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平淡的幸福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此,笔者认为《汤液经法图》之秘已全部破解。《经法图》是针对中医五脏六腑之病症,以五行属性分类,用中药药物的五行药(属)性来组方遣药之法则总结,即所谓的“汤液经法”,并根据临床应用化五行药性为五种药味,以图示的方式进行记载传教。
   其实此秘密,陶弘景在《辅行诀》中已有明示矣,陶隐居曰:“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五行是体,五味是用,以现代语言解释之,“五行是理论,五味是应用(实践)”。
   中医辨证之五行病症,以中药之五行药性来对症下药,使张仲景之《经方》至今仍用之如神,“汤液经法”功不可没也。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曰:
                     张机《经方》用如神,
                     岂知“组方”以五行;
                     《桐君药录》今已失,
                     “五行药性”何处寻。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三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法则

   《辅行诀》记载辨五(加心包为六脏)脏虚实病症大小补泻方24个(不计随证加减方36个),实际每脏有方证4个。於后单列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五脏泻方5个,救五脏诸劳损病补方5个,五(六)脏之病症方前后合之共34方。吾人以为《辅行诀》书中仅有五(六)脏病之方证,而无六腑病之方证,其实不然,脏为阴腑为阳,脏与腑(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治脏之医方亦是治腑之医方是也。其后更列外感天行之大小二旦六神“伤寒”症16方(加正阳旦汤计17个),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病症5方(加启喉丸方、灌耳方计7个),总计《辅行诀》载医方55个(如加上随证加减方36个及正阳旦汤和启喉、灌耳方,共计94个医方),其组方法则亦按脏腑泻补、外感天行、开窍急救三类而成。
   笔者以图3《五行相生相克三五至精汤液经法图》(简称《三五至精汤液经法图》)的五行生克制化之逻辑关系,解析《辅行诀》书中所载药方五行之义理,并按卷二所用方法破解《汤液经方》遗存——《辅行诀》医方之组方法则与规律,把二十五味药精填入彩色《经法图》中,绘制而成《廿五味药精经法图》(图4)如下: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主要是采用以图解图之方法进行解析,因此,本卷之论述均按图4之内容与规律进行分析诠释《辅行诀》中所载之诸方证,并绘制各方证(示意)图。
   《医宗金鉴•三十五卷》注曰:“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复生木,是五行相生,主生养万物者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复克土,是五行相克,主杀害万物者也。相克则死,相制则生。木亢害土,土亢害水,水亢害火,火亢害金,金亢害木,此克其所胜者也。然我之所胜之子,即我之所不胜者也。我畏彼子出救母害,不敢妄行,承受乃制,制则生化,则各恒其德,而生化万物、无不俱也。假如木亢太过,土受害矣,是我胜其我之所胜者也。土之子金,承而制焉,则我畏我之所不胜,自然承受乃制,制则生化矣。火亢太过,金受制矣,金之子水,承而制焉。土亢太过,水受制矣,水之子木,承而制焉。金亢太过,木受制矣,木之子火,承而制焉。水亢太过,火受制矣,火之子土,承而制焉。五行皆若此也。此所以相生而不害,相制而不克也。而生生化化,万物立命之道,即在于是矣,此五行生克制化之理,不可不知者也。”
   《医宗金鉴•三十五卷》又注曰:“假如木亢极,则必害我之所胜之土;土之子金,随起而制木,木畏承受其制,则不敢妄刑彼母也。五行有此承制之道,自相和顺,则生化不病矣。假如木亢盛而无制,则必生胜病;胜病者肝,受病者脾,二经同病也。有胜必有复,有盛必有衰,自然之道也。木盛而后必衰,土之子金,则乘衰必复胜母之仇,是则更生复病也;复病者肺,受病者肝,二经同病也。余脏法此。”(《中华医书集成•第三十一册》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版)
   笔者按脏腑泻补、外感天行、开窍急救三类及古今医案方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解析。

                            五(六)脏虚实病症补泻方证图解第一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辅行诀》记载辨五(加心包为六脏)脏虚实病症大小补泻方24个,实际每脏有方证4个。於后单列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五脏泻方5个,救五脏诸劳损病补方5个,五(六)脏之病症方前后合之共34方,加上随证加减方36个,总计为70方。本章节只解析前34方。

