯肺之咳嗽,亦可选用《医醇?义》的丹青饮治疗。
(4)阴虚咳嗽
①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不爽,口干舌燥,或见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②病机分析:阴虚内燥,肺失滋润,以致肃降无权,肺气上逆为本证的主要病机。阴虚肺燥,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干舌燥;咳伤肺络,则见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征象。
③治法:养阴润肺,宁嗽止咳。
④方药:二冬二母汤,口干舌燥甚者,加沙参、百合、生地养阴润燥;咳嗽甚者,加百部、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痰粘不利者,加海蛤粉清热化痰;咯血者加白及、茜草、藕节止血。
阴虚咳嗽而见心烦口干,心惊不寐,口舌生疮等症者,为心阴偏虚,可改用玄妙散。阴虚咳嗽而见咳声连连,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梦遗滑精者,为肾阴偏虚,可改用八仙长寿丸。方中以六味丸滋阴泻火;麦冬、五味子滋肾润肺,敛肺止咳。
(5)气虚咳嗽
①症状:咳嗽声低无力,气短,痰多清稀,神疲,畏风,自汗,易于感冒,苔薄白质淡,脉弱。
②病机分析:久咳伤肺,或平素体弱,肺气不足,或脾虚运化不健,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则肺气日虚。肺气亏损,肃降失司则咳嗽,声低,气短。肺气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故畏风、自汗 ,易感冒;神疲,舌淡苔白,脉弱,均为气虚之象。
③治法:补益肺气,化痰宁嗽。
④方药:补肺汤加减。痰多清稀者,可去桑皮,加白术、茯苓、款冬花,以增强益气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白术并可协同人参、黄芪增强益气固表的作用。
若气虚咳嗽而见痰多,色白易排出,脘腹痞胀,食少便溏,面色萎黄或微浮、舌质淡、苔白腻者 ,为脾气偏虚。治宜健脾化湿、补肺祛痰,常用六君子汤加味。若中焦阳虚,气不化水,湿聚成饮,而见咳嗽反复发作,痰涎清稀,则治宜温阳化饮,用苓桂术甘汤加味。
(6)阳虚咳嗽
①症状:咳嗽反复发作,痰涎清稀,头眩,心悸,畏寒,肢体沉重,或兼小便不利,舌苔白润,脉沉滑。
②病机分析:脾肾阳虚,水气上泛,为本证的主要病机。阳虚不运,水饮内停,上干于肺,故咳嗽、痰涎清稀;阳气虚衰,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而诱发,故咳嗽反复发作;水气上泛故头眩、心悸;水气游溢肢体,故肢体沉重;肾阳亏虚,不能化气行水,则小便不利;阳虚生外寒故见畏寒。苔白润,脉沉滑,为阳气不足寒水内停之象。
③治法:温阳散寒,化气行水。
④方药:真武汤加味。咳甚者,可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散寒化饮,敛肺止咳;气机不利,胸胁满闷者,加白芥子、旋覆花祛痰降气;短气甚者,加党参益气补虚;大便稀溏者,加干姜温中散寒。另外,对于胸背跌仆损伤,瘀血内阻,肺气不利,证见咳嗽不愈,夜间加剧,呛咳少痰,痰中时带极少血丝或血点,胸背受伤部位有阵发性刺痛,舌淡紫或见瘀斑,脉弦等的瘀血咳嗽,治疗当以清瘀肃肺为主,常用旋覆花汤加减。可用旋覆花、茜草降气结通络,桃仁、紫菀止咳。痰中带血者,加三七、白茅根活血化瘀、止血。其中白茅根每次可用至二两煎汤代水煎药。如吐血紫黑,咳嗽气急只能侧卧一边,可用血府逐瘀汤加杏仁、五味子。
咳嗽的预后及转归;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转归,从疾病性质上来说,主要是由实转虚的变化。从脏腑转归来说,主要是肺、脾、肾之间的相移。外感咳嗽多属暴病,属实,其病在肺,但若调治失宜,亦可由外感转为内伤而累及他脏。一般说,病肺为轻,病脾较重,病肾尤重。由肺及脾至肾的过程即是病情由轻转重的过程。故病在肺脾治疗尚易,以至于肾则治疗棘手,预后较差。为了控制病变的发展演变,不少单位根据“发时治肺,平时治肾”的理论,用补肾固本的方法治疗久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值得指出的是,咳嗽转归问题上除注意肺与脾肾的关系外,还须注意肺与心的关系。肺主气,心主血,气血相关,肺脏病变,日久必及于心。内伤咳嗽若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常导致肺、肾、心、脾亏虚,气滞、痰凝、血瘀,水停而演变为肺胀。总的来说,外感咳嗽的预后良好,大多可在较短时间获得治愈。内伤咳嗽的预后一般亦较好,但部分患者易于反复发作。转化为肺胀者,则预后较差,往往病程缠绵,迁延难愈。 咳嗽辩病 ,咳嗽并非病名,而是很多疾病的一种觉症状。依据咳嗽的性质、咳嗽持续的时间长短及咳嗽伴有的特殊表现等情况,可以大致辩别疾病所在,做到有病早治。 青年人如咳嗽日久,咳嗽声短而无力,并伴有虚汗,午后潮热低烧、颜颊红艳、疲乏无力等症状,很可能是肺结核。若咳嗽是由感冒引起,过两三天一般可随其它感冒症状的好转而消失,但麻烦的是,这种短暂的咳嗽也常见于麻疹、猩红热、肋腺炎等冬季急性传染病,因此应提高警惕。 