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寄香幽火

七十岁婆婆每天午后2点开始低烧,求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6 14: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做做针灸好的快的吗哈哈
发表于 2013/10/16 15: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摘自胡希恕讲伤寒论原文:

脏无他病,就是指的内脏没有什么特殊的病,拿现在的话说,也不是肝炎,也不是肺炎等等的吧。就是有这么一种证候,“时发热自汗出”。这个“时”呀就是定时,定时发热自汗,那么经久不愈。“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这也同上条一样,也由于卫气不和。那先其时发汗,用桂枝汤就可以好的。先其时者,他定时嘛,假设说一天两点钟,下午两点左右,要发热汗出,你在两点钟以前给他吃桂枝汤准好。
这个我遇到很多,也是我一个朋友,他有一个厨子,二十年,就是这个病,就是到时候发烧,完了出一身汗,过去(以后)像好人一样。他那个时候啊也研究一点中医,他就给他吃这个药,吃了就好了,回头高兴极了,他说这回可好了。这种病,二十年也太多了,这我头一回听说,但是在临床上这种情况很多。有一些人啊老是怕桂枝汤热,其实它不是热,桂枝汤(证),你看看头前,没有一个不发热的,这个也是时发热。要是只汗出不发热,桂枝汤还不行。那么现在呢大家有这么一个毛病,见到热就不敢用桂枝,其实不对的。这个病很多,在临床上很常见的。我在农村也遇到这么一个老太太,每天到 4~5 点钟的时候,必要发烧,然后出汗,出完汗之后,也不发烧了,也不难受了。她是天天的,也是有很长时间了。这还是在那边我给看的这个病。我给她开三付药,吃了两付药就好了。这个很多,要注意这个。这就说明桂枝汤啊,不止治中风这个病型的表证,就是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它也能调协营卫。调理营卫,营卫不和呀,他举这么两个例子,一个,常自汗出,第二个,时发热自汗出。这两种情况全是营卫不协、营卫不调,那么这个书说是卫不和。桂枝汤专调营卫,治这种病的。那么用药的方法呢?他那个不定时那个没办法了,那还是根据一般,早晚吃了。他这个有定时这个,在发作以前两个小时最好,给他吃就可以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18: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江海余生 的帖子

这个症状有很长时间了,不知道龙胆泻肝丸对症否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18: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hairirenjun 的帖子

谢谢,这也能针吗?针哪些穴位?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18: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贤阳 的帖子

谢谢
发表于 2013/10/16 19: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寄香幽火 的帖子

龙胆泻肝丸不对症,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注意是肝胆湿热症,是实证。
本案病人适合青蒿鳖甲汤
青蒿6克,鳖甲15克,细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9克。可以酌情加黄芩10克,白薇10克,白芍10克。
方歌: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主治】邪热内伏证,表现为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数。肺结核、贫血、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证属阴虚火旺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一家之言,见笑!



发表于 2013/10/16 19: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江海余生 的帖子

青蒿6克,鳖甲15克,细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9克。
发表于 2013/10/16 19: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症。青蒿鳖甲汤合适,要加减。
发表于 2013/10/16 19: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剂名称】:
青蒿鳖甲汤
【方剂出处】:
《温病条辨》卷三
【方剂歌诀】: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方解】:
  方中鳖甲直入阴分,咸寒滋阴,以退虚热,青蒿芳香清热透毒,引邪外出。二合用,透热而不伤阴,养阴而不恋邪,共为主。生地甘凉滋阴,知母苦寒滋润,助鳖甲以退虚热。丹皮凉血透热,助青蒿以透泄阴分之伏热。现代研究证实,本方具有解热、镇静、抗菌、消炎、抑制导化作用、滋养强壮作用。
【配方组成】:
青蒿三钱,知母二钱,细生地四钱,鳖甲五钱,丹皮二钱。
【使用方法】:
  水五杯,煮取二杯。每日服二次。
【功效和作用】:
  滋阴透热。邪热内伏证,表现为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数。肺结核、贫血、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证属阴虚火旺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热性病后期、小儿夏季热、肺结核、肾结核、肾盂肾炎等病而有上述病症者。

  热病后期,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等,见上述症状者,肺结核及其他阴虚发热者,均可随症应用。
【注意事项】:
1.方中青蒿不耐高温,煎煮时间不宜太长,或用沸水泡服。
2.阴虚欲抽搐者,不宜用本方。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发表于 2013/10/16 19: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夜行阴分而热,日行阳分而凉,邪气深伏阴分可知;热退无汗,邪不出表而仍归阴分,更可知矣,故曰热自阴分而来,非上中焦之阳热也。邪气深伏阴分,混处气血之中,不能纯用养阴,又非壮火,更不得任用苦燥。故以鳖甲蠕动之物,入肝经至阴之分,既能养阴,又能入络搜邪;以青蒿芳香透络,从少阳领邪外出;细生地清阴络之热;丹皮泻血中之伏火;知母者,知病之母也,佐鳖甲、青蒿而成搜剔之功焉。再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
       青蒿鳖甲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青蒿(二钱) 鳖甲(五钱) 细生地(四钱) 知母(二钱) 丹皮(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十三、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此示人痉厥之渐也。温病七、八日以后,热深不解,口中津液干涸,但觉手指掣动,即当防其痉厥,不必俟其已厥而后治也。故以复脉育阴,加入介属潜阳,使阴阳交纽,庶厥不可作也。
       二甲复脉汤方(咸寒甘润法)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加生牡蛎五钱、生鳖甲八钱。
这是《温病条辨》里的原文,由于不得脉相,我也不知是这两个方里哪个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2 0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