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阅素灵

阴平阳密与阳密乃固的真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3 13: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党中央以党代会报告和党章的形式充分肯定了这一思想。比如,十四大报告指出,“在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问题上,在党内特别是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十四大党章对这个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形成了一个规范性的提法:“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里要注意,一是强调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的思想更加明确;二是以党的法规的形式阐述,极大地加重了这个论断的分量。以后十五大、十六大党章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对原有党章有所修改,但上述论断一字未改。

        这充分表明,这一论断,不是一般性提法,是党中央对改革开放时期可能出现的错误政治倾向的总体判断和战略估计,它不是针对一时一事,而是管全局、管长远的,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提醒,反映了党中央的远见卓识和政治智慧,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

PS:
  左升为阳,右降为阴,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认清左右,识明阴阳,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由良医良相稀缺,可见认清左右,识明阴阳之难。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8/8/13 13:54 编辑 ]
发表于 2008/8/25 11: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与实践

昨天晚上,我家孩子突然说:"我喜欢白天,不喜欢晚上,白天可以出去玩".童言无忌啊,我突然想起这可能就是贵阳贱阴的最直接表白吧.

记得行者老师讲中医基础时说过:
理论上的东西,不是从临床实践上来的,而是从发自内心对事物真正理解,你的一举一动,对世间各种想法,对生活,对接人待物,一点一滴中理解出来的。从临床理解来的太片面。只有跟自己的生活,跟自己的言谈举止打成一片,这个才叫真实的东西.


这么说,难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话也有错吗?
这句话没错.但是,"实践"不一定仅仅是指临床实践啊。“你的一举一动,对世间各种想法,对生活,对接人待物,一点一滴中理解” 就不是实践吗?修身、养性、内功修炼不是实践吗?
所以,这里犯了一个“偷梁换柱”、“以偏概全”的错误,即把实践=临床实践

奥运会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处处挑战人类极限,人们为奥运记录被一次次打破而欢呼,却忽视了一个残酷现实“几乎个个运动员都是伤痕累累”,本届奥运上中国女排有3名队员是打封闭上场的。

其实,从中医的角度看,奥运口号简直无聊之极,「揣而锐之,不可常保。」没有了健康,要更高、更快、更强干什么?

