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150|回复: 3

治病首重脾胃之形上学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6 17: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刘炳凡;脾胃;形上学;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胃癌术后肝转移。

内容提要:
本文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对先师刘炳凡先生“治病必须治人,治人首重脾胃”的学术观点进行了形上学的探讨,即一气(元气)化出阴阳,阴阳化生万物,而阴阳在气化流行的过程中,有五种基本的情状与特性,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行土居中,具有中和调节其四行的作用,能使水火不相害,金木不相克,而更好地发挥其气化作用,从而为临床“治脾以安五脏”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先师刘炳凡先生,当代中医大家,为我国首批研究生导师之一,首批五百名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之一,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被中医名宿邓铁涛誉为“中医泰斗”,创“治病必须治人,治人首理脾胃”之论,为医界所重。笔者初涉医林,即有幸师而事之,耳提面命,渐浸渐染,用以指导临床,获益良多。今逢先师仙逝七年之期,躬逢盛会,本大道无私,学不宜秘之心,特将随师学习及思考所得,奉献出来,以报先师宏恩之万一。

一:形上学理考论

治病首重脾胃,世称补土派。补土之论,始于《黄帝内经》,发扬于《脾胃论》,后世医家,代有发展。先师本七十年学习研究与临证所得,著《脾胃学真诠》、《黄帝内经临证指要》,集脾胃学理论与经验之大成,创调理脾胃二十八法,施于临床,常常应手取效。

先师著书,效法医圣仲景,察证候,重辨证,以纯客观立论,不言玄理,于形上学之学理根据,只字不提,是以于启信稍嫌不足。有见于此,特将个人三十年来,对先师学术思想之领悟所及,书之于次,以就正于十方贤达。

外感内伤,五脏为病,治疗首重脾胃,医患费解,乃情理之事也。欲明此理,当先明中医生命之学,宇宙万物生成之理。

未有天地之先,只是虚无之体,先哲们名之曰“无极”。此时的无极只是虚无之体,清清静静,无形无象亦无迹。虽然号为无极,却亦并不是什么也没有。当此虚无之体,显现寂静无为之静象时,就是“无极”;当其显现为动象时,就称之为“太极”。

太极自氲两股既相反又相成的力量,氤氤氲氲,推推荡荡,即自然出现一种具有无限生机的“中和之气”,《中庸》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也,天地由此气形成,万物由此气发生,生命由此气发生,人亦于是乎生。此种形成天地,生物生人的气,先哲们称之为“元气”,后世道教亦有以“祖气”名之者。

此元气亦自含有两股相反相成的力量,此两股相反相成的力量,孔子称之为“乾元”、“坤元”。即《周易》所谓“大哉!乾元!”、“至哉!坤元!”是也。此之谓“两仪”。此两仪之乾元、坤元中,又各自含有两股相反相成的力量,且此两股力量之任意一股又各含两股,如是重重无尽,上推下推都无有尽。《黄帝内经》谓此两股力量为 “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此两股力量合而为一时,即是上述所谓“太极”,当其出现“轻清”、“重浊”, “上浮”、“下凝”等不同运行轨迹和特质时,就是所谓 “两仪”,所谓 “阴阳”。若从生成论的角度看,此阴阳可谓是从“无极”、“太极”中“生”出来的,即所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也。

此包含着阴阳而又氤氲推荡的元气,其流行之情态或曰状态共有五种不同,此五种不同流行之情状的元气,先哲们称之为“五行”。因其流行的情状不同,故其表现的特征亦不相同。他们将具有外向运行特征而性偏温和的元气,称之为木,具有上向运行特征而性偏温暖的元气,称之为火,具有平向运行特征而性偏中和的元气,称之为土,具有内向运行的特征而性偏寒凉的元气,称之为金,具有下向运行特征而性偏湿润的元气,称之为水。

这五种不同的流行情状和性质的元气,每种之中又都含着乾元、坤元两种既相反又相成的不同性质的成分。《河图》所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是也。此五行之分阴分阳,皆以天以地为分分之依据也。一、三、五、九,奇数也,皆本乎天,乾元之德也,故称之为阳,二、四、六、八、十,偶数也,皆本乎地,坤元之德也,故称之为阴。所以木分阳木阴木,火分阳火阴火,土分阳土阴土,金分阳金阴金,水分阳水阴水。如甲木乙木丙火丁火之类。

这五种不同流行的性质和特征,究其实只是一团混和着乾元坤元的中和之元气而已。正由于他们只是一气,而又具有五种不同的流行性质和特征,且这五种不同流行的性质和特征之间又具有互相增上、互相牵制的作用,此种作用古人称之为气化。此气化流行,即是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的基本动力。

五行之气的这种互相增上、互相牵制现象,古人称之为生克乘侮,简称生克。反应五行生克系统最为全面、最为系统的是《洛书》。即所谓“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十居中”。

从《河图》、《洛书》看,我们会发现,那居中的五、十土,具有调节或曰中和其它四行的作用,为出入升降的枢机,能使木不至向外发散太过,金至于向内收敛太过,火不至于向上升腾太过,水不至于向下沉降太过。土居四季之末,亦调节中和四时气候之必然体现也。这种居中的中和调节作用,能使金木不相克,水火不相害,而更好地发挥其气化的功能,其重要意义,那决不是我们凭想象所能全部知道的。

脾胃位居中焦,属五行之戊已土,主纳化饮食,吸收营养,化生气血,升降清浊,前人以其在人体生命中的重性而称之为后天之本。这是不言自明的常识,人所共知。但脾胃的重要性,远不是只限于此。脾胃还以其中和之性,居中央以运四旁,中和调节心肝肺肾,使心肝肺肾更好地发挥其气化作用,更好地维护人体生命的健康。先师“治病必须治人,治人首重脾胃”的学术主张,理出于此。

