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sclztjh

重证乱治经过及求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16: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跪谢先生!我当仔细研读
发表于 2011/5/5 16: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必谢我。
若胃中虚寒,可用干姜代替生姜,用肉桂代替茯苓。
发表于 2011/5/5 19: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是呕吐的问题,第二是水肿的问题。关于呕吐我认为有三个原因:1,湿盛.2脾肾两虚3冲气上冲。关于水肿气虚可致水肿,而脾肾两虚又可发生水肿。加之年老体衰久病之体,服药杂投,更伤肝脾肾,反而会加重病情。关于呕吐我认为可以试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茯苓.半夏.山药.芡实.赭石.生姜.党参。如果呕吐制止了在治水肿,其脉玄硬不可服热药当气阴两虚,不能化气为尿而形成水肿。可用黄芪党参白芍灵仙地肤子熟地柏子仁等。
发表于 2011/5/5 22: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儒释道 发表于 2011/5/5 13:40
我岳母今年69岁,以前身体素健,大概25年前丧夫,因此气得月余不能行走,从此落下生气则膈逆的毛病。(水热 ...

细心,仔细。有理有椐。儒师评判真好。。
发表于 2011/5/5 22: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儒释道 发表于 2011/5/5 13:48
胃中寒,膈气虚——虽堵而喜按,你可去试验之。

半夏苍术枳实且不可再用。亦不可利小便以令下竭也。

小柴胡的变方可以这样变化,只看见加减,没看见变换。学习了。。。。。。。只是有点疑问,病家的水患怎么去。。【君于危难之中,指挥若定,云何于风平浪静处,反失方寸?】,儒师的古文水平真好,可见于古书于胸中。。。

发表于 2011/5/6 00: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意一生 发表于 2011/5/5 22:34
小柴胡的变方可以这样变化,只看见加减,没看见变换。学习了。。。。。。。只是有点疑问,病家的水患怎么 ...

先解决胸中堵,无法入眠的情况吧。腿肿的问题不大,就算要治疗腿肿,也需健脾啊。
发表于 2011/5/6 00: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意一生 发表于 2011/5/5 22:28
细心,仔细。有理有椐。儒师评判真好。。

仁者见仁吧,你也可以分析此病案之来龙去脉,我也不一定完全都对啊。

其实楼主敢于用白散,足见其胆识也不一般啊。
发表于 2011/5/6 04: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胜中求败 于 2011/5/6 16:49 编辑
儒释道 发表于 2011/5/5 13:40
我岳母今年69岁,以前身体素健,大概25年前丧夫,因此气得月余不能行走,从此落下生气则膈逆的毛病。(水热 ...


