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 发表于 2008/4/20 18:05:33

由#6691 帖想到的

“此症系风热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对小儿、老弱无汗者用药,宜注意不能用发汗药或喝太热汤剂。对有些人,有时会一剂送命。”

小时一喜爱的数学老师因感冒头后, 自服白茅根等再也没有起来。所以辬证不好,用中药有时也可怕啊。但不知这是什么原理 ?

[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08/4/20 17:09 编辑 ]

floraathf 发表于 2008/4/20 18:47:13

把石梁飞瀑老师教的内功再拿出来晾晾,大家不要偷懒啊,坚持练习
(1)安神式:
   上床前洗漱完毕,再以热干毛巾捂双眼几秒钟。以穿薄棉质内衣入被内,调枕高度至适度,缓缓躺下,仰卧。
   上肢自然伸略曲,手心向下置于身体两侧,下肢舒伸,脚分开同肩宽,足尖呈八字分开(不勉强) ,摇动调整身体至感觉适坦。
   以目视房顶,慢慢将神光收回,轻轻合眼,内视鼻尖,一直向下看至下丹田(指脐部一带范围)。轻合齿,舌缓卷轻抵上腭。
   吸气时不要注意口、鼻,而是想像气从四面八方(上下左右前后……)进入下丹田,呼气从下丹田通过全身向四面八方发射;如此呼吸3遍(或6遍、12遍)后转入自然呼吸(仍然是如前述进、出),在真入睡后如又醒了,仍然按自然呼吸进行。
   在睡功中出现身体膨胀或腾空感觉均属正常反应,不惊不喜任其自然。
   此功法疗效:安神、养精、解乏。
                                             下次介绍《降血压式》
我师父讲课时说过:
    “人们常说的练习气功,一般是为养生健身而练的“命功”。命功主要是指对精、气、血、筋、骨、皮这些有形质的修练,目的是扶弱化强,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而练习气功最忌的是用意念死守某一点、位。意念死守某一点、位在古代被称为左道旁门,吕纯阳、孙不二等都对意念死守的方法痛加批判。但是社会大流相信“守”,相信复杂、高难,因此,简、真、正的反倒没人信,你们千万不能误入意念死守的岐途,因为那是鬼道呀!对于练功中的杂念问题,也不能用排除二字,杂念是排除不了的。应当好好领会《百字碑》中的渐遣之三个字。”

                                                高山流水
                                                    于2008年2月23日23时08分


                                           高山流水
                                              于2008年2月23日22时50分
2)、降血压式:
   以热干毛巾捂鼻梁几秒钟,再顺鼻梁向下慢慢擦至脖部。以穿薄棉质内衣入被内,调枕高度至适度,缓缓躺下,仰卧。
   上肢自然伸略曲,手心置于大腿根,下肢舒伸,脚自然伸。
   轻轻合眼,内视鼻尖,一直向下看至涌泉穴。上升到下丹田(意念气缓缓从涌泉穴向上进入下丹田),以不勉强吸为度;呼气时从下丹田下降至涌泉穴,以不勉强呼为度。如此,呼吸3遍(或6遍、12遍)后转入自然呼吸。
   出现腿麻、凉、胀及气流感属正常反应,不惊不喜任其自然。
   此功法疗效:清心火,降血压。
                                                    下次介绍《补虚还阳式》

                                                高山流水
                                                    于2008年2月24日22时25分
这个功不用意念死守一点,意念是在一定区间活动,而且不注意口、鼻呼吸,因此,不存在走火入魔之弊。乙肝者练什么功合适?请耐心等待后续功法。但中医、气功没有乙肝这一说,因此,你只有对症选择今后介绍的功法练习。实际上,安神式也是调养肝的。
                                             高山流水
                                                 于2008年2月24日00时38分
睡后如又醒了,仍然按自然呼吸进行是指仍按下丹田与全身四面八方的呼吸关系进行,但己是微微的那层意思了。

                高山流水
(3)、补虚还阳式:
    入被前及预备式,意念运用同安神式。
    然后将两掌心盖肚脐窝(男左手在内,右手盖在左手之上,女则反之),呼吸从以肚脐及腰之间的中心地带为中心,从四面八方进出,如如此呼吸3遍(或6遍、12遍)后转入自然呼吸(仍然是如前述进、出),在真入睡后如又醒了,仍然按自然呼吸进行。
    此功法对有些人会感觉腹部时有响动,属正常反应,不惊不喜任其自然。
    此功法针对阴即二虚,体弱无力、气短神疲者;
    功效是温阳补虚,还阳和中,消食导滞。

