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生 发表于 2008/4/19 00:58:34

跟随贴子的朋友都会发现,先生们是很注重大便通畅的,尤其是对老重患者,可先生们已经累到半夜,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又很少,好容易看到一篇,贴上来,虽然臭哄哄的,可毕竟都是好学生,为了多了解些中医,大家忍着点捂着鼻子看吧。

以下摘自武国忠医师的博客:

有一次,我们去郊区旅游,郊区的条件比市区要差一些,尤其是厕所,没有冲水设备,一进去臭气熏天,毛坑里全是人的粪便。一般人都会觉得挺恶心的,但作为一个医生,我觉得更恶心!为什么?凭着职业习惯我马上判断出,这些大便不是正常的大便。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我们以前在上生理解剖课的时候,书里有对人体排泄物,包括对大便的描述,是用医学术语描述出来,大家听了都感觉很好笑,叫做“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可我看到这个公厕里边没有一个大便是这样的。都是青色的、绿色的,而且成形的很少。有句骂人的话叫做“说人话不干人事,吃人饭不拉人屎”,现代这些人,“说人话不干人事”的多了,“吃人饭不拉人屎”的也多了。
    青绿色粪便,说一句不好听的话,那就不是人屎!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人大便颜色变成深绿色的呢?首先是吃肉吃得太多,其次是我们吃的食物里有污染,加上现代人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体内有湿气,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问题。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然而,有湿呢?那就有点难办了。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方法越多,就意味着这个敌人越难对付。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
    为什么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风行全国?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人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有病的人体内,是顽固的湿邪;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最便捷的方式,还是看大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
    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而不让它排出体外。这样,粪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医生往往就病论病,而不明白病根在于体内的湿气,胡乱治疗,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这是一篇恶心的文章,但愿列位看官不是捂着鼻子看完的。但是,没办法,疾病就是这么恶心,它包藏在人体的皮囊之内,我们看不见,西医拉开这个皮囊,能看见,我们中医则通过观察外在的能看到的东西想象出体内邪气的情形。当然,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看看舌头也可以,不妨每天早上刷牙前抽出宝贵的两秒钟,吐出舌头观察一下,是不是黄中带腻,如果是,那也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是我以后的文章的核心内容之一。把体内的湿气驱逐出去,一切都没那么恶心了。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4/19 02:08:46

原帖由 秋燕 于 2008/4/18 20:38 发表
我的孩子宝宝之前请先生调理过扁桃体肥大的毛病,依照先生的吩咐几乎每日喝少量的姜糖醋水,每日晚上练易筋经的前三式,扁桃体明显的小些,但是小舌头也就是悬垂体还是长,但是我知道这个扁桃体的问题不是十分紧 ...


此方宜去牡蛎。
原饮中亦宜去姜,因春未肝气太盛易上火。
这也是网诊缺点,你们不能及时得到指点和因时因地因人的调整。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4/19 02:13:48

原帖由 天台无意子粉丝 于 2008/4/18 16:58 发表
估计先生进山去了
今天去医院看被酒瓶弄伤的病人..起先没有问题,病人睡着,我站在那儿瞧瞧.
后来病人醒了,跟他聊了一会问一下情况..没多大会儿,我就感觉到胃不舒服,紧接着,头重了,于是到护士站借个椅子坐下来 ...


这之前吃什么了?!食积!吐了好!用沉香化滞丸或行气、消食的药。否则马上会出现像感冒一样症状。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4/19 02:23:46

原帖由 天台无意子粉丝 于 2008/4/18 16:44 发表
谢谢先生
她好了,让再吃药不吃..她说没事了..
呵呵,小小黄莲素,把她痛了几天的肚子整好了...