儒兄分析非常到位,我很欣赏其心与术。
容我补充一二:因时间仓促,老人病危,不敢轻易妄下结论,故分析此病例整夜未眠,改之又改,所以以下分析顺序比较乱,想到哪说哪了,但思路还是清晰的,请恕在下不敬。
后一日,其牙痛之证又发,双侧上牙痛。儒兄分析已经很清楚,乃阳进阴退这象,并非作者本人认为的要用清热之药,与此时服用金匮肾气丸(应是现方有利尿作用)有极大关系,阴不守阳,亦是阳虚阳气外越之症。此应为虚火牙痛。停止肾气丸及附子应牙痛自消。禁用石膏止牙痛。此情况在我正在看的一患者基本一样。但肾寒癸水已溢,托阳于外,龙腾于天,绝不可再轻易用发汗攻下等伐阳泄阴之法,元气再失绝不再来,龙死不得复生。
儒兄讲得非常好,就看他开的第一剂用药见效与否,见效则对症参半是胃寒冲逆,不见效则考虑我以下辩证用药。不过我建议考虑到时间紧急,如果大家商量觉得谁的方更贴切现患者,就应先开谁的方药先,毕竟患者多拖一天就多一天的痛苦。在此我只想救人,不论高低,请跟贴者勿瞎起哄浪费时间。
看症清痰重,浊不得降,但此时绝不能轻易用强烈降逆之品即使用之也要少量,69岁受不起了,禁用半夏、枳实等。
卧则咳甚,一派寒气湿气现象明显,不可再服生姜惹痰,过于辛猛发散。
胃服生姜即吐,辛散过度,疑助阳越之故,不降反逆。
建议停用附子,其性辛猛,如配方不当,反而助外越之龙腾飞,呕吐更甚。可适当考虑用理中汤,但见其前已服用多剂理中,不知再服其效如何,不过服之有功无过。
也可从去湿升己土脾着手,不呕则咳,不咳则吐,吐逆之重者,咳,逆之轻者。
绝不可再服金匮肾气丸,与攻下之法,不能用药性过于猛烈之药。
阳不化阴,土不制水,龙奔于上,龙行则雨施,故口多清水、舌清肥大、清痰多,故一切皆逆上,上热且下寒。收龙去水之法可当。咳嗽猛烈,看现象百分之八十判断为真阳欲脱之咳嗽,满腹乃是纯阴,阴气弥漫于上干清道,故剧咳。此种咳因龙出洞不能制上下两阴,所以咳时会非常激烈,喷水想呕或者欲大小便具出之意。请自行判断,我看像。此时绝不可见咳治咳用破逆之方,稍有不慎,龙去水静。所以孝子你之前不敢用老中医处方的判断是对的。
患者之前所用二白散暂见效之因桔梗、贝母,清降其虚热,巴豆温下其湿寒,结散郁开,腐败难容,在上则涌吐而出,在下则泄利而去,善下冲逆,最开壅塞。但药性过于猛烈,伤中气太过,原方量少,治标不治本,最重要的是桔梗与贝母药味是味辛为主,略带苦,不寒,不足以为纯阴引龙,且巴豆大热大辛更助龙飞腾,故龙仍在外,仍会施雨,不过此方与我下面给出之方可约同为取象坎卦,引龙于洞,以制上下,因此少有效果并对症。在我看来,你用这么多药只碰巧用对此一方药,但不适宜再用,因不是纯坎卦象,不是纯阴之洞,故龙不归山。
胸下老感觉有股气塞堵住,是因阴气太重蔽塞上空,如天空欲大暴雨之乌云压顶,故气塞不顺,上下不能,闷热无风,暴雨将成之象,故亦有闪电雷鸣之伴,乃为胸痛闷咳嗽。人身体本实乃一个大自然造化是也,别无二异。
可惜不知患者大便是否稀溏。
猛吐清水,此患者有两种可能,一是胃寒(儒释道仁兄所初步分析即是);二是肾水泛滥上溢,致阴不守阳,龙腾更施雨吐水,阴水欲出;如服理中汤正常量见效之,即是胃寒;如不见效,并服温中补阳之品例如附子干姜等无效,定是肾水上溢真阳之龙顺水外越吐水之作。既然无法把脉,看嘴唇颜色,色淡白,胃寒;色红黑,肾水溢。此患者我估计百分之八十是此因。阴不守阳,龙阳腾飞奔上,龙所到之处亦水所到处,龙主降水,龙主水从。收龙即水收,龙藏则雨止,龙不兴风作浪,何来大水?水停阴收则气顺咳停。
下半夜作剧吐之状,应是子至寅时,正是少阴病欲解时,也是欲剧时。前服理中汤反更吐,应不是胃寒之主症。况睡眠不佳。
建议如儒兄上方微效,即可试:黄柏(自炒)30克,肉桂 10克,知母 24克。一剂,子时前后服。黄柏、知母苦寒固肾养阴,肉桂(很多患者抓药抓错为龙眼肉的,以为是桂圆)温肾阳,收龙收水之功效,此方心火收为肾阳,火龙藏于水洞,此为坎卦生化之象,一阳藏于五阴中,水火相交,龙不兴风作浪,伏于双阴(所以肾是两个的)洞中,定能安眠好睡。现在龙出当然是睡不着了。
考虑到以上讲的患者服用二白散有着落,便觉此方更有可用之处,望众斟酌。
桂苓术甘汤去湿培土制水之法亦可,之前用之不效但未见恶化应对症,可能是量少的问题,你用药最后把量也贴出来,方对量不对也无作用。此方养土制水,从者水气降必龙主必受孤制,亦当随水而回。桂枝 24克,茯苓 60克,白术 30克,炙甘草15克
儒兄方中生姜我建议此时慎用为妙。最好不用,干姜如果不是胃寒原因也不能再用。
其实我的分析与儒兄刚好实质有点相反,或者讲是补充,如果儒兄理中之法不可行,请大胆用我降龙收雨之法。如再不行,再讨论,定当与各大中医爱好者真诚相助此孝子之心。只怕我等医术肤浅帮不上忙反而帮倒忙,实乃惭愧,救人不成反倒害人,不敢求尔等原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患者胃也肯定虚寒,病情复杂但主因肯定只有一点,我在此放肆只欲一针见血直捣黄龙,治胃寒之法也可取,但恐不是根源,容我自作聪明觉得此法不能效果明显。
楼主孝心可谓难得,吾辈学习之,甚感荣幸。祝令慈早日康复,佛祖保佑,阿弥陀佛。

另注:我现在早上开始睡觉了,很困了,各位仁兄特别是患者之子如看上有疑问请跟贴,怒我只能傍晚再复,起码要睡8个小时。我觉得如果孝子问过儒兄都觉得上方没问题,应该不用再等我答复都可以用药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11: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clztjh 于 2011/5/6 15:43 编辑

非常感谢 儒释道 胜中求败 的帮助!!!

由于其病程久远,病情复杂,我表述得可能不是很清楚:
1、病者现在不是胸中堵,而是心口正下方堵,叹气稍舒
2、我猜测病根当在于肝气长期郁结(平时一生气会打嗝),传之于中焦脾胃,乃成糖尿病等重症,现在情况危急,心下堵甚,胃不纳辛温之品。是否可以考虑治标之时辅之以理气散结之品,说不定结散气顺,则堵去胃舒,用药则少很多顾忌
3、昨天看了儒释道的回贴后,停服一切药,昨日下午天气转暖,觉得所吐之清水渐少,下半夜后,则清水又多,堵甚不得卧,今晨视双脚,昨已消之水肿再作
4、病者大便基本正常,软硬适可,脚肿则便少

5、舌质淡、舌微有白苔、舌面水滑



6、脉很弦数,且细,尺脉很弱,需重按细寻方可见尺脉



发表于 2011/5/6 13: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舌脉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16 0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