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杏林箫客

学中医,该信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3 12: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多研习经典,伤寒,金匮,内经,不要人云亦云。
发表于 2010/2/13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真实 的帖子

他所谓理论上的“真实”,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全错不可怕,全对更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

见此贴: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04478

噢对了,您仔细看过他的理论了,那现就请您仔细去用实践来验证他的理论吧。真金是不怕火炼的。

[ 本帖最后由 浩然天地 于 2010/2/13 14:10 编辑 ]
发表于 2010/2/15 12: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言极善!

普通人学医可以,不要从医

为什么

怕你变成职业杀手,杀人于无形的“高级”“中医”

杀手中手杀手。

杀手界的传奇。
浩然天地 此言极善!
发表于 2010/2/16 22: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效果就信,没有效果就不信。
发表于 2010/2/16 23: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学医不一定非要从方剂下手,我是说年龄大或者说学习吃力的,可以学习手法调理啊。
发表于 2010/2/17 02: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事实。相信自己。对理论(人们的总结)都持怀疑态度。自己摸索后逐渐能建立或接受某个理论(但还要不断提炼,精确。验证。)。从简单处入手,从自己尝药(一味一味尝而且屡屡去尝,直到找到确切认识。这是药学。医学的基础。这个过程和祖先的路是一样的。)入手。不背任何药方。任何理论。是宝贵的自然会记住。不轻易尝方子,尤其不要尝复杂方药。自己有小病是学习机会,宁用小方,单方,不用复方,大方。宁拙勿巧。宁慢勿快。宁让人说笨,不让人说聪明。宁扎实不铺展。宁多年沉潜不多嘴多舌。一切务求确切。真知。拒绝华而不实。追求简朴,真挚。你去看张仲景等大师,都是朴实朴实再朴实。没有性格就没有才干的土壤。一定要锤炼自己(这也就是有些人天生不适合为医的原因,没有相应的性格,才干出不来,很严肃的事情被性格破坏掉)。医生所需的性格就是朴实,勇敢,认真。超脱。
发表于 2010/2/17 20: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可以 完善 内经。。。
发表于 2010/2/17 21: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注家众多该看谁的?我发现凡是人都这样,看别人的错误容易,看出自己的错误很难。所以有时得看看和自己相反的意见,才会有收获。 老子:常有欲,以观其微;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时候越钻反而越想不通,干脆就不想了,直接按伤寒论去做吧
发表于 2010/3/5 14: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倪海厦

www.hantang.com
发表于 2010/3/14 10: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学学中医史,浏览一下中医各家学说,分清源流,内经伤寒是原,后世各家是流,源清而流杂,要发展,势所必然.仲景有其宗师风范,后代各家也并非全无是处,刘完素的寒凉派,张元素,李东垣的补土派,朱丹溪的滋阴派,张景岳的薛立斋的温补派,叶天士的温病派,林林总总,都有其可观之处,倒是最近的一些所谓的新"理论",确实不敢躬唯.因古人创立一理论,是经过一生人的学习,实践总结,用之有效,才敢公之于世,今人古书没读几本,浮夸影响,就急于创造新理论,且发表之,说到底是钱字在作怪.到头来沉渣泛起,很快下沉,肥皂泡美丽,转瞬破裂.只此而已.因此我们学医,也要从源到流,不要只站在源上,就止步不前了.流也是有好学的.
       另:请勿空谈人心,良心值几个钱一斤?

[ 本帖最后由 yeqin 于 2010/3/14 18:0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6 1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