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看到你6685的帖子很受启发并学到了知识,很希望早点见到你的下一篇。
大家好!!
大家好!!终于可以发贴子了,这份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偶尔看到了这个网站,这个贴子,从一楼开始看,看了一天,看得不思茶饭,直到看得最后眼前金星,才依依不舍得去吃饭。从中看到了那些为中华中医中药事业而不倦工作的人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里向那些无私给他人帮助的人问好!!
羡慕桔皮丝!
桔皮丝,喜欢你的文章,喜欢你的坦诚。
在办公室工作,想去您仙师那里拜访问诊,肯请把您老师出诊的地址发到我下面的邮箱里.
先行礼谢谢过!
nana_ma514@126.com
#6703
睑黄瘤 ,西医说是良性的 ,但不知中医如何治?可看皮肤科。由#6691 帖想到的
“此症系风热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对小儿、老弱无汗者用药,宜注意不能用发汗药或喝太热汤剂。对有些人,有时会一剂送命。”
小时一喜爱的数学老师因感冒头后, 自服白茅根等再也没有起来。所以辬证不好,用中药有时也可怕啊。但不知这是什么原理 ?
[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08/4/20 17:09 编辑 ] 把石梁飞瀑老师教的内功再拿出来晾晾,大家不要偷懒啊,坚持练习
(1)安神式:
上床前洗漱完毕,再以热干毛巾捂双眼几秒钟。以穿薄棉质内衣入被内,调枕高度至适度,缓缓躺下,仰卧。
上肢自然伸略曲,手心向下置于身体两侧,下肢舒伸,脚分开同肩宽,足尖呈八字分开(不勉强) ,摇动调整身体至感觉适坦。
以目视房顶,慢慢将神光收回,轻轻合眼,内视鼻尖,一直向下看至下丹田(指脐部一带范围)。轻合齿,舌缓卷轻抵上腭。
吸气时不要注意口、鼻,而是想像气从四面八方(上下左右前后……)进入下丹田,呼气从下丹田通过全身向四面八方发射;如此呼吸3遍(或6遍、12遍)后转入自然呼吸(仍然是如前述进、出),在真入睡后如又醒了,仍然按自然呼吸进行。
在睡功中出现身体膨胀或腾空感觉均属正常反应,不惊不喜任其自然。
此功法疗效:安神、养精、解乏。
下次介绍《降血压式》
我师父讲课时说过:
“人们常说的练习气功,一般是为养生健身而练的“命功”。命功主要是指对精、气、血、筋、骨、皮这些有形质的修练,目的是扶弱化强,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而练习气功最忌的是用意念死守某一点、位。意念死守某一点、位在古代被称为左道旁门,吕纯阳、孙不二等都对意念死守的方法痛加批判。但是社会大流相信“守”,相信复杂、高难,因此,简、真、正的反倒没人信,你们千万不能误入意念死守的岐途,因为那是鬼道呀!对于练功中的杂念问题,也不能用排除二字,杂念是排除不了的。应当好好领会《百字碑》中的渐遣之三个字。”
高山流水
于2008年2月23日23时08分
高山流水
于2008年2月23日22时50分
2)、降血压式:
以热干毛巾捂鼻梁几秒钟,再顺鼻梁向下慢慢擦至脖部。以穿薄棉质内衣入被内,调枕高度至适度,缓缓躺下,仰卧。
上肢自然伸略曲,手心置于大腿根,下肢舒伸,脚自然伸。
轻轻合眼,内视鼻尖,一直向下看至涌泉穴。上升到下丹田(意念气缓缓从涌泉穴向上进入下丹田),以不勉强吸为度;呼气时从下丹田下降至涌泉穴,以不勉强呼为度。如此,呼吸3遍(或6遍、12遍)后转入自然呼吸。
出现腿麻、凉、胀及气流感属正常反应,不惊不喜任其自然。
此功法疗效:清心火,降血压。
下次介绍《补虚还阳式》
高山流水
于2008年2月24日22时25分
这个功不用意念死守一点,意念是在一定区间活动,而且不注意口、鼻呼吸,因此,不存在走火入魔之弊。乙肝者练什么功合适?请耐心等待后续功法。但中医、气功没有乙肝这一说,因此,你只有对症选择今后介绍的功法练习。实际上,安神式也是调养肝的。
高山流水
于2008年2月24日00时38分
睡后如又醒了,仍然按自然呼吸进行是指仍按下丹田与全身四面八方的呼吸关系进行,但己是微微的那层意思了。
高山流水
(3)、补虚还阳式:
入被前及预备式,意念运用同安神式。
然后将两掌心盖肚脐窝(男左手在内,右手盖在左手之上,女则反之),呼吸从以肚脐及腰之间的中心地带为中心,从四面八方进出,如如此呼吸3遍(或6遍、12遍)后转入自然呼吸(仍然是如前述进、出),在真入睡后如又醒了,仍然按自然呼吸进行。
此功法对有些人会感觉腹部时有响动,属正常反应,不惊不喜任其自然。
此功法针对阴即二虚,体弱无力、气短神疲者;