一、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  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1、小泻肝汤
   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方:
   枳实(熬)[金中木]、  芍药 [金中土]、  生姜[木中土](各三两)
   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解析:
   肝实则怒,方用泻肝汤。
   “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亢太过,并伴土亢,克脾土中之火、水。“小泻肝汤”方中芍药为金中土,枳实为金中木,生姜为木中土。以脾土“土体”之子“金体”中之土、木(土体之火生金体之土、土体之水生金体之木),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体”中之水、土;又怕制土太过而以“木体”之土兼补“木‘本’体”中之土,方证见(图5—1)。
   肝实“‘木体’之水太过并伴土亢”是病则用“小泻肝汤”是方,芍药为君药,枳实为臣药,生姜为佐使,化甘除烦,治病去强急。是方一君一臣一佐使。
   一为乾为阳,二为坤为阴。经云: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天三(味,升)、一(升)阳数也,肝实用阳数三、一并泻方,顿服为日一服取阳证以孤阳不长之意泻之,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八  怎样解读《汤液经法图》
                                                   ——以方解图,以图读方
   为继承中华传统医药古籍之宝贵遗产,发扬和发挥中医药古方治病救人之神奇功效;为使《汤液经法图》在中医中药的承传教学、临床诊治中发挥其理与法、医与药、症与治的形象快捷、易懂易记之作用;为使专业中医药工作者和业余中医药爱好者能更好地掌握、运用《汤液经法图》,发挥中医药典籍古为今用之目的而找一条高效、便捷的通道,笔者把以上论述内容汇总成此卷,以临证病案处方为例,用“以方解图,以图读方”之方法解读《汤液经法图》,与读者共享其千年之神韵,方解之楚翘。
   无闻居士随机选取古今医案各一例,进行解读,供诸君评析。

一、清•王孟英《归砚录•卷三》医案:
   吕氏妇病两旬,延余视之。甫入室,病人裸衣而卧,神色不清,犹自掖被掩其胸,非热证神昏矣。及按脉,细而无神,目瞀内烦,咽痛不能容汤水,身冷如冰,汗出如洗。余思仲景云:大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咽痛目瞀者,龙雷之火上炎也。用熟地一两,桂、附各一钱,菊花三钱。煎成,冷水浸凉服之,诸病如失,即索粥饮,次日再一服,随以大补之药十余帖而安。
   愚按:大寒反汗出,乃阴盛格阳于外也,故身冷如冰;咽痛目瞀者,阳戴于上也。凡格阳、戴阳,皆是虚阳外越,所谓内真寒而外假热,故可以桂、附引之内潜,不可误为龙雷之火上炎也。夫春分龙见而雷乃发声,秋分龙蛰而雷乃收声。是龙雷之火,必炎于阳盛之时。人身一小天地,肝为角木,震为雷,龙雷之火即肝火也。必肾阴虚者,肝阳始炽,致生龙雷火上炎诸症。治宜壮水制火,设昧此义,而妄援引火归元之说,不啻抱薪救火矣。《潜斋医话  归砚录》(清•王士雄原著,刘更生、林绍志点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以方解图:
   把“地菊桂附汤”(方名为笔者加)四味中药放入《经法图》中:桂[木中木]、附[木中水]二味药在“用木体”格中,熟地[水中水]在“水体”格中,菊花[火中水]在“火体”格中,绘制成《地菊桂附汤方证图》(图12),以该医方解析《经法“方证”图》:
   ①、按五行相生律,水生木、木生火,木居中为“我”,水为“母”,火为“子”。《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主目”,肝为木,肝病“用木体”;
   ②、《经法图》中“用木体”格外所标之字为“化甘”、左转所注之症治为“除痞”,右转所注之症治为“除烦”;
   ③、“脉细而无神,目瞀内烦,咽痛不能容汤水,身冷如冰,汗出如洗”,为阳虚之症,阳虚用补法;《经法图》曰:“左转,阳进为补”,可知该方为补益肝阳之医方,并知该方用壮水补木以制火之医理治法来处方遣药的,所治之症曰“痞”。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2、以图读方:
   “肝阳虚,其人裸衣而卧,神色不清,脉细而无神,目瞀内烦,咽痛不能容汤水,身冷如冰,汗出如洗”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大虚加木弱,强克脾土五行之火、土。“地菊桂附汤”方中熟地为水中水,桂为木中木,附为木中水,菊花为火中水。以“木体”之母“水体”之水扶助“木体”之水;以“木体”之水、木补扶“木‘本’体”之水、木;以“木体”之子“火体”之水,扶助“木体”之水;以“母、我、子”之木、重水克制脾土“土体”之火反侮转化“木体”之水、木克甘土之火、土,是方用“壮水补木以制火”也。
   肝阳虚“‘木体’之水大虚加木弱,强克脾土五行之火、土”是病则用“地菊桂附汤”是方。按《经法“方证”图》示及医方药物用量:熟地为君,菊花为臣,附为佐,桂为使,化甘除痞,治目瞀内烦,咽痛不能容汤水,身冷如冰,汗出如洗之病。是方一君一臣一佐一使。
   医案云:“咽痛不能容汤水”,乃肝脏“虚阳外越,阳戴于上”所致。
   从《地菊桂附汤方证图》分析病症、方义:则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大虚加木弱,强克脾土五行之火、土,遭被克脾土“土体”之火、土反侮转化“木体”之水、木克甘土,而致“虚阳外越,阳戴于上”,“咽痛不能容汤水”、胃纳滞之“痞”症,治以壮水补木制火、土之方药。
发表于 2009/12/22 12: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5/4 12: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