一个同事的朋友是做生物医学保健品的,据说生意好得不得了,发了大财,我一看他名片背面的产品介绍,产品只有两大类“男女壮阳产品和女性减肥美容产品”。揣而锐之,真好!
发表于 2008/9/1 17: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9/9 18: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阴平阳秘析疑
http://www.shanghan.com/bbs/archiver/tid-47849.html
《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按:此文乃论述阴阳的静躁对精气的影响作用,从而决定生命的存亡,为上文之结语。然其“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义,诸家多注而未明,如马莳注说:“必彼之阴气得其和平,而此之阳气知所秘密,则精神乃治。”张介宾注说:“平,即静也。秘即固也。人生所赖,惟精与神,精以阴生,神从阳化,故阴平阳秘,则精神治矣”。张志聪注说:“调养精气神者,当先平秘其阴阳”,等等。这里马莳注“平”为“和平”,既欠确切,而注“秘”为“秘密”,则使人亦嫌不甚明了其所说矣。张介宾注“平”为“静”,颇有见地,而注“秘”为“固”,则又不然矣,且说“人生所赖,惟精与神,精以阴生,神从阳化”,把此文“精神”一词分而释之,则更嫌其未究此段文字之文法及文义也。至于张志聪之注,则不胜“囫囵吞枣”之甚,而不必于此加义矣。观此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二句,与下二句“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为对文,则此“平”“阳”二字为误倒,当作“阴阳平秘”之句为是。只有“平秘”,始与下文“离决”为对。《鬼谷子  摩篇》说:“平者,静也”,上文以引张介宾注亦说:“平,即静也”,是“平”为“静”义。《列子 力命》说:“自然者,默之成之,平之宁之”,张湛注:“平宁无所为也”,无所为也,亦谧静之义。秘者,《广雅  释言》说:“秘,密也”,《广韵  去声  六至》说:“秘,兵媚切,密也......俗作秘”,然《尔雅 释诂下》说:“密,静也,《尚书 尧典》说:“四海遏密八音”,孔安国传:“密,静也”。“秘”训“密”,而“密”则训“静”,是“秘”亦“静”也。此文“平”训“静”,“秘”亦训“静”,二字叠词同义,与下“离决”之词同。从理论上讲,阴阳之性,对言之则阴静而阳动(然阴无极静而阳无极动),合言之则阴阳俱喜宁静而忌躁动也。《素问  痹论》说:“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是言阴气静则安躁则害也;《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而“烦劳则张,精绝”,是言阳气静则安而躁则害也;《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是总言阴阳之气静则安而躁则害也。阴阳之气以静为安而能生化,故此文说“阴阳平秘,精神乃治”也。此所谓“精神乃治”者,殆即精气乃治也。精气,古可写作“精神”,《礼记 聘义》说:“精神见于山川”,郑玄注:“精神,也谓精气也”;《素问 五藏别论》说:“藏精气而不写也”,林亿新校正谓“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太素》“精气”作“精神”。可证。“精气乃治”与下“精气乃绝”为对文。
      据上所述,此文“阴平阳秘”,乃“阴阳平秘”之误,而“阴阳平秘”之义,本为“阴阳清静宁谧”。然今人颇有望文生义而将此文“阴平阳秘”释为“阴阳平衡”,且恐人误会其阴阳平衡之义而添字作释以成为“阴阳相对平衡”者。这与祖国医学阴阳学说虽无乖,然非此文本义,故为研究整理《黄帝内经》之文者所不敢取也。
发表于 2008/9/27 19: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从“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来看 ,“阴平阳秘”除了“阴阳清静”之意外是否还有阴阳和合之意,即阴阳平衡的状态? 请指教。
就是说阴阳平衡以后阴和阳才能相安无事,到达清静的状态。
发表于 2008/11/9 17: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动于中 于 2007/8/15 11:48 发表
心平气静,气定神闲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需要的是一种心态。

阴平阳密=阴阳平密=阴阳清净=气清净=神清净=心清净


佛家说:“由戒而定,定能生慧。”道家说:“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 ...

说得好,解得妙.
发表于 2008/11/11 09: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一直在反复念叨这句话,今天一看茅塞顿开!
发表于 2008/11/16 23: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阳密,即阳藏的深,也叫藏的密,就是阳气不容易被拔出来,中气足啊
发表于 2008/12/8 12: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阴平阳秘与天清地宁

来自:《习国医,从探寻文化的线索开始——一个中医爱好者的胡思温想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87082&extra=page%3D1

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平阳秘何意?一般都是通过考平秘二字之意来理解。此为一个方法。但是汉语字义讲究一个“意蕴”,特别是在古文中,所以为何不以经解经而解之呢?我们再来看道德经得一篇。

道德经·得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霝,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其至之也。”
国家
君主
侯王
身体
心(并非仅指血肉之脏也)
器官(并非仅指血肉之器官也)

如果我们作上面一个对应,很容易就可领会阴平阳秘之意。前两项就是人与天地相参,后三项就是国与人相参

为何可以这样对应来理解《内经》,且看内经里怎么说《气交变大论》:“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欤。”由此可明。何谓侯王?《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此也。

带着这样的理解再去读《道德经》、《黄帝内经》、甚至上古经典,其意更好懂,交相呼应也。这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

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曰:“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不谋而遐迩自同”就是理解经典的好方法吧,也许这就是阅素灵师兄想表达的意思吧。“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可谓正与“得一”互证,“精神乃治”“精气乃绝”无出此而。

上古子初学,一家之言,请各位师兄老师斧正。


发表于 2008/12/8 14: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古子,好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4/28 2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