所以,我师父常劝人不要相信西医,也不要迷信中医。这类病,如果还要中医望闻问切,之乎者也地开方煎汤,真正会误了时机(当然最后也会喝汤喝好的)。我看这个长帖中,我二个师兄弟己经用简单、便宜的方法,治愈了七、八个了吧,有心人可归纳一下放在一个帖子中,供大家借鉴,省得我们一些精力也好多为众人回复。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4/19 02:29:18

原帖由 悠悠儿 于 2008/4/18 09:07 发表
帮邻居的小朋友问下病况护理。
男孩,4岁,一岁多因为高热惊厥住过院,抗生素治疗。
之后发热,医院都要求用退热药把烧降下来以避免抽筋。可是仍然出现了几次抽筋情况。
昨天夜里发热,泡脚的时候再次 ...


原因不明,难以建议。但劝他们吊盐水不加抗生素,另用物理方法降温(如额头冷敷等)。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4/19 02:31:37

原帖由 atloos 于 2008/4/17 21:08 发表
妈妈从昨天下午到现在已经剧烈气喘了五次了,每次都憋得相当相当的痛苦,额头上的血管鼓出来好粗,每次都好担心妈妈挺不过来。会不会是肺里的肿块长大了,气管压得更扁了,就如同医案《食道本无癌,消之旬月 ...


找十分熟练的护士用一次吸痰机。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4/19 02:36:11

原帖由 谈医论道 于 2008/4/18 21:49 发表
想请先生赐教,患者言身热头晕口干喉稍痛不利,触其肌肤无热反觉少许冷意,其脉沉数不弱,舌尖红苔黄,饮食大便还正常,其证如何,其方何与?


    赐教不敢当,共同磋商吧。    此症系风热犯表、肺气失和所致。一般初起者且体能尚可又无其他夹症,则只需用我师父特制的0、6克药粉即可在2-4小时内痊愈,无需细加辩症分型,更无需让患者初诊、二诊、、三诊或加减调方。这类风寒、风热统统一药了结,故不做医案记录,因为有成百上千的人亲验佐证。这也是我师向世界挑战打擂的第一个项目(共有11项),因为他认为中、西医最难对付的是‘感冒’而不是‘癌’。    因我师父不授我们脉理,故对您所说沉数脉的情况,我只能从以前的师父所教作大概分析:如沉而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如兼速数当属阳热。    您所述的病人还应看头胀痛还是痛而不胀,有汗无汗,有无咳嗽、咳痰,痰粘性如何,痰是微黄、黄、黄黑、黄绿等等,鼻塞情况,口渴情况等等。    用药方面,我己十多年不开此类病症方(因为无需开方),故只能说可用些辛凉解表药。如银翘散、桑菊饮、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之类。     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服清热解毒口服液之类。    患者要多饮水、食清淡些。    如在乡下,则可煎薄荷、芦根、竹叶饮之。    对小儿、老弱无汗者用药,宜注意不能用发汗药或喝太热汤剂。对有些人,有时会一剂送命。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4/19 02:40:33

原帖由 求悟的妈妈 于 2008/4/17 15:08 发表
先生对我的询问给了明示,除了虫草外别的基本按照建议服用,现在母亲情况如下:
1、上次血色素5.2是误报(因姐姐怕我在外地担心),今日才知道是3.8;
2、气血很弱,慢性病久耗,有个曾经是医生的亲戚如此说 ...


您千万不要来找我师父,否则连我和清泉都得关禁闭(不许上网)了。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4/19 02:44:19

原帖由 阿蟒 于 2008/4/17 13:24 发表
今天看小金丸的说明书,该药含有制草乌,不可久服。想请两位先生赐教,叩谢!

我听师弟说起你呢。小金丸好像没说不宜久服呀。要么你换西黄丸。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4/19 02:47:42

原帖由 lm92299 于 2008/4/17 12:28 发表
原帖由 lm92299 于 2008/4/16 12:03 发表
我母亲得的是肺癌肝转移,能不能告诉我如何治疗?
1、肺里无癌。2、高位斜躺。3、排痰方法帖中很多。4、准备并学会用吸痰机。5、可吃三七粉加白芨粉(各半),中、 ...

不能原样照套呢。
页: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中医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