咳嗽最常见的原因莫过于慢性气管炎。患这种疾病的人,多因着凉,受风寒而发病,数九隆冬的寒冷气候会使病情加重,一般到天气转暖时才能缓解。 如果干咳无痰,或有咯血,应速到医院通过X线透视、照胸片或进行支气管造影等检查。 咳嗽药分镇咳药和祛痰药两大类。干咳无痰或少痰,可服镇咳药,咳嗽痰多则可服用止咳和祛痰并举的药物。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的产生,是由于当异物、刺激性气体、呼吸道内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粘膜里的感受器时,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咳嗽的动作是短促深吸气,声门紧闭,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快速猛烈收缩,使肺内高压的气体喷射而出,就成为咳嗽。随着急速冲出的气流,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被排出体外。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除去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等呼吸器官以外,耳、脑膜、心脏、食管、胃等内脏的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也会传入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如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为干咳,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的初期;急性骤然发生的咳嗽,多见于支气管内异物;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气管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还易消耗体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 咳嗽晕厥综合征
咳嗽晕厥综合征是指既往没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由于剧烈的连续咳嗽而引起的一过性意识丧失的病证。本综合征最早由charcot于1876年提出,其发生机制考虑为咳嗽引起的喉部迷走神经反射所致,因而称为喉性卒中、烦咳性晕厥、咳后晕厥、烦咳性暴病、支气管暴病、支气管晕厥等。 咳嗽引起一过性意识丧失的原因不明,学说众多,像反射学说、脑震荡学说等等。
咳嗽晕厥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发作性阵咳后,出现数秒钟的一过性意识丧失。典型者,可在咳嗽数秒钟即可引起晕厥发作,有时伴轻度痉挛。晕厥时间多在10秒钟之内,少数人可长达30秒至60秒。应当注意的是,患者处于立位或坐位时容易发生,而且,进食、哄笑等情况下,易于诱发剧烈咳嗽和咳嗽晕厥。意识恢复后不留任何后遗症。 患者以男性居多,约占97%,年龄分布范围广,但以青壮年为多见,尤其是40岁的男性患者,小儿也可见到。该病通常缓慢发生发展,对于较轻的初期症状,往往不引起患者的注意。 根据反复发作的剧烈阵咳伴一过性意识丧失的特点,加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原发病的发现,诊断一般不难。但需与颈动脉窦过敏症等所致的晕厥和不典型的癫痫发作鉴别,脑电图及诱发试验、治疗反应都可用于鉴别,既往癫痫发作史及慢性肺部疾病史也可作鉴别诊断的参考。怎样用火罐疗法治疗咳嗽。火罐疗法又称拔罐疗法,具有通其经脉,营其逆顺,调其气血,祛病健身的作用。火罐疗法是通过罐体边缘及负压吸吮,刮熨皮肤,牵拉挤压浅层肌肉,刺激经络、穴位,以达脉道通,虚实调,气血行,阴阳平的目的。适用于年龄较大儿童。
(1)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膏肓、曲垣。
操作法:患者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取大小适宜的火罐用闪火法或投火法等,将火罐吸拔在所取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3~4天治疗1次(根据皮肤反应而定),5次为1疗程。
主治:各种咳嗽。
(2)取穴:背部自第1~12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
操作法:患者取俯卧位,将大小适宜的火罐,在两侧各吸拔?5~6只,至皮肤瘀血为度。隔2~3日拔罐1次。
主治: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
(3)取穴:①穴位:大椎、身柱、大杼、风门、肺俞、膈俞、膏肓、曲池、尺泽、合谷、天突;②部位:颈部、脊柱两侧、肩胛上区。
操作法:取口径为4~6cm的玻璃火罐或陶瓷罐、竹罐,用95%酒精棉球撕松散贴在罐底,点燃棉球后待罐中空气燃烧将尽,立即将罐扣在选用的治疗部位上,使其与皮肤牢固吸住,一般留罐10~15分钟。
