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4092|回复: 6

鼻流清涕忿嚏不休的原因及治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8 23: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曰:病后忽鼻流清涕不止,忿嚏不休,服一切外感解散药不应而反甚者,何故?

答曰:此非外感之寒邪,乃先天真阳之气不足于上,而不能统摄在上之津液故也。此等病近似寒邪伤肺之症,世医不能分辨,故投解散药不愈而反甚。不知外感之清涕忿嚏,与真气不足之清涕忿嚏不同。
外感之清涕忿嚏,则必现发烧、头疼、身痛、畏寒、鼻塞之情形。真气不足之清涕忿嚏,绝无丝毫外感之情状。况又服解散药不愈,更为明甚。法宜大补先天之阳,先天之阳足,则心肺之阳自足。心肺之阳
足,则上焦之津液,必不致外越也。人身虽云三焦,其实一焦而已。方宜大剂四逆汤,或封髓丹亦可,即姜桂汤亦可。

姜桂汤
生姜一两五钱 桂枝一两

用药意解
按姜桂汤一方,乃扶上阳之方也。夫上焦之阳,原属心肺所主,今因一元之气不足于上,而上焦之阴气即旺,阴气过盛,阳气力薄,即不能收束津液。今得生姜之辛温助肺,肺气得助,而肺气复宣,节令可行。兼有桂枝之辛热以扶心阳。心者,气之帅也,心阳得补,而肺气更旺(肺居心上如盖,心属火,有火即生炎,炎即气也。肺如盖,当炎之上,炎冲盖底;不能上,即返于下,故曰:“肺气下降”,即此理也)。肺气既旺,清涕何由得出。要知扶心阳,即是补真火也(二火原本一气)。嚏本水寒所作(肾络通于肺,肾寒,故嚏不休),方中桂枝,不独扶心阳,又能化水中之寒气,寒气亦解,而嚏亦无由。此方功用似专在上,其实亦在下也。学者不可视为寻常,实有至理存焉。或又曰,扶心阳而肺气更旺,夫心火也,肺金也,补心火,而肺不愈受其克乎?曰:子不知五行禀二气所生乎!五脏只受得先天之真气,原受不得外来之客气。今所扶者是先天之真气,非外感之客气,既云受克,则肺可以不必居心上也。况此中之旨微,有不可以尽泄者。

【阐释】此答辨明清涕忿嚏不止,有外因、内因之异。内因系由于上焦之真阳不足,致津液外越而为,用大剂四逆汤以大补其真阳,诚为对症之方。封髓丹能纳气归肾,能治一切虚火上冲之症;姜桂汤扶上焦之阳,化水寒,摄津液,故均能治此病。笔者在临症中,常见有鼻流清涕或浓涕,经年如此,中医俗称为脑漏。脑髓乃人身立命之物,岂可流出乎?现代医学检查为鼻窦炎,久治不愈者,多为上焦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每以姜桂汤治之而获效。如病者林××患此症五年,服姜桂汤二剂见效。因其中下焦之阳亦显不足,故继以附子理中汤加补肾药,连服八剂而竟全功。
发表于 2007/11/9 1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姜桂汤和封髓丹治疗此类疾病的两大类型,切不可混淆了。
发表于 2007/11/9 11: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姜桂汤
生姜一两五钱 桂枝一两

请问具体用量是多少克?
发表于 2007/11/9 13: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1/10 12: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言内伤,非言外感,如外感以外感方治之,心肺阳虚,用姜桂汤见效甚速,若想不复发,还须峻补肾阳不可。
发表于 2007/12/20 12: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敏也会有类似的症状
发表于 2007/12/20 18: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尔晋的火柴棒方法针对这个毛病很有效,亲身体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2 2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