功效是温阳补虚,还阳和中,消食导滞。
下次介绍《调气扶心式》
石梁飞瀑
于2008年2月25日22时
(4)、调气扶心式:
入床前先洗漱完毕,然后原地站立轻轻踏步50下,踏步时微仰头,眼微开而不用神。再以穿薄棉质内衣入被内,调枕高度至适度,缓缓躺下,仰卧。
上肢自然伸略曲,手心向下叠掌复盖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下肢膝微弯曲,将二脚底轻轻相抵,摇动调整身体至感觉适坦。
以目视房顶,慢慢将神光收回,轻轻合眼,内视鼻尖,一直向下看至膻中穴。轻合齿,舌缓卷轻抵上腭。
吸从四面八方进,呼从膻中穴注向气海穴。其余同安神式。
功中有些人有气动声响,属正常反应,不惊不喜任其自然。
此功法功效是调气降逆、宽胸利膈。对胸痛、气管炎、胸膈闷满、心脏疾患有一定疗效。
下次介绍《保肝明胆式》
石梁飞瀑
于2008年2月26日23时10分
(5)、保肝明胆式:
入被前及预备式,意念运用同安神式。
然后将两掌心盖肝胆区(男左手在内,右手盖在左手之上,女则反之),肝胆区在心窝沿最后一根胁骨1/3处。
想像肝胆形状,然后闭目,舌抵上腭,吸气时,想像气从从四面八方向肝胆区压,呼气从齿缝呼出,吸呼转换时舌由上腭转下腭。从四面八方要自然缓长,不宜刻意过度。如此吸呼3遍(或6遍、12遍)后转入自然呼吸。
练习此功法时,有些人会感觉肝胆腹部时有响动,属正常反应,不惊不喜任其自然。
此功法益气舒肝、明胆开窍。对慢性肝炎、肝肿大,肝区不适,火盛,胆痛有疗效。
下次介绍《扶脾健胃式》
石梁飞瀑
于2008年3月2日22时55分
(6)、扶脾健胃式:
入被前及预备式,意念运用同安神式,然后将两掌心盖左胁胃脾区 (男左手在内,右手盖在左手之上,女则反之),胃脾区在心窝沿左胁最后一根胁骨1/3处。然后闭目,舌抵上腭,吸气时,想像气从从四面八方向胃脾区压,呼气从齿缝呼出,吸呼转换时舌由上腭转下腭。从四面八方要自然缓长,不宜刻意过度。如此吸呼3遍(或6遍、12遍)后转入自然呼吸。
此功法和胃定痛,扶脾去胀。对脾大、脾胃不和、胃炎、胃病痛胀、消化不良有疗效。
下次介绍动功一法:双手上下拉动平衡功
石梁飞瀑
于2008年3月5日23时31分
动功:双手上下拉动平衡功。
这一功法属于平衡功,是外动功的最基础最简单又十分重要的功法。
基本动作:
(1)、姿势:面对大树或意念想像大树,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曲,两臂前伸,虚腋,两掌心对树,与树距离约为树高的三分之一。
(2)、动作:微闭目平视,双手同时沿树身平行线上下运动;两腿配合两臂上下起伏,缓缓曲伸,身体松正。
(3)、呼吸:配合两臂上下运动,即上行时吸气,下行时呼气。注意呼吸缓、细、深、长、匀,逐步做到自然合拍。
(4)、意念:不固定但有意向,即随动作呼吸时,想像两掌掌面前方的大树是一个带有特定色素的大气柱,同时两掌也随呼吸与大树交换气。不能只吸进而不给予。要知道我们呼出的是树所需要的,反之亦然。
(5)、要求:不得在酷暑、寒冷、大风、雨、雪、霜、雾等不良天气练习;不得在过饱过饥及身体不适时练习。
石梁飞瀑
于2008年3月12日23时20分
各位赐教
原帖由 石梁飞瀑 于 2008/4/19 01:36 发表赐教不敢当,共同磋商吧。 此症系风热犯表、肺气失和所致。一般初起者且体能尚可又无其他夹症,则只需用我师父特制的0、6克药粉即可在2-4小时内痊愈,无需细加辩症分型,更无需让患者初诊、二诊、 ...
患者如今热象似乎消失了,只是鼻子塞得很兼有鼻涕,涕色时黄,两额角似痛非痛似晕非晕,时言困重者.面色颇为奇怪,承泣.四白两穴两旁及以下见青黑色,非斑也 ,记得以前也见其有此面色.
与石梁飞瀑医君
石梁飞瀑医君,上言其证为表,但细思既是表证何不见浮脉?可否再赐教?有捞了! 原帖由 谈医论道 于 2008/4/20 23:20 发表石梁飞瀑医君,上言其证为表,但细思既是表证何不见浮脉?可否再赐教?有捞了!
我说的:此症系风热犯表、肺气失和所致。是指病之因,并非某一阶段走症。如患者今热象消失,仍为鼻子塞得很兼有鼻涕,涕色时黄,两额角似痛非痛似晕非晕,时言困重者。则需考虑可能是‘假风热’或由风热诱发的七窍交汇处湿毒之症。可于房内燃烧刺激烟雾物,候其湿毒出而可减轻或愈。 原帖由 atloos 于 2008/4/20 12:27 发表
感谢先生的回复。再说一下我妈妈这两天的情况。
妈妈这几天气喘越来越剧烈,昨天晚上这次气喘持续一个多小时,每次都是胸部以上发热,脖子和头部出汗,额头边上的血管鼓出来好粗,脸憋得通红,她自己感觉气上不 ...
网诊只能作多考。患者感不适则停。而且对急症,宜就近寻医,网答不及时,也不一定能对症,易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