                                             下次介绍《调气扶心式》

                                             石梁飞瀑
                                                于2008年2月25日22时


(4)、调气扶心式:
   入床前先洗漱完毕,然后原地站立轻轻踏步50下,踏步时微仰头,眼微开而不用神。再以穿薄棉质内衣入被内,调枕高度至适度,缓缓躺下,仰卧。
   上肢自然伸略曲,手心向下叠掌复盖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下肢膝微弯曲,将二脚底轻轻相抵,摇动调整身体至感觉适坦。
   以目视房顶,慢慢将神光收回,轻轻合眼,内视鼻尖,一直向下看至膻中穴。轻合齿,舌缓卷轻抵上腭。
   吸从四面八方进,呼从膻中穴注向气海穴。其余同安神式。
   功中有些人有气动声响,属正常反应,不惊不喜任其自然。
   此功法功效是调气降逆、宽胸利膈。对胸痛、气管炎、胸膈闷满、心脏疾患有一定疗效。

                                                下次介绍《保肝明胆式》
                                                
                                                石梁飞瀑
                                                于2008年2月26日23时10分
(5)、保肝明胆式:
入被前及预备式,意念运用同安神式。
    然后将两掌心盖肝胆区(男左手在内,右手盖在左手之上,女则反之),肝胆区在心窝沿最后一根胁骨1/3处。
    想像肝胆形状,然后闭目,舌抵上腭,吸气时,想像气从从四面八方向肝胆区压,呼气从齿缝呼出,吸呼转换时舌由上腭转下腭。从四面八方要自然缓长,不宜刻意过度。如此吸呼3遍(或6遍、12遍)后转入自然呼吸。
    练习此功法时,有些人会感觉肝胆腹部时有响动,属正常反应,不惊不喜任其自然。
    此功法益气舒肝、明胆开窍。对慢性肝炎、肝肿大,肝区不适,火盛,胆痛有疗效。
            下次介绍《扶脾健胃式》
            石梁飞瀑
               于2008年3月2日22时55分
(6)、扶脾健胃式:
    入被前及预备式,意念运用同安神式,然后将两掌心盖左胁胃脾区 (男左手在内,右手盖在左手之上,女则反之),胃脾区在心窝沿左胁最后一根胁骨1/3处。然后闭目,舌抵上腭,吸气时,想像气从从四面八方向胃脾区压,呼气从齿缝呼出,吸呼转换时舌由上腭转下腭。从四面八方要自然缓长,不宜刻意过度。如此吸呼3遍(或6遍、12遍)后转入自然呼吸。
    此功法和胃定痛,扶脾去胀。对脾大、脾胃不和、胃炎、胃病痛胀、消化不良有疗效。
                              下次介绍动功一法:双手上下拉动平衡功
         
                                          石梁飞瀑
                                             于2008年3月5日23时31分

动功:双手上下拉动平衡功。
这一功法属于平衡功,是外动功的最基础最简单又十分重要的功法。

基本动作:
(1)、姿势:面对大树或意念想像大树,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曲,两臂前伸,虚腋,两掌心对树,与树距离约为树高的三分之一。
(2)、动作:微闭目平视,双手同时沿树身平行线上下运动;两腿配合两臂上下起伏,缓缓曲伸,身体松正。
(3)、呼吸:配合两臂上下运动,即上行时吸气,下行时呼气。注意呼吸缓、细、深、长、匀,逐步做到自然合拍。
(4)、意念:不固定但有意向,即随动作呼吸时,想像两掌掌面前方的大树是一个带有特定色素的大气柱,同时两掌也随呼吸与大树交换气。不能只吸进而不给予。要知道我们呼出的是树所需要的,反之亦然。
(5)、要求:不得在酷暑、寒冷、大风、雨、雪、霜、雾等不良天气练习;不得在过饱过饥及身体不适时练习。
石梁飞瀑
于2008年3月12日23时20分

谈医论道 发表于 2008/4/21 00:16:12

各位赐教

原帖由 石梁飞瀑 于 2008/4/19 01:36 发表



    赐教不敢当,共同磋商吧。    此症系风热犯表、肺气失和所致。一般初起者且体能尚可又无其他夹症,则只需用我师父特制的0、6克药粉即可在2-4小时内痊愈,无需细加辩症分型,更无需让患者初诊、二诊、 ...
   