二:临床治验举例

(一):咳嗽(慢性气管炎)
某女,七十二岁,住湖南省湘潭市。患者反复咳嗽数载,前两年仅发作于秋冬季节,至春暖即渐渐好转。今年却与往年大不相同,虽盛夏亦不见咳嗽减轻。诊见无痰干咳,形体消瘦,呼吸抬肩,纳呆食少,腰酸脚软,舌体偏瘦,舌尖尤瘦薄,舌面光红无苔,脉细软无力。综合证征,诊为肺燥,处喻嘉言清燥救肺汤原方14剂,以为必效。不料不仅无效,反而食欲更差,舌脉无改变。当时以为系生石膏寒凉之故,未引起我的重视,仅将原方去生石膏,加川贝母润肺止咳,大剂治脱力劳伤而镇咳的仙鹤草予之,不料药后仍无寸效,始引起我的重视。乃重新审视:肺燥津伤,脾不输津也,是标不是本。其病之根本因由,却还是脾胃亏损,肾气不足。故而改投先师自创之健脾止咳汤,药用:明党12,白术10,茯苓12,炙甘草10,陈皮10,半夏10,远志7,杏仁12,冬花10,杜仲12,补骨脂10,怀山药15,木蝴蝶5,桑叶12,枇杷叶12,鸡内金5,麦芽1214付。药后诸证大减,患者因路远年高,不良于行,未来复诊,自购原方两次,计28剂,诸证悉平。要求巩固,因嘱常服附子理中丸,温暖脾土,令脾土中和之气常充,则心肝肺肾自调而病不生。

(二):肾痨(肾功能不全)
某男,四十五岁,住湖南省攸县大同桥镇。患者于2004年上半年,因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而去医院检查,结果令他大吃一惊,B超发现左肾萎缩,尿检发现蛋白+++、隐血++,因再查肾功能,结果是血尿素氮9.7mmol/L、血肌酐189 mmol/L、血尿酸516 mmol/L。经中西医治疗至今(2006725),昨日查血尿素氮8 .7 mmol/L、血肌酐269 mmol/L、血尿酸478 mmol/L,尿蛋白++,刻下:除上述症状外,还经常头晕,尤以傍晚时为甚,有时心慌气短,尤以饥饿时更明显,右腰有空空的感觉。舌质淡嫩,有齿痕状若荷叶边,舌两侧稍暗,脉沉细无力。诊为肾痨,乃脾气虚弱,清气失升,浊气失降,此外肾气亦有渐亏、肝血亦有渐淤之象 。治宜益气健脾,升清泻浊,佐以补肾活血。药用:黄芪45,红参12,白术12,云茯苓15,炙甘草10,半夏12,大黄7,黄连7,连翘15,草果12,肉苁蓉15,巴戟天15,丹参15,桃仁12,土茯苓30,崩大碗30,熟附片12,乌梅3。水煎服,每日一剂。另方:水蛭3,田三七3,共研细末,装0号胶囊,每粒0.5,每日三次,每次四粒。饮食以素菜,严禁荤腥。患者服至一月后,复查肾功能,血尿素氮9.1 mmol/L,血肌酐165 mmol/L,尿酸523 mmol/L,尿蛋白+++。头有点昏,精神体力均有恢复,舌转淡红,脉沉细而弦。症征好转,肌酐大降而尿素氮反升,当系素食不严之故,询之果然,因嘱严格饮食禁忌。再步原方,去桃仁,加仙灵脾15,楮实子15,苏叶15,增大黄为10。因经济困难,断续服至12月底,复查肾功能,血尿素氮3.6 mmol/L,血肌酐96 mmol/L,尿酸361 mmol/L。自以为痊愈,复因经济困难,遂停药。


20076月,又出现头昏,脚软,耳鸣,无力。遂去医院复查肾功能,618查得血尿素氮9. mmol/L,血肌酐215 mmol/L,尿酸524.30 mmol/L,尿蛋白++。遂来就诊,观其舌,淡而胖嫩,舌色偏暗,脉弦迟,尺稍浮且无力。此为由脾及肾,脾肾并重使然。因投黄芪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味:药用黄芪45,红参12,白术12,云茯苓15,炙甘草10,熟地黄24,怀山药20,山萸肉15,泽泻15,制大黄10,黄连7,连翘15,草果12,苏叶30,丹参20,桃仁10,丹参15,土茯苓30,崩大碗30,熟附片12,乌梅3。水煎服,每日一剂。另方:冬虫夏草1,崩大碗 3,共研细末,装0号胶囊,每粒约0.4,每日三次,每次三粒。饮食为纯素食,严禁荤腥。坚持每日散步不少于两小时,以短时多次为法,切不可为散步而致劳累。患者服至7月薪28日,复查肾功能,血尿素氮7.0mmol/L,血肌酐171.0 mmol/L,尿酸490.6 mmol/L,尿蛋白+。耳鸣消失,脚已不软,头昏偶见。舌质淡白而嫩,舌色稍暗,舌苔薄白,脉弦无力。稍事调整,服至93,复查血尿素氮5.6 mmol/L,血肌酐129.0 mmol/L,尿酸428.7 mmol/L,尿蛋白+
发表于 2007/9/17 12: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学习!还有吗?
发表于 2007/9/24 20: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命之本,坎中一阳。
阳气之本,贵于秘藏。
能藏者土,所藏者阳。
先天所耗,后天充养。
发表于 2007/9/24 21: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脾胃乃第一要冲。以阳立极,以土立基。可以不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21 0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