主治:各种慢性气管炎。 注意:①不可将罐口烧烤过热;②点燃粘在罐底的酒精棉花时,一定注意避免脱落,引起烫伤。肺病咳嗽自隋唐以后,金元四大家对咳嗽的病机分析及辨证治疗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如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说“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指出了咳嗽与肺气、脾湿的关系。张子和《儒门事亲》则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咳嗽,分别制定了相应方剂,并提出“老幼强弱虚实肥瘦不同,临时审定权衡可也。病有变态,而吾之方亦与之俱变”的论点,示人治疗要因人而异,方随证转。王好古《此事难知》则对《素问 •咳嗽》的十一咳证,分别提出了具体处方,多为后世医家引用。而《丹溪心法•咳嗽》则结合四时季节的变化及一日之中的咳嗽时间,分析病机,进行论治。如谓“上半日多嗽者,此属胃中有火,用贝母、石膏降胃火。午后嗽者,多属阴虚,必用四物汤加炒黄柏、知母降火”等,为咳嗽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内容。
明代医家对咳嗽的辨证论治更有新的补充,王纶《明医杂著•论咳嗽证治》指出“治法须分新久虚实,新病内寒则散之,火热则清之,湿热则泻之,久病便属虚、属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兼郁则开郁,滋之、润之、敛之则治虚之法也。”强调治咳须分六淫七情及五脏相胜,脾肺虚实。李木延《医学入门》首先出现外感、内伤分类,为后世对咳嗽的分类提供了借鉴。对内伤咳嗽中的火咳、郁咳、五劳虚咳及瘀血内阻等证的治疗,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同时,在此时期结合脏腑生理功能并从其相互关系研究了咳嗽的病机。如王肯堂《证治准绳• 杂病•咳嗽》引《仁斋直指方》“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之说,阐发了肺肾对气的相互关系,为肾虚咳嗽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赵献可《医贯》进一步论述咳嗽与肺、脾、肾之脏的关系,并强调肾的重要,对于火炼肺金之咳,为斥寒凉之弊,力主用六味丸壮水制阳,认为“滋其阴即所以降火,补北方正所以泻南方”,对后世医家多有启发。《景岳全书•咳嗽》对外感、内伤咳嗽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论述颇详,提出外感咳嗽由肺而及他脏,故以肺为本,他脏为标;而内伤咳嗽则由他脏及肺,故以他脏为本,肺为标的见解。这对后世治疗咳嗽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张氏还对外感、内伤咳嗽的辨证提出了若干要点,在治疗上则提出外感咳嗽以寒邪为主,治以辛温,但须根据不同时气施治,而在“时气”与“病气”的关系上,又当以“病气”为主。内伤咳嗽以阴虚为主,治以滋阴,但见虚寒而咳嗽不已者又当补阳。以上这些论述,都从不同方面大大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容。李中梓《医宗必读•咳嗽》在申明咳嗽“总其纲领,不过内伤外感而已”的前提下,对外感内伤的治疗原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大抵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变生他病,故忌寒凉收敛,如《五脏生成篇》所谓肺欲辛是也。治内者,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燥痒愈甚,故忌辛香燥热 ,如《宣明五气论》所谓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是也。”但用药动静并不是绝对的,又必须随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言,故他又说:“然治表者虽宜动以散邪,若形病俱虚者,又当补中气而佐以和解,倘专于发散,恐肺气益弱,腠理益疏,邪乘虚入,病反增剧也。治内者,虽静以养阴,若命门火衰不能归元,则参芪桂附在所必用,否则气不化水,终无补于阴也。至夫因于火者宜清,因于湿者宜利,因痰者消之,因气者利之,随其所见之证而调治。”由于李氏这些论述对外感、内伤咳嗽的治疗,作出了指导性的说明,故一直为医家所重视。
发表于 2007/5/14 12: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是好!真是太感谢了!!认真学习!!!
发表于 2007/5/14 14: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  好帖; 收藏了,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17 17: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