 患者如今热象似乎消失了,只是鼻子塞得很兼有鼻涕,涕色时黄,两额角似痛非痛似晕非晕,时言困重者.面色颇为奇怪,承泣.四白两穴两旁及以下见青黑色,非斑也 ,记得以前也见其有此面色.

谈医论道 发表于 2008/4/21 00:20:51

与石梁飞瀑医君

石梁飞瀑医君,上言其证为表,但细思既是表证何不见浮脉?可否再赐教?有捞了!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4/21 01:36:32

原帖由 谈医论道 于 2008/4/20 23:20 发表
石梁飞瀑医君,上言其证为表,但细思既是表证何不见浮脉?可否再赐教?有捞了!


我说的:此症系风热犯表、肺气失和所致。是指病之因,并非某一阶段走症。如患者今热象消失,仍为鼻子塞得很兼有鼻涕,涕色时黄,两额角似痛非痛似晕非晕,时言困重者。则需考虑可能是‘假风热’或由风热诱发的七窍交汇处湿毒之症。可于房内燃烧刺激烟雾物,候其湿毒出而可减轻或愈。

石梁飞瀑 发表于 2008/4/21 01:42:44

原帖由 atloos 于 2008/4/20 12:27 发表
感谢先生的回复。再说一下我妈妈这两天的情况。
妈妈这几天气喘越来越剧烈,昨天晚上这次气喘持续一个多小时,每次都是胸部以上发热,脖子和头部出汗,额头边上的血管鼓出来好粗,脸憋得通红,她自己感觉气上不 ...


网诊只能作多考。患者感不适则停。而且对急症,宜就近寻医,网答不及时,也不一定能对症,易误事。

无心无悟 发表于 2008/4/21 03:02:26

老师注意休息,不要成第二个天台老师!

桔皮丝 发表于 2008/4/21 11:41:02

给师父发的邮件(续)

那时候刚开始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中医,又打算和同学在金华开个药店。周日的上午下午晚上都在中医药大学上课。有一天晚上,课间腰痛无法站起,我知道旧病“腰突”发作。不过用点外用药就能活动了,所以没有重视。直到七月初回老家,大学同学在天目山聚会。有一位同学四岁的孩子哭了,我一把把她抱起,当时就腰腿痛,步行艰难,忍着疼痛上了天目山。86年在天目山采药,那次是20周年,不上山会遗憾终身的。不过,这种执着当时就遭报应了。下山到杭州后就差没哭了。从此有了四个月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的经历。在磐安老家,得到了所有同学的关心照顾,也深刻体会了基层的医疗水平。后来通过宾馆的服务员介绍找到一位大夫,针灸后有所好转,两个月后回京。
        这次生病就象一场恶梦。不过彻底改变了我后来的生活态度。想起您的教训“不知道你在忙什么,把自己忙成这样!”也因为一想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翻椅子内心就有恐惧,这个学是宁死也不去上了。开药店的事也放弃了。在老家得到这么多同学及家人的照顾,无以回报。不过,中医是肯定要学的。当然首选的师父是您。于是有一次在您那儿看病时等到所有的病人都看完。问您为什么不带徒第。您说,“大家都忙着挣钱,没人学啊。”我说,“我啊。”您说,您先给我几篇文章,看我能否接受这些理论。你说学中医,主要要看对传统文化有没有兴趣。对于先生(师父的师父)的文章,我虽然不全理解,但是感觉豁然开朗。
        不过,自从06年12月份开始跟您出诊,一直表现不太好。身体是主要原因,还有工作还有孩子。不过主要还是不静心。就说最近吧。春节回家发现我妈在雪地摔了以后没人照顾。回京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想回老家去了。妈妈在我这个年龄才有了我。现在她85岁了,我有责任照顾她。老家的朋友也准备帮我联系单位。不过,另有一事给了我一个不回去的理由。朋友弟弟的两岁多的儿子咽喉肿痛,发烧,送医院儿科,当时就住院输液。第一天就用了地塞米松。而那位医生是我以前很尊敬的兄长。这件事让我很受震动。我要是两手空空就这样回去,白在北京呆这么多年了。加上后来妈妈身体也很好。我想回老家前至少应该会治感冒发烧吧。记得您曾经多次扬言要放弃我,我知道自己罪有应得。但是即使您目前不带我了,我自己不会就这样放弃的。等我不再有牵挂的时候,我会再回来的。
        对于目前的医疗体系,我个人的感觉只想用“无奈”表示。我们前天看的78岁的女病人在
**医院(北京的三甲医院)住院的过程应该是典型的例子。我看她出院记录上:因为“乏力”入院,住一段时间后,医院认为需要手术(病人拒绝)。再后来又出现肾衰竭了,医院要求血透(病人拒绝)。家属看到越治越严重,要求出院。可惜她没有具体的病历。作为我,药师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桥梁,我希望能积累一些这样的病例。尽点社会责任,呼吁一下也好。
        对于身体健康,中医有“内伤七情”。您说过,“哺乳动物的神经活动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更多”。这几天经朋友介绍(也是这里的网友提供的网址)听净空法师讲经。凡人“妄想,执着,分别”产生烦恼。净空法师讲:心的最大的享受是清静心。修心才能静心。修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没有“妄想,执着,分别”,达到清静心的境界大概是一生的过程。
        谈到传统文化,能否推荐一下周易的入门书?
        代我感谢先生。另外,对于先生的密宗修练,能否让我略知一二。
        再次叩谢师父,叩谢先生。
        桔皮丝于2008年4月21日

