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2: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节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二: 
 一、阴阳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1 互根互存: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2 相互制衡: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3 阴阳调和: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二、 养阴护阴
 
 值得注意的是,内经认为饮食五味与五脏阴精有着莫大之关系.(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食补食疗的依据),因此养阴护阴,必须注意饮食,调和五味.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
 
 最后作为结论,提出了养生箴言:“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一点疑问:
 
 综观本章内容,黄帝先提出生气通天的概念,然后论述了阳气的重要性,及养护阳气的方法:“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最后岐伯说出了阴阳的关系及养阴的方法“谨和五味”。
 
 
 1。黄帝说阳及阳的重要性,岐伯说阴阳的关系、阴及阴的调养,在内容的安排上是否有深意?
 2。养阳的方法是虚的“清静”,“抟精神,服天气”
 养阴的方法是实的“谨和五味”
 这个对用药上有何指导意义?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7/8/3 13:4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