zm2008 发表于 2008/4/21 11:48:35

今天刚发现民间中医奇才这个专栏,才知道了秦先生和无意子老师。
本想向先生请教,可是没找到先生最近的贴子。看到楼上的先生说不要成为第二个“天抬老师”,不知道是怎么了。
哪位朋友能告诉我,如何才能找无意子先生问诊,谢谢。

[ 本帖最后由 zm2008 于 2008/4/21 10:51 编辑 ]

明玥 发表于 2008/4/21 11:52:37

请先生帮忙看下,如何治疗比较稳妥。非常感谢。
代问诊:抑郁症

1、请详细填写下列条目——

性别:女
生辰:1969年2月27日晚(农历)

籍贯:浙江
婚否:已婚
职业:

身高:165厘米
体重:67公斤
腰围:2尺7寸
肤色:黄

主要症状:
经常担心害怕,哭泣,睡不着,觉得有人对她不利,跟她说话开解她也听不进去。
发病经过:
主要因为她自己家庭不大和睦引起的,吃抗抑郁药物有1年以上
的时间,药物有舒思,怡诺思等,相信对身体损伤很大.在药物作用下,精神
状况良好,但容易累.她本人一直想停药,但母亲不放心,要她继续服药.而在吃这些西药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想呕吐的感觉。前段时间 一直用西药压制,情绪比较稳定,但是,2周以前因为店内较忙,感觉因为好几天熬夜睡眠不足体虚,间接导致情绪反复,最近吃药后,严重鼻塞。感觉很害怕,老担心家人出事。

西医病名:抑郁症

是否长期用过激素:

是否大量用过消炎药:是

是否做过内脏手术:做过剖腹手术


2、请选择下列部位身体状态——

脉(左):(慢,停顿)/分左右(不会把脉)

脉(右):(慢)/分左右

面:(黄)   

眼:(有血丝)   眼白微黄

舌:(滑湿,有齿痕)   

齿:(有缝)   

目:偶尔流泪

口:(无味)   

咽:偶尔有痰

心:(烦)   

心下:(闷)   

胃:(酸)   

足趾:

3、请选择与下列项目对应的身体状况(必选)——

饮:(少,喜甜)   

食:(喜米)   不规律,食物偏油

睡眠:(多睡,多梦)   

大便:(干,粘,色黄,数日一次)   

小便:(色黄)   有些混浊

房事:(有,曾堕胎)   

月经:(有,多,红,有血块)   一般提前1-2天

白带:(少,白)   


4、请回答身体经常有如下哪些症状——

(怕热,恶心,烦躁,乏力倦怠)   


5、七情何者为重——

(忧郁,思虑